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

看着長孫順德退去,曇宗頗爲不服氣地與李重九言道:“師兄,那人如此狂妄,爲何還饒他xing命。”

李重九將手底的弓放下,言道:“若是官軍硬攻山頭,我們亦是守不住。但不如做好,讓他們明白我們之厲害。”

李重九看了一眼,山下李家的玄甲jing騎。

這次李家曲部編組的騎兵有百餘騎,有輕騎,以及具裝甲騎。這具裝甲騎(注一)人數不多,但人披明光鎧,馬披具裝,憑自己的手下手中那些一石半,兩石左右的弓,幾十步外,根本shè不透人馬的鎧甲。

只有三石強弓,或者是硬弩,纔可以對具裝甲騎造成一定威脅。

所以這樣裝備jing良的正規官軍,暫時並非李重九手下手持齊眉棍的少林子弟兵可以抵禦,並非人輸給李家曲部,而是裝備不如。

不過若李家若真正要強攻山丘,李重九亦只有取出摘星,奪月兩弓迎敵,要知道摘星弓可乃是五石強弓,足以在百步之外,連人帶馬都一併透了!

而奪月弓…………

若是李家真要動手,李重九是很想見見,自己這三年來少室山學藝的成果。

想到這裡,李重九放下手底的三石弓,轉而去層層包裹的背囊中,取出摘星弓來。

而這時山坡之下,馬蹄聲響起,李重九握緊手中的摘星弓,轉目看去,只見一名年紀與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孤身一人驅馬上山。

李重九倒是詫異,對方一人上山作甚?難道是來勸降的嗎?

這時這名男子,將佩刀丟下以示自己全無惡意,不過李重九卻分明看見對方弓箭卻還掛在馬鞍上。這時對方來到五十步附近勒馬,在馬背上拱手,朗聲言道:“敢問對面可是李兄?”

李重九看了對方一眼,心道自己並不認識此人,不過仍是抱拳言道:“在下李重九,請恕在下眼拙,兄臺是?”

對方聽李重九如此說,當即將馬鞭一揚,笑道:“果真沒有找錯了,在下李世民,還未取字,乃是唐國公之子!”

聽對方自報家門的一刻,李重九亦不由心底一震,腦子突然冒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八個大字來。

李重九重新打量向對方,也是奇怪,方纔此人上山時,覺得對方不過一個普通男子,沒有奇特之處。

眼下聽對方自報姓名,李重九亦不能免俗地覺得,眼前這男子愈發不同起來。

這位未來天可汗,恰英雄年少,風華正茂,年輕得奪目耀眼,只是眼下這身跨坐騎的樣子,不由就聯想起ri後此人於馬上,席捲大漠,橫擊三千里,氣吞萬里如虎,開創煌煌大唐盛世的雄姿來。

上馬平天下,下馬治天下,正是後世對這位少年人的評語。

“原來是李二郎君,久仰久仰!”

李重九說這久仰可不是客套,可真久仰了一千多年了。而這李二郎君更是珍貴,以後恐怕是沒機會這麼叫。

李世民此刻看着李重九,不由想起他的三妹來,李芷婉打小眼高於頂,從不夸人,除了自家大兄,二兄之外,從沒有將其他青年男子看在眼底,但對這李重九卻稱讚有加。

李世民不由好奇,當下想要看看這青年同輩之際,有何等人物當得李芷婉如此誇讚。

初時聽聞此人乃是殺官差殺軍官,李世民初時還以爲乃是荊軻,秦舞陽一般的豪俠之士。

今ri還未見面,對方一箭五十步外shè下長孫順德的頭盔,已是先聲奪人,而見面之後,李世民見之氣度,更在心底暗讚一聲,此人溫文爾雅,全然不似一介武夫。

此子他ri絕非池中之物,李世民當下作了與李芷婉一樣的論斷。

不過同樣男子,見了歲數與自己相差無幾英傑之士,難免有幾分嫉妒之意。

可李世民卻全然沒有如此負面情緒,反而是越見越是喜歡,笑了笑言道:“我聽三妹說過,你談及我時,言及尚義任俠,屈節下士,這番話我很喜歡,於是心覺得李兄乃是一位值得結交的朋友,故而特來一見!”

李重九聽李世民,笑了笑言道:“承蒙三娘子誇讚,不知三娘此刻安好。”

李世民聽李重九如此說,不由暗笑,心道果真此人惦記三妹,這才一見面,就問她消息,不過恐怕他要失望了。

李世民勉強地笑了笑,言道:“李兄有心了,三妹一切安好,回去必會向她轉達李兄問好之意。”

說話之間,李世民陡然面sè一沉,言道:“敘舊已了。方纔李兄對我叔叔手下容情,這本該承閣下之情,可眼下兩軍交戰,卻不可念及私情,而因此放貴部下山。”

李重九聽李世民方纔還一副言笑之意,而今卻乍然變得毫不容情來,不由腹誹道,這李家兄妹兩人,怎地都是這副翻臉不認人的臭德行。

眼下山坡之下,李家將旗已高高聳立,數百官軍已是聚攏,截斷李重九下山之路。李重九若突圍必有一番死戰,即便突圍而出,在平原之上,面對騎兵的追擊,也必然無幸。李重九看去,那將旗之下穿着明光鎧的白鬚老者,想來就是傳說中體有三ru的唐國公李淵。李淵正一副手捏長鬚,悠然自得的樣子,看着山上的情況。

李重九一握長弓,膽氣自足,朗聲言道:“大丈夫行事當放開手腳,何必顧及,在下願奉陪到底,一戰痛快!”

李世民聽李重九這麼說,當下流露出讚賞之sè,言道:“李兄果真一身是膽,我自不願兩邊兵戎相見,我提議我與李兄,作一次公平比試,以定勝負,若我敗了,放任李兄下山,若是李兄敗了,則請閣下俯首就擒,我保證絕不傷李兄xing命如何?”

李重九聽了哈哈一笑,言道:“李二真是好提議,不知比什麼?”

李世民想了想,言道:“既是大丈夫,當馬上覓功名,你我比試貨於帝王家的本事,就以弓馬騎shè,論高下如何?”

李重九知李世民見識了自己箭術之後,仍要與自己比弓馬,顯然對自己的騎shè十分有自信。

“一言爲定!”

李重九,李世民齊聲大笑。

李世民笑畢之後,將手一揮,指向一旁的大樹,言道:“就以此樹爲靶。”說罷,李世民雙腿一夾戰馬,催動胯下坐騎,直奔那顆大樹而去。

注一:具裝甲騎乃是本土重騎兵,風行於南北朝,但唐時卻逐漸退出行伍。順提一句,隋軍之中最jing銳的具裝甲騎,乃是羅藝麾下的五千幽州鐵騎。

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
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