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

燕國居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集結了四十萬兵馬,兵力絲毫不弱於大晉的北伐軍團,這樣的事實讓華安頗爲心驚,此次北伐是極其重要的決戰,是完全收復大晉失地的最後一戰,對華安的意義不言而喻,所以,必須取得完全的勝利,並收復幽州和平州。

不過,在出兵之前,華安顯然忽視了燕國以北的諸小國,沒有想到,濊貊、扶余和挹婁等與燕國敵對的小國,居然會出兵幫助燕國抵擋晉軍的北伐軍團,這是嚴重的戰略失誤,直接導致了燕國獲得大量的援軍,從而在兵力上與大晉軍團旗鼓相當。

“濊貊、扶余、挹婁等國,常年遭受燕國欺凌,居然會派兵增援燕國與我大晉爲敵,真是豈有此理。”華安憤怒的吼道。

“王上息怒,此等小國不足爲慮,就算他們全都支援燕國,我大晉軍隊也是可以戰勝他們的。”一名部下勸道。

“是啊!王上,我軍兵馬精銳,糧草充足,將士一心,而敵軍糧草不足,各小國援軍勢必各懷鬼胎,如此形勢,我大晉必然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又一名屬下說道。

“王上,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各小國出兵增援燕國,與我大晉爲敵,如此,我大晉在滅燕之後,就可以順勢將這些小國全部滅掉,如此,我大≤±,晉又可以多出數州的土地。”一名部將說道。

華安聞言,覺得也是這個道理,各小國之所以增援燕國,與大晉軍隊爲敵,多數是害怕脣亡齒寒,怕大晉在滅燕之後繼續北進。從而滅掉他們,不過,就算他們派遣兵馬增援燕國,也不會真的爲了燕國而拼命,他們派軍前來多數是爲了虛張聲勢,讓晉軍兵馬知難而退。從而維持燕國繼續佔據幽州和平州的現狀,當然,諸小國前來增援燕國,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燕國給了他們大量的財物,他們不好拒絕。

“你們說的對,既然這些小國不知死活的增援燕國,本王就要在滅燕之後,將這些小國全部消滅。並在遼東方向新置五州,以增加我大晉的土地。”華安興奮的說道。

“五州,王上心中已經有詳細的計劃了?”心腹屬下,好奇的問道。

華安走到地圖的前方,指着遼東方向的位置,正色道:“這裡是三韓,本王打算在此設置韓州,這裡是沃沮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可設置沃州,高句麗的都城丸都是個不錯的地方。可以在此設置丸州,濊貊的土地可設置濊州,至於,扶余和挹婁居住的地方,則設置北州,北州以北已經人跡罕至。凡是人能夠抵達的地方全都是北州的土地,這便是本王初步的計劃,不知此次能不能完成啊!”說完一臉的興奮。

衆屬下聞言,也全都跟着高興,畢竟。作爲大晉的官員,看到大晉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大,任何人都會非常高興的,並全都願意爲此付出自己的力量。

“王上,三韓已經歸附大晉,若是在其領土設置州郡,三韓王族豈能答應,這不是逼着三韓王造反嗎?”一名部將擔憂的說道。

“這個無妨,只要我大晉王師駐守帶方郡,三韓王就無力反對,況且,只要他們聽話,他們應得的利益是不會少的,韓州官員的任命也會偏向三韓人,他們仍然可以繼續錦衣玉食。”華安正色說道。

顯然,只要先解決燕國,這些小國就沒有力量與大晉相抗衡了,屆時大晉想怎麼對付他們就可以怎麼對付,他們聽話則可以保留王位,繼續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若是他們膽敢反抗大晉,就只有全部滅掉,並將他們的土地,變成與中原一模一樣的郡縣,徹底抹除他們的存在。

衆屬下聞言,皆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對華安的想法表示支持。

“王上,如今燕國方向的兵馬已經與我軍旗鼓相當,若是我軍再次從中原調兵十萬北上,必然可以一舉擊破燕國衆聯軍的防禦,從而攻破薊城,滅亡燕國,將大晉的失地全部收回。”一名屬下,正色建議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繼續增兵十萬,的確可以增加更大的優勢,本王打算親自統領十萬精銳增援河北,你們覺得如何?”

“屬下覺得不妥,王上當坐鎮洛陽城,豈能以身犯險,況且,我軍已經具備很大的優勢,只要將十萬大軍增援上去,必然可以徹底壓垮燕國方面的聯軍,根本不需要王上親自前往。”屬下勸道。

“前方有衆將領便足以,王上應該坐鎮洛陽城,以免洛陽城方向發生意外。”又一名屬下說道。

見衆屬下全都反對自己親自統兵增援河北,華安便只要答應,並考慮調撥哪支兵馬增援河北。

河北戰事極爲重要,所以,華安必須調撥最精銳的兵馬增援上去,但洛陽城的防禦也非常重要,所以,華安又不敢將所有的精銳兵馬全部調離洛陽城周圍,以免心懷不軌之徒趁機進犯洛陽城。

“王上,此次增援河北,我們何不再次下聖旨,讓荊州軍團,派遣部分兵馬前往河北呢?”一名部下似乎看出了華安的憂慮,輕聲建議道。

華安聞言,微微搖了搖頭,正色道:“荊州等地接連發生民族叛亂,荊州軍的部分兵馬,正在圍剿叛軍,所以,即便我們以皇上的名義下達聖旨,他們也不會領命,而是以平叛爲由,拒絕派兵北上,所以,還是算了吧!”

衆部下聞言,盡皆默然。

“報,王上,交州發生大規模叛亂,叛軍足有十萬之衆,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鎮守交州的一萬荊州軍將士,已經被困在交趾城內動彈不得。”就在這時,傳來了交州發生大規模叛亂的消息。

華安聞言,微微吁了口氣,交州這已經是第三次發生大規模的叛亂了,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裡就像毒瘤一樣,時不時的就會發作。

“交州發生大規模的叛亂,看來荊州軍需要出動精銳主力才能彈壓下去了,如此荊州軍主力離開襄陽,洛陽城方向就不會存在壓力了,王上可放心大膽的派遣精銳進入河北了。”一名部下興奮的說道。

華安點頭道:“你們說的沒錯。本王不用擔心荊州軍的威脅了,不過,爲了讓荊州軍前往交州平叛,本王還是要上奏皇上,讓皇上下聖旨,敦促荊州軍主力盡快南下。”

“王上聖明,正該如此。”部下點頭稱是。

隨後,華安前往皇宮,將交州發生大規模叛亂的事情稟告了司馬聃。並很順利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僅僅一個時辰之後,聖旨便被送往襄陽城方向。

一日後,華安從洛陽城周邊的弘農、河南、河內三郡,抽調十萬精兵,並派遣大將諸葛雄統領,向河北增援而去。

幾日後,在襄陽城方向,桓溫接到了皇帝的聖旨。對於聖旨的內容,桓溫僅僅淡然一笑。交州發生大規模的叛亂,他豈能不聞不問,其麾下的半數精銳兵馬,在五日前前往交州了,剩餘的精銳兵馬正在準備,只要準備充分。便可以隨時出發。

“王上,後軍兵馬已經全部準備完畢。”部將輕聲彙報道。

桓溫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好,明日一早出發,向交州進軍。”

“王上。將全部精銳投入交州,實在是太冒險了,屬下擔心我們會失去荊州。”部下擔憂的說道。

桓溫無奈的說道:“失去又如何,荊州是大晉的土地,而不是我桓某人的,況且,交州的局勢非常險惡,若本王有所保留,交州很有可能會失去,若交州丟掉,本王豈不成了大晉的罪人了,到那時,荊州就更保不住了。”

顯然,交州還是很重要的,畢竟,若是交州失去了,廣州也就不安全了,而廣州一旦不安全,揚州、江州、荊州都將受到震動,大晉南部的半壁江山都將不穩,而桓溫覺得,必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在荊州軍精銳兵馬全部南下之後,在江北的荊州軍兵馬就只有不足三萬了,而且,全都是駐守各座城池的弱兵,實力比較弱小,不過,荊州境內沒有多少異族反叛勢力,所以,只要沒有大事發生,也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

在丸都城以南二十里的位置,王猛親率的兩千五百晉軍精銳與三韓五千兵馬共計七千五百大軍,與沃沮三萬兵馬勝利的會師了。

一路上,兩路兵馬並沒有遇到太多的高句麗兵馬,最多也就是千人規模的小部隊,而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自然是因爲高句麗的主力大軍全都進入遼東境內,在國內部署的兵馬過少的緣故,而且,國內的少量兵馬還要重點駐守丸都城,如此,駐守其餘城池和關隘的兵馬就更少了,如此少量的兵馬自然無法阻擋北進的兩路大軍,所以,兩路兵馬纔會按時在丸都城以南二十里的位置勝利會師。

勝利會師之後,沃沮王與麾下的衆部將,全都前往王猛的中軍大帳,準備聽從王猛的調度。

進入中軍大帳之中,沃沮王與麾下的部將,看到了三韓王及其麾下的將領,頓時眼神之中,噴出憤怒的火焰,彷彿要將對方吃掉一般。

三韓王與麾下的將領見沃沮王帶着麾下將領走了進來,同樣充滿了敵視的眼神,不過,由於理虧在前,三韓人眼神之中只有敵視,但卻沒有太多的怒火。

中軍大帳之中,頓時充滿了濃烈的火藥味,彷彿只需一點火星便可以點燃,不過,王猛顯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雙方在這個時候火併,並不符合大晉的利益。

“諸位請坐,本將知道你們雙方之間有一些誤會,不過,大敵當前形勢極爲嚴峻,所以,本將希望你們雙方能夠互相體諒,如此,我們才能戰勝共同的敵人。”王猛說着看向大帳內的衆人。

馬韓王見狀,忙向沃沮王拱了拱手,正色道:“小王沒能約束好部下,對沃沮百姓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內心至今仍舊自責,還望沃沮王有大量,饒恕我們的過錯。”

牟韓王與辰韓王也拱了拱手,並齊聲道:“小王也向沃沮王請罪了。”說完眼神看向帳頂,顯得頗爲不屑。

儘管道歉了,不過三韓王的口氣非常輕鬆,絲毫沒有真心悔過的沉重感,這讓沃沮王和麾下的部將非常的不滿,不過,三韓王畢竟還是認錯了,在王猛的中軍大帳內,沃沮王等人也不好再要求什麼,忍辱負重纔是他們當下最應該做的,至於報仇雪恨,以後再做也不遲。

“哼……”沃沮王從鼻子中重重的哼了一聲,以作爲迴應,身後的衆部將也全都以敵視的眼神看向三韓王及其麾下部將。

王猛見狀,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神色,頓了一下,指着眼前的地圖,正色說道:“諸位,這裡就是高句麗的都城丸都了,在丸都東南方向是綿延千里的馬訾水,我軍若要攻佔丸都,必須首先橫渡馬訾水,進而圍困丸都城。”說完看向衆人。

“將軍,馬訾水寬度超過百丈,若是敵軍在對岸部署兵馬,我軍很難橫渡啊!”

“是啊!我軍兵馬早已被敵軍發現,他們一定會在北岸部署防守的兵馬,我軍想要橫渡馬訾水,只怕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將軍,小王麾下的斥候已經探查過了,丸都城的高句麗兵馬足有三萬之衆,兵力比我軍少不了多少,我軍勝算只怕不大啊!”

衆人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王猛自然早就派遣細作進入了丸都城,所以,對丸都城內外高句麗大軍的部署特點非常的清楚,對戰勝高句麗充滿了信心。

“諸位不必擔心,本將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戰勝高句麗大軍,諸位只需服從本將的軍令即可,本將可以保證,此戰一定將高句麗大軍打得落花流水。”王猛自信的說道。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