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

“滅劉黑闥?”

李重九聽張玄素說有把握滅劉黑闥,不由陷入深思。

自去年擊敗竇建德後,劉黑闥統合了竇建德剩餘勢力,從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五月,一共作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劉黑闥擊敗了唐洺州總管袁子乾的人馬,佔據洺州。袁子幹原來爲朝廷武安郡通守,後李密以祖君彥以書招降,於是降伏了李密。

但後來李密兵敗王世充,袁子幹亦隨着瓦崗軍中大部分朝廷舊吏的出路一般,歸附了李淵。

竇建德兵敗後,李唐的山東道安撫大使李神通,本有意乘虛而入兼併了劉黑闥部,搶在李重九前面先入河北,但不料李神通卻伸腳踢到了石頭,遇到了硬茬。

劉黑闥不僅擊敗了李神通的進犯,反而攻陷了洺州,李唐封的洺州袁子幹向劉黑闥投降。

而劉黑闥因考慮,北方徐世績咄咄逼人的攻勢,故而將夏軍的大本營,從樂壽縣遷至了武安郡永年縣,改名爲洺州,建宮殿爲萬春宮。

第二件事情,劉黑闥本以爲竇建德死後自己可以繼承夏王之位,哪裡知幽京傳來消息,竇建德沒死,反而被李重九封侯,好吃好喝的供着。因爲自己威望不夠,劉黑闥不敢取代竇建德,於是仍將竇建德奉爲夏王,還派人到灌津,爲竇建德的父親竇青祭掃墳墓,安排二十家人家看護墓地。

劉黑闥在洺州自稱大將軍,同時派出使者南面至洛陽,參拜皇泰主。以結好王世充。王世充得知後大喜,因與李重九聯盟不成,轉而尋與劉黑闥結盟。

第三件事情,劉黑闥自知自己要取代竇建德的位置,威望不足,於是率軍東征西討。

劉黑闥先在今年正月與宇文化及言好結盟。

宇文化及這時正退居魏縣,之前爲李密所敗時。將士多亡李密,宇文化及當時以爲窮途末路了,長嘆言道,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爲帝乎。於是廢了秦王楊浩。自立爲帝,國號爲許,年號天壽。

大許立國時,羣雄都在猜測宇文化及能夠支撐幾天。宇文化及童山之敗後,十幾萬勁旅只剩下兩萬多人馬,可謂覆手可謂李密所滅。可是李密南征敗給王世充後。宇文化及得以喘息,之後李密歸附李唐,宇文化及乘機發傾國之兵。攻打黎陽倉。

當時李重九有心將黎陽倉讓給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平白得了個大便宜,當下以黎陽倉之糧草募集,居然死灰復燃,歷史上本爲李神通。竇建德聯手覆滅的宇文化及,居然東據李神通,西抵竇建德,夾於兩強之中,活得越發精神。

劉黑闥與宇文化及,王世充先後結盟以後,大患已去。當下率軍東進,直取山東。

這時山東有諸侯甚多,原朝廷齊州通守李義滿據平陵,流寇綦公順據青、萊,淳于難據文登,徐師順據任城,蔣弘度據東海,王薄據齊郡,孟海公,蔣善合據鄆州,張青特據濟北郡,臧君相據海東海郡,徐圓朗據兗州。

其中李義滿,徐師順,蔣弘度,淳于難皆已是降唐了。

而王薄先降唐,現在見宇文化及東山再起,又降許國。

至於孟海公,蔣善合,張青特則是原降伏於竇建德,現在見竇建德覆沒,則是紛紛自立。

至於徐圓朗,臧君相,綦公順則是中立。

劉黑闥大肆對外征伐以鞏固權威,於今年三月渡過黃河,與孟海公,蔣善合激戰,擊敗了孟海公兩萬大軍,之後蔣善合背叛了孟海公,將孟海公殺之,獻給劉黑闥。

劉黑闥後又擊張青特,這時徐世績奉李重九之命,出兵河間,攻打高陽,行圍魏救趙之策。劉黑闥不得不率軍從山東趕回,回保高陽,徐世績這才退兵。

但劉黑闥馬不停蹄,又出兵攻打東郡,東郡通守王軌本以降伏李唐,其部下見劉黑闥兵至,於是殺了王軌,將其首級獻給劉黑闥。劉黑闥卻言:“此乃不忠之人,要之何用。”

當下劉黑闥殺此部將,將王軌的首級送還至東郡,東郡百姓望之而無不感激劉黑闥之恩德,當下東郡合郡而降劉黑闥。

見劉黑闥兵勢迫人,河東道都督徐世績曾三度向李重九獻表,要李重九出兵襲劉黑闥背後,以防止劉黑闥作大。

現在李重九對契丹用兵結束,正可以向劉黑闥出擊,以消除心腹之患。

所以聽張玄素言有擊敗劉黑闥之計,李重九言道:“張愛卿,孤何嘗不想滅此大患,但是眼下剛剛對契丹用兵結束,兵馬疲憊不堪,需要休整,何況府庫空虛,沒有錢糧,我看要討伐劉黑闥,最快也要等到九月方可。”

張玄素笑着言道:“還請王上放心,此事請交給我來辦。”

李重九聽張玄素如此說,笑着言道:“很好,張卿,你就協助徐都督處理此事。”

張玄素當下稱是。

長安城。

無極宮中,李淵正在宮內後花園與寵妃張婕妤,尹德妃二人賞花。

李淵心情十分好,一旁裴寂,李建成,李元吉與李淵說話。張婕妤,尹德妃二人則是一旁爲他們添酒。

君臣二人閒聊好一陣,李淵枕在龍椅上。

裴寂言道:“李軌已滅,隴右河西之地已是無憂矣,陛下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李淵聞言笑了笑,言道:“就你愛湊趣,李軌乃是自取滅亡。”

李元吉言道:“父皇,關中雖已是無憂,但河北……”

“四弟,”李建成出聲打斷言道,“四弟,說什麼,何必在這時候,攪了父皇的興致。”

李淵聞言哈哈一笑,言道:“太子,我李家何時有不讓人說話的時候,元吉,你說說看河北怎麼了?”

李元吉言道:“父皇,眼下關中,巴蜀雖定,但我李唐在河北卻是連連失地,去年爲李重九攻下恆山郡,今年又丟了洺州,後又失了東郡,不是孩兒非議長輩的不是,但是父皇你將河北之事託付給淮安王,真的放心嗎?”

李淵聞言捏着鬍鬚坐直了身子,李建成不快言道:“四弟,淮安王乃是父皇點的將,你質疑淮安王,就是質疑父皇的用人。”

李淵擺了擺手,言道:“太子。”李建成當下不再說話。

李淵看向李元吉,言道:“齊王如此有心河北戰事,是否有意再往河北走一趟,接替淮安王領兵啊?”

李元吉聞言微微色變,自去年幷州丟失以來,他實已不想回河北河東,再趟那渾水,這一番攻擊淮安王,也是奉了李建成的意思。

李神通一直與李世民走得很近,引起了李建成的忌憚,李神通作爲河北道安撫大使,掌握河北數州的兵馬,位高權重。

李建成故而有意想換掉李神通,斬斷李世民一臂。

李元吉聽李淵這麼問,雖不願意去河北,但爲了不讓李淵看輕,還是硬着頭皮言道:“孩兒願意爲父皇效犬馬之勞。”

李淵聽李元吉的口氣,將臉一板肅然言道:“幽州有李重九,河北有劉黑闥,河內有宇文化及,此三人哪一個是易於之輩,小兒輩看得輕鬆,若換了你去,你有幾個腦袋。”

聽李淵本是笑容滿臉,突然臉色一變,李元吉當下低下了頭,連一直在一旁談笑張婕妤,尹德妃,也是微微驚慌,花容失色。

裴寂言道:“陛下,齊王殿下也是一番爲國之心,你也就不必責他了。”

李淵冷聲言道:“有這份是心是好,但卻不自量力,我以爲幷州之敗後,他會吃一塹長一智,沒想到還是這個樣子。”

李建成見此出頭,言道:“元吉,現在你還有何話可說,淮安王也是你輕易可以背後說得的。”

“父皇,太子,元吉知錯了。”李元吉當下垂下頭。

李建成向張婕妤使了個眼色,張婕妤舉起一杯飲子,笑着上前對李淵言道:“陛下,動這麼大火,倒是嚇着孩兒們了,來喝杯飲子消消氣。”

李淵對張婕妤笑了笑,接過飲子,言道:“不過,淮安王雖是可以信任,但論及本事確實不是劉黑闥,李重九這等梟雄的對手。但眼下世民一直在準備攻打東都之事,除了世民我李唐上下卻沒有其他可以領兵之人,可替淮安王。”

李建成言道:“不如調河間郡王?”

李淵立即言道:“孝恭不能動。”

李建成又說了數將的名字,李淵皆是搖頭。

李建成當下言道:“父皇說來說去,也只有讓三娘再披掛上陣了。”

“三娘?”李淵倒是沒有第一時間反對。

李建成心底一喜,言道:“父皇以爲如何。”

李淵搖了搖頭,言道:“若非可以,朕是不願三娘再赴戰場的。”

“父皇這是何故呢?”李元吉言道,“當初在河東之戰,只有三姐,與幽州軍鬥了個旗鼓相當。”

李建成亦進一步,言道:“父皇,孩兒亦覺得可以,三妹乃是你的女兒,將河北軍權交給他,你還有什麼不放心呢?”

裴寂亦言道:“陛下,微臣也以爲,太子,齊王說的很有道理。”

李淵言道:“你們別再說了,此事讓我再想一想。”

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七章 遊獵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
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七章 遊獵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