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

王五和王六雖然對殷浩的軍事指揮能力頗爲不服,但在殷浩的一番誇讚之下,心情好了許多,並當即表示,要跟隨殷浩再次進攻蘭陵城。

沒過多久,原先駐紮在蘭陵城西門的一萬大軍,返回了八千餘兵馬,剩下的兵馬除了陣亡都跑散了。

如此一來,殷浩麾下又集結了接近五萬大軍的強大兵力,對幾十裡外的蘭陵城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

殷浩軍團在蘭陵城南部幾十裡的位置紮下大營,並收攏潰散的人馬,這很明顯是要重新進攻蘭陵城,而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自然無法躲過李賁麾下斥候的眼睛,並很快被李賁識破企圖。

駐守蘭陵城的李賁,是一位戰略眼光長遠,經歷過無數次血戰的勇將,自然不會讓殷浩奪取蘭陵城,但其麾下兵馬太少,無法對殷浩軍團形成優勢,上一次,之所以大破殷浩的五萬大軍,是因爲殷浩心虛,在乞活軍的一陣奇襲之後,便心慌的逃離了,而且,殷浩麾下的五萬大軍損失並不得大,最多也就損失千餘人馬,主力尚存,完全有能力再次包圍蘭陵城。

而這一次,殷浩有了前車之鑑,只怕就不那麼容易打敗殷浩的五萬大軍了。

李賁思慮再三,決定在殷浩大軍發起進攻之前,全力建設城防設施,並派遣心腹校尉,前往定陶、昌邑等地尋求援軍的幫助。

要知道,在定陶、昌邑等地,有許多原魏國的將領割地而立,並不願意服從殷浩的統領,因此,完全可以向這些人求援。

在心腹校尉分別前去請援軍的時候。李賁爲了將蘭陵城打造的儘可能的堅固,親自帶領麾下將士,搬運滾木礌石。在城外佈置拒馬,加厚女牆。以自身的行動,帶動麾下將士,加速修築城防。

在李賁的親自帶領之下,小小的蘭陵城被修築的極爲堅固,足以抵擋數萬大軍的進攻。

就在李賁與麾下大軍積極修築城防的時候,殷浩軍團也沒有閒着,爲了能夠攻下蘭陵城,殷浩讓各軍將士進行攻城的訓練。並讓輜重兵準備大量的材料,準備抵達蘭陵城之後,搭建大量的攻城器械,以打破李賁軍團的堅固防禦設施。

三日後,殷浩麾下的近五萬大軍已經準備就緒,而李賁軍團也做好了抵擋殷浩軍團進攻的準備,雙方的戰鬥可謂一觸即發。

在殷浩軍大營之中,一名部將看向殷浩,抱拳道:“將軍,全軍人馬已經準備就緒。此時不向蘭陵城進攻,更待何時。”

“將軍,我部一萬大軍願爲先鋒。”王五大聲請命。要求做大軍的先鋒。

“將軍,末將願意出戰。”緊接着,衆部將紛紛表示決心。

殷浩滿意的點了點頭,下令道:“此次作戰,最重要的目的是攻下蘭陵城,殲滅多少敵軍不重要,爲此,本將決定三面攻城,唯獨留下北門方向。讓敵軍可以輕鬆的逃離,如此。攻城會更加容易一些。”

“將軍打算如何佈置?”一名部將連忙問道。

殷浩粗略想了一下,正色道:“王五將軍進攻西門方向。王六將軍進攻東門方向,其餘人馬隨本將晉軍南門,大軍隨後出發,抵達蘭陵城之後,先紮營,待攻城器械製作完畢之後,再發起大規模進攻。”

“是,將軍。”衆部將同時大聲領命。

隨後,殷浩與麾下的近五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向幾十裡外的蘭陵城再次進發,並做好了一舉破城的準備。

殷浩在經歷過一次攻打蘭陵城的失敗之後,認爲李賁軍團的兵馬雖然比較少,但憑藉蘭陵城固守,短時間內還是很難攻破的,而若是圍困三面,唯獨留下北門方向,便是運用了孫子兵法的圍師必闕之計,很有可能迫使城內的李賁軍團逃離蘭陵城,而一旦如此,殷浩軍團便可以進駐蘭陵城,從而可以向大晉朝廷鼓吹自己收復了一座城池,以挽回一些面子,贏得政治上的全力。

殷浩軍團浩浩蕩蕩的向蘭陵城進發,並在當天傍晚的時候抵達蘭陵城外,其中,王五麾下一萬大軍駐守西門外,王六軍團一萬大軍駐守東門外,而殷浩與麾下的近三萬人馬駐守南門外。

三路大軍分別紮下營盤,並做好了防備城內李賁軍團出城突襲的準備,他們要圍困蘭陵城數日,直到輜重兵建造好攻城器械,方可對蘭陵城發起大規模進攻。

殷浩軍團三面包圍蘭陵城,唯獨留下北門方向這個缺口,如此明顯的圍師必闕之計,如何能夠瞞過久經沙場的李賁。

李賁一眼就看穿了殷浩的戰略意圖,並立即命令北門方向的五百守軍,一定要全力收好北門,沒有他的命令,不允許任何人隨意離開北門,同時,命令麾下將士繼續加固城防,以迎接殷浩軍團接下來的猛烈進攻。

當然,爲了更好的應對殷浩軍團的大規模進攻,李賁派遣斥候,深入到殷浩大營的四周進行仔細的探查,並查看殷浩大軍的攻城準備情況。

經過斥候一番探查,李賁得知殷浩軍團正在大規模的建造攻城器械,而且包括了很多威力巨大的重型器械,這些攻城器械一旦建造完畢,將大大提升殷浩軍團的攻城能力,並會給李賁的防守人馬造成極大的壓力。

李賁經歷過很多場守城的惡戰,自然明白這些重型攻城器械的威脅,爲此,一方面打探援軍的情況,一方面思考如何毀掉晉軍正在建造的重型攻城器械。

很快,定陶和昌邑城方向皆傳回了好消息,原魏國大將魏統和樂弘皆答應了李賁的求援要求,並聯兵三萬,向蘭陵城方向增援過來。

得知援兵幾日後便可抵達,李賁非常的高興,不過,按照殷浩軍團建造重型攻城器械的速度,只怕會趕在援軍抵達之前,向蘭陵城發起進攻,爲此,李賁仍然面臨着巨大的壓力,而這份巨大的壓力,迫使李賁必須想辦法毀掉殷浩軍團正在全力打造的攻城器械。

爲了毀掉殷浩軍團正在全力建造的重型攻城器械,李賁可謂絞盡了腦汁,畢竟,上一次,他的大膽突襲已經打草驚蛇,此次,殷浩軍團的警戒級別明顯高了許多,想要再次率領三千人馬突襲,怕是很難取得上一次的效果了。

但城外正在加速建造的重型攻城器械是個現實的巨大威脅,因此,不論情況多麼的困難和危險,李賁都必須想方設法將其摧毀。

在東、西、南三個方向,以南門外的威脅最大,這裡不僅集結了殷浩麾下的近六成的兵馬,而且幾乎所有的重型攻城器械都在這裡建造,兩翼的王五和王六軍團之中,僅僅打造了數量有限的中型攻城器械,對蘭陵城的威脅並不是太大,這也足以顯示,殷浩的主攻方向是南門,東門和西門外的大軍,只不過是在側翼方向負責牽制而已,爲此,李賁的主要目標,便是毀掉南門外殷浩主力大營之中的重型攻城器械,李賁相信,只要毀掉南門外的重型攻城器械,殷浩軍團攻破蘭陵城的計劃便會徹底的失敗,並不得不在魏統和樂弘的壓力之下,撤軍南歸。

爲了毀掉南門外的攻城器械,李賁一方面派遣斥候,詳細瞭解殷浩主力大營的佈置情況,尤其是攻城器械的準確位置,一方面召集麾下部將日夜研究對策,並最終確定了聲東擊西、出其不意的基本思路。

李賁與麾下部將商議後,決定仍在夜間進行行動,先派遣兩千人馬鼓譟出城,向殷浩主力大軍的右側發起進攻,從而吸引警戒大營的數千晉軍士兵出戰,而後,李賁將親自率領兩百名最精銳的親兵,身穿黑色布衣,悄悄逼近殷浩大營的左側,並直逼建造攻城器械的位置而去,並以最快的速度將晉軍正在建造的攻城器械付之一炬。

而後,兩支人馬快速撤離,利用對附近地形的熟悉,分別從東西兩面迂迴到北門方向,然後,悄悄的從北門進入城內,而在李賁與麾下部分人馬出城執行行動的時候,城內的防守人馬全部緊急部署,以防止晉軍兵馬趁機攻打城池。

對於此次的行動,李賁是斟酌再三,並與部下彷彿的研究和討論,生怕出現任何的意外,畢竟,殷浩麾下的兵馬是李賁的十倍之多,採取如此行動,所冒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一旦出現意外,後果的嚴重也是可想而知的。

李賁即將採取如此大膽的行動,自然是殷浩不能預料的,但殷浩擔心李賁會在夜間突襲營地,爲此,在主力大營方向,夜間的時候部署了三千警戒人馬,以確保主力大軍的安全。

殷浩所部署的三千警戒人馬,雖然實力並不能完全匹敵李賁軍團的五千人馬,但保衛大營方向的安全,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李賁軍團面臨三面威脅,不可能集中所有的兵馬進攻殷浩的主力軍大營。

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
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