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

慕容俊自然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這將徹底打亂整個幽州各項事業的正常運轉,但此時大燕國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爲了擋住敵軍可能的大規模進攻,他不得不採取如此自殘的行動。

“本王也不想大規模的徵兵,但我軍在前線慘敗,敵軍一定會全力追擊,若不提前徵兵做好迎戰的準備,一旦敵軍殺到薊城,我大燕國有亡國之危啊!”慕容俊擔憂的說道。

此次興兵南下,慕容俊是抱着必勝的信心,下達的進軍命令,這其中含有巨大的冒險成分,戰勝了自然可以得到整個河北,而一旦戰敗,就極有可能遭到華安的瘋狂報復,畢竟,燕國大軍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向河北發起進攻的,這很明顯是非常野蠻和無禮的,華安完全可以以此爲藉口,調撥主力大軍向燕國發起猛烈的進攻。

衆臣子聞言,自然理解慕容俊的擔憂,並認可的點了點頭,表示對慕容俊的支持。

“王上,就算將整個幽州所有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丁都徵召起來也無濟於事,如今,國庫已經空虛,我大燕國已經沒有財力和物力,徵召如此大規模的新兵了,尤其是兵器,已經嚴重不足,僅僅還能裝備五萬大軍。”一名負責管理國庫的官員,抱拳說道。

慕容俊聞言大怒,大聲道:“什麼,國庫已經空虛,怎麼會這樣,我大燕國積攢多年,國庫怎麼會空虛呢?”說完憤怒的瞪視着這名管理國庫的官員。

“王上,自從我大燕國遷都薊城以來,先後領兵南下平定冉魏。並與北王麾下的晉軍兵馬血戰多次,國庫的物資消耗了許多,前段時間,又向青州調撥了大量的兵器和物資,而且,此次我軍南下。調集了三十萬大軍,更是幾乎將整個國庫都掏光了啊!”負責管理國庫的官員,如實說道。

慕容俊聞言,頹廢的向後倒退了幾步,幾次南征的確是消耗了大量的國庫物資和財力,尤其是最後一次南征,爲了確保能夠徹底打敗謝艾軍團,慕容俊從國庫調集了大量的物資,組建了規模極大的八萬鐵索騎兵和兩萬戰車部隊。並且擴軍數萬,而且,還向青州方向調撥了大量的物資和兵器,如此一來,國庫的物資的確是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王上,既然國庫已經空虛,不妨就少徵一些兵馬吧!徵兵太多也養不起啊!”一名大臣,抱拳勸道。

慕容俊無奈道:“能不徵兵自然是最好了。不過,萬一敵軍向我大燕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沒有足夠兵馬的話,該如何抵擋呢?”說完看向眼前的衆大臣。

“王上,薊城的商賈極多,我們是否可以對這些商賈徵收重稅,如此,必然可以充實國庫。而國庫充實之後,我大燕國不就可以大規模的徵兵了嗎?”一名大臣,抱拳說道。

“王上,萬萬不可,商賈之所以雲集薊城。皆是因爲我大燕國對他們徵收的是薄稅,若是徵收重稅,只怕這些商賈日後,就再也不會前來薊城了,如此,薊城的商業將遭受巨大的打擊啊!”另一名大臣,大聲反對道。

慕容俊自然也知道徵收重稅是非常不合適的,但此時情況如此危急,爲了做好全面迎敵的準備,就算是不合理的事情,也要大膽的去做。

“本王覺得,這些商賈賺的已經夠多的了,就算加大徵收稅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傳令下去,對薊城的商賈徵收重稅。”慕容俊大聲下令道。

“王上,三思啊!”一名大臣再次勸道。

“報,王上,遼東急報。”就在這時,遼東方向也送來了緊急信件。

慕容俊與衆臣子聞言,皆是大吃一驚,並不由自主的互相對視了起來。

“遼東又出了何事?”慕容俊說着走向這名傳令的小校,並接過了信件。

看完信件之後,慕容俊顯得更加的憂慮,並憤怒的將信件撕成了碎片。

“王上,遼東又怎麼了?”一名臣子,輕聲問道。

慕容俊氣憤的說道:“敵將王午親率七萬主力大軍,已經抵達遼東的馬右津渡口,並在渡口附近紮下大營,大有向遼東腹地大舉進攻的意圖,遼東守軍和姚襄已經向本王求援,要求本王速速派遣大軍增援遼東。”

“什麼,敵軍七萬主力抵達遼東,這可是非常的不妙啊!如此一來,我大燕國算是兩面受敵了啊!”一名臣子,擔憂的說道。

“是啊!我大燕國已經腹背受敵,這可如何是好啊!”又一名臣子,擔憂的說道。

慕容俊看向衆臣子,大聲道:“諸位愛卿,如今我大燕國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了,爲了應對敵軍的威脅,本王只好孤注一擲,在全國增加賦稅了,眼下,不僅商賈要徵收重稅,普通的老百姓也要加倍交稅,只有所有的大燕國百姓全部團結起來,纔有可能渡過此次危機啊!”

顯然,爲了應對河北和遼東所面臨的兩路威脅,慕容俊已經決定要在全國範圍內,極大的增加稅賦了。

“王上,如今王午軍團已經抵達馬右津渡口,距離我軍在遼東部署的防線僅有二十里,此刻,我軍的當務之急是要派遣大軍增援遼東啊!若是援軍不能及時增援,遼東很有可能會落入敵軍之手,如此一來,形勢將對我大燕國非常不利啊!”一名臣子,抱拳道。

慕容俊微微嘆了口氣,無奈道:“此次南征,本王調集了三十萬大軍,幽州全境留守的兵馬,已經非常的不足,如今,用來抵擋謝艾軍團的兵馬都不足,哪裡還能調遣兵馬,增援遼東啊!”

顯然,慕容俊說的都是實話,爲了南征的勝利,慕容俊幾乎調撥了舉國之兵,如今,這些兵馬除了陣亡的,剩下的都還在冀州境內,而且,即使他們返回薊城,也要用來防守治水防線,而不能輕易調往遼東前線。

“王上,微臣也知道眼下我大燕國沒有多餘的兵馬,可以調往遼東前線,不過,這樣一來,就憑遼東的兩三萬留守兵馬,如何能夠抵擋王午麾下的七萬大軍呢?而且,他們還有一萬水軍。”一名大臣,緊張的說道。

“是啊!王上,王午軍團不但兵馬更多,而且,青州方向應該還有數萬兵馬,這些兵馬隨時都有可能增援遼東啊!若是如此,遼東的局勢就更加嚴峻了。”又一名臣子,擔憂的說道。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這樣的道理,不過,此時全國各地的留守兵馬普遍不多,而且,需要防禦的地方也比較多,高句麗、扶余等勢力,隨時都有可能發起進攻,爲此,他根本無法向遼東調撥足夠的兵馬。

“王上,是否可以讓遼東的留守兵馬,自行擴充兵力呢?”一名臣子,抱拳建議道。

“這怎麼行呢?就算遼東的兵馬,自行擴充了數萬,但軍餉、軍糧和兵器等物資,該如何準備呢?”一名大臣連忙反對道。

“軍餉和軍糧可以就地籌措,至於兵器就更好辦了,百姓家中的鐵叉、鋤頭,魚叉,獵戶手中的弓弩,不都是很好的殺敵利器嗎?有了這些,遼東的留守兵馬,就可以從容的擴軍了。”這名臣子,抱拳說道。

慕容俊聞言,高興的點了點頭,正色道:“好,就這麼辦,讓遼東的兵馬自行籌措糧餉,讓徵召的百姓自己準備殺敵的武器,在如此緊要的關頭,除此之外,已經毫無其他的辦法了。”

“是,王上,微臣這就去傳令。”一名臣子抱拳應了一聲,並立即轉身前去準備。

隨後,慕容俊又與麾下的臣子,商議具體的徵兵方案和徵稅方案,以確保既可充實國庫,又不至於引起大燕國百姓的太大反對。

華安在河北與青州兩個方向上取得的巨大勝利,不但讓燕國君臣心驚膽戰,同樣也讓坐鎮襄陽城的桓溫憂慮不已。

面對實力逐步強大的華安集團,桓溫感到深深的擔憂,他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梟雄,而華安集團的強勢崛起,顯然大大的阻礙了他的人生計劃,並讓他感受到了非常強烈的威脅。

同時,身在襄陽城的慕容汗也非常的苦悶,青州姚襄軍團的大潰敗,已經讓他非常的苦惱,而接踵而來的慕容恪軍團的大潰敗,更是讓他幾乎崩潰,他完全沒有料到,姚襄軍團和慕容恪軍團會同時落敗,而如今的燕國是什麼情況,他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的,併爲此焦慮不已。

眼下,慕容汗最爲擔憂的事情,是華安軍團的主力大軍,會向大燕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以報復大燕國無故興兵南下,而眼下,唯一能夠牽制華安軍團主力,讓華安有所顧忌的軍事集團,就只有荊州的桓溫軍團了,爲此,慕容汗頻繁拜訪桓溫,並在桓溫的面前,表達了大燕國君臣,對桓溫的仰慕之情。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軍的連環之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軍的連環之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