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天災?人禍?

這日傍晚,戶部尚書孫凱的轎子剛到府門口,便有個要飯花子突然衝出來。下人一見,趕緊把人團團圍住了。

小叫花也不害怕,黑嗚嗚的小手從破爛的棉襖裡掏出一封信,稱有人花了銀子讓他把這封信務必親手交給尚書大人。

孫凱掀了轎子,輕咳一聲,貼身小廝忙從懷裡掏出二兩碎銀子,塞到小叫花手上。

小叫花得了銀子,在手裡掂了掂份量,把信往小廝懷裡一塞,幾個轉身,人就跑得無影無蹤。

孫凱拆了信,只幾眼就變了臉色。這一夜,孫凱書房裡的燈,亮至半夜。

第二日一早,孫家便傳出大太太曹氏爲了給被逐的大爺贖罪,自願交出管家大權,在府裡設佛堂,吃齋唸佛,帶髮修行。

消息傳到東院,李媽媽忿忿的啐道:“手上有兩條人命,還把二小姐害成這樣,吃齋唸佛便宜了她。”

原來曹氏這人看似溫柔大度,一團和氣,暗地裡對付人的本事着實不小。

其夫孫雲原來有個美妾叫劉芳,出身小戶人家,家中唯一的弟弟得了怪病,花去了一家人所有積蓄,仍半死不活的吊着,無奈只得把自己賣到煙花巷柳之地。

孫雲見其容色亮麗,恰值豆蔻年華,天真爛漫,便花了點銀子把人贖回了家,進府不過短短三個月,劉芳就有了身孕。

而此時。曹氏嫁進孫家剛滿一年,尚未有孕,幾番暗慮下。稍稍動了些手腳,四個月後,一個成了形的男胎被打了下來。

偏巧這個劉芳從小在孃家做慣家務,身子骨異常結實,傷心了半年,居然又懷上了。

這下可就深深的刺激了曹氏,她天天吃着苦藥。求神拜佛的,想懷懷不上。劉姨娘倒好。流了一個又懷一個,看都看不住,真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曹氏那個心頭的恨啊。

正巧有個丫鬟擡了姨娘的小妾仗着自個從小侍候孫雲,在曹氏跟前有幾分拿大,於是便使了一招栽贓嫁禍,來個一箭雙鵰。不巧的是,劉芳的身子還未修復好,就有了身孕,已是虧空,又歷了一次流產之痛,萬念俱灰。苦熬了幾個月,一命嗚呼。

那小妾百口莫辨之下,寫下遺書以死明志。一牀牀單結果了自己的性命。哪知那曹氏棋高一首,早早買通了下人,燒燬了遺書。結果那小妾以死明志沒明成,落得個畏罪自盡的下場。

巧的是,兩位姨娘被治死後的兩個月,曹氏居然有了身孕。十月懷胎後,產下一子。正是那孫景輝。

孫景輝從小天資聰慧,相貌堂堂,於讀書上極有天份,被孫尚書視作孫家的接班人重點培。本應前程似錦,花開富貴,哪知這般出色的人,卻患上了男人最要命的病疾,還可見瞑瞑之中,自有天意,因果輪迴,報應不爽。

欣瑤放下醫書,朝李媽媽淡淡一笑道:“營營汲汲一輩子,一朝之間煙消雲散,媽媽,再沒比這個更好的報應了。”

蔣欣瑤本不想趕盡殺絕,在蔣欣瑜這件事上,她本着你好,我好,哥倆好的原則。你給我生路,我放你一馬,大家心照不宣,見面說不定還能打個招呼問個好。

哪知那曹氏縱橫孫家內宅幾十年,頭一次吃了這樣的大虧,豈能甘心?找不到蔣欣瑜的人,往蔣家身上吐兩口口水也是好的。於是,摸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蔣欣瑤略思片刻,夜裡把心中的打算說於男人聽,於是就有了前頭小叫花子在孫府門口的那一幕。

李媽媽雖不解氣,見大奶奶這樣說,也只得放下,她想了想道:“二小姐那頭,是不是把這個消息……”

欣瑤靜靜不語半晌,才淡淡道:“曹氏的事,告訴她也無防,想如何行事,讓二姐姐自己拿主意。媽媽再捎個二千兩銀子過去,算是我給那孩子的見面禮。”

李媽媽把欣瑤的話一一牢記,便起身到外頭忙活去了。

……

這日早朝,皇帝正欲下朝,內侍匆匆來報,把手上的密信呈上。

老皇帝陰沉着臉看完密奏,一言不發。正當百官心裡打鼓之時,皇帝令隨身內侍高聲宣讀。百官聽罷,暗自心驚卻垂頭不語。

原來自入冬後,湖廣兩地頻降暴雪,許多房屋坍塌,百姓無家可歸,凍死了不少人。加上今夏遇了水災,糧食短缺,百姓賣兒賣女,沒了活路,不知怎的,做了流寇,竟起兵造反了,原本不過百來人的隊伍,短短半月時間竟壯大成兩萬人。

內侍宣讀完畢,一時間朝堂之上靜寂無聲。

皇帝板着臉,環視一圈後,目光落在兵部尚書施傑身上,道:“衆愛卿有何高見呢?”

戶部尚書孫凱一聽得湖廣兩地,暗道不好,忙上前一步高聲道:“流寇猖狂,作亂犯上,兵部理當引兵鎮壓。”

被點了名的兵部尚書施傑上前一步高聲道:“皇上,百姓沒了活路,才做了流寇,臣以爲當以救災爲上,安撫爲中,鎮壓爲下。”

孫凱冷冷道:“若能安撫,湖廣兩地何以八百里加急送信至京。再者說,京中之雪,綿延數日,比之往年大了數倍,既未凍死一人,也未見百姓流離失所,可見所謂沒了活路,不過是流寇以下犯上的藉口而已。”

衆官員見施尚書和孫尚書槓上了,圴不動聲色的打量着兩位王爺,靜觀其變。

靖王幽幽笑道:“孫尚書這話,在情在理。想那湖廣兩地雖今年暑夏時遭了水災,父皇仁厚,撥下五百萬兩銀子下令賑災。如今雖天降大雪。可老百姓得了錢糧不過半年而已,也不至於淪落到冒着生命危險去做那流寇,可見得是有些亂臣賊子拿着百姓當藉口。別有用心罷了!”

孫尚書一聽靖王提到賑災款,心中如敲鼓一股,正欲掩了過去,卻聽施尚書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欲言又止道:“王爺言之有理,倒是老臣的不是,只是……”

皇帝撫須道:“只是什麼。老尚書,還不快快道來。”

施尚書這才正而八經道:“回皇上。臣只是擔心有人借賑自潤,以致百姓無錢無糧,屢遇着天災,這才起兵謀反。”

“大膽!”

韓王臉色微變。大聲喝道:當年先太后在時,爲制止借賑自潤,竟置重典,法行數年,朝中上下無人敢以身試法。施尚書,話從口出,須當三思,免得被人蔘一個誣陷朝庭命官的罪名,你這張老臉掛不住!”

施傑被呵斥得面紅耳示。卻肅道:“韓王明鑑,有道是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古往今來,貪污賑災錢糧即非空前,更不會絕後。保不準就有那膽大之人,視國視民視法於不顧,以致官逼民反!”

韓王被噎,正欲動怒。卻見靖王微微一笑道:“大哥,施尚書也是好意。有沒有的,查一查便知分曉。對了,上回派去湖廣的人是蘇尚書的兒子,工部郎中蘇明傑吧。蘇尚書,不若你來說說吧!”

吏部尚書蘇康平身子晃了晃,當即跪倒在地道:“皇上,臣擔保他絕不敢肆意妄行,貪墨賑銀!”

韓王強忍怒火,道:“二弟,今日朝議的湖廣兩地流寇橫行一事,若延誤了時機,這個罪名有誰來擔當?”

靖王毫不示弱,針鋒相對道:“大哥,只有弄清事實真相,才能對症下藥。”

韓王怒道:“事實真相已經很清楚了,有人藉着天災的名義,作亂謀反,當立即引兵鎮壓,以絕後患。”

靖王冷笑道:“天災絕非湖廣兩地僅有,爲何別處不見起兵謀反?可見此事不僅僅是天災,更是*!”

“聽二弟的意思,倒像是我動了賑災款?”

“臣弟絕無此意,誰動的賑災款,一查便知,大哥何必往自個身上攬呢?”

“你……放肆!”

“大哥,事關朝庭要事,二弟不得不放肆一回!”

兩位皇子對峙絕非一朝一昔,朝堂之上也常有口角發生,大都相互隱忍,像這樣明着幹上的,實屬罕見。

皇帝重重的把茶盞往案上一扔,龍顏大怒道:“都給我住嘴。”

百官見皇帝動怒,呼啦啦跪了一地。

唯施尚書一人獨立朝下,他微微躬身,高嘆道:“皇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星星之火,足可燎原,臣懇請皇上爲了江山社稷,爲了天下蒼生,一查到底!”

言畢,施尚書長拜在地。

孫尚書用餘光打量韓王一眼,咬牙也道:“皇上,流寇橫行,亂我國運,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臣懇請皇上引兵鎮壓,以示警戒!”

皇帝冷冷打量底下諸臣,目光從韓王移到靖王,又從靖王移回韓王,久久未語,似難抉擇。

衆大臣心中敲鼓,靜觀其變。

皇帝許久方道:“湖廣兩地起兵造反一事,靖王。”

“兒臣在!”

“即日起帶兵前往,查清事情真相,若真是亂臣賊子蠱惑人心,作上謀亂,當即鎮壓。”

靖王眸色一暗,急忙道:“父皇,兒臣……”

“怎麼,你有異議?”

皇帝拖着長長的語調,面色不豫道。

靖王臉色變了幾變,終是高聲道:“兒臣遵旨!”

皇帝冷哼了一聲,目光從靖王移至韓王身上,正色道:“借賑自潤一事,着韓王領戶部及都察院共查,若真有人敢膽大包天,嚴懲不待。”

韓王一聽是領戶部及都察院的人,臉上帶笑,鄭重其事道:“兒臣遵旨!”

“退朝!”

蘇尚書,孫尚書對視一眼,暗自鬆了口氣!

第三十三回 婚事侄女作主(三更)第六十七回 愛而不得,求而不能第六回 久別重逢(二更)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十二回 罵人要文雅第二十六回 蕭靜嫺的得意第十七回 都有難處第七十八回 我爲什麼是你兄弟(二更)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第五十七回 此事從長計議(三更)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六十五回 家破人亡?第三回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二更)第三十三回 權欲背後(二更)第二十一回買莊子做地主婆(二更)第七十九回 碧苔心事第七十三回 殺意第五十三回 左勾拳,右勾拳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六十六回 欠債還錢(二更)第五十六回 李氏的反轉第五十三回 左勾拳,右勾拳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五十六回 名醫也生病(二更)第六十五回 亂了套的輩份(二更)第七十回 給姑爺做小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五十回 稱職的男人(三更)第六十五回 祖宗規矩(二更)第五十五回 風雲突變第五十五回 山寺桃花第五十一回 真他孃的混蛋(二更)第七十四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更)第八十三回 找上門的蔣興(二更)第五十四回 打蛇打七寸 (二更)第十一回 放我一條生路第十六回 背主的丫鬟第七十六回 挑釁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三十一回 算計中的算計第七十三回 水漲船又高(二更)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九十回 防着枕邊人第九回 走動走動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五十九回 誰吃了虧?第二十八回 表哥表妹在哪裡第六十七回 愛而不得,求而不能第五十三回 顧氏罰跪第四十九回 喜憂皆是緣(二更)第二十四回 我不欠你的(四更)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六十三回 早做決斷(三更)第九回 走動走動第四十五回 出事了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第七十一回 女人的底氣(二更)第十八回 賞心樂事誰家院(二更)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二十八回 表哥表妹在哪裡第八十回 以貴妾納之(二更)第三十七回 帶個球找上門第七十回 生不出三頭六臂第十九回 一朝天子一朝臣(五更)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七十三回 宮中的壽禮第三十一回 相思成災(二更)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六回 我要開個**第五十四回 蔣府衆生相(二更)第三十三回 我跟你沒完!第三十七回 親上加親(三更)第二十回 遲遲未歸第六十三回 早做決斷(三更)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七十七回 滿月(二更)第九回 給表嫂出口氣(二更)第二十六回 吳氏的小算盤(二更)第七十一回 陪嫁丫鬟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十七回 情份這東西(二更)第八回 百日宴第三十回 誰是誰的棋(二更)第十回 安南侯府(二更)第二十六回 蕭靜嫺的得意第二十七回 吃不香睡不着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三十九回 孕婦生涯(二更)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七十四回 酒桌上的刀劍(二更)第十九回 託你帶個訊(二更)第二十八回 人是佳人(三更)第五十二回 好漢不吃眼前虧(二更)第二十一回買莊子做地主婆(二更)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二回 庸脂俗粉第九十四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
第三十三回 婚事侄女作主(三更)第六十七回 愛而不得,求而不能第六回 久別重逢(二更)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十二回 罵人要文雅第二十六回 蕭靜嫺的得意第十七回 都有難處第七十八回 我爲什麼是你兄弟(二更)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第五十七回 此事從長計議(三更)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六十五回 家破人亡?第三回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二更)第三十三回 權欲背後(二更)第二十一回買莊子做地主婆(二更)第七十九回 碧苔心事第七十三回 殺意第五十三回 左勾拳,右勾拳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六十六回 欠債還錢(二更)第五十六回 李氏的反轉第五十三回 左勾拳,右勾拳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五十六回 名醫也生病(二更)第六十五回 亂了套的輩份(二更)第七十回 給姑爺做小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五十回 稱職的男人(三更)第六十五回 祖宗規矩(二更)第五十五回 風雲突變第五十五回 山寺桃花第五十一回 真他孃的混蛋(二更)第七十四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更)第八十三回 找上門的蔣興(二更)第五十四回 打蛇打七寸 (二更)第十一回 放我一條生路第十六回 背主的丫鬟第七十六回 挑釁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三十一回 算計中的算計第七十三回 水漲船又高(二更)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九十回 防着枕邊人第九回 走動走動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五十九回 誰吃了虧?第二十八回 表哥表妹在哪裡第六十七回 愛而不得,求而不能第五十三回 顧氏罰跪第四十九回 喜憂皆是緣(二更)第二十四回 我不欠你的(四更)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六十三回 早做決斷(三更)第九回 走動走動第四十五回 出事了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第七十一回 女人的底氣(二更)第十八回 賞心樂事誰家院(二更)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二十八回 表哥表妹在哪裡第八十回 以貴妾納之(二更)第三十七回 帶個球找上門第七十回 生不出三頭六臂第十九回 一朝天子一朝臣(五更)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七十三回 宮中的壽禮第三十一回 相思成災(二更)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六回 我要開個**第五十四回 蔣府衆生相(二更)第三十三回 我跟你沒完!第三十七回 親上加親(三更)第二十回 遲遲未歸第六十三回 早做決斷(三更)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七十七回 滿月(二更)第九回 給表嫂出口氣(二更)第二十六回 吳氏的小算盤(二更)第七十一回 陪嫁丫鬟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十七回 情份這東西(二更)第八回 百日宴第三十回 誰是誰的棋(二更)第十回 安南侯府(二更)第二十六回 蕭靜嫺的得意第二十七回 吃不香睡不着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三十九回 孕婦生涯(二更)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七十四回 酒桌上的刀劍(二更)第十九回 託你帶個訊(二更)第二十八回 人是佳人(三更)第五十二回 好漢不吃眼前虧(二更)第二十一回買莊子做地主婆(二更)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二回 庸脂俗粉第九十四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