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

浿水濤濤。上午清冷的日光撒在河面上。深秋的太陽,毫無半點溫暖。

晨風拂來,身爲平壤最高乙密臺上的乙支文德,待看見趙軍來犯之勢,也是不由側目。

漂浮在河水上的趙軍龐然大艦,猶如一座座移動城堡,覆滿了浿水之上。黑漆漆的船身兩旁,滿滿的都是弩牀排杆拋石機,箭鏃森然反射着日光。當趙軍運兵船停泊在岸邊時,頓時猶如巨鯨張口,滿船上披覆甲冑的趙軍士卒,源源不斷地涌下艦來,佈滿了整個河灘上。

運兵船來了一艘又一艘,乙支文德看着趙軍運兵船在平壤城下吞運士卒。儘管趙軍在高句麗人眼皮子底下下船,但因爲有趙軍鉅艦沿江保護,所以乙支文德不敢輕易派手下士卒襲擊下岸的趙軍。

不過乙支文德也早有準備,在平壤城周圍,浿水,普通江兩岸水流湍急, 趙軍鉅艦不好浮江攻城,何況乙支文德還派人往上游築壩截水,降低下游水位,不要過幾天趙軍鉅艦就會因爲水位降低,而擱淺在岸邊。

乙支文德不愧老謀深算,不僅提防了趙軍用鉅艦攻城,還要將趙軍艦隊直接在平壤城這留下。

不過待乙支文德看到趙軍艦隊中,還有新羅人的戰旗時神色有點不淡定了。

“是,毗曇,閼川這兩個混蛋?他們怎麼和趙軍混在一起了?”乙密臺上高句麗衆將都是破口大罵。

“果真是新羅這羣卑鄙小人,與趙人勾結在一起了。”

要知道高句麗人對新羅的仇恨,更勝過對於漢人,兩國同在朝鮮半島上,世代恩怨,七十多年前新羅聯合百濟,從高句麗人眼皮子底下,奪去了富饒肥沃,且具有戰略意義的漢江流域。

兩家因爲漢江流域的問題。無數次在此興兵作戰。所以高句麗人痛恨新羅人,更勝過漢人。而新羅軍領兵的大將也是乙支文德熟悉的老對手,新羅上大等毗曇和大等閼川。

其中毗曇也就罷了,而閼川是駐守新羅七重城的大將。曾在此以少勝多擊敗過高句麗軍。高句麗大將中有言,有閼川在一日,一日就無法收服漢江。

乙支文德對衆將道:“新羅早與趙國勾搭在一起了,這一次聯軍侵犯我平壤,實是我們最大的危機,若不是不能守住平壤,我高句麗的宗廟社稷,必然毀於趙人之手。”

衆將聽了一併熱血上涌道:“大對盧,儘管放心,我等誓死保衛王城。決不讓趙軍得逞。”

說話之間,陡然聽到城遠方的趙軍爆發出歡呼之聲,高句麗衆將都是驚訝奔到城上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但見一艘鉅艦在浿水岸邊靠岸,趙字的大旗獵獵飄揚,左右下船的趙軍皆是齊聲高呼萬歲。

乙支文德雙目一凜道:“漢人的規矩。萬歲之聲,只有稱呼天子,諸位給我記住了,那船上之人就是我高句麗的大敵,趙國的皇帝!”

衆將聞言紛紛按劍,怒目向趙軍艦船看去。

平壤城五里之外,皇帝御旗已是高高豎起。趙軍的廷衛軍在大帳周圍,豎起了拒馬槍,撒下鐵蒺藜。

在剛剛鋪就的大帳內,一張地圖橫鋪在木桌上,地圖上用炭筆草草描成的,上面標註着平壤城附近大小據點。

上一次來護兒兵敗平壤後。吸取教訓重新繪製了平壤附近地圖,來護兒之子來濟,曾將此圖獻給了李重九,沒想到今日卻派上用場。

大城山城,李重九用炭筆輕輕一勾。對一旁張玄素道:“此大城山城,連結大城山六座山峰圓形石築山城,此山城易守難攻,而反觀平壤城雖是也是堅固,但地處平原,卻不是那麼難辦,所以乙支文德沒有打定主意死守,而是依城而守,似乎想要與我軍背城一戰。”

張玄素道:“陛下,乙支文德是高句麗名將,當年於仲文堪稱一時名將,尚且擺在他手上,此人用兵陛下萬萬小心纔是。”

李重九點點頭道:“朕知道,不過時間不多,朕無暇準備,平壤城就是個石頭,朕也要用兩手將他掰開。”

說到這裡,李重九走出大帳,新羅大將金春秋,金庾信,毗曇,閼川,元曉等人一併而來。

金春秋上前道:“陛下,高句麗大軍已經是從四面雲集而來,此戰利在速決,早戰不如晚戰,拖延一日,平壤就難攻克一日。我新羅上大等大人願爲先鋒。”

說到這裡新羅大將毗曇向李重九欠身道:“久聞趙皇陛下,以勇武稱著,在下今日能與趙皇陛下並肩作戰,是我等新羅士卒的榮幸。”

李重九笑道:“大軍初戰利在先聲奪人,不可墮了氣勢,毗曇可有把握?”

毗曇傲然道:“陛下放心,在下一定遵行。”

李重九與張玄素互望了一眼,彼此點點頭。李重九道:“也好,我趙軍尚未全數下船,由你們新羅軍爲先鋒也好。”

毗曇抱拳道:“請陛下放心,我等一定不辱使命。”

大城山城下,廣法寺的鐘聲倉促地響起。

正在抄錄經書的高濤,將僧袍一撩站起身來,虎目一凜自言自語道:“自當年征討後,高句麗承平已久,這當口怎麼會有敵襲。”

高濤當下沒有多想,走到堂外找到一名相熟的高句麗僧人道:“這怎麼回事了?太平年間,怎麼還有戰事,是新羅人打來了嗎?”

高濤出入寺內數年,這名僧人早就將高濤當作高句麗人般看待,急匆匆地言道:“不是新羅人,是漢軍攻過來了,現在整個浿水上都是漢軍的戰艦,都堵滿了,住持已是被連夜召到山城裡,爲王后下令作祈福法會了,現在寺廟內人心惶惶,哎,都不知如何是好。”

“此話當真?”高濤不由身軀一震。

“還能有假?”這僧人搖了搖頭當下快步離開。

高濤仰起頭望向蒼天,暗暗心道,來護兒將軍啊,莫非你聽到我們將士日夜的禱告,最終來解救我們了嗎?

想到這裡,高濤偷偷將眼角的淚水抹去,左右一看四面無人,當下放下心來,於是拿定主意大步離去。

高濤心底默默道:“高句麗狗,今日終是到了血債血償的時候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
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