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

勸農桑,牧牛羊,先富百姓;百姓能飽暖後,再內以刑法,約束百姓,外建強軍,以御外敵,安定領內;最後再興以儒學,教化百姓,最後得到大治。

溫彥博說在懷荒鎮如此好的基礎下,此舉不需多少時ri就可以大治。溫彥博甚至主動要求自己出面,替李重九找幾名宿老名儒,讓他們充任郡學縣學的博士教諭,來教導郡學縣學的弟子學禮。

李重九聞此不免呵呵一笑,他眼下實行的,實際上就是後世科舉制的改進版。在過去郡縣佐貳官,要麼是首領官徵辟,要麼則是沿用舊人,這些人多半是出身地方士族。所以縣令,郡守能首領官到了一地,都要看地方士族的臉sè行事,甚至忍氣吞聲,只求任內平安無事。當初李重九以通守至飛狐縣時,成衝區區縣丞就敢不賣李重九的面子,原因也在於此。

因此在過去,能夠在任內壓住手下官吏,後世都能成爲一方名臣。

李重九深信如此制度實行,等於一切官吏從郡學縣學培養而出,至少能降低豪強士族對地方的干預,加強zhong yāngzhèng fu的勢力。如此將地方士族權力就被壓制了。至於以後隨着李重九領地的擴大,這些學生們就會源源不斷,成爲新的官僚,最後與河北士族分庭抗爭。

李重九將溫彥博推薦的幾名博士的人選,寫信給周旭,姬川看了,二人皆知都是有所名氣的名儒,換做學問哪個都比周旭強了不少,甚至有一人,還曾是周旭的夫子。於是李重九就同時幾名博士的任命,這些博士都是賢才,一律給與郡府中行參軍的待遇。

李重九在懷荒鎮爲郡司馬溫彥博設宴,孫二孃,周旭,姬川,劉易,曇宗,王馬漢,額託,英賀弗都來道賀。正在衆人歡宴時,突然林當鋒急匆匆地入內,告知李重九言,河南鉅變。

原來李密率十萬瓦崗軍渡過河南後,與朝廷河南十二道討捕大使張須陀數度激戰,皆是不勝。翟讓見不能戰勝張須陀,於是想引兵退去山東,但李密不肯力勸翟讓。翟讓這才答允,於是李密率軍千餘設伏於大海寺北林,讓翟讓率主力與張須陀激戰。翟讓爲張須陀所敗,撤軍十數裡,張須陀緊追不捨,結果李密突然殺出,而徐世績、王伯當也率軍合圍,翟讓返軍再戰,隋軍慘敗,張須陀最後兵敗自殺。

張須陀一敗,所部將士數ri連哭不止,河南郡縣都爲之喪氣。朝廷緊急命裴仁基爲河南道討捕大使,代領張須陀殘部,鎮守虎牢,以拒李密西進之勢。同時朝廷有意,從河北,山西,長安三路調兵入河南,準備擊敗李密。

李重九聽聞張須陀被李密擊敗的消息,是一喜一憂。喜的是張須陀一死,朝廷再也沒有良將,可以討滅四面反王了。大隋傾覆之勢,已是不可逆轉。但是憂的事,張須陀仍是不可避免的陣亡,雖是較歷史上拖延了有半年,但是張須陀一死,朝廷馬上就要從長安調兵,增援東都,如此關中空虛了。

而如此李淵的機會也就來了,不過李重九深信自己的一番努力,說服李密先攻河北,也總算拖延了李淵半年的起兵時間,爲自己爭取時間。或者也是也幫其他有意爭霸天下的反王,如竇建德這般爭取了時間了。

當時林當鋒接下來一席話令李重九一時皺眉。原來太原留守李淵爲朝廷加爲右驍衛將軍,李淵雖在晉陽蟄伏,但也在招兵買馬,不少士族子弟,皆是紛紛來投李淵。

李重九甚知李淵父子的手段,他們李淵父子三人都是不世人傑。李淵在外人看來都是諄諄長者,仁厚信義,李建成看似溫文爾雅,而李世民文武雙全,待人推心置腹,屈節下士,不以門第取人。父子三人都是善於籠絡人心之輩。

而與之相較天下反王。李密有幾分持才清高,眼中目無餘子了,歷史上瓦崗寨的分裂,與李密厚用歸降來的朝廷舊吏,而薄了原先瓦崗寨的老兄弟,這也是ri後李密敗亡的原因之一。到了後來李密敗給王世充,寧可西上投李淵,也不肯回山東,認爲徐世績等瓦崗將領會造反。

至於竇建德人格魅力,也是不遜sè李淵父子,但無奈出身寒微,連河東士族都不買他的帳了,更不用說關西士族了,至於歸降的朝廷官吏那些更不可靠。剩下諸反王都是寥寥,要麼是甘作突厥走狗,自絕於人民,要麼就是朱粲,杜伏威之輩,那就更不用提了。

大勢,說穿了就是人心!

李淵一旦起兵,就可以他封疆大吏,加上隴西李氏的名義,到時直取關中,贏得了關西士族,朝廷舊吏的支持,這就是人心所向。否則樑師都,李軌,薛舉他們論實力也可取關中,爲何到了最後只便宜了李淵。對於李唐的勢,李重九無從改變,但是他可以推遲,晉陽起兵的時間就是了,給自己給衆反王爭取時間。

比歷史上,李重九有多半年的時間,以對應李唐起勢,若是這半年差距毫無作爲,那麼李唐的大勢不可逆轉。

廳內衆人議論紛紛,聽取李密擊敗張須陀,衆人還是高興,畢竟李重九雖沒有打出旗號反隋,但現在也是割據一方了。朝廷四分五裂,沒有一個強有力的zhong yāngzhèng fu,對於割據勢力而言,都是樂於看見的。至於百姓是否因爲戰亂疾苦,大部分人沒有這麼高思想覺悟。

隨着瓦崗軍在河南站穩腳跟,又有河北五郡,周旭,姬川等人頗爲看好李密,將來能夠攻佔東都,奪取天下。但溫彥博卻沒有表態。

王馬漢不免笑着問道:“溫司馬難道有不同見解?”

溫彥博放下酒杯,言道:“雖說河南不同於河北,河南士族,都是支持李密,但東都乃四戰之地,水路便利,而朝廷更不能容忍東都有失,必定會從四面調兵增援,李密即便要攻取東都,也要數年,所以尚不可這麼斷言李密可以奪取天下。”

姬川一旁點點頭,言道:“溫司馬所言甚是,東都太遠了,我們只是旁觀而已,不如放眼眼前纔是。張須陀一敗,那麼朝廷手中,可調動兵力不多了,若是薛世雄一走,涿郡正是我們乘虛而入機會。”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正是,不過在攻涿郡前,我們必須先破羅藝,高開道。”

溫彥博拱手言道:“使君此言大善。”

羅藝,高開道都是李重九競爭涿郡的強力對手,在薛世雄未動之前,李重九必須先敗了這二人,否則一不小心只能給他人作嫁衣,畢竟歷史最後是羅藝入了涿郡。

李重九當下向孫二孃問道:“五姨,與奚部長老們談得如何了?”

孫二孃言道:“小九,你就放心吧,長老們收了我們的禮物,言只要我們不調動超過六千以上騎兵都沒有異議。”

“英賀弗,突厥,奚族四部,還有契丹現在動向如何?”

英賀弗言道:“突厥傳出消息,始畢可汗病重,眼下他幾個弟弟,還有兒子,對於下一任可汗汗位都有競爭的意思,突厥汗庭現在各方勢力爭奪,暫時無暇理會南方。”

李重九聽了點點頭,突厥人生xing悍勇,最好爭奪,可汗之位上屆可汗可以指定,至於小可汗,特勤,葉護,設他們也有推舉可汗的權力,同時也有被推舉爲可汗的權力。李重九記得始畢可汗現在的兒子,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突利可汗。突厥人每一次可汗選擇,都是族內自行優勝劣汰,有希望奪取可汗的幾人明爭暗鬥,到時不知會死多少人。這時候他們是絕沒有外力,會理會懷荒鎮的。

“至於奚族其他四部,木昆部俟斤虯裡漢還是向着我,有他出面平衡,其他三部不會妄動,何況他們的部族首領剛剛手下我們的牛羊,不會在這時候出兵的。至於契丹,去年烏侯秦水一戰,死傷慘重,元氣未復,沒有突厥挑頭,根本沒有餘力入侵。”

很好,北方威脅盡數而去。李重九雙眼一眯,至於南面態勢林當鋒早就和自己彙報過了,劉武周在沒擊敗陳孝意前,也不會貿然出兵,而竇建德更已是南下,攻取河北諸郡,楊義臣一走,段佬的隋軍對於竇建德而言根本不是對手,河北諸郡現在對於竇建德而言,就是一盤肥肉。竇建德不會不去吃肉,反而來上谷啃骨頭的。何況兩邊也纔剛剛議和。

現在李重九四周戰略態勢,可謂是最安全的一刻,若是在家裡睡大覺,那麼就可惜了。

於是李重九看向額託,言道:“對遼西郡丁零各部的拉攏進行如何了?”

額託言道:“請可汗放心,丁零各部收到我們送出的刀劍,食鹽後,皆是答允了我們的條件。在我軍出兵遼西時,可提供助力。”

“很好。”李重九徐徐點頭。

李重九言道:“上谷郡五千郡兵,已是訓練完畢,我決定再募三千郡兵。我下令尉遲恭,趙雀兒,趙全庭率三千郡兵立即北上,趕到懷荒鎮。”

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九十章 內附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
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九十章 內附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