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

出乎衆將的意料,輔公佑沒有選擇硬拼,是用壯士斷腕的方式,捨棄了前軍兩支人馬。

輔公佑對部下道:“無需戀戰,我只要上募營和丹陽軍就在,就可以了,趙軍攻擊的都是我們的棄子,只是有宋金剛隊封堵,我們必須要繞路了前進。”

聽到捨棄前軍,這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將士面上都有幾分不忍。

但這時候聽聞後方趙軍追兵又是追了上來,離江淮軍後衛軍不足三五里時,眼見自身難保,衆將聽了心都是提起來,不再爲這支失陷的前軍擔憂了。

當下輔公佑率領江淮軍從前方湖澤繞過,雖是行程距離拉長,但這一日之間卻是再也沒有碰到趙軍。不過江淮軍前軍應已是盡數爲趙軍殲滅了。

到了夜間,幕煙四合,江淮軍選擇一個河流旁的坡地上紮營。坡地上帳幕羅列。

江淮軍的斥候盡數散了出去,在附近嚴加查探,提防趙軍人馬夜間前來襲營。

輔公佑簡單清點了了一下人馬,最精銳的上募營還有三千多人馬,於杜伏威在時五千人相較,並沒有損失多少,但丹陽兵則由進徐州前的一萬人馬,銳減到現在不到三千人,至於其餘人馬則有五六千之數,不過這些在輔公佑看來都是雞肋,用來充數的炮灰。

到了夜間,火把拂動,馬蹄聲響起,上百名騎兵趕到了營壘,騎兵戰袍上多是染血,不過卻是精神健旺。

爲首將領正是輔公佑義子高項,他跳下戰馬直接進入中軍大帳。

輔公佑與衆將正在議事,高項一甩披風跪下叩頭道:“義父,我剛剛攻陷了符離縣,生擒了投降趙軍的縣令。”

符離縣乃是徐州以南的縣城,城牆高厚,高項竟然以一隊騎兵攻下了此縣,足見其軍十分驍勇。

輔公佑似對高項攻下縣城並不出乎意料,只是問道:“怎麼樣從縣令口中問出了什麼嗎?”

高項道:“此人對趙軍防線部署雖不瞭解,但也從他口中打探了幾個消息,唐軍派來增援徐州張鎮周已被擊退,眼下只能退回自保。我軍周圍已沒有援兵。另外趙軍在昨日從縣內調走了三千民役,不知是作何之用?”

輔公佑默然不語。

這時候一名將領上前勸道:“輔公,我們往哪個方向突圍都行,唯獨不能回江東!”

“爲什麼?”輔公佑轉過頭來。

那將領道:“李重九料定我們返回江東,故而在路途上,設下重重伏兵要殲滅我軍,我們若是繼續往江東走,只有自尋死路。”

輔公佑聞言道:“我怎麼會不知道,但是我軍起家於江東,聞之江東失陷,士卒夢裡都要返回家鄉,我若對士卒說不走江東,不要片刻,全軍即會譁變。所以明知道李重九在前埋伏,我仍舊不得不不去。”

聽輔公佑這麼說,衆將皆是垂下頭。

“輔公,我們認爲跟隨你一定會突出重圍的。”衆將紛紛言道。

輔公佑笑了笑道:“我也有這個把握帶你們返回江東,李重九不是劉邦,我也不是項羽!”

輔公佑話音剛落,突然帳外傳來士卒奔走的聲音,無數士卒在這時候大呼“不好了,不好了,大水淹過來了。”

輔公佑一愣,他之前將營帳駐紮在小河邊上,這小河最深不過入褲腿深淺,怎麼可以會變成大水。

“義父,必然是趙軍在上游堰水作壩,待我軍紮營後,在掘堤放水!”高項一語道出真相。

輔公佑眉頭擰成了川字,大怒道:“混賬!”

這時候輔公佑攜劍走出帳外,但見營帳之外士卒爭相奔走,外面水聲濤濤,一股泛黃的河流衝擊入江淮軍的軍營之內。

而靠着河岸旁豎在一排大營,三十幾個帳篷,盡數被沖毀。上千名的士卒就這麼被洪流直接帶走,連反應的時間也沒有,而洪水又衝入大營之內。

“快,立即拔營,趙軍必安排人馬,在此河邊埋伏,等洪水一盡必然殺來。”

輔公佑也算經驗豐富,立即道出趙軍的意圖。於是帳內的江淮軍盡數退至一旁高地上重新集結人馬。

就在江淮軍剛剛重新集結之際,從大河的另一頭山樑後,喊殺聲大作。

瞬間山樑上,一排火把出現,聚攏在一起衝下山樑來,火把越聚越多,無數人馬越過了山樑,舉着火把加入了士卒的洪流之中。

趙軍伏兵盡出!

輔公佑見此道:“左右跟隨我殺出去!”

話音落下,江淮軍士卒都是一併發喊,迎着山樑上涌來的趙軍衝了上去。其義子高項騎着馬率領上百精銳突前,而輔公佑左右則是江淮軍中最精銳的上募營。

在山坡上趙軍將領張青特,蔣善合,李義滿等人看着江淮軍殺來都是一愣。

張青特道:“沒料到,江淮軍明知中伏,還敢正面出擊!”

這三人之中的主將蔣善合道:“那是,江淮軍銳氣還在,之前陛下給我們將令,不可與江淮軍硬拼,消磨其人馬足可了。我看我們的人馬,還是不要正面堵住路口,不如放江淮軍正面過去,再截殺其末尾好了。”

李義滿道:“正該如此,我們三人部下不過是郡兵,訓練裝備都不如江淮軍這支百戰精銳,打起戰來撿撿便宜,打打秋風還可以,若是真的正面打起來就難了。全殲輔公佑的事,還是交給第三道埋伏的人辦吧!”

張青特道:“不過就算放過輔公佑精銳,但這一戰斬殺繳獲也必是不少,日後平定了江淮軍,陛下也必會論及我們的功勞。”

“那是自然。”

說到這裡,三人一併都是大笑。當下他們下令放開正面,讓輔公佑的江淮軍主力突圍出去,而士卒則是轉其攻打江淮軍的兩翼。

戰場上輔公佑親率着中軍人馬並沒有費了多少功夫,殺透了趙軍的包圍,其身後的士卒也是跟隨着輔公佑殺出,但這時候趙軍開始合攏,紮上口袋了。

趙軍左右兩側的郡兵,重新殺上。趙軍郡兵裝備較差,論戰鬥力自然不可與趙軍府兵同日而語。不過三人之中,李義滿最善治軍,蔣善合最富智謀,張青特倒是沒有什麼長處。

由這三人組成的第二道埋伏,雖是兵馬不多,但是仍給與江淮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兩軍士卒舉着火把,在夜幕之下,交戰在一起,刀槍撞擊聲響作一片。

這時候一旁火光突起,原來是李義滿的子弟兵在靠近江淮軍的大營附近放起火來。火勢雄雄,頓時席捲了一大片的原野來,逼得江淮軍士卒在火勢襲來時,到處亂奔,散亂了陣形。

至於蔣善合和張青特也是打得很聰明,遇到大股集結,全副武裝的江淮軍士卒就盡數放走,碰上小股流竄或者是落單了江淮軍士卒,他們就毫不客氣,衝上去圍殲。

兩軍交戰了一夜,直至天明時,火勢熄滅才結束了戰鬥。

雖然輔公佑已是率着中軍突出了重圍,但是蔣善合他們卻是收穫頗豐。

到了清晨時,待王馬漢,宋金剛率領的追兵趕到時,看見是滿地的旌旗,鎧甲和兵器,以及數百匹繳獲的戰馬,數千江淮軍士卒抱着頭,就這麼蹲坐着,一旁披着革甲,拿着長槍的趙軍郡兵看守着這些江淮軍士卒。

看到這一幕,王馬漢不由眼紅,不甘心地道:“老子拼死拼活打了這麼久,便宜都給你們佔了。”

宋金剛道:“王將軍有什麼不甘心的,這都是郡兵弟兄們拼了命打下的戰功,要不服氣,我們比比誰拿到輔公佑的人頭?”

王馬漢將眼一橫道:“就你還和我老王比?”RS

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
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