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

在北王宮的大殿之中,華安在來回的踱着步子,雖然,他已經決定向兗州方向,傾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便牢牢的控制住兗州的局勢,但青州的姚襄,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名將,其統御軍隊的能力,遠遠要超過王午,所以,儘管兗州的兵馬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華安心中仍舊很是忐忑。△頂點小說,

華安也曾想過要調遣一名實力超過姚襄的將領,前往兗州主持大局,但眼下,其麾下的將領,除了王猛和謝艾二人之外,剩下的將領,都未必是姚襄的對手,而王猛負責鎮守關中方向,爲了維持關中和涼州的穩定,王猛動不得,而謝艾更是鎮守河北,直接面對慕容恪的燕國主力大軍的威脅,就更加不能調往兗州方向了,況且,兗州的衆將士都是剛剛投靠的原魏國兵馬,他們與王午有舊,讓王午負責統領他們,也更加容易讓他們心服。

所以,權衡再三,華安發現,還是王午負責鎮守兗州最合適,況且,王午曾經有鎮守魯口的經驗,並多次挫敗燕國大軍,想到這一點,華安心中便放心了不少。

“王上,您是不是對王將軍有些不放心啊!”見華安來回的踱着步子,蔣幹輕聲問道。

華安點頭道:“王將軍的確是一名能征善戰的優秀將領,不過,姚襄似乎更勝一籌啊!眼下,兗州的局勢,關乎到本王的生死存亡,本王怎麼能不擔心呢?”說完看向蔣幹。

蔣幹聞言,抱拳道:“王上大可不必擔心,姚襄雖然善戰,但青州的兵馬較少,而我兗州的兵馬就強大的多。所以,真的打起了,王將軍是不會吃虧的。”

“是啊!王上,兗州大軍佔據了兵馬優勢,應該不會輸給青州軍。”諸葛雄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也對,但願本王是杞人憂天吧!”說完長長的舒了口氣。

“報,王上,王將軍派遣部下求見王上,如今,已經抵達大殿之外。”就在這時,王午派遣的心腹抵達了大殿的門口。

見王午這麼快又派遣心腹部下前來求見,華安與麾下的衆將領皆是大爲吃驚,並很自然的認爲。兗州方向一定是又發生大事了。

“快讓他進來。”華安連忙下令道。

很快,王午麾下的部將便大步走進了大殿之中,並向華安行禮。

“怎麼了,兗州方向又發生了何事?”華安迫不及待的問道。

王午部將抱拳道:“啓稟王上,青州的姚襄突然在泰山郡集結八萬大軍,大量糧草也正在調撥之中,看樣子是要立即向我軍發起進攻,王將軍特讓末將前來稟告王上。”

華安與麾下衆將領聞言。無不大爲吃驚,姚襄這麼快就集結了八萬大軍。這足以說明,他要向兗州發起進攻了,而姚襄向兗州發起進攻的原因,華安與衆將領也能夠猜出,那便是爲了報復兗州軍團搶奪他們的兵器和軍餉。

“看來我軍截取那批兵器和軍餉,徹底惹怒了姚襄。否則,他也不會這麼快就向我軍發起進攻啊!”華安看向麾下衆將領,大聲說道。

“王上所言極是,姚襄很明顯是惱羞成怒了,不過。姚襄麾下兵馬少於兗州軍團,末將相信,王將軍是一定可以守住兗州的,若是順利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全面擊敗姚襄軍團。”諸葛雄大聲說道。

“是啊!王上,王將軍是一定可以打敗姚襄的。”蔣幹也跟着說道。

華安自然也對王午抱有很大的信心,不過,最終的戰鬥結局會如何,誰都無法做出準確的預料,一切都是未知數。

“你立即返回兗州,告訴王將軍,千萬不可輕敵,一定要小心謹慎,不求打敗姚襄軍團,但求守住兗州,切記。”華安看向王午派來的心腹將領,大聲下令道。

“是,王上。”王午部將抱拳領命,並立即轉身離開大殿。

王午部將離開大殿之後,華安自然立即與麾下部將,研究兗州方向的情況,並作出各種可能的預測。

“報,王上,青州方向剛剛傳回消息,姚襄親率六萬主力大軍離開泰山郡,正快速向兗州方向殺去。”就在華安與部將研究姚襄軍團何時會向兗州發起進攻的時候,青州的細作已經將姚襄軍團向兗州發起進攻的消息傳到了洛陽城。

華安與麾下部將聞言,自然是大爲吃驚,如此看來,姚襄是打算突襲任城,從而打王午一個措手不及,並進而對兗州的各路兵馬進行各個擊破。

“王上,姚襄的動作倒是挺快的啊!居然這麼快就發兵攻打兗州了,看來要不了幾日,其所部大軍便可兵臨任城城下了。”諸葛雄大聲說道。

“王上,姚襄只帶領六萬大軍,而兗州的兵馬足有十二萬之衆,只要王將軍能夠堅持幾日,姚襄軍團便必敗無疑了。”鄧羌大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都很對,姚襄的六萬大軍,應該不是我軍十二萬人馬的對手,不過,本王就是擔心姚襄會耍詐啊!若是姚襄暗施奸計,王將軍一時不備便極有可能中招。”

顯然,華安知道姚襄是一個陰謀詭計很多的將領,爲此,心中自然還是有一些擔憂的。

“王上若是擔憂兗州的局勢,末將可以帶領麾下兩萬騎兵增援兗州,不知王上意下如何?”鄧羌大聲說道。

華安搖了搖頭,正色道:“不必了,本王雖然非常擔憂兗州的局勢,不過,洛陽城方向的壓力也很大,鄧將軍與麾下的兵馬,需要留守洛陽,以確保洛陽周遭的安全。”

可以看出,儘管華安非常重視兗州方向的局勢,並打算將更多的資源傾注到兗州方向,但洛陽城方向更加的重要,華安自然不能爲了解兗州的危急,而大量的抽調洛陽城附近的兵馬,如此,一旦洛陽空虛,荊州軍乘虛北上的話,情況就相當的糟糕了。

“王上,眼下兗州方向只怕要發生大戰了,我們除了在這裡研究軍情,還能爲前方做點什麼呢?”諸葛雄輕聲問道。

華安聞言,想了一下,正色道:“既然本王將兗州交給王將軍,就應該相信王將軍的實力,只要兗州的局勢沒有全面惡化,我們就沒有必要進行干預,還是讓王將軍自己面對吧!我們只需要分析局勢就好了。”

顯然,華安的目的,是要將王午培養成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況且,兗州的局勢,也需要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坐鎮。

在研究了一陣兗州局勢之後,華安又過問了河北方向興修水利的事情,畢竟,河北的農業發展,對日後北伐燕國,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也是華安非常重視的一個項目。

當然,河北方向的李疏渠完全沒有讓華安失望,在短短的數月工夫,便讓河北的水利建設走上了正軌,而且,他與謝艾配合的很默契,並沒有因爲興修水利而損害軍隊的利益,這一點極爲難能可貴。

河北方向的水利建設如此的順利,這讓華安放心了不少,並讓華安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兗州方向。

兗州方向的局勢越來越緊張,而與此同時,在江南的建康城方向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邊是皇太后褚蒜子罷免了殷浩的揚州刺史的職位,並讓謝安取而代之,至此,揚州軍團的指揮權歸謝安所有。

當然,謝安之所以能夠順利取代殷浩,除了皇太后褚蒜子的提攜之外,他自己的努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建康城的這些日子裡,謝安處置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並得到了朝廷內外的一致好評,因此,揚州軍團的將士都很服他,在殷浩屢戰屢敗的情況下,朝廷讓謝安取而代之,這些將領自然不會反對。

而謝安在取得揚州軍團的主導權之後,立即對揚州軍團進行了改革,對於那些沒有戰鬥力的老弱士兵,立即進行裁撤,並讓他們返鄉務農,而對於裝備缺乏的部隊,立即進行適當的補充,同時,加強各支部隊的訓練,尤其是讓那些缺乏訓練的軍隊,加大訓練強度,以迅速提高戰鬥力。

當然,由於揚州地處江水下游,而且東面便是大海,爲此,謝安極爲重視水軍的建設,他不但調撥軍費維修現有的戰船,而且,還徵集工匠,打造更多的優質戰船,以全面提高揚州水軍的戰鬥力。

水軍將士最基本的能力便是水性,爲了讓揚州軍團的水軍將士,成爲全天下最優秀的水軍將士,謝安要求麾下的所有水軍士兵,必須精通水性,凡是水性不好的士兵,立即淘汰出水軍的隊伍,讓水性好的人進入揚州水軍之中服役。

而謝安之所以要全面提升揚州水軍的戰鬥力,爲的便是維護大晉朝廷的統治,讓那些想要覬覦大晉江山的人望而卻步。

謝安的大規模改革,完全是爲了大晉朝廷着想,爲此得到了皇太后褚蒜子和衆多朝廷大臣的支持,並非常順利的開始展開工作。

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五百零二章 單車刺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一百七十章 三道防線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
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五百零二章 單車刺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一百七十章 三道防線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