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

平壤城。據朝鮮人的說法,此城已有悠久歷史,檀君在此創立朝鮮。後此城名爲王儉城,王儉正是檀君的名字。箕子,衛滿先後在此定都,漢武帝滅衛滿後,王儉城成爲樂浪郡郡治,王儉城亦改名爲朝鮮縣。高句麗建國後,長壽王將首都由國內城遷至平壤,並修築了宏偉的安鶴宮,因王儉城所在地勢平坦,而改名爲平壤城。

從此平壤城成爲高句麗人的國都,又因平壤城遍植柳樹,平壤又有一個別名,稱爲柳京。

高句麗人與新羅人一般都是崇佛,故而在平壤四周修建了不少佛寺,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安國寺和廣法寺。廣法寺是由廣開土大王,好太王以木材建造的佛教寺廟。

好太王是高句麗歷史上第一位自稱爲王的國君,此後高句麗的君主一直以好大王的豐功偉績爲目標。此寺廟的位置,正修築於高句麗王城的大城山下。

大城山上城牆圍繞,廣法寺大雄殿內,釋迦牟尼的金身聳立。

兩名僧人相對而坐,一名僧人五六十歲滿頭鶴髮,一名僧人有四十多歲,卻是失去了一條左臂。

爲首一名老邁的僧人將手中經書合上道:“當年好太王在位時,發下無上大願,要將天下佛經刻錄爲典,成大藏經,但當時中土戰亂,好大王幾度遣使求經而不得,這才作罷。沒料到,兩百年後,好太王的宏願,竟在老衲手中可以達成。”

那四十多歲的僧人言道:“弘揚佛法,也是我的一點綿薄之力,大師雖是高句麗人,與我大隋乃是仇邦。但是國家有仇,於佛理無礙,能將佛理弘之四海,也是貧僧殘生的願望。”

這老邁僧人看了一眼那僧人嘆道:“你這人還是放不下那點國仇家恨,大隋今朝已滅了數年了。北方早已是大趙立國,你爲何還是放不下呢?”

那僧人道:“並非放不下,當年袍澤隨我渡遼水而擊高句麗,三十萬子弟幾人生還。這幾年我一直拒絕大師收我爲徒的好意,實是從不敢忘記我是漢人,而不是高句麗爾等蠻夷。”

老邁僧人聽了道:“在佛眼底,豈有漢人,蠻夷之念,衆生皆等。”

那僧人拂袖站起,但聽嘩啦一聲,原來他腳底帶着兩副腳鐐道:“大師,我尊你這一句,是因爲這幾年你救下不少我隋軍漢人。但你要勸服我,卻是不能。眼下經書我已抄錄給你,可以賜我一頓齋飯了吧。”

老邁僧人聽了嘆了口氣道:“好吧,還是老規矩,你去香堂用飯。”

說着這名僧人哐當哐當地離去。走到飯桌前將一頓齋飯吃完,又領了三捆荷葉包飯當下離去。

這名僧人原名高濤,是當年隨於仲文徵遼的三十萬隋軍中的一員。薩水之敗後,他的袍澤多半被殺,首級被高句麗堆作京觀。還有七八萬大隋士卒被高句麗俘虜。

高濤也是其中一員,後來被充作官奴,爲高句麗人鋪橋修路之用。官奴爲高句麗人奴役。十者早死了七八,他因爲通曉佛經,故而時常不必服役,而去廣法寺內給方丈誦唸經書,因此活命。但高濤卻不願意作廣法寺的僧人,而是隻願意回奴營與衆士卒們一起。

這又是官奴營中。普通的一日,這裡到處充斥着垃圾穢物,屋舍破舊,夏不能擋雨,冬日不能避寒。只能是勉強的住着。但高句麗人卻讓這些大隋戰俘幹着最苦最累的活。

官奴營中防備簡陋,高句麗人也不擔心大隋戰俘會跑,在這裡他們人生地不熟,一旦跑走了,不要幾天就會被從大山裡抓出來,之後被拿出示衆。高句麗人對待逃奴自有一套辦法,先用火炬燒灼,將逃奴身體燒得體無完膚,又不斷氣,最後再斬首懸掛示衆。

高濤將荷葉包飯帶回屋裡,但見牀榻上本是臥着十幾名漢子,頓時有了氣力般。

高濤看了一眼,這些都是當年大隋的最精銳的將士啊,現在各個都是餓得皮包骨頭,眼睛泛出綠光。

高濤道:“飯在這裡,你們先將這兩包分了,這一包給病得最重的小古,小河吃了。”

“小古不用了,他昨夜病死了。”

“那好給小河吃。”

衆戰俘們聽了一併點點頭,雖是戰俘,但士卒們仍保持着軍紀,一包荷葉飯從一人手中,傳到另一個人手裡,大家都只是用手撈了一口,就傳給下一個人。到了最後一人時,還有大半的飯。

所有人雖然都是餓到極點,但仍是保持着袍澤間的友愛之情。

而重病號的小河卻吃着飯,眼底吧啦吧啦地掉着淚水,他忽然哀嚎道:“高哥,我想家了,我想媽媽和弟弟了,我不想死高句麗這鬼地方。我要回家。”

小河的哭聲,頓時令在場士卒人人抹淚,誰沒有在大隋的家人,誰不思念故土。

高濤吼道:“別說了,和娘麼一樣,別被高句麗人看低了我們。”

小河虛弱地躺在坑上,身上只是半蓋着稻草,冬天一來這根本熬不過。他垂淚道:“高哥,這十年人,我們每日過着是豬狗不如的日子,每日被高句麗人打罵,多少弟兄們熬不住都死了。我們本指望着來護兒將軍,什麼時候能率水師來攻打平壤,將我們救回大隋,可是這十年,我們是日也盼夜也盼,可是等來了什麼。朝廷,朝廷早就將我們都忘在這裡了。想當年我們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進遼東,將乙支文德打得如狗一樣,何等氣勢,而今日我們卻死無葬身之地。”

說到此事,在場的人都是嗷嗷大哭。

這是爲什麼,國家最忠勇,最忠誠的士卒,遠征在高句麗,而今淪陷在這裡,國家卻早早將他忘記。他們的付出價值又在哪裡。

“高哥,我求你個事。我死後將我屍首拿個木排投入浿水,聽說那裡流到大隋的國土,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寧死也不便宜高句麗的野狗。”

高濤聽着小河的哀求,之後沉聲道:“好我答允你。”

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五章 古武術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七章 遊獵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
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五章 古武術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七章 遊獵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