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

姚襄被慕容汗勸降之後,立即對青州的其餘幾支兵馬進行勸說,並讓這些兵馬全部歸附燕國陣營,從而形成了與華安麾下大軍對峙的一股勢力。

在洛陽城方向,王午與蔣幹押送着桓溫的心腹,抵達了洛陽城的南門外,在他們抵達洛陽城之前,就已經派遣心腹將兗州方向的事情,向華安做了詳細的彙報,從而讓華安得知了兗州方向發生的事情。

華安聽說王午和蔣幹,不但出色的完成了勸降兗州諸將的任務,而且還抓捕了桓溫派往兗州方向的心腹部下,自然是極爲高興的,爲此,立即帶領一衆部將,親自到南門外迎接王午和蔣幹。

見華安親自前往南門迎接,蔣幹與王午皆表示受寵若驚,並將在兗州發生的事情,全部向華安做了一番彙報。

華安對此自然是非常的滿意,在下令將桓溫派遣的心腹,秘密押往大牢之後,華安帶領衆人返回了北王宮,並在北王宮的大殿之上,與衆部將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通過桓溫派遣心腹前往兗州,對兗州諸將進行勸降這件事,可以看出在洛陽城之中,有桓溫的細作,而且,這個細作非常厲害,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將華安派遣王午和蔣幹前往兗州這件事情打探出來,並可以立即將探到的消息,送往潯陽城方向。

華安看向麾下衆部將,大聲道:“此次兗州諸將全部歸附本王,王將軍與蔣將軍功不可沒,不過,諸位將軍也看到了,王將軍與蔣將軍剛剛抵達兗州,南王派遣的心腹就隨後趕到了。由此可見,在洛陽城之中,有他們的細作啊!而且。這個細作就隱藏在我們的附近,否則。他們爲何能這麼快的掌握本王的命令。”

“王上所言極是,上一次,我們消滅了燕國的細作,不過,南王派駐在洛陽城的細作,卻沒有絲毫的損失啊!而且,洛陽城周遭有幾十萬百姓,南王派遣的細作隱藏在何處。我們也無法得知啊!”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上,此次王將軍與蔣將軍,不是抓住了南王的心腹部下嗎?若是對其進行審問,或許就可以得知城內的細作隱藏在何處了啊!”一名部下機智的說道。

華安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沒錯,這的確是個很好的辦法,不過,此事要秘密進行,切不可讓外人得知。否則,這些細作一定會逃跑的。”

“王上,這件事就交給屬下吧!”一名官員抱拳請命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好,你去吧!”

這名官員領命,親自前往洛陽城的大牢,準備對桓溫麾下的心腹進行審問。

“王上,眼下兗州的十餘萬兵馬,已經歸附我們,那我們下一步是不是應該有所行動了呢?”鄧羌看向華安,大聲問道。

華安搖了搖頭,大聲道:“兗州的兵馬雖多。但最近幾年一直與揚州軍團作戰,士兵早已疲憊。況且,他們剛剛歸附本王。本王還未對他們施以恩惠,如何能對他們進行調動呢?”

“王上說的是,如今兗州的兵馬,準備的確很不充足,兵器和軍餉都很缺乏,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儘快運送兵器和軍餉前往兗州,以提高兗州大軍的戰鬥力,至於向南北兩個方向用兵,時機似乎不成熟啊!”蔣幹正色說道。

“是啊!王上,如今,洛陽一帶的農業和商業發展越來越強大,河北一帶也已經開始興修水利,作戰的時機拖得越久,對我們就越是有利啊!”王午也如此說道。

他們二人所說的話,自然是非常符合現實情況的,而且也是華安的想法,在河北一帶的農業未完全發展起來,華安是不願意向北用兵的,畢竟,若是依靠後方持續的運送糧草,對後勤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不利於大軍的長途北伐。

而一旦河北的農業發展起來,便可以極大的減輕對後方的依賴,從而更加有利於對燕國採取行動。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王將軍與蔣江軍說的對,眼下我軍的確不宜主動發起進攻,至於兗州方向的大軍缺少兵器和軍餉,這件事情必須立即去辦,絕對不能寒了兗州將士的心。”

“王上,兗州方向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去辦吧!”蔣幹抱拳向華安請命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好,王將軍、蔣將軍,兗州方向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二位了,不論兗州方向需要多少兵器和軍餉,你們只管給他們就是了。”

“是,王上,末將遵令。”王午和蔣幹,抱拳接受了命令。

“報,王上,青州方向傳回消息,姚襄等一干將領,不但拒絕歸附王上,而且,已經被燕國大將慕容汗說服,歸附燕國了。”就在這時,傳來了青州諸兵馬,歸順燕國的不利消息。

華安與麾下部將聞言,皆是大爲不爽,雖然,他們早就知道,姚襄等六夷兵馬是很難歸附的,但卻沒有料到,他們這麼快就歸附了燕國,併成爲了自己的敵人。

“王上,既然青州的叛軍已經歸附燕國,而兗州的兵馬歸附了我們,王上完全可以命令兗州的兵馬進攻青州,如此一來,只要拿下青州,青、兗二州就都是我們的了。”一名部將大聲建議道。

“王上,兗州的兵馬雖然比青州兵馬略多,但姚襄善能用兵,只怕未必能夠取勝啊!況且,兗州兵馬剛剛歸附王上,若是此時命令他們進攻青州,只怕會引起他們的不滿啊!況且,兗州諸將各自爲戰,若要讓他們進攻青州,必須要選出一名大將,負責統領他們纔是啊!”另一名部將,立馬反對道。

華安聞言,覺得很有道理,兗州方向羣龍無首,的確需要一個能讓他們心服口服的領導才行,否則,一盤散沙,不但無法進攻青州,而且,在青州大軍向兗州進攻的時候,他們也很難抵擋。

華安看向王午,正色道:“王將軍,兗州諸將皆與你有舊,本王打算讓你前往兗州,負責統領那裡的十餘萬兵馬,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午聞言,微微驚訝了一下,抱拳道:“王上,末將何德何能,如何能夠統御兗州諸將呢?只怕他們會不服啊!”說完看向華安。

華安笑了笑,看向王午,正色道:“王將軍太自謙了,本王覺得以王將軍的能力和威望,足以統御兗州諸將,況且,本王需要親自坐鎮洛陽,不能前往兗州啊!統御兗州諸將的任務,就拜託王將軍了。”

顯然,華安麾下只有王午和蔣幹最適合前去統領兗州的兵馬,而王午曾常年鎮守魯口,作戰經驗相對比較豐富,所以,華安權衡再三,決定派遣王午前往兗州,執行這樣的任務。

見華安已經下定決心,要讓自己執行這樣的任務,王午也不再推辭,並抱拳道:“王上放心,末將一定全力以赴的完成使命,不過,末將麾下的兩萬騎兵,是留在洛陽城,還是調往兗州呢?”

顯然,王午在接受任務之後,最關心的是自己麾下的兩萬騎兵該如何處置,畢竟,這些兵馬都是他的老部下了,若是華安以增強洛陽城的防務爲理由,將這兩萬人馬留在洛陽城,那麼,他就只好帶領少量隨從前往兗州了,如此,必然會削弱他的威信。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王將軍麾下的兩萬騎兵,自然是跟隨王將軍,一同前往兗州了,洛陽城的防務雖然緊張,但也不在乎兩萬騎兵啊!王將軍快些前去準備吧!”

“是,王上,末將這就前去準備。”王午抱拳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大殿。

王午離開之後,華安又與衆部將商議了一番,隨後便開始佈置任務,讓麾下部將分別前去完成。

在衆部將全部離開大殿之後,華安便開始思考當前天下的形勢,並着重思考青州的兵馬歸附燕國之後,燕國方向會採取何種行動。

不過,不論如何分析,華安都覺得,以目前的形勢,各方都在進行積極的備戰,短時間內是不會發生大規模征戰的。

而利用這一難得的和平機會,華安覺得有必要儘快發展生產,並積極備戰,以在戰爭來臨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應對,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在洛陽城的大牢裡,華安麾下的官員,對桓溫派往兗州的心腹,進行了持續的審問,雖然並沒有進行殘酷的刑訊逼供,但通過持續的疲勞轟炸,仍舊讓這名心腹屈服了,並將潯陽城方向派駐在洛陽城的部分細作的相關情況說了出來,至於更多的細作,他是完全不知道的,畢竟,他只是桓溫麾下的一名心腹而已,知道的東西不可能太多。

華安麾下的官員,得知了桓溫派駐在洛陽城細作的資料之後,立即在第一時間,將這些資料遞交給了華安,並向華安詢問該如何處置。

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楚王玉佩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楚王玉佩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