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

裴寂退下後,李重九剛剛喝了口茶。這時外面稟告戶部尚書林當鋒有事求見,李重九放下茶,讓他進來。

林當鋒入內後,李重九問道:“林愛卿此來,不是爲了戶部之事,莫非李唐情況有變?”

林當鋒當下道:“陛下,是從關中傳來消息,我軍攻打突厥之機時,李唐除了派兵攻打樑師都外,還派李靖出河南,意圖收服開封。徐世績率軍與李靖梁州附近接戰,兩軍激戰六日,傷亡了數千人馬,互有勝負,後陛下攻破突厥消息傳來,李靖才主動退兵。”

李重九聽了道:“朕主力與突厥決戰,李淵不乘機來攻打這纔是奇怪。其他戰況呢?”

林當鋒道:“是的,不僅僅是李靖,李孝恭也調集重兵長江下游,從襄樊,汝潁兩面,汝潁方面,我軍丟失十餘縣,李孝恭得勢後又出兵攻打洛陽,薛萬述,單雄信兩將在伊闕佈防。李孝恭率軍圍城二十日,守軍水源被切斷,後幸虧天降大雪,李孝恭最終率軍撤退。”

“河內方向,李唐李神通部也是率一萬人馬,攻至黎陽城,並於城下放火,連毀我軍十幾處村落,黎陽縣縣令周漠,以誘伏之策擊敗李神通,斬殺唐軍兩百餘人,取得大勝。”

李重九聽了不由詫異道:“李神通雖非名將,但也是經久戰陣之輩,但竟會敗在無名之將手中?這周漠朕可是一定印象沒有,若是真有才具,當提拔用之。”

林當鋒聽了笑着道:“陛下,這周漠已是有七十三歲了。”

李重九聽了微微惋惜道:“廉頗老矣,否則朕可以重用此人。”

林當鋒連忙道:“陛下,事實上幫助周漠擊敗李神通的另有其人。周漠在向中書省投遞的行文明表此戰,說多虧主薄孫處約調度得當,多設巧謀。利用唐軍以爲我黎陽守軍不敢出城的心理,設伏誘敵。這才擊敗了李神通。周漠在行文中力贊孫處約此人,並請求朝廷能重用此人。”

“孫處約,這名字朕倒是有幾分耳熟,不知在哪裡聽過?”

林當鋒上前一步道:“陛下,不知是否還記得張文瓘?”

李重九恍然道:“朕記起來了,就是與清河崔氏結親的少年,當初是朕促成的這婚事,這孫處約就是他的好友。朕記得三人之中來濟慷慨豪邁,張文瓘翩翩公子,而孫處約倒是言語不多,其貌不揚,但能與這二人爲友的,必不是一般人物。”

林當鋒當下道:“微臣也覺得孫處約此人可以栽培。”

李重九點點頭道:“話說回來,這一次朕討伐突厥,李唐三路進犯,說明其仍有進攻之餘力,但是比去年的聲勢卻是遜色許多。”

林當鋒道:“李淵在國內效仿我們發行民債。大幅向關隴門閥舉債,這才籌集到錢,緩解了我軍封鎖關內的難關。並且還有餘力,組織了這場戰事。但是這一次數路進攻,李唐已是用盡了最後一分進攻的力量,並且國庫再度陷入枯竭。現在已是我軍由守轉攻的時機了。”

李重九略有所思,突然問道:“薛萬徹對李唐內部官吏的策反如何?”

林當鋒回稟道:“在我軍攻下突厥之前,李唐願意爲我軍細作的官吏仍是不多,但是擊垮突厥後,整個長安都是震動,據說李淵亦是在十二月時。也是大病了一場,不知是否因爲此事。但是長安內,就算是一向親附李淵的楊。杜,韋數家,以及部分關隴門閥也是私下聯絡我們。現在我軍風聞司,已是在抓緊策反,並通過他們獲得李唐的兵力部署情況。”

“那李世民與李建成兩兄弟鬥得如何?”

林當鋒垂下頭道:“這是微臣今日主要要向陛下稟告之事,這半年我們一直試圖打入天策府,東宮兩邊。天策府方面尚無進展,但是太子與齊王那邊,卻是得知不少消息,眼下太子,齊王急切希望改變眼下對唐軍不利的戰局,故而希望大將能夠建立功勳。故而李建成派了楊文乾和段德操二人,進駐西北,希望能先破樑師都。”

“但段德操與楊文幹二人似有不睦,據說我方秘諜傳來消息,天策府那邊似乎也想利用,段德操與楊文幹二人間的矛盾,製造太子擁攬軍權,試圖謀反的證據。但是我軍秘諜,也無十分把握確認此事,我們已叫他繼續觀察,隨時稟告。”

“楊文幹?”李重九聽到這名字,倒是想起歷史上一件著名事件來。

慶州都督府。

慶州都督楊文干將一封書信重重地拍在桌上,道:‘太不像話了,段德操對樑師都畏戰,竟是率軍返回,他不知道眼下太子是多需要這場大勝嗎?‘

楊文幹一臉怒色,而一旁爾朱奐和喬公山二人一併言道:‘都督息怒。‘

喬公山道:‘趙軍派大將張長遜,苑君璋和薛萬徹趕到,還有党項,稽胡諸部歸附,段德操恐怕打不過啊。‘

楊文幹道:‘我怎麼不知道,只是眼下在長安,太子與秦王之勢成劍拔弩張,陛下雖信任太子,但是太子卻無軍功,秦王雖不得信任,但卻有軍功在身。若是段德操不能替太子,滅樑師都,陛下不得已之下,也只有再度啓用秦王了。‘

爾朱奐點點頭道:‘都督說的是啊,李重九已是滅了突厥,再無北顧之憂,下一步必可以用傾國之力,攻打長安,到時候若……‘

爾朱奐說了一半,停頓下來,三人都知道他話中的意思,李唐現在的局面,非常不利。同時對於李建成而言,也不好過。

爾朱奐這時候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都督,段德操既不聽調令,有負太子期望,這樣的人也是留不得,不如我們將他問罪,將段德操押入大獄,然後接管了他的兵力,之後都督再率領慶州的人馬,攻打樑師都,到了得了功勞,還不是都督你的,還可以報答太子的厚恩。‘

楊文幹聽了倒是點點頭道:‘你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不過我與他平級,只能向朝廷奏報拿他,怎可私下將他問罪。‘

爾朱奐當下道:‘事急從權,我們可以說他勾結趙軍,意欲降趙,來個先斬後奏。‘

ps:這一更補昨晚的更新,晚上還有一更。

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四百章 情定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
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四百章 情定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