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伐遺恨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以鎮南大將軍杜預爲大都督,率六路大軍南下伐吳,水陸jing兵二十餘萬,戰船數萬艘,水陸並進、直逼建康。次年三月,吳主孫皓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從而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面,轟轟烈烈的三國時代自此結束。

一統天下的大晉王朝,長戟百萬、威震九州,放眼天下無人可與之爭雄,然而僅僅持續了十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逝。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無力掌握政權,不久便爆發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

中原各路jing兵互相攻伐實力大損,匈奴首領劉淵趁機入主中原,羯、氐、羌、鮮卑各族紛紛效仿,一時間,中原胡虜橫行,大肆屠殺漢人,中原漢人十不存一,衣冠士族紛紛渡江南遷。

公元316年,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自此進入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

公元321年,黃河南岸的虎牢城錦旗獵獵、鼓聲震天,鎮西將軍、豫州刺史祖狄一身戎裝,威風凜凜的站在點將臺上,祖約、韓潛、衛策、馮鐵、董昭等一干部將侍立兩側,臺下數萬jing兵手持兵器排成一個巨大的方陣。

“祖約,戰船準備的怎麼樣了。”祖狄微微側身淡淡的問道。

“大哥放心,大小戰船近萬艘已經準備妥當,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渡河。”祖約中氣十足的答道。

“恩,韓潛,士兵的武器是否有缺損的,箭支準備的充足嗎?”祖狄輕聲問道。

韓潛頷首恭敬的答道:“回將軍,所有士兵手中都是完好的兵器,另外還有三成的多餘兵器,隨時可供替換,箭支近三百萬,戰馬的繮繩、馬鞍、馬鐙已全部整修完畢。”

“很好,很好,”祖狄滿意的點了點頭悠悠說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衛策,糧草可供大軍支用多久。”

“回將軍,各軍大營尚有三個月的餘糧,雍丘糧倉糧草已堆積如山,足夠十萬大軍三年支用。”衛策朗聲答道。

“蒼天有眼啊!我大晉南渡數十年,致使中原陸沉,百姓罹難,今ri有望收復中原,還歸故鄉,此皆諸位將士之功,諸將士當受本將一拜。”祖狄雙眼微微泛紅,雙手抱拳躬身深深一揖。

“將軍,使不得啊!”

“將軍,折煞末將了。”

“此皆將軍之功,”

祖約、韓潛、馮鐵、衛策、董昭等一干部將紛紛上前扶起祖狄。此刻諸將的心裡也是感慨萬千,多年的戎馬生涯爲的不就是光復中原嗎?眼下成功就在眼前,收復中原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旦中原光復他們就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的功臣,中原的漢家百姓也可以過上太平的ri子了。

祖狄輕輕推開衆將,向前走了幾步,面向臺下的數萬將士伸出右手指向北方朗聲說道:“將士們,前方就是黃河,那是我們華夏人的母親河,黃河兩岸一直是我們華夏子民的故鄉,如今胡虜不僅佔我家園,毀我故鄉,而且隨意殺我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殺過黃河就可收復我們的家園,將士們讓我們戮力同心,驅除胡虜,光復中原。”

“驅除胡虜,光復中原。”

“驅除胡虜,光復中原。”

臺下數萬將士舉起手中的兵器羣情激昂的高聲呼喊。

祖狄雙手向兩邊平舉,數萬將士立即鴉雀無聲,

“諸將上前聽令,”祖狄微微側轉朗聲說道。

“末將在”

祖約,韓潛等一干部將向前一步異口同聲的答道。

“祖約、馮鐵、你二人率一萬騎兵,兩萬步兵向西會和洛陽守備李矩由孟津渡河,沿河內、山陽、汲郡直逼蕩yin。

“末將得令”祖約、馮鐵抱拳答道。

“韓潛,衛策,你二人率兩萬步兵由延津渡河,沿枋頭、朝歌與祖約、馮鐵會師蕩yin,爾後沿安陽、鄴城、臨水、邯鄲直逼襄國。

“末將得令”韓潛、衛策朗聲答道。

“董昭,你率一萬輕騎向東由白馬渡口過河,沿頓丘、陽平、清河進入鉅鹿渤海一帶,sao擾牽制敵北方的各路軍團。

“末將得令”董昭應道。

“本將親率四萬步騎主力與後方糧草策應各方。”祖狄說着拔出隨身佩戴的寶劍指向蒼穹大聲吼道:“將士們,我大晉收復中原就在此一戰了。”

“吼!吼!吼!

“吼!吼!吼!

臺下數萬將士再一次舉起手中的兵器縱情的呼喊。每一個在場的士兵都熱血澎湃,只等主帥一聲令下便可奔赴沙場。

“大軍出征”祖狄將手中的寶劍向前一揮大聲吼道。

“咚咚咚咚………………”

幾百面大鼓同時發出震耳yu聾的巨響。在鼓聲隆隆中騎兵已經跨上戰馬,最外層的步兵開始緩步離開奔赴戰場。

看着大軍士氣如虹,祖狄欣慰的笑了。多年的戎馬生涯就是爲了這一天,如今垂暮之年終於等到了,還有什麼能比實現自己的理想更讓人興奮的呢?

“報………………”

遠處一個背插小旗的騎兵絕塵而來,下馬跪奏道:“報將軍,皇上有令,將軍不得擅自調動大軍渡河。朝廷使者已在二十里外,將軍準備迎接。”

“什麼,不讓過河,”

“怎麼回事,眼下正是出兵良機”

“將軍,大軍還按時出發嗎?”

祖約、韓潛一干部將議論紛紛。

“大軍暫緩出征,諸位隨我迎接使者大人。”祖狄淡淡說道。

此刻祖狄等一干人都憂心忡忡,關鍵時刻,朝廷橫加干涉,究竟是什麼原因誰也不清楚。

“報…………”

不多時,又一個背插小旗的騎兵絕塵而來,下馬奏道:“啓稟將軍,皇上有令,將軍不得擅自調動大軍渡河,使者大人已到十里之外。”

祖狄眺目望去,不遠處塵煙滾滾,顯然是使者大人的車隊。此刻他有種不祥的預感,是什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轉眼使者已到眼前,祖狄率一干部將抱拳施禮朗聲道:“末將祖狄參見上使大人。”

使者“恩”了一聲,右手輕輕一擡,馬車繼續向前,祖狄等一干人只得退讓路邊,待馬車過後方隨着馬車向中軍營帳走去。

使者如此無禮,諸將均有憤憤不平之se,只是在祖狄面前不好發作。

中軍帳中,使者坐在尊位,祖狄等一干人侍立兩側。

“皇上口諭,以戴淵爲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諸位以後都歸戴淵將軍統率,沒有戴淵將軍的命令誰也不許私自用兵,否則以謀反罪論處。”使者yin陽怪氣的說道。

“什麼,戴淵算什麼東西,憑什麼聽他的。”祖約憤憤不平的吼道。

使者舉起左手的“持節”囂張的斥道:“放肆,這是皇上的聖意,誰敢不服,你想造反不成。”

祖狄瞪了一眼祖約,上前一步輕聲問道:“上使大人,不知戴淵將軍何時到任。”

“聖旨剛下不久,如今朝中的大人們正輪流請戴將軍吃酒呢?京城距此路途遙遠,少說也得三五個月吧!”使者漫不經心的說道。

“三五個月,這麼久,眼下羯酋石勒正忙着和北方的鮮卑,丁玲征戰,此刻正是北伐良機啊!”祖狄憂心的嘆道。

使者搖頭噫籲道:“祖將軍啊!此刻即使戴將軍在此也不會北伐的,朝廷不讓將軍渡河北伐,自然有朝廷的打算,將軍不也樂得清閒麼。”

“哈哈!好一個樂得清閒,眼下中原的百姓正被胡人蹂躪,身爲朝廷大臣不思百姓疾苦,居然說出如此恬不知恥的混帳話。”祖約恨恨的罵道。

“你你你,你藐視本官就是藐視朝廷,來人把他拖出去重打一百大板,以示懲戒。”使者大聲的咆哮着。

祖約刷的拔出佩劍,滿眼怒火的瞪着使者斥道:“無恥狗官,今ri本將替天行道,斬下你的狗頭爲民除害。”

“你,你,你想造反嗎?來人啊!”使者哆哆嗦嗦的喊道

“祖約,鬧夠了沒有,出去。”祖狄厲聲斥道。

“大哥,我……”祖約yu言又止,瞪了一眼使者,轉身走出營帳。

“原來是祖大將軍的弟弟啊!難怪這麼囂張跋扈,一身的土匪氣”使者怒道。

“上使大人,如今聖意已經傳達,軍營簡陋沒什麼可招待的,末將這就讓親兵護送大人回京覆命。”祖狄強壓怒火冷冷說道。

使者還想發飆,擡頭見祖狄身後諸將均有怒se,起身輕笑道:“如此,就有勞祖將軍了,告辭”

使者走後,祖約回到中軍大帳,怒道:“朝廷如此不分輕重,在這緊要關頭奪了大哥的兵權,難道這千載難逢的北伐良機就這樣錯過了嗎?”

“是啊!將軍,將士們還在等着將軍揮師北伐呢?”韓潛憂心的嘆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我大軍兵糧齊備,何須處處受朝廷的節制。”祖約高聲叫嚷。

“是啊!將軍,出師北伐吧!我等只聽將軍的號令。”諸將異口同聲。

祖狄瞪了衆將一眼大聲喝道:“都給我閉嘴,本將身爲大晉的將領豈能行謀逆之事,讓將士們都散了吧!”

“哎!”

祖約、馮鐵等諸將憤憤不平的走出中軍營帳去遣散各自的隊伍。

“韓潛,你怎麼還不走,去讓你的部下都回營吧!”祖狄緩緩坐下輕聲說道。

韓潛苦笑道:“諸位將軍的士兵都回營帳了,末將的兵馬還會傻傻的等着末將嗎?”

“恩,韓潛,你是我最得意的部下,今ri之事你怎麼看。”

“末將以爲是皇上不信任將軍了,一旦將軍收復河北,威望將遠遠超過皇上,所謂功高震主,皇上擔憂將軍ri後有異心!”韓潛答道。

“不不不,不會的,一定是朝中有jian臣蠱惑,不少士族一心偏安江南,是他們矇蔽了聖聽,jian臣誤國、jian臣誤國啊!”祖狄眉頭緊鎖。

韓潛嘆了口氣道:“將軍說的也對,當今的皇上就是在這羣jian臣的擁戴下才順利登基的,jian臣們不願北伐中原,皇上又能如何,況且我大晉以我北伐軍和荊州刺史王敦的荊州軍最爲jing銳,王敦此人素有反心,一旦我北伐軍渡河遠征,荊州軍就無人可制了。

祖狄猛擊大腿揚天長嘆:“我大晉何ri可收復中原啊!”

########

一個月後,雍丘大營一片寂靜,天空烏雲滾滾,只有幾隻呱噪的烏鴉在轅門外叫個不停。

“咳咳咳…………”

韓潛還沒走進中軍大帳就聽到了一陣劇烈的咳嗽聲。

“咳咳咳…………噗”

“將軍,你吐血了,軍醫、軍醫。”韓潛大聲喊道。

“不要喊了,沒用的,本將大限已到,神仙也救不活的。”祖狄無力的搖了搖頭。

“將軍……”韓潛雙眼泛紅嗚咽道。

祖狄緩緩坐起身來,喘着粗氣悠悠說道:“韓潛將軍,你是我最得意的部將,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本將死不足惜,只是心願未了!中原自古乃我華夏土地,不收回中原本將死不瞑目。咳咳咳!”

“將軍,你不會有事的,將士們還等着你出師北伐呢?”韓潛跪在祖狄身側安慰道。

祖狄從懷中顫顫巍巍地摸出兩本書,交給韓潛輕聲說道:“這是我戎馬一生從實戰中總結的一套兵法和平胡十策,ri後你要好好研讀,將來北伐中原的重任就拜託足下了。”

“將軍,末將何德何能,如何能擔此大任呢?祖約將軍是將軍的親兄弟,比末將更適合擔此大任。”韓潛謙讓道。

“吾弟祖約是員猛將,但衝動易怒不是大將之才。況且常懷忿忿不平之心,本將擔心他ri後會因爲憤恨而作亂。其他諸將都是平庸之輩,就更加難當大任了。”

祖狄頓了頓又說道:“羯酋石勒本是奴隸出身卻能成爲一代帝王自有其過人之處。本將死後我大晉只怕無人可與之抗衡,若石勒渡河南下,切不可與之正面對抗,只要退到淮河以南,憑藉江南水網和我大晉傲視天下的水軍,石勒便再難前進一步,切記、切記、咳咳咳……噗!

“將軍,將軍……”韓潛含淚將兵書揣在懷中泣道。

祖約、馮鐵、衛策、董昭等諸將聞訊奔至中軍大帳。諸將一齊跪在祖狄身旁頷首垂淚。

“大軍出征、渡河……”

祖狄猛地伸出右手大喝一聲便溘然長逝。

中軍大帳頓時哭聲一片……

祖狄死後,諸將推舉祖約爲大將軍,祖約沒有遵守祖狄臨終遺言,在黃河南岸與石勒大戰,十戰十敗,狼狽退回壽chun。

#######

公元二十一世紀,在國慶小長假的最後一天,鳥語花香的江南小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人們盡情地欣賞小城的美景,陶醉在這個幸福的時光裡。

華安是這個小城的市民,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郊區的一家紡織廠打工。因爲xing格比較害羞,所以一直沒有女朋友,這可急壞了雙親啊!

在家人的介紹下,華安一次次地相親,卻又一次次的失敗,不是女孩子嫌他沒車沒房沒地位,就是他嫌棄人家長得醜不夠溫柔。

別人都說“你一個工人隨便找個女人就行了,漂亮、溫柔的女人你養的起嗎?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可華安心裡有自己的標準,他從小就喜歡看古裝電視劇,古代女子那溫柔美麗的形象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裡,不經意間便讓那他如癡如醉。

今天廠裡破天荒的放了一天假,一大早,華安獨自一人來到了小城最熱鬧的“鵲橋”。

“鵲橋兩岸已經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羣,橋上一對對幸福的情侶手拉着手訴說着各自的海誓山盟。

“有人掉到河裡去了,快救人啊!”橋上突然傳來了呼救聲,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河面,只見河的中心一位年輕的女子痛苦的掙扎着。

“快救人啊!快救人啊!有人掉到河裡了”一時間鵲橋兩岸傳來了無數的呼救聲。

圍觀的羣衆越來越多,大夥兒伸長了脖子努力地向前擠,生怕錯過了一絲細節,

“快救人啊!救人啊!”

“這麼多人光看着,咋沒人下去救人呢?”

“是啊!都站着不動……趕緊救人啊!”

一羣圍觀的“熱心人”站在道德的高峰不斷地譴責其他圍觀的人。直到河中的女子只露出兩隻手臂,衆人仍是圍觀。

“救還是不救,救人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搭上,不救良心不安。”華安心裡矛盾着。

“救吧!”華安對自己的水xing還是相當自信。

“撲通”

華安一頭扎進了河裡,游到那女子落水的位置,左手抓起女子的後背向岸邊游去,剛遊了一會兒,那女子突然劇烈的掙扎着,雙手緊緊地抱住華安的頭部,

華安的口鼻被緊緊的貼在女子的胸口,一時喘不過氣來,想掙脫,但女子在求生的本能驅使下抱得很緊,不一會兒,華安便感覺胸口悶的難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身體漸漸的沉到了水底…………

;

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九十章 廝殺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
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九十章 廝殺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