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

幽州大街上此時已近黃昏,仍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常。

幽州宵禁已是推遲了一個時辰,不像以往,太陽還沒落山,百姓們就必須匆匆往家裡趕。故而萬家燈火時,街頭上的行人,仍是不緊不慢的往家裡趕路。

故而各幽州的酒樓,供應飧食的店家也是越來越多。在幽州士人一般是食三餐,而平頭百姓才食兩餐,時人稱晚食之爲飧。眼下幽州正太平年景,秋收後糧價下降,加上許可釀酒私營後,酒價比之官營時要降了不少,士人們們也是樂意走出門來吃飯喝酒,應酬朋友。

位於郡學附近的招賢樓,生意仍是不錯,店內店小二一手託着好幾道菜,快如穿花的在樓梯上走上走下,香噴四逸的菜品一道一道奉上客人的餐桌。樓內還有踏搖娘還唱着曲兒,柔柔的歌聲傳入衆人耳中,令奔走了一日的人們,皆是精神一鬆,沉浸在歌聲之中。

時值亂世,即便數年未遇戰火的幽州,百姓日子過得也是不輕鬆。雖說出入招賢樓內都是幽州上流人物,但桌面上也只是三四碟小菜,一壺濁酒,絕沒有奢侈之景。

在招賢樓二樓一處雅間。

姬川,劉易,周旭三人共坐一張桌子,這是從懷荒鎮傳來,塞外日益興盛的合食,一改過去的漢人宴席的分餐制,衆人坐在胡牀上圍在一桌吃飯。

廚娘端上溫好的酒後,姬川讓之退下,席面上一盤沾滿大蒜的豬下水,半隻釀鵝,一盤涼菜,加上一小盆炊餅,就是三人的飯食。

姬川今日在議事堂上,說了一日口乾舌燥,不待酒涼,邊自顧端來痛飲了數杯。一旁劉易夾了一筷子鵝脖,笑道:“姬兄,今日議事大放異彩,莫非是要以酒相賀否?”

姬川沒好氣看了劉易一眼,言道:“什麼以酒相賀,借酒消愁還差不多。”

周旭,劉易二人對視一眼,不由一笑,今日議事堂上,衆官吏爲立國之事,爭執的是天昏地暗,最後李重九宣佈休會,這才平息了衆人的議論。

姬川舉杯言道:“眼下還未立國,衆官員就各自爭執,一旦真的開國,那朝堂之上,該是如何的天翻地覆。”

周旭言道:“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趙王能虛心納諫,廣開言路,實是難得,平素君主如魏郡守,姬兄這般的諫臣,哪裡容的下,當年薛道衡詩才名滿天下,卻一不小心惹了楊修之禍,被天子殺了,諸位還記得麼?”

“故而有時候我也勸姬兄你說話謹慎一些。”

姬川不以爲意,繼續喝酒言道:“這又如何,魏徵可得,吾不可得。”

周旭言道:“魏徵乃是秉公處事,見不平而鳴,而姬兄你卻是意氣之爭,哪裡是一樣?”

劉易打趣言道:“姬兄,我們三人皆是懷荒鎮出來的,而今你卻青雲直上,將我和周兄都遠遠甩在身上,今日來之不易,可要珍惜啊。”

姬川眉頭一豎,言道:“今日莫非我在政事堂上說幹了嘴,定和你再說道說道。”

見二人要爭吵,周旭舉杯言道:“二位眼下都是一方官吏了,大有身份,不比在懷荒鎮時候了,若是在酒樓之內爭執,這成何體統。”

“罷了,給周兄一個面子。”

周旭見姬川難得肯讓一步,當下鬆了口氣言道:“想當初突厥洗劫雁門,我們一家遭了難,往懷荒鎮戍邊時,心道能吃飽一口飯即可,此生別無他求,沒想到焉有今日,來我們同飲此杯。”

劉易舉杯言道:“我又何嘗不是,當初我一介商賈之徒,今日能爲一郡之尊,位居廟堂之上,想來如黃粱一夢,實是令人感慨。”

姬川聽二人感傷,眼前不由浮現出當年在懷荒鎮於二人公事一幕,舉杯言道:“此時此刻豈能無詩下酒,聽我道來,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劉易聽了不快言道:“姬兄,今日是我們高興之日,說這些幹嘛。”

姬川笑了笑,言道:“人情豈有長久,我們三人出身境遇皆是不同,今日猶能在飲酒,實乃慶幸,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來。”

說罷三人一併碰杯,吃菜,話題轉向官場升遷,以及立國之事,說着說着,酒樓下面人聲喧鬧。

一羣郡學士子,正談笑風生的大步上樓,樓梯踏得是噔噔之響,長笑之聲遠遠傳來,正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周旭看向一旁屏風外的青衿士子,不由想起了自己年少之時,不敢感慨了一番光陰易逝。

姬川看着一眼樓下士子,言道:“開國之後,趙王有意設國子監,周兄有望任祭酒。”

周旭聽了一愣,言道:“國子監祭酒?”

劉易笑道:“若消息屬實,那麼將來太學生,都乃是你的高徒了。我在這裡先道賀了。”

周旭聽了久久說不出話來,劉易,姬川知他是一時反應不過來,犯了癡,當初在懷荒鎮時,周旭就有口吃的習慣,現在爲人師表,倒是不口吃,但這遇大事犯呆的習慣,還是改不了。

見周旭不語,劉易看向姬川問道:“姬兄在刺史府消息靈通,不知小弟今年可有望升遷?”

姬川聽了按捺不言,劉易佯怒言道:“姬兄,憑你我交情,透個一絲半點的風聲,又如何了。你也知道,安樂郡那窮鄉僻壤,我就算沒有右遷,入中樞任一介小官,也是好的。”

姬川笑着言道:“好吧,恐怕要令你失望了,這次你連安平郡都沒得待了,要去更遠的地方?”

劉易聽了手中筷子一停,當下停箸不食。

周旭不忍言道:“姬兄,你何必吊人胃口呢?”

劉易怒道:“不說也罷。”

姬川終於一出方纔劉易言語衝撞自己之氣,當下言道:“趙王有意轄懷荒,御夷二鎮,在塞北設弱水州都護府,劉兄你因當初在懷荒鎮,與番人多打交道,故而這一次趙王親點你的將,是要委以重用的。”

劉易聽了大惑不解地言道:“趙王,設五統軍節制草原番軍,早有體制,這都護府又是何意?”

周旭言道:“劉兄,這你就不懂了,當初大漢在西域設西域都護府,節制西域五十五國,班定遠之事,你知道吧。”

劉易點點頭,言道:“班定遠之事,誰能不知,一介書生,投筆從戎,萬里封侯。”

姬川言道:“不過這西域都護府,又不一樣,除了節制烏侯秦水左右的草原各部,還有契丹,高句麗的屯兵,以及懷荒鎮,御夷二鎮的漢軍。”

“你要知道,眼下僅懷荒,御夷二鎮,戶數就已是達到兩萬戶,而弱水州中的漢人,更接近三萬戶,這相當於一箇中郡的戶數。而不用說數萬高句麗,契丹屯兵,以及十幾萬帳草原番部,故而現在弱水州不可視作番外之地,已是番漢雜居局面。”

劉易拍股言道:“我知道了,這弱水州都護府,不僅要節制番人,還要管轄漢軍,讓番漢之間和睦相處。”

姬川點點頭,言道:“正是,這等用意。趙王真是高瞻遠矚,若是不能協調番漢之間,一旦漢人越來越多進入弱水州,番漢之間必生衝突,到時就難以治理了。”

周旭按桌,正色言道:“真不敢相信,趙王胸中的雄圖偉略,我等能在其麾下驅策,開創一代盛世,真是此生之幸事。真是令旭期待,不知將來會是如何一個王朝,屹定於幽州之上。”

姬川點點頭,言道:“說的是,故而這幾日我們雖是操勞,但所議的一切都是爲了新朝能媲美三代之制,讓子孫後代一勞永逸。”

“三代之制!”周旭聽了不由猶然神往。

三代乃是每個儒生的夢想,衆所周知孔子尚周,一生以恢復周禮爲己任,而之後的儒生,更是認爲,三代之後,連漢晉等朝,也是有亂而無治,而南北二朝,大隋就更不能相提並論了。

故而儒生更是言必稱三代,一切以三代之制與今相較,周旭聽姬川這麼說,心底便是燃起了熊熊之火,無限憧憬。

姬川則是清醒一些,他認爲三代之中有些,已是不能古爲今用了,但無論如何三代,還是最理想。作爲商賈出身的劉易當然不能理解二位爲何作如此之想。

周旭突然言道:“孔子尚周,墨子尚夏,老子尚三代,趙王若是立萬世之制,當以三代何者爲準呢?”

姬川聞言,凝眉言道:“此非我所能知呢?現在趙王正與溫長史,魏郡守等商議此事呢?”

“現在?”周旭訝然。

姬川則是點了點頭。

此刻幽州刺史府內,溫彥博,陳孝意,魏徵,王珪,盧承慶等人正一併站在李重九案前。

溫彥博言道:“啓稟趙王,聞之立國在即,這是幽州十幾名鄉老,聯名奉上的萬言書,其中言復三代之治,建萬世之基石……”

說了一半,李重九將手頭的書札一合,言道:“三代之治,我看不必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
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