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

守城的小校職責所在,自然不能隨意在夜間打開城門,不過,見謝石似乎真的有十萬火急的事情,心裡不禁非常擔心,畢竟,若是耽誤了大事,他這個小小的城門校尉是無論如何也擔當不起的。

“營主,謝將軍是謝刺史的親弟弟,而且,這麼着急的返回京城,便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與謝刺史商議,我們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城,謝刺史一定不會怪罪的,但若是耽誤了大事,我們可真的擔當不起啊!”小校的副手輕聲建議道。

守城小校蹙眉思索了片刻,覺得也只能這麼做了,畢竟,謝石是謝安的親弟弟,他私自打開城門,放謝石入城,謝安或許真的不會怪罪,而若是耽誤了謝安的大事,後果真的是難以想象。

“快快打開城門,刺史若是怪罪,本將會爲你解釋的。”韓勇大聲吼道。

守城小校,心一橫,大聲道:“打開城門,打開城門。”

守在城門後面的士兵聞令,立即掀開門栓,並將城門緩緩的拉開了。

見城門被緩緩的拉開了,韓勇和謝石對視一眼,帶領一隊人馬策馬入城,並直奔刺史府而去。

很快,韓勇和謝石便抵達了謝安的府邸,並直接闖了進去,守門的僕人自然認識謝石和韓勇,爲此也不阻攔,並立即奔跑着去通報。

此時,天色已經很晚了,謝安也早已寬衣歇息,不過,謝安府邸的僕人知道,謝石與韓勇連夜前來,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爲此。還是硬着頭皮前去通報。

“老爺,老爺……”下人走進謝安的寢室,站在裡屋的門口,大聲喊道。

謝安雖然已經歇息,但是並沒有睡死,爲此。一聽到動靜就立馬醒了,並連忙問道:“這麼晚了,有什麼事?”

“老爺,水軍都督韓將軍和謝將軍,連夜闖入了府邸,好像很急的樣子,老爺還是出去看看吧!”下人如實說道。

“這麼晚了,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呢?”謝安蹙眉思索了片刻,忙道:“快。快幫本官更衣。”說完從牀榻上坐了起來。

穿好外衣之後,謝安連忙向正堂方向走去,而此時,韓勇與謝石已經等得非常着急了,見謝安走來,連忙迎了上去。

“韓將軍,五弟,你們這麼晚前來。是不是軍中出了什麼事?”一見韓勇和謝石,謝安便首先問道。

韓勇連忙搖了搖頭。並將手中的信件交到了謝安的手中,輕聲說道:“謝刺史,這是北王寫給末將的親筆信。”

“北王寫給將軍的親筆信?”謝安聞言微微驚詫了片刻,連忙接過了信件,並在燭光下,認真的默讀了起來。

看完信件之後。謝安的眉頭立馬就蹙成了一個大疙瘩,雖然這種情況,謝安早就預料到了,但當事情真的來臨之時,謝安的心裡還是感到非常的吃驚。併爲此憂慮不已。

“三哥,北王下定決心要讓朝廷遷都洛陽城,明擺着是要控制朝廷啊!我們該怎麼辦呢?”謝石正色問道。

很明顯,此時的朝廷在健康城,是受以謝安爲首的世家大族的控制,而這些士族便是朝廷留在健康城的既得利益者,而若是朝廷真的遷都洛陽城,必然會被華安所控制,而這樣一來,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就要受到很大的損害了,爲此,謝石自然是非常反對的。

謝安沉思了片刻,看向韓勇,正色道:“韓將軍,本官最近聽說,北王已經派遣麾下最心腹的平北將軍來到了江南,這封信想必就是他遞給將軍的吧!”

“不,是末將麾下的王副將親手遞給末將的。”韓勇正色說道。

“三哥,這個王副將是北王幼年的玩伴,與北王感情很深,極有可能會支持北王。”謝石連忙補充道。

謝安聞言,看向韓勇,嘆氣道:“王副將既然能夠親手將北王的親筆信交給將軍,便足以說明,他已經是站在北王那一邊了。”說完一臉的無奈。

“三哥,還有更糟糕的事情呢?最近徐州傳來消息,平北將軍在前往江南的路上經過了彭城,並與王五和王六兩位將軍會晤了很久,似乎,王五和王六兩位將軍也會選擇支持北王啊!畢竟,他們二人都是北王昔日的舊將,而若是消息屬實,情況對我們將是極其的不利。”謝石正色說道。

謝安聞言,苦笑了幾聲,正色道:“還有更糟糕的事情呢?幾個時辰之前,洛陽城方向傳回消息,張蠔與鄧羌兩位將軍統領的十萬大軍已經抵達洛陽城附近,而且,關中和蜀中的兵馬,距離洛陽城也不遠了,待這些兵馬全部集齊,北王麾下的半數兵馬都會集結的洛陽城周遭,如此,對江南是巨大的壓力,若其果真以清君側爲名,做出叛逆之舉,以我揚州軍團目前的實力,根本就無力阻擋,而且,洛陽原本就是大晉朝廷的舊都,北王要求朝廷遷都的理由,還是頗爲充分的,清君側,只怕他真的做得出來啊!”說完,臉上浮現出一股陰霾。

顯然,謝安覺得遷都洛陽城的理由還是比較充分的,畢竟,洛陽城原本就是大晉的國都,是因爲胡人禍亂中原,纔不得不前往江南健康城的,而如今洛陽城已被華安收復多年,北方的胡人威脅也已經全部消除,在這種情況下,大晉朝廷遷都洛陽城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如今,他們之所以不願意遷都洛陽城,則是因爲,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前往江南已經幾十年了,在江南已經擁有了龐大的利益,而一旦遷都洛陽城,這些利益勢必會受到非常大的損失,對各大士族都將是非常大的打擊,爲此,他們自然不願意遷都洛陽城了,而且,遷都之後。以謝安爲首的世家大族,將失去左右朝政的能力,朝廷所有的權利,勢必會落入華安之手,如此,他們將成爲粘板上的魚肉。落入任由華安宰割的境地。

謝石思索了片刻,正色道:“三哥,南王麾下尚有幾十萬兵馬,而且就駐守在荊州北部,若是北王一意孤行,我們可以與南王聯合,如此,或許還有一絲勝算。”

顯然,若能與荊州兵馬聯合。便就有了足夠的勝算,畢竟,荊州軍的威名還是很盛的,而且,荊州軍集結在荊州北部,可以隨時向洛陽城方向發起突擊,揚州軍團若能與荊州軍團聯合,便極有可能阻擋華安的南下行動。

謝安與韓勇聞言。皆是大驚,並互相對視了一眼。顯然,他們是不太認可這個建議的。

“謝刺史,若是我們真的與南王聯合,並與北王對抗,且不論勝算有多少,只要開戰就必將是生靈塗炭啊!而且南王野心也是不小。只怕並非朝廷之福。”韓勇正色說道。

謝安點頭道:“沒錯,不論如何,大晉不能再發生內戰了,若是真的打起來,必將再次陷入民不聊生的混亂之中。到時候,只怕北方的胡人會再次崛起啊!如此,我等便都成了大晉的罪人了。”

顯然,不論如何,謝安都不希望大晉再次發生內亂,畢竟,當年的八王之亂就是前車之鑑,若非八萬之亂徹底的摧毀了晉國的國力和軍力,以劉淵爲首的胡人勢力,又怎麼能夠問鼎中原呢?而此後的王敦、蘇峻之亂,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了大晉的國力,讓大晉失去了趁北方大亂收復失地的機會,如此,恢復了十餘年,大晉才一步步的收復被胡人佔據的失地,此次,雖然華安提出的遷都要求損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但從長遠看,對大晉還是有利的,畢竟,建康城地處江南,位置還是太偏僻了,只有洛陽城才適合做大晉的國都,而對於華安要求朝廷遷都之後,會不會逼迫皇帝禪位,做出叛逆的事情,則根本不是太重要,畢竟,華安現在也是皇族,只要能夠中興大晉,由何人來做這個皇帝是不太重要的。

謝石聞言,蹙了蹙眉頭,詫異道:“三哥的意思,是要向北王屈服,支持讓朝廷遷都洛陽城的決定?”說完一臉的不甘。

謝安點了點頭,無奈的說道:“事情已經這樣了,不答應北王的要求,又能如何呢?”

“末將也覺得,應該以大局爲重,畢竟,北王已經擁兵百萬,北方的十州之地,也全都是北王統兵收復的,遷都洛陽城,或許對大晉更加有利。”韓勇隨聲附和道。

顯然,韓勇是並不反對遷都的,只是擔心世家大族反對罷了,而如今,謝安已經表態支持遷都,他自然也就跟着支持了。

謝石嘆了口氣,正色道:“三哥,若是朝廷真的遷都洛陽城,衆大臣和江南所有的士族都將會損失慘重的,只怕他們不會同意遷都啊!到時候,怕是會引起亂子啊!”說完顯得非常的無奈。

謝安點了點頭,輕聲道:“你說的沒錯,朝廷貿然遷都,必然會損害衆大臣和江南士族的利益,這也是讓我感到爲難的地方啊!我不怕別的,就怕因爲遷都這件事,引起朝廷大亂啊!”

“謝刺史,若是北王能夠在洛陽城周邊,爲各世家大族準備足夠的良田和房產,則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衆官員和士族的損失,如此,反對遷都的聲音一定會小很多。”韓勇輕聲說道。

“只怕北王不會這麼好心啊!”謝石悠悠說道。

謝安聞言,思索了片刻,看向韓勇,正色道:“韓將軍,平北將軍是不是還在江南。”

韓勇立即回道:“應該還在,具體情況,謝將軍應該更清楚一些。”說完看向謝石。

謝石見狀,忙道:“三哥,平北將軍就住在距離水軍大營五里外的街道上,而且,我已經派遣親兵盯着在客棧的外面了,只要他有任何的行動,親兵都會立即回報的。”

“好,很好。”謝安點了點頭,頓了頓,正色道:“看來我謝安還是要去會會這位平北將軍的,看看這件事還能有多少迴旋的餘地。”

很明顯,謝安想與王三坐在一起好好談談,以便確認華安的底線,然後,纔好做出下一步的安撫江南士族的工作。

“三哥,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一早就去。”謝石輕聲建議道。

“謝刺史,明日一早,末將陪着您一起去。”韓勇正色說道。

謝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好,看來也只能如此了,天色已經很晚了,你們就到客房去歇着吧!明日一早就出發。”

“是。”韓勇和謝石應了一聲,並相繼轉身離開。

二人走後,謝安並沒有返回寢室,而是在正堂之中,來回的踱起了步子,此時,他的心裡非常的煩亂,畢竟,讓朝廷遷都是一件大事,而且,這其中牽扯到的利益非常的複雜,萬一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要知道,這些江南的世家大族們,在江南已經紮下了根基,而且,手中都掌握有一定的財富和人口,若是某位有影響力的士族心有不滿,招募兵馬造反,則是極有可能的事情,如此一來,已經安定和諧的的江南,將會陷入可怕的動亂之中,而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則謝安辛辛苦苦治理數年的成果將會付之東流,而這顯然是謝安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第二日一早,謝安早早的起身,並與韓勇、謝石一起,在一隊親兵的保護下,向城外不遠處的街道奔去。

在距離水軍大營五里處的街道上,王三正在客棧之中來回的踱着步子,昨夜韓勇策馬奔向京城的一幕已經被他看在了眼裡,而如今,一夜過去了,按照他與華安之前的設想,謝安多半會前來拜訪自己,爲此,王三在客棧之中,焦急的等待着。

他與華安心裡都非常清楚,若要讓朝廷遷都洛陽城變得順利一些,必須得到謝安的支持,否則將會給遷都行動帶來很大的阻力。

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五百零二章 單車刺史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
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五百零二章 單車刺史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