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

御夷鎮在懷荒鎮東面,嗯,還有主角撈明光鎧一共是三百具,不是兩百具,十分抱歉,請大家見諒。

懷荒鎮的四面城牆,在兩千戍軍的勞作之下,依舊在加緊修補。

在每個人包乾責任制以後,修築城牆的工作大大加快,劉易向李重九稟告的消息是,之前兩個月的工期大大縮短,眼下一個月內,可以將懷荒鎮的四面城牆給修補完整。

這亦是有現成城牆給修補的好處,若平白在壩上建起一座城來,以兩千人的修築速度,最少要一年。

這也是李重九選擇懷荒鎮立足的優勢所在。

戍民辛勤地揮灑着汗水,一旁的農婦們,將一筐筐剛炊好的餅子,一摞摞地好似小山般堆疊在一起,而一旁數個大耳粗瓷大罐裡,則是滿滿地裝着清水,上面放着一個木瓢,有戍軍自取飲用。

按照李重九制定的條例,一切水都必須煮開以後再喝,不可喝生水,儘管如此十分消耗柴火,但仍作爲一項規定,與不許隨地便溺,作爲懷荒鎮兩大衛生制度一併實行。

除了不斷修築城牆之外,作爲倉曹的劉易,給李重九遞交了一份現有物資的報告。

眼下懷荒鎮中,存糧有粟米三千石,小麥兩千兩百石,稻米一百五十石,按照現在懷荒鎮,莊丁月四鬥,婦孺月兩斗的標準,懷荒鎮四千男子,三千婦孺,即便省吃儉用亦只能支撐三個月。

當初爲了建鎮,這些糧草都是從雁門,上谷兩地,千里迢迢運來的。僅米糧加路費,就將李重九當初募資千萬錢,給消耗個差不多了。

別的不說,眼下這亂世僅僅是粟米就賣五百文一石。

眼下懷荒鎮還是處於虧本運營的狀態,幸好李家鏢局,以及林當鋒的商家一直在支持,另外在南坡耕種的麥田,亦取得大豐收,否則眼下懷荒鎮的人,早就餓得和人幹一樣了。

不過劉易卻和李重九說,過冬的乾草儲備卻不夠了。

李重九一聽此,不由肅然,割乾草過冬是草原上一項很重要的事。

冬天大雪覆蓋,牛羊不可能如以往一般去外頭啃草,所以必須準備大量的乾草過冬。

特別懷荒鎮的數百匹戰馬,養馬耗乾草是人所皆知。

難怪歷史上爲了供養李牧那支橫掃匈奴,強秦的騎兵,趙國人都將地裡剛長出青苗的麥子都割了餵馬。

當下李重九下令組織所有空閒人員,一併前去割乾草,同時斟酌着殺掉羸弱馬匹牛羊,以節省草料過冬。

除了準備充分的乾草給牛羊過冬,還需提防草原上黑災以及白災,甚至瘟疫,否則一個不慎,畜牲皆死,傾家蕩產。

果真正應了那句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被李重九新任命以姬川爲首文官三人組,以及二十名在衙門聽差的考試合格者,幾乎個個是一人分成幾個人用,都跑斷了腿。

看着他們一臉苦兮兮,塵土滿面的樣子,準備來和自己抱怨,李重九很**道,立即拔馬就走。

建城之事,千頭萬緒,不過重中之重,還是李重九三個團的騎兵組建。

這三團騎兵,以後就是李重九橫擊三千里,氣吞萬里如虎的起家部隊。

故而李重九必須親自一手帶起來,與士卒們共同訓練,一併同甘共苦,如此以後這支部隊纔會深深地打上自己烙印。

這是取天下必須途徑,除了少數之流,歷代開國皇帝,多是大軍閥出身,在軍中皆有極高的威望。

以後無論這支自己帶出來人馬將來如何,對於第一任主官,必然是死心塌地。

所以三團之中,李重九總領所有騎兵,並自兼一團,王馬漢領一團,英賀弗領一團。

奚部以及蒼頭軍騎兵,混合在一起,一併cāo練,以遊獵的手段,練習弓馬騎shè。

蒼頭軍騎兵主要向奚部騎兵學習弓馬,騎兵戰術,如何左右包抄,以及在奔行之中進行shè箭。

李重九還將後世蒙古人的曼古歹戰術,告訴給英賀弗,讓他來cāo練兩個團的輕騎兵。

英賀弗聽李重九告訴他,居然有這種戰法後,露出了不勝興趣的神sè,當下決定將先將奚部騎兵進行cāo練,再教導給王馬漢的蒼頭騎兵。

至於那一團裝備鐵甲的甲騎,由李重九親自cāo練。

這團騎兵皆是由胡漢兩族騎兵混合成的,命之爲突騎團,令人聯想起了當年漢光武帝起家的幽州突騎。

甲騎不同於具裝甲騎,戰馬上是沒有具裝的,不是李重九沒有具裝,而是自己現有的戰馬難以負重,披上鐵具裝,跑動是可以,但爆發力就很欠缺。

不過李重九仍在甲騎馬上覆上了一層熟牛皮所制的皮甲,亦增強了一定防護力。

甲騎練習的就是衝鋒陷陣了,所謂衝鋒陷陣並非是一輪,而是一輪衝擊完畢後,重新組隊再進行一輪衝擊,如此反覆。

按照後世的說法,不打滿一百個會合,哪裡稱得上是馬軍。

若不訓練出一支堅韌耐戰的甲騎,如何在ri後天下強軍之中出頭,與李世民的玄甲jing騎,羅藝的幽州鐵騎這樣的強軍,一比高低。

眼下在yin山下某個草原之上。

阿跌部俟斤正在拿着一壺酪漿痛飲。一壺喝畢,此人鼻孔之中噴出吁吁的熱氣。突然對方將瓷壺朝地上,一抹嘴巴,言道:“很好,居是室得奚部,還有懷荒鎮漢人殺我兒郎,我們要他們血債血償。”

一旁一名將領模樣的人,站出言道:“俟斤,可是眼下我們突厥各部,因爲可汗病重的事,新可汗即位人選之事,都在觀望,根本沒有南下攻打隋朝的意圖。”

“恐怕還是等到明年再說。”

“蠢材,眼下正是鏢肥馬壯的時候,不乘此向漢人用兵,難道還要再等一個冬天嗎?”阿跌部俟斤轉過身子言道:“憑我們阿跌部三千戰士,足以滅掉漢狗以及室得奚部了。”

見俟斤決定甚堅,阿跌部大帳內的勇士,亦是一副要爲同族死難之人報仇的樣子。

先前建言的那人,當下改變了主意,言道:“俟斤,若是要出兵也可,我聽說契丹人與室得奚部乃是仇家,既然我們邀不到其他各部,不如找這些契丹蠻子一起出兵,滅了懷荒鎮如何?”

阿跌部俟斤聽了雙目一亮,當下哈哈大笑,言道:“不錯,好主意。就這麼辦。”

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
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