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

恆河渡口南岸, 天竺軍大營之中,海護王沒有絲毫的睏意,近千艘船隻被晉軍奪去,大軍的糧草被晉軍焚燬,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的夜間,這讓海護王異常的惱火和恐懼。

這纔剛剛與晉軍隔河接觸,就遭受了如此嚴重的損失,大軍的士氣出現了嚴重的下降,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只怕連怎麼敗的都不知道就徹底的完蛋了。

而眼下天竺大軍的當務之急是儘快取得足夠的糧草,否則,大軍一旦斷糧,後果不堪設想。

海護王當即下達命令,讓華氏城方向的守軍將城內的糧草運往大營,以解燃眉之急。

華氏城距離天竺大營不過二十餘里,並不是很遠,所以,只要華氏城的守軍接到這個命令,便可以在半日之內將足夠大軍消耗半個月的糧草運至大營。

另外,晉軍在得到了近千艘船隻之後,很有可能向南岸發起強攻,所以,天竺大軍還要做好迎擊晉軍強攻的準備,以恆河天險,海護王相信麾下的主力兵馬完全可以擋住晉軍兵馬的進攻,讓晉軍兵馬不能橫渡恆河渡口。

第二日一早,在渡口北岸,華安麾下的半數兵馬已經登上大大小小的船隻,並等候出征的命令,只需華安一聲令下,千餘艘大大小小的船隻便可以向南岸殺去。

華安站在一處高臺上,看向正整裝待發的麾下兵馬,滿意的笑了笑,這次出征的半數兵馬,包括波斯的兩萬降兵,還有就是王三麾下的精銳兵馬,總兵力在五萬人以上,可以算得上是一支非常龐大的軍團了。

對於這支軍團能否順利攻下南岸的渡口,華安並不抱太大的希望,畢竟,這是一次試探性強攻,爲的是驗證天竺大軍的戰鬥力,併爲下一步戰勝天竺大軍打下基礎。

“王上,將士們已經全部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向南岸進發。”部將提醒道。

華安伸手一揮,正色道:“大軍立即出發,向南岸發起進攻。”

“咚咚咚……”隨着進軍的戰鼓聲霍然響起,晉軍近千艘戰船浩浩蕩蕩的離開北岸渡口,向南岸進發。

華安始終站在高臺上,看着麾下大軍向南岸駛去,並對麾下的這支大軍充滿信心。

“報,王上,南岸斥候剛剛傳回消息,天竺三千大軍從華氏城出發,押送大批糧草前往天竺大營,華氏城守軍已經不足五千。”就在華安看向南岸的時候,一名部將大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大爲高興,並看向身旁的宋澄,正色道:“宋將軍,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若我軍可以趁虛攻下華氏城,則天竺大軍必然膽寒。”

宋澄聞言,點了頭道:“王上所言極是,這的確是個很好的機會,不過,渡口被天竺主力大軍佔據了,我軍若是從下游渡河,則大船根本就無法靠岸,只能依靠小船橫渡恆河,而小船的運力有限,所以,我軍僅能過河少量兵馬,而且,還全都是清一色的步兵才行,如此,實力必然很弱,未必一定能夠偷襲華氏城成功。”

華安笑着點了點頭,輕聲道:“宋將軍說的是,下游沒有渡口,過河只能依靠小船,不過,本王覺得,華氏城的守軍一定想不到我軍會發起突襲,所以,準備必然不會很充足,如此,我軍即便只有少量的步兵,也完全可以將華氏城攻下來。”

“王上,您說吧!該如何攻打華氏城,末將願親自領兵前往。”宋澄正色說道。

華安想了一下,正色道:“宋澄將軍,你親自帶領三千兵馬,攜帶三百艘小船和一千枚霹靂彈前往下游,並在入夜之後橫渡恆河,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華氏城發起進攻,並一舉攻佔華氏城,將華氏城牢牢的控制住,本王相信,只要將軍能夠攻下華氏城,天竺主力兵馬必然軍心渙散。”

“是,王上,末將領命。”宋澄抱拳接受了華安下達的軍令。

隨後,宋澄從麾下兵馬之中,精選了三千精銳,並讓他們十人一組,各自帶上一艘小船的配件,以方便在抵達目的地的時候,進行迅速組裝,同時,每一組士兵還要攜帶三四枚霹靂彈,以在突襲華氏城的時候使用。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宋澄便帶領着三千兵馬悄悄的向下遊方向奔去,爲了掩人耳目,宋澄軍團特意先向北奔馳十餘里,並在進入無人區之後,轉而向下遊方向奔去,畢竟,此時纔是早上,距離入夜還有很長的時間,宋澄軍團是乘坐駱駝出發的,二十里的距離對宋澄軍團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在恆河渡口南岸,海護王與麾下的部將全都站在高臺上,並看向北岸緩緩駛來的千餘艘船隻,而天竺衆將士也全都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只要晉軍船隊抵達他們的弓弩射程,他們便會立即發起攻擊。

“國王陛下,晉軍果然向我們發起了進攻,看來他們挺急迫的,迫切想要消滅我軍啊!”一名天竺將領感慨道。

“哼,晉軍這是癡心妄想,我軍足有十餘萬,而且沿河列陣,晉軍豈能攻破我軍的防線。”一名天竺將領自信的說道。

“是啊!即便晉軍再強大,也絕不可能攻破我軍的防線。”衆天竺將領全都信心滿滿的。

海護王看向正在迅速駛來的晉軍船隊,額頭青筋暴起,下令道:“待晉軍靠近之後,立即發起最猛烈的進攻,讓晉軍知道我天竺大軍的厲害。”

“是。”衆天竺將領大聲應道。

很快,晉軍的船隊便進入了天竺沿河箭塔的攻擊範圍之內,在天竺將領的命令下,箭塔內的天竺弓弩手,立即將手中的箭矢射向漸漸靠近的晉軍。

天竺箭塔的數量非常有限,射出的箭矢也是稀稀落落,根本就不能對進攻的晉軍造成實質的影響,僅有極少了的晉軍士兵被天竺箭矢射中,從而造成了少量的傷亡,但晉軍船隊仍在繼續快速行進,並很快就抵達可以向天竺箭塔發起反擊的距離。

在晉軍將領的命令,船艙和甲板上的晉軍士兵,立即發射箭矢,向天竺箭塔發起了猛烈的反擊。

晉軍兵馬衆多,而且裝備了可以連續發射弩矢的連弩,爲此,射擊的密度極大,很快就將天竺大軍沿河箭塔上的弓弩手全部肅清,並解除了來自箭塔的威脅。

隨後,晉軍船隊繼續向岸邊靠近,並大有強行登陸南岸渡口的氣勢。

站在高臺上的海護王見晉軍弓弩如何厲害,居然這麼快就將箭塔上的天竺弓弩手全部肅清了,心裡感到非常的震驚,同時也非常的害怕,他害怕晉軍兵馬真的有能力衝上岸邊並在南岸登陸,於是,立即下令道:“大軍立即出擊,一定不能讓晉軍上岸。”

“是,國王陛下。”部將領命而去,並立即率領數萬大軍,向渡口岸邊殺去。

天竺數萬大軍以盾牌手爲前鋒,迅速抵達了岸邊,並沿着河岸列陣,向正在逐步靠近的緊急船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天竺大軍發射的箭矢非常多,將晉軍衝在最前面的船隻都射成了刺蝟,但這絲毫不能阻擋晉軍繼續進攻的腳步,晉軍在戰船上,與天竺的沿河兵馬展開了激烈的對射,並互有損傷,但誰也沒有遭到重創。

天竺大軍已經列成陣勢,並沿着渡口岸邊部署,而晉軍兵馬卻全都呆在戰船上,根本沒有登岸部署的機會,所以,只能繼續呆在距離岸邊一箭之地,與對岸的天竺兵馬對射,以對岸邊的天竺大軍造成打擊。

在進攻一段時間之後,晉軍見天竺大軍的防守非常到位,並沒有什麼空子可鑽,於是,緩緩向北岸撤離,與天竺大軍脫離了接觸,而天竺大軍所剩餘的戰船不是很多,爲此,根本不敢發起追擊,只能任由晉軍離開。

當然,晉軍畢竟是退了,天竺大軍還是取得了防守作戰的勝利,這多少讓海護王的心裡舒服了一些,並對防守作戰的兵馬進行了獎賞。

“國王陛下,看到了吧!晉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先前戰船被搶奪,還有糧倉被晉軍焚燒,完全是因爲我軍疏忽大意所致,若是我軍提高警惕,晉軍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一名天竺將領得意的說道。

“沒錯,晉軍極爲狡詐,我軍必須提高警惕,只要我軍提高警惕,晉軍便不可能戰勝我軍。”又一名部將正色說道。

顯然,在他們看來,晉軍之所以可以取勝,完全是鑽了天竺大軍的空子,只要天竺大軍將所有的空子都堵上,並切實提高警惕,便完全可以戰勝不可一世的晉軍。

海護王聞言,原本難看的臉色終於和緩了不少,他點了點頭,對麾下衆部將說道:“你們說的太對了,我天竺深受婆羅門的庇護,怎麼可能敗給晉軍,晉軍入侵天竺,便是對婆羅門的大不敬,婆羅門是一定不會放過晉軍的,晉軍一定會遭到婆羅門大神的懲罰。”

“國王陛下說的是,我天竺被婆羅門大神所庇佑,沒有什麼人可以滅亡天竺,天竺必將戰勝邪惡的晉軍。”天竺部將肯定的說道。

隨後,天竺部將以婆羅門大神會庇佑天竺爲噱頭,鼓勵衆天竺將士充滿戰勝晉軍的信心。

在恆河渡口北岸,華安麾下的兵馬已經全部登岸,並返回各自的大營,這一戰雖然未能擊敗天竺兵馬,但卻瞭解了天竺大軍的一些情況,尤其是天竺箭矢的情況已經完全摸清了。

華安對出征兵馬還是比較滿意的,並對他們進行了大大的讚賞,對錶現突出的給與了獎勵。

傍晚過後,天色越來越暗,在下游二十餘里的一處密林之中,宋澄麾下的三千兵馬,正在組裝小船,以爲天黑之後渡河之用,對於晉軍兵馬來說,組裝這些小船是非常輕鬆的工作,十人一組,很快就將小船組裝完畢了。

“將軍,所有船隻都已經準備完畢,就等天黑了。”一名部將小聲說道。

宋澄輕輕點了點頭,正色道:“留下五十名士兵看守駱駝,其餘兵馬扛起小船,向岸邊行進。”

“將軍,天還沒有黑透,這個時候行動會不會被天竺斥候發現呢?”部將謹慎的說道。

宋澄擺了擺手,正色道:“天色已經很暗了,而且,北岸根本就沒有人煙,不會有人發現的,況且,這裡的天色不太好,天黑之後很有可能會上霧,而一旦上霧,我們可能就找不到過去的路了。”

“是,將軍。”部將應了一聲,立即帶領士兵向岸邊行去。

待三千兵馬分批抵達岸邊之後,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至少從對岸方向看來,是發現不了這麼一支兵馬的。

宋澄軍團也僅能依靠對岸的標誌性地理特徵,向對岸緩緩行去,若是什麼都看不見,則一定會在寬闊的恆河上迷路,從而不知會瞟向何方。

宋澄軍團悄悄下水,並排成三列縱隊,緩緩向南岸劃去,對岸的一塊高聳的山峰便是他們的座標,只要他們看準這個座標,便不會走錯路,而且在抵達對岸之後,可以迅速以這個山峰爲基準,很快找到天竺的華氏城,這座山峰自然就是晉軍斥候發現的座標,並提供給了宋澄。

經過近半個時辰的努力,宋澄軍團終於相繼抵達了北岸,並隱藏在了北岸的密林之中。

宋澄在麾下全部兵馬登上岸邊之後,立即下達命令,將所有船隻全部砸毀,僅留下兩三艘小船作爲傳遞消息使用,以顯示破釜沉舟的勇氣。

“將軍,找到華氏城了,就在東面二里處,只要越過前面的小山峰就可以看到了。”一名剛剛派出不久的斥候奔回了密林,並急忙彙報道。

宋澄聞言,心裡一陣激動,並帶領幾名部將親自前去視察,斥候說的沒錯,華氏城就在東面二里處,城內的燈火將整個城池照的透亮,一看就是一座富裕的大城池。

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八十章 逃離鄴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
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八十章 逃離鄴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