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

三日後,燕國十餘萬主力兵馬,全部撤離至薊城郊外,並在薊城郊外的大營之中駐紮下來。☆→☆→,

慕容恪奉命裁撤兵馬,爲了更好的完成這項任務,他一大早就來到了軍營,並立即召集麾下部將,與他們商議裁軍之事。

當慕容恪將再次裁撤兵馬的消息告訴麾下部將的時候,衆部將皆是大爲震驚,並表示了反對,畢竟,他們已經裁撤過一次兵馬了,而且,這一次裁撤的兵馬更多,不過,當慕容恪將國庫空虛的現實情況,告訴他們的時候,衆部將便低頭默然,並不再反對。

好在以從軍爲主要職業的主力兵馬已經全軍覆沒,這十餘萬兵馬之中,參軍在兩年之內的新兵佔了不小的比例,爲此,在裁撤的時候,還不會遇到太大的麻煩。

經過連續數日的準備,燕國十餘萬主力兵馬,被裁撤了大半,僅僅留下五萬相對精銳的兵馬,這樣一來,國庫的壓力明顯小了許多,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證五萬大軍的所有供應。

#####

在建康城方向,有關藏字石的消息,早就傳開了,併爲此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畢竟,這八個大字預示着華安必將稱霸天下,實在是太敏感了,想不引起巨大的反響都難。

如此重要的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謝安的耳中,並引起了謝安的高度重視,爲了應對這一事件,謝安連忙召集麾下心腹前往自己的府邸,準備對這一事件展開討論。

很快,謝安麾下的幾名心腹官員,便抵達了謝安的府邸,並在大殿之中。與謝安討論了起來。

“謝公,最近關於藏字石的傳聞,在京城是傳的沸沸揚揚,這可不是一件道。

“是啊!謝公,這件事多半是人爲搗鬼造成的。其中,北王的嫌疑最大。”又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謝公,若這件事是北王一手策劃的,那麼,便足以說明北王已經存有反心,並準備篡位自立了。”一名心腹大臣,正色說道。

很顯然,這些官員對藏字石的傳言。非常的重視,並覺得這件事根本就是人爲搗鬼造成的,而且,華安的嫌疑是最大的,而這自然可以說明,華安是存有反叛之心的行爲。

謝安聞言,低頭沉思了片刻,正色道:“洛陽城方向已經傳回可靠消息。藏字石之事,的確是真實的。本官的心腹看的是清清楚楚,而且,也已經暗中調查了那名挖到藏字石的百姓了,這名百姓的確是老老實實的藕農,這一切都顯得如此的真實,就好像是天意一般。”說完看向麾下心腹官員。

“謝公。石頭就是石頭,上面怎麼會長出字跡呢?這裡面一定有問題。”一名心腹官員大聲說道。

“是啊!謝公,這一定是人爲刻上去的,這種小把戲騙騙普通的老百姓還可以,但絕對騙不了下官。”又一名心腹官員。大聲說道。

“謝公,最近關於北王的謠言越來越多,如今有突然出現如此低劣的小把戲,這一切,多半是北王與其同謀者所爲,這是北王將要篡位自立的徵兆啊!”一名心腹大臣,擔憂的說道。

“謝公,燕國細作散播謠言在先,北王與燕國議和停戰在後,這裡面一定有問題,燕王很有可能與北王同謀,幫助北王篡位,以換取北王撤兵南下。”一名心腹官員,猜測的說道。

顯然,謝安調教出來的這幾名心腹下屬,都是很有思想和睿智的官員,他們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很輕鬆的識破這些小計倆。

謝安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照目前的情況看,這件事情真的是非同小可啊!搞不好要出大亂子的。”

顯然,謝安對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視,並害怕事情會向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下去。

“謝公,如今情況已經逐漸明朗,北王與燕王密謀的可能性極大,這件事情,我們要儘快向太后彙報,並召集朝廷大臣商議如何處置啊!”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謝公,這件事情,必須儘快決斷,絕不可拖延不決,爲了應對北王隨時有可能發動的反叛,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預備。”又一名心腹官員說道。

謝安擺了擺手,正色道:“萬萬不可,此事幹系重大,沒有足夠的證據,我們如何能向太后隨意彙報呢?北王與燕王之間是否有陰謀,這些都是我等的猜測,並不能完全肯定,萬一我們處置不當,引起北王的憤怒,反而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啊!”

顯然,謝安非常懼怕華安目前所擁有的強大實力,並覺得,處理關於華安的事情,要特別的小心謹慎,否則,萬一引起華安的不滿,就會讓華安獲得反叛朝廷的藉口,到時候就弄巧成拙了。

“謝公,那我們該做些什麼呢?總不能就這麼看着事情一步步的發展下去吧!若是這種情況持續發展下去,北王的陰謀很有可能就成功了,到時候朝廷就不得不接受了。”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是啊!謝公,若是北王真的被證實是楚王的後裔,北王必然會取代當今的皇上,做出叛逆之舉,若天下的百姓和豪傑都相信藏字石是上天的寓意,那麼,民心就盡歸北王所有了,如此一來,天下完全就在北王的掌控之中了。”又一名心腹官員,擔憂的說道。

謝安無奈的吁了口氣,看向麾下心腹官員,正色道:“如今,北王已經控制益、樑、秦、雍、樑、司、並、冀、兗、青十州之地,另外幽州和平州的部分土地,也被北王所控制,其麾下全部兵馬足有七八十萬,這不是我兗州十餘萬兵馬可以匹敵的,所以,若是我們在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貿然在朝堂上揭露北王的陰謀,很有可能被北王反咬一口,到時候,北王便會以清君側爲名,率領一支兵馬殺向建康城,到時候,就憑我揚州軍團的十餘萬兵馬,如何能夠抵擋的住,所以,此事必須要小心謹慎的調查,絕對不可衝動。”

衆心腹官員聞言,皆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畢竟,此事非同小可,絕對要小心應付。

“謝公,若是北王真的成了皇族,我們該怎麼辦?若是其逼迫皇上退位,我們又該怎麼辦?”一名心腹官員,看向謝安,輕聲問道。

謝安蹙眉想了片刻,正色道:“若是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我們也只好見機行事了。”

顯然,謝安心裡非常的明白,他手中所掌握的揚州軍團,在實力上與華安麾下的大軍差距很大,就算聯絡荊州軍團,也未必一定能夠取勝,況且,一旦他們因爲皇權的問題,與華安作對,引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血戰,大晉的實力,勢必會再一次面臨巨大的消耗,而一旦大晉再次發生大規模的內戰,很有可能重蹈當年八王之亂的覆轍,並最終讓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主中原,蹂躪和摧殘華安的文明。

所以,不論情況向何處發展,謝安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進行斡旋,從而讓大晉內部出現團結的局面,以維持華安正統,至於何人做中原之主,其實,並不是太重要,畢竟,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華夏文明能夠持續延續下去,纔是最爲重要的。

“謝公的意思,是在必要的時候,我們要放棄皇上,選擇追隨北王?”一名心腹官員,驚訝的說道。

“謝公,皇上與太后待我們不薄,我們要做忠臣,不能背叛皇上啊!”又一名心腹官員,大聲說道。

顯然,謝安麾下的幾名心腹官員,全都願意效忠大晉的皇帝,不願意做出背叛皇帝的舉動。

謝安連忙擺了擺手,正色道:“本官並沒有背叛皇上的意思,本官是覺得,我大晉好不容易取得今日的成就,不論如何,再也不能重蹈八萬之亂的覆轍了,若是我大晉因爲內部爭鬥,倒是征戰不已,到時候,北方的六夷兵馬一定會再次入主中原,並驅趕與蹂躪我華夏一脈啊!”說完深深的蹙起了眉頭。

衆心腹官員聞言,頓時明白了謝安的良苦用心,並對謝安擁有如此遠見表示佩服,畢竟,與維繫華夏傳統相比,何人做皇帝只能退居其次,不讓六夷兵馬再次有機會入主中原,纔是他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謝公所言極是,不論如何,我大晉再也不能發生衣冠南渡的慘劇了,下官願追隨謝公,聽憑謝公差遣。”一名心腹官員,大聲說道。

“謝公胸懷天下,下官遠遠不及,願追隨謝公,唯謝公馬首是瞻。”又一名心腹官員,大聲表示支持。

謝安聞言,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下屬官員,全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並已經成爲他的心腹,就是有這些心腹屬下的幫助,謝安的官運才變得更加的順暢,並很快掌握了揚州軍團的控制權。u

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
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