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

謝安聞言,心裡微微一驚,從王猛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對大晉的皇帝還是非常認可的,但王猛跟隨華安多年,如此肯定皇帝是何緣故,難道華安真的沒有篡權的打算,打算好好的輔佐皇帝司馬聃?

當然,王猛之所以這麼說,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他對華安非常瞭解,並知道華安的意圖是控制朝政,但絕不會篡奪司馬聃的帝位,另外,王猛自己也不太贊成篡奪帝位,畢竟,這樣一來,對華安的威望是一種打擊,況且,帝位只是名分而已,只要控制朝政大權,便可以隨心所欲的讓整個天下按照自己的意志運行,是否登上帝位,都不是太重要。

“王將軍的意思,是北王會全力輔佐皇上?”謝安試探的問道。

王猛笑了笑,輕聲道:“這是理所當然之事,還需要多說嗎?”說完看向謝安。

“若北王能夠全力輔佐皇上,那就最好不過了,如此,我也就放心了。”謝安如釋重負的說道。

顯然,謝安非常擔憂的事情,便是華安會突然篡位,如此一來,必然會造成大晉內部一定程度的動盪,而這種動盪勢必會影響大晉的國力,這是謝安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爲此,在聽到王猛所說的話之後,心裡便立刻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王猛嘴角微微一動,正色道:“我們身爲臣子,自然是要全力效忠皇上的,不過,皇上還是太年幼了,做事不夠沉穩。比如今日,當着衆大臣的面,皇上居然要出家做道士,像如此旨意,我們做臣子的。是萬萬不能答應的,當然,若是有別的不合理的旨意,我們也不應該執行,謝刺史覺得呢?”說完看向謝安。

謝安自然立馬就明白了王猛的意思,也就是說。華安雖然不會篡奪司馬聃的帝位,但卻有控制朝政的意圖,什麼叫不合理的旨意不能執行,那便是所有對華安不利的旨意都不許執行,如此一來。華安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控制朝政了,而如此一來,華安也就成了無冕之王了。

不過,謝安心裡也很清楚,皇帝司馬聃的能力實在是太有限了,根本就難以支撐整個天下,而如今天下還未完全平定,必須要有一名德高望重。能力高強之人,負責統籌整個大晉江山,如此。纔是社稷之福,而華安自然是不二人選。

謝安笑了笑,正色道:“王將軍說的是,若皇上的旨意不合理,自然是萬萬不能執行的,這一點。我與將軍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顯然,在這種時候。謝安必須要全面支持王猛的觀點,如此。才能讓王猛和華安放心,避免日後的麻煩。

“謝刺史也能這麼想,真是太好了,相信我大晉一定會越來越強大的,平州和幽州數年可平。”王猛聞言,高興的說道。

謝安吁了口氣,隨即問道:“王將軍,北王要平定幽州和平州?”說完看向王猛。

顯然,謝安還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他部署在洛陽城的心腹屬下,並沒有探查到華安有這樣的意圖,爲此,感到有些意外罷了。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那是自然,謝刺史難道不知,幽州和平州都是我大晉的土地嗎?既然是我大晉的土地,北王自然是要奪回的,而且,就在最近幾年,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

“那倒也是,幽州和平州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時開始,就一直歸屬中原,大晉是因爲遭遇國難,才丟掉了這大好的國土,如今是該收回來了。”謝安同意的說道,頓了頓,接着說道:“王將軍,如今幽州和平州被燕國佔據,而燕國有幾十萬兵馬,只怕並不容易收復啊!還有,聽說北王后宮之中,便有多名燕國皇族的妃子,還有多名出身燕國的宮女,這些人就不會給北王吹耳邊風嗎?她們會不會威脅北王的人身安全呢?”說完看向王猛。

王猛沉思了片刻,正色道:“謝刺史的擔憂,也是我王猛曾經擔憂過的情況,爲了這件事,我還勸過王上,奈何王上聽不進去,執意要將這些燕國來的女人留在王宮,不過,既然王上執意如此,就說明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倒也不必過分擔心。”

“那就好,看來,要不了多久,幽州和平州就可以順利的收復了。”謝安高興的說道。

王猛點了點頭,看向謝安,正色道:“謝刺史,如今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還是早些歇息吧!”

“王將軍先回去歇息吧!我還是沒有睏意啊!”謝安輕聲說道。

“罷了,反正三日後纔會離開此處,我就陪謝刺史多聊一會兒吧!”王猛充滿義氣的說道。

“好啊!我正求之不得呢?就到涼亭一敘好了。”謝安伸手指向前方不遠處的涼亭。

王猛高興的點了點頭,與謝安走向涼亭,並在涼亭之中,繼續談論起來。

#####

在洛陽城的北王宮之中,華安一大早就前往正殿處理政務了,此時,皇帝的鑾駕距離洛陽城越來越近了,這讓他既感到高興,又有些失落,高興的是,自己的遷都計劃終於成功了,失望的是,皇帝進入皇宮之中,那寬敞溫暖的寢宮,自己就再也不能進入了,不過,總體來說,華安還是非常高興的。

皇帝的鑾駕雖然還沒有抵達洛陽城,但很多王公貴族都已經早一步進入洛陽城之中,並在華安麾下官員的幫助下,進入了早已準備好的府邸,另外,很多御用的皇家物品,也大規模的搬入了皇宮之中,並按照規矩擺放好。

不過,華安對這些王公貴族和皇家御用之物並不是太感興趣,他關係的是皇帝的鑾駕何時能抵達洛陽城,畢竟。皇帝司馬聃纔是遷都計劃的核心,其餘的人和物都是附屬而已。

“報,王上,王將軍剛剛傳回消息,皇上的鑾駕已經進入嵩山腳下。”就在這時。皇帝鑾駕抵達嵩山腳下的消息,傳到了北王宮之中。

華安聞言,看向眼前的衆屬下,大聲道:“各位,如今皇上的鑾駕已經進入嵩山腳下,距離洛陽城不過百餘里的路程。若是騎兵日夜兼程,一日便可抵達,所以,如今,也是我們準備迎駕的時候了。”

衆屬下聞言。皆認可的點了點頭,並覺得華安說的非常有道理,此時,的確是到了準備迎駕的時候了。

“王上,各種禮儀之物都已經備齊,只需一日的工夫,便可以做好迎駕的全面準備。”一名屬下大聲說道。

華安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好,非常好,本王預測。皇上的鑾駕兩三日便可抵達洛陽城,我們現在開始準備,可以提前一兩日準備完畢,如此,迎駕便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時間上也不會緊張了。”

“王上說的是。屬下現在就去準備。”一名屬下抱拳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示意這名屬下。立即前去準備。

“報,王上。皇上的鑾駕在嵩山腳下停住了,王將軍回報說,皇上要在嵩山停留三日,暫時不會向洛陽行進。”就在這時,王猛的另一條彙報,又抵達了北王宮之中。

“什麼,皇上的鑾駕,要在嵩山停留三日。”華安聞言,微微有些詫異,頓了頓,正色道:“既然皇上的鑾駕要在嵩山停留三日,迎駕的準備便可以向後拖一拖了。”

那名正打算前去準備迎駕的屬下,也停下了腳步,並留在了正殿之中。

“王上,皇上一路上走走停停,這哪裡是遷都啊!倒像是遊山玩水啊!”一名屬下,非常不滿的說道。

華安聞言,倒也不怪罪,正色道:“遊山玩水有什麼不好,如此,也好讓皇上親身體驗一下,我大晉的大好河山啊!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衆屬下見華安的態度如此的坦然,也跟着坦然起來,並不再抱怨皇帝鑾駕走得慢了。

此時,先期抵達洛陽城的王公貴族,已經開始漸漸適應洛陽的生活規律了,不過,由於常吃的食物有所不同,所以,還是有些水土不服現象的,很多王公貴族都或多或少的生病了,爲此,各大醫館的生意驟然好了起來。

對於這些王宮貴族的水土不服,華安也是無可奈何,畢竟,水土是一方的特色,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

不過,華安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水土不服的現象都會消失的,只是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罷了。

#####

三日後,司馬聃的鑾駕離開了嵩山道觀,並繼續向洛陽城方向行去,此時,皇帝司馬聃的身體好了許多,他打算坐馬車行進,但皇太后擔心路途顛簸,會再次讓皇帝生病,爲此,拒絕了皇帝的要求,並要求皇帝繼續乘坐步輿行進,雖然慢一些,但更加的穩妥。

這一路行進的異常順利,並沒有過多的停歇,僅僅用了兩日就抵達了洛水的南岸,並紮下了營盤。

洛水的南岸距離洛陽城,可謂是一步之遙了,只要渡過眼前的洛水,就可以進入洛陽城了,但在抵達洛水南岸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了,爲此,便決定就地紮營,等待第二日一早渡過洛水,並進入洛陽城。

站在洛水的南岸,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洛水對岸的洛陽城,洛陽城的規模比建康城大多了,尤其是經過華安的兩次擴建,變得更加的廣闊,看上去非常的壯觀。

“母后,對岸就是洛陽城嗎?”皇帝司馬聃指着對岸的高大城池,大聲問道。

褚蒜子點頭道:“是的,對岸就是洛陽城了,明日一早,我們便可以進城了。”說完也看向對岸的洛陽城。

“母后,洛陽城就在眼前,我們今晚進城不可以嗎?”司馬聃輕聲問道。

褚蒜子搖頭道:“不行,今天太晚了,洛陽城的羣臣不好迎駕,只能明日一早進城。”

“哦,朕知道了。”司馬聃應了一聲。

#####

在洛陽城的北王宮之中,華安正在緊張的忙碌着,皇帝鑾駕已經抵達洛水南岸的消息,他已經完全知曉了。

華安倒是沒有想到,一路上磨磨蹭蹭的皇帝鑾駕一行,居然在離開嵩山之後,兩日就抵達了洛水南岸,這讓他有些詫異。

不過,迎接皇帝鑾駕的各項工作,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爲此,華安並不感到着急,而是與麾下心腹,進行最後的準備,以確保萬無一失。

“王上,皇上鑾駕一行人馬衆多,準備船隻倒不如搭建浮橋划算,不如連夜搭建浮橋吧!”一名屬下大聲說道。

華安聞言,點了點頭,輕聲問道:“一夜之間可以搭建幾座浮橋?”

“回王上,各種搭建浮橋的物品都已經全部準備完畢了,一夜之間搭建五座浮橋,是毫無問題的。”屬下正色說道。

華安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好,非常好,不過,皇上走的那條浮橋,一定要搭建的非常堅固和寬闊,橋面也要非常平整纔可以,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意外,明白嗎?”

“王上放心,屬下會拿出一半的浮橋資源,搭建這座最大的浮橋,一定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華安心腹屬下,肯定的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好,你立刻前去準備吧!明日一早,浮橋一定要搭建完畢,尤其是皇上要走的那座浮橋,要格外留心。”

“是,王上,屬下這就前去準備,絕對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心腹屬下抱拳應了一聲,隨即轉身離開大殿,前去洛水搭建浮橋。

看着衆屬下全都爲迎駕忙碌着,華安放心了不少,雖然此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不過,華安還是沒有睏意,畢竟,第二日一早的迎駕,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這件事是體現華安對皇帝尊敬的一場政治表演,更是華安收攬天下人心的手段,爲此,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失誤。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