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

謝艾仔細想了片刻,看向楊安和張蠔,正色道:“爲了應對燕國主力大軍的威脅,我軍戰車兵不僅要擴充兵力,打造更多的戰車,而且,還要大幅度增加戰車的攻擊力,唯有如此,才能從容對抗燕國的精銳大軍。”

“將軍說的是,不過,我軍的戰車兵已經很強大了,還能如何增加攻擊力呢?”楊安好奇的問道。

“是啊!將軍,如何才能提升戰車兵的攻擊力呢?”張蠔也大聲問道。

謝艾看向二人,正色道:“你們應該知道,我軍每輛戰車有四名士兵,其中,戰鬥士兵三名,中間一名持弓箭,負責遠程攻擊,兩邊的兩名士兵手持長兵器,負責近戰格鬥,如此一來,我軍戰車兵的近戰實力明顯強悍,但遠攻能力自然不足,而本將的意思,便是着力提高戰車兵的遠攻能力。”

楊安聞言,連忙說道:“將軍的意思,是讓三名戰鬥士兵,兩人持弓,一人持長兵器?以此來增加戰車兵的遠程攻擊實力?”

“將軍,這樣一來,戰車兵的近戰能力就大打折扣了,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啊!。張蠔大聲說道。

謝艾笑了笑,正色道:“你們猜錯了,本將的意思,是讓戰車上,負責戰鬥的三名士兵,持有更多的兵器,他們不但要做遠攻的弓弩兵,而且,還要做近戰的長矛兵,並且,本將打算在戰車的前方,安裝一張重型大弩,大弩的攻擊力和射程,皆遠遠超過普通的弓弩,破壞力極爲強大,而戰車後方的兩名長矛兵。也裝備弓弩,在敵軍靠近的時候,可以以密集的箭雨向敵軍射擊。待敵軍逼近之後,立即將弓弩卸下。並拿起長矛迎戰,與此同時,負責操縱大弩的士兵,也要拿起長矛,參與近戰並保護馭手,如此,戰車上的三名戰鬥士兵,便可以發揮六名士兵的攻擊了。而且,有了巨型大弩之後,戰車的攻擊範圍也可極大的提高,從而在與燕國大軍對陣的時候,佔盡優勢。”

見謝艾有如此打算,楊安與張蠔皆大爲贊同,但戰車兵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消耗金錢的兵種,且對後勤的要求極高,楊安麾下現有的兩萬戰車兵,對軍餉的消耗已經非常巨大了。若是擴充兵馬,並且按照謝艾的方法,爲戰車添置更多的裝備。需要的金錢就更大了,而如此大的消耗,憑藉河北的經濟實力是無法承擔的,而且,搞這麼大的行動,也不是謝艾有權利這麼做的,他必須向華安請示,並經過華安的許可才行。

“將軍的計劃完全可行,不過。以河北的人力和財力,還不足以支撐這一切。不如將軍現在就給王上寫信,讓王上調撥足夠的糧餉和工匠。如此,將軍的計劃才能順利實施。”楊安大聲說道。

“沒錯,楊將軍說的對,必須立即將這一想法向王上彙報,末將相信,王上一定會同意的。”張蠔也大聲說道。

謝艾點了點頭,正色道:“二位將軍說的對,不過本將還需要仔細的計算,看看打造戰車和諸多兵器,到底需要多少銀兩,如此,也好向王上彙報啊!”

楊安和張蠔點了點頭,深以爲然。

隨後,謝艾便根據細作收集的燕國大軍練兵的情報,做出了擴充兩萬戰車兵計劃,並根據擴充這些戰車兵所需的裝備情況,計算需要消耗的銀兩,而後,經過再三權衡,多報了一些數字,以防止不夠用。

在計算好一切之後,謝艾便立即給華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謝艾不僅將擴充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向華安做了一番彙報,而且,詳細的說明了擴軍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而讓華安不得不同意這一計劃。

寫好信件之後,謝艾便派遣心腹,以最快的速度,將信件送往洛陽城方向,以便讓華安儘快做出迴應。

#####

朝廷派往洛陽城,爲華安加九錫的特使一行人,已經順利的返回了建康城,並進入了皇宮之中。

他們剛剛返回宮中,宮內的大臣,便迫不及待的詢問洛陽城的情況,並順帶着詢問華安的相關情況。

當特使將洛陽城的氣派和繁華,告訴朝中大臣的時候,衆大臣皆驚訝的目瞪口呆,而當特使告訴他們,北王宮絲毫不比建康城的王宮氣派的時候,他們更是極爲驚訝。

特使自然不會說假話,而這樣一來,華安將北王宮造的這麼氣派,便有了僭越的嫌疑,這是對當今天子的大不敬,是不能容忍的失禮行爲。

當然,華安現在已經是擁兵自重的強大勢力了,他們也只能在心裡生氣而已,並不敢公開指責華安的失禮。

而當特使講述華安麾下的親衛軍,是如何的英武和強悍的時候,不僅衆大臣感到大爲吃驚,就連皇太后褚蒜子都大吃了一驚。

按照特使的敘述,華安如今在洛陽城,過的是天子般的生活,除了沒有天子的名分,他幾乎什麼都有了,而這自然會引起褚蒜子的緊張,畢竟,他的兒子是皇帝,他要維護孩兒的利益。

當特使與衆大臣全部退下的時候,褚蒜子單獨留下了丹陽尹謝安,並打算與謝安商議這件事。

“謝愛卿,剛纔特使所說的話,你也都聽見了,你對此事怎麼看。”褚蒜子看向謝安,輕聲問道。

謝安想了一下,正色道:“太后,以微臣之見,北王做出如此失禮的行爲,只有兩種可能。”

“哪兩種可能,謝愛卿不妨直言。”褚蒜子急切的問道。

謝安抱拳道:“回稟太后,第一種可能,是北王已經開始着手取代大晉,建立新朝,第二種可能,是北王故意擺出如此失禮的姿態,以迷惑潛在的敵人。”說完看向褚蒜子。

褚蒜子聞言大駭,連忙問道:“以謝愛卿之見,如今這種情況,是哪一種可能?”說完緊張的看向謝安。

顯然,此時的褚蒜子非常的害怕,他害怕謝安說是第一種可能,因爲,一旦華安真的要取大晉而代之,是很難有人阻止他的。

謝安仔細想了一下,正色道:“太后不必過於擔心,以目前的天下形勢,南王和燕王對北王形成了夾擊之勢,北王是不會冒險做出忤逆之事的,所以,微臣覺得,一定是第二種情況。”

褚蒜子聞言,大大的鬆了口氣,看向謝安,正色道:“謝愛卿的意思是說,本王是故意這麼做的,那北王爲何要如此行事呢?他又是爲了迷惑誰?”

顯然,褚蒜子還是不明白華安這麼做的用意。

謝安抱拳道:“太后,以微臣之見,北王之所以這麼做,是爲了迷惑燕王和南王。”

“爲何會如此,北王爲何要迷惑南王和燕王,謝愛卿知道這裡面的緣故嗎?”褚蒜子好奇的問道。

謝安回道:“太后,以微臣所掌握的情況,燕王與南王已經結成聯盟,並且,燕王還將自己的親叔叔慕容汗派往潯陽城,以便與南王商量共同對付北王的大事,而北王對此事,似乎已經有所察覺,所以,微臣才得出如此猜測。”

褚蒜子點了點頭,輕聲道:“若是如此,我大晉朝廷是暫時無憂了。”說完放心了不少。

謝安輕聲道:“太后,南王、北王、燕王,三股勢力互相牽制,已經形成鼎足之勢,而揚州又有殷刺史守衛,我大晉朝廷暫時不會出現傾覆的危險,太后完全可以放心。”

“聽了謝愛卿的一席話,哀家放心了不少,謝卿家累了一日,先回去吧!”褚蒜子輕聲說道。

“是,太后,微臣告退。”謝安抱拳行禮,轉身離開大殿。

######

在潯陽城方向,桓溫和慕容汗顯得非常的高興,他們已經得知洛陽城方向發生的所有事情,而這些事情,完全是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他們自然感到非常高興了。

“南王,洛陽城比京城建康還要繁華,北王宮比大晉的皇宮還要高貴和氣派,北王如此失禮,建康城的衆大臣們,一定會有所不滿的,這不正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絕佳機會嗎?”慕容汗高興的說道。

桓溫連忙點了點頭,正色道:“慕容將軍說的對,大晉的特使一定會將看到的一切,如實向朝廷稟報的,本王也相信,朝廷的衆大臣,是一定會對華安有所不滿的,而本王只需派遣心腹,聯絡這些大臣,便可以將朝廷的衆大臣,都爭取到本王這邊來,如此,要不了多久,本王便可極大的影響朝政了。”

“南王英明,慕容汗在這裡預祝南王早日實現願望,同時,也預祝我大燕與南王,可以儘快的消滅北王,而後以黃河爲界,永不相侵。”慕容汗大聲說道。

桓溫點了點頭,大聲道:“好,那本王就借慕容將軍的吉言,預祝我們可以早日取得勝利,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隨後,桓溫立即派遣麾下心腹前往建康城方向,以華安對朝廷無禮,大有不臣之心爲藉口,勸說這些大臣站在自己這邊,從而在朝堂上孤立華安。

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
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