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

張罐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自古以來,君主和權臣之間的關係都是很難相處的,要麼是君主殺掉權臣親政,要麼是權臣殺掉君主取而代之,能夠互相信任的君主和權臣,可謂是鳳毛麟角。

眼下,涼王張玄靚只有七歲,也許不會對他構成威脅,但王族之中,已經有很多人反對他的專政,多年之後,隨着張玄靚一天天的長大,也許會受到別人的蠱惑,從而想方設法除掉自己,想想自己費心勞力的處理涼國的政事,最終卻要落得被猜忌的下場,張罐的心中便極爲不平。

“若是誅殺王上,並取而代之,豈不正中宋混下懷,這樣,宋混便會以討逆爲名,召集國中之人反對本公。”張罐輕聲憂慮道。

說客聞言,抱拳道:“張公不必憂慮,既然宋混可以殺了王族大臣,嫁禍給張公,張公也可以秘密殺掉王上,並嫁禍給宋混,並以討逆爲名,率領主力大軍剿滅宋混大軍,只要張公最終可以取得勝利,誅殺王族的所有罪名就必然要由宋混來承擔了。”

張罐聞言,覺得很有道理,自古以來都是成王敗寇,只要自己剿滅宋混大軍,便可以將所有罪名都推給宋混,如此,他便可以順順當當的當上涼王,從而再也不必遭受他人的猜忌。

在與幾名心腹進行一番仔細的謀劃後,張罐心一橫,秘密派遣一直隊伍。趁着夜色偷偷混入皇宮,殺了涼王張玄靚和衆多王族之人,並在現場留下宋混大軍的痕跡。以嫁禍宋混。

“張公,宋混率領大軍已經控制北門,再不做出反應,後果不堪設想啊!”一名部將看向張罐,抱拳說道。

張罐大聲下令道:“立即集結全部主力兵馬,準備討伐叛賊宋混。”

部將領命前去集結大軍,而張罐卻在等待王宮內的消息。

夜半的時候。張罐麾下的主力大軍,已經全部在姑臧城內集結完畢。並控制了姑臧的三座城門,只有北門仍舊被宋混麾下的大軍所控制。

而在王宮方向,張罐派遣的一支隊伍,已經秘密潛入了王宮內部。並開始對張玄靚等王族進行斬殺。

沒過多久,張玄靚等人便被張罐派遣的秘密隊伍斬殺,並嫁禍給宋混。

“張公,事情都已經辦妥了。”負責斬殺張玄靚的心腹將領,返回大營,輕聲彙報道。

張罐點了點頭,高興道:“好,立即傳令下去,告訴所有將士。尚書僕射宋混斬殺王上,意圖謀反,全軍向北門發起進攻。絞殺叛賊宋混。”

“是,張公。”部將應了一聲,立即前去傳令。

隨後,張罐親率麾下主力大軍,向控制北門的宋混軍團發起了進攻,並大肆宣揚宋混叛逆的行爲。以讓自己師出有名。

在姑臧城的北門方向,宋混得知涼王張玄靚和衆多的涼國王族皆死於非命。並且,所有的證據都指向自己,頓時大吃了一驚。

他知道,一定是張罐殺了涼王和王族之人,並嫁禍給自己的,得知如此情況,宋混大爲震怒,並決定要討回公道。

“將軍,張罐親率全部主力人馬,向我軍發起進攻,我軍兵馬僅有敵軍一半,怕是頂不了多久了。”一名部將彙報道。

宋混聞言大怒,大步走向北門的城門樓上,看向城內方向,大聲道:“全軍據守城門,給我狠狠的打。”

在宋混的命令下,麾下將士全力堅守姑臧城的北門,並一次次對張罐麾下的大軍發起反擊。

見宋混軍團抵擋的頗爲猛烈,站在遠處的張罐蹙起了眉頭,並下令加強進攻。

“張公,叛軍據守城門,我軍的進攻極難展開,一味的從正面發起進攻,很難快速擊敗叛軍,不如派遣兩路偏師,從東西兩處城門出城,迂迴到叛軍的側背發起進攻,如此,叛軍腹背受敵,必然難以抵擋。”一名部將大聲建議道。

張罐聞言,覺得很有道理,便立即下達命令,派遣兩支偏師從東西兩座城門,向北門方向迂迴進攻,意圖全殲宋混軍團。

兩支偏師剛剛出發,張罐便策馬向前,看向城門樓方向,大聲吼道:“叛賊宋混謀害王上,罪大惡極,人人得而誅之,斬殺宋混者,賞金千兩。”

“吼吼吼!”張罐麾下的將士聞言,皆大聲的吼叫了起來。

站在城門樓上的宋混,聞言大怒,立即大聲反駁道:“叛賊張罐謀害王上,意圖嫁禍本將,真是可惡至極,涼人皆可誅之,殺張罐者,賞金萬兩。”

“殺殺殺……”宋混麾下的將領,也大聲的吼了起來。

一時之間,張罐麾下將士與宋混麾下將士,進行了激烈的口水戰。

“兄長,不好了,張罐派遣兩路大軍從左右兩側殺來,意圖斷絕我軍的後路。”很快,宋澄便發現了張罐的企圖,並立即向宋混彙報。

宋混見狀,大驚設色,頓了頓,下令道:“撤退,全軍撤退。”

在宋混的命令下,麾下大軍開始從姑臧城的北門處撤離,打算暫時脫離與張罐大軍的接觸,並徐圖良策。

見宋混大軍出現潰敗,張罐大喜,立即下令麾下主力大軍,展開猛烈的追擊,試圖重創宋混軍團。

經過一番追擊之後,張罐軍團大勝而歸,並在姑臧城之中慶祝了起來。

“張公,好消息,牛霸將軍初戰告捷,大敗叛賊李儼,並斬殺李儼麾下千餘兵馬。“就在張罐大勝宋混不久,前線又傳來了牛霸討伐李儼大勝的消息。

張罐聞言大喜,如今,反對自己的宋混和李儼都遭到了慘敗,同時,涼國的王族也大半被自己斬殺,從而讓自己不必擔憂王族的掣肘。

在如此有利的時機,作爲張氏王族的一員,若不稱王,更待何時呢?

張罐麾下的部將,爲了自己的利益,也全都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爲由,要求張罐立即登基稱王,從而統治整個涼國。

如今,對手紛紛落敗,張罐本就十分的得意,在部下的一致推舉下,張罐正式登基稱王,並將國內的宋混和李儼列爲叛軍,並立即派遣主力大軍,征討叛軍。

大將牛霸繼續領兵進攻李儼,而宋混則由張罐的弟弟張據親自領兵討伐。

此時,張罐在涼國的勢力最大,宋混與李儼兵馬弱小,皆無力與張罐相抗衡,不過,他們也不願意服從張罐的號令。

在姑臧城附近,宋混麾下的兵馬不是張罐主力大軍的對手,爲了保存實力,只得向隴西方向撤離,意圖與李儼的兵馬匯合,從而形成呼應之勢。

不過,就算他們兩支人馬匯合,相比張罐麾下的大軍,還是有不小差距的,爲此,宋混與部下商議一番之後,決定向鎮守關中的王猛求援,以徹底的打敗張罐。

當然,宋混知道,王猛身爲晉國大將,是不會無緣無故幫助自己的,不論涼國何人稱王,只要向大晉朝廷稱臣,便會獲得大晉朝廷的認可。

爲了讓王猛出手,宋混覺得必須割讓涼國的部分領土給大晉朝廷,或者索性讓整個涼國全部歸附大晉。

宋混是一個剛毅正直的人,他並不在意涼國在誰的統治之下,只要當政者可以爲老百姓謀福祉,他便全力支持,況且,涼州原本就是大晉的一部分,而涼國王族已經被張罐斬殺殆盡,爲此,讓涼州重新回到大晉的懷抱,也是未嘗不可。

最讓宋混下決心向王猛求援的原因,是關中方向的發展越來越富庶,而一旦涼州歸附大晉,便可以得到關中方向的不小援助,從而可以更加快速的讓涼州的百姓也過上富庶的日子。

在抵達隴西郡之後,宋混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李儼,李儼猶豫了一段時間,最終決定支持宋混的決定,以涼國歸附大晉爲條件,說服王猛發兵進攻姑臧。

宋混與李儼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由宋混親自前往關中,說服王猛進攻姑臧,而李儼則繼續留在隴西郡,與牛霸的大軍對峙。

經過一番準備之後,宋混帶領百餘護衛,策馬向關中方向進發。

此時,因爲長安城方向有重要的事情,而姑臧城方向的挑撥進行的異常順利,王猛便返回了長安城。

宋混與百餘名護衛,一路快速向長安城進發,在前往長安的一路上,宋混親眼見識了關中的富庶,並更加確認自己的決定沒有錯,只要歸附大晉,並藉助大晉的財力和物力,涼州遲早也會像關中一樣富庶。

多日之後,宋混與麾下的百餘名護衛,終於抵達了長安城,在通報來意之後,宋混等人順利的進入了長安城,並在長安官員的帶領下,向驛館方向行去。

在前往驛館的道路上,宋混親眼目睹了長安城繁華的景象,頓時心中大爲感嘆,相比姑臧城,長安城的規模至少大了七八倍,繁華程度更是遠遠超過姑臧城。

宋混一行人,很快便在驛館之中安頓了下來,宋混抵達長安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王猛的耳中。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