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

殷浩又一次經歷了徹底的失敗,此時,他知道自己的仕途算是走到盡頭了,桓溫爲了逐步吞併揚州,是不會對他手下留情的,爲了給自己留些面子,殷浩一方面將戰敗的部分責任推給部將,比如王五和王六軍團擅自行動,導致大軍全盤皆輸,同時,他也深刻的檢討自己,並認爲是自己的失誤,導致了大軍的戰敗,而且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

寫好奏摺之後,殷浩便派遣心腹部下,快馬加鞭的將奏摺送往建康城,而他自己則率領麾下三萬主力,緩緩向廣陵城方向行去,麾下王五軍團返回彭城、王六軍團則返回下邳駐守。

就在殷浩所部大軍敗退的時候,華安與麾下的主力大軍抵達了鄴城附近,並在鄴城的郊外駐紮了下來。

鄴城是河北的重要城池,因此,華安爲了河北的安全,打算讓謝艾鎮守鄴城,並負責統領留在河北的二十餘萬兵馬,以抵擋慕容俊可能的南下。

在鄴城的城牆上,華安與麾下重要將領全都在欣賞着城外的風景,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理,鄴城周邊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以前赤地千里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

在城外數裡的位置,出現了許多村落,這些村落或三五成羣,或連成一大片,在周圍樹木的映襯下,顯得非常的溫馨,尤其是做飯的時候,升起的一縷縷炊煙,更是讓人陶醉。

而此刻正是接近傍晚的時候,周圍的村落中冒起了縷縷炊煙,華安看向眼前的炊煙,正色道:“鄴城光復足有一年多了,周圍的老百姓終於可以安居樂業了。”

“是啊!王上。鄴城的百姓已經可以安居樂業了,相信要不了多久,整個天下的老百姓都可以安居樂業。”王三連忙跟了一句。

“王上。勝利來之不易,鄴城周邊的穩定更是難能可貴。況且,鄴城是河北的重要城池,我軍當全力守護鄴城,決不能讓鄴城落入敵手。”謝艾正色說道。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謝將軍說得好,鄴城的確是河北重要的城池,是我軍重點防禦的城池,本王打算讓謝將軍鎮守鄴城。不知意下如何?”說完看向謝艾。

當然,華安早就打算讓謝艾鎮守鄴城了,而此時謝艾主動提出鄴城的重要性,華安便趁勢詢問他的心意。

謝艾自然非常願意,並抱拳道:“王上打算給謝艾多少兵馬?”

顯然,謝艾擔心燕國的主力大軍會向南進犯,若是沒有足夠的兵馬,便無法阻擋燕軍主力的進攻,爲此,必須向華安提出這個要求。

華安聞言笑了笑。他從謝艾所提出的要求,便清晰的看出,謝艾願意鎮守鄴城。只是擔憂兵馬不足而已。

“張蠔將軍麾下的兩萬主力騎兵、楊安將軍麾下的兩萬戰車兵、王猛將軍留下的六萬關中騎兵、五萬後備軍團,還有,鎮守常山的蘇亥將軍麾下的三萬人馬、鎮守魯口的蒲健將軍麾下的五萬人馬、以及司州南部數郡的三萬餘兵馬,全部受謝將軍節制,如何?”華安一口氣說出了可以撥給謝艾的兵馬,並自信的看向謝艾。

謝艾聞言,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如此多的兵馬,全部加在一起足有二十六萬之衆。當然,蒲健的五萬人馬和蘇亥的三萬人馬情況比較複雜一點。司州南部的三萬人馬也不能隨意調動,但即便如何。謝艾麾下的主力兵馬仍高達十五萬之衆,而且這十五萬兵馬,全部在鄴城的附近,可以直接指揮,最讓謝艾高興的是,十五萬人馬之中,有十萬堪稱精銳,有如此多的精銳兵馬,謝艾相信一定可以守住鄴城周邊的大片區域,並有能力將燕國大軍阻擋在易水以北。

“王上真的可以給末將如此多的兵馬?”謝艾擔心自己聽錯了。

華安肯定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沒錯,本王只帶十四萬主力大軍橫渡黃河,剩下的兵馬全部由謝將軍節制。”

謝艾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畢竟,華安將如此多的軍隊交給他節制,足以說明華安對他的信任,而只有在足夠信任的情況下,纔有可能將絕大部分兵馬交給別人。

“王上如此信任末將,末將一定全力守衛鄴城,絕不辜負王上的重託。”謝艾激動的說道。

見謝艾已經正式答應鎮守鄴城,華安顯得大爲高興,並大笑着說道:“有謝將軍鎮守河北,本王是一萬個放心,明日一早,本王就將親率十四萬主力離開鄴城,向黃河以南行去,鄴城就交給將軍了。”說完拍了拍謝艾的肩膀。

謝艾再次抱拳道:“王上儘管放心,有謝艾在,燕國大軍過不了易水。”

華安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與部將指點周圍的村落,暢談起了美好的未來。

歇息一夜之後,第二日一早,華安便率領十四萬主力大軍離開鄴城,向正南方向行去,華安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是大晉王朝建立都城的地方,華安要進入洛陽城鎮守,以威懾荊州方向的桓溫。

在建康城方向,殷浩大軍再次戰敗的消息,成了老百姓街頭巷尾談論的主要話題,對於殷浩的屢戰屢敗,普通的老百姓都有些無法忍受了,並覺得朝廷應該治殷浩的罪過,至少也要廢黜殷浩,讓有才能的人,領導揚州的軍隊。

而如此輿論傾向,是非常有利於桓溫對殷浩的彈劾的,爲此,桓溫麾下的斥候,立即將這一有利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潯陽城方向,以讓桓溫儘快得知如此有利的消息。

不過,這種輿論傾向,對於大晉朝廷來說,卻是很糟糕的消息,大晉朝廷爲了平衡國內的勢力,讓南王北王互相對峙,而殷浩軍團鎮守核心的揚州,便可以中和二王的勢力,起到三足鼎立的局面,讓大晉朝廷更加的穩固,若是殷浩被廢,桓溫極有可能以雷霆手段掌管揚州軍團,如此一來,三足失去一足,形勢勢必不會穩定,大晉朝廷將出現南北兩股對峙的勢力。

最讓大晉朝廷擔心的是,桓溫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儘管他的才能十倍於殷浩,但殷浩素有名望,卻並無太大的野心,桓溫的野心在很多方面都昭然若揭,若是讓桓溫掌握揚州的軍隊,大晉朝政勢必完全被桓溫所把持,還未成年的小皇帝也將徹底的淪爲傀儡。

此時,殷浩的再次戰敗,徹底的斷絕了大晉朝廷的僥倖想法,在桓溫的步步緊逼之下,貶黜殷浩,似乎已經成了大晉朝廷唯一的選擇。

在建康城的皇宮之中,皇太后褚蒜子在幾名近臣的勸說下,已經下定決心,準備正式下旨廢黜殷浩爲庶民。

不過,就在廢黜殷浩的旨意剛剛擬好的時候,華安軍團南歸的消息送到了皇宮之中。

褚蒜子聽說華安軍團已經抵達鄴城,心中不禁升起一絲希望,並決定暫且將廢黜殷浩爲庶民的旨意扣下,看看情況再說。

“啓稟太后,前丹陽尹謝裒之子謝安,殿外求見。”就在這時,傳來了謝安前來拜見的消息。

褚蒜子知道,謝安是陳郡謝氏之中,非常傑出的人才,雖然謝艾此刻並無任何官職,也並不符合覲見皇太后的資格,但對於如此有名望之人,褚蒜子是不可能不見的,況且,謝艾在這個節骨眼上前來求見,一定有過人的見識。

爲此,褚蒜子立即下旨,讓謝安前來覲見。

謝艾大步走向大殿,跪拜道:“草民謝安拜見太后。”

“謝賢士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褚蒜子連忙讓謝安起身。

“謝太后。”謝安謝了一句,隨即站起身來。

褚蒜子仔細的打量了謝安片刻,輕聲問道:“謝賢士前來覲見哀家,不知有何重要的事情。”

謝安抱拳道:“啓稟太后,草民最近在市井之中,聽說殷刺史又打了敗仗,而且,朝廷有廢黜殷刺史之意,不知是否屬實。”

褚蒜子嘴角微微笑了一下,輕聲道:“想不到這件事情,在老百姓之中影響這麼大,就連一項喜歡閒雲野鶴,不問世俗之事的謝賢士都知道了,沒錯,確有此事,不知謝賢士對此有何高見。”說完看向謝安。

被褚蒜子這麼一酸,謝安頓時顯得有些侷促,頓了頓,抱拳道:“啓稟太后,恕草民直言,殷刺史屢戰屢敗,的確有莫大的過失,但主要責任並不在殷刺史,而是朝廷未能人盡其用,讓並不精通軍事的殷刺史率軍討伐叛逆,就如同讓目不識丁的莊稼漢當先生,豈有不敗之理,朝廷用人失誤,豈能全部怪在殷刺史的頭上,況且,眼下南王和北王的實力已經非常龐大,而且,據草民所見,南王和北王皆深懷野心,只怕這並非社稷之福啊!而殷刺史雖然不通軍事,但毫無野心,且對大晉朝廷忠心耿耿,從沒有做出失禮的事情,讓殷刺史統領揚州軍團固守揚州,與南王和北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纔是我大晉朝廷之福啊!”

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
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九百零八章 三路追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