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

姚襄軍團孤注一擲的發起了極爲猛烈的反擊,將進攻的王午軍團壓得擡不起頭來,架在城牆上的雲梯也有很多被砸的粉碎。

“將軍,姚襄軍團的反擊比昨日猛烈了許多,照這樣下去,我軍損失會非常巨大,還是撤回來吧!”見姚襄軍團的反擊太過猛烈,一名部將看向王午,大聲建議道。

王午看向眼前的南關城城牆,正色道:“姚襄軍團反擊的越是猛烈,就越說明他們是打算撤離了,傳令下去,大軍暫停進攻,向後退出一箭之地。”

“是,將軍。”部將大聲領命,並立即傳達了暫停進攻的命令。

在王午的命令下,麾下數萬將士立即停止了進攻,並迅速向後撤退,與南關城的姚襄兵馬脫離了接觸。

“將軍,敵軍的第一波進攻,已經被我軍打退了。”見王午軍團後撤,一名將領看向姚襄,興奮的說道。

“將軍,南關城不可久守,我軍還是趁此機會迅速撤離吧!若是金州城方向的兵馬殺過來,我軍想撤離都難了。”又一名將領大聲勸道。

顯然,此刻金州城已經被王午麾下的偏師佔領,而燕國的遼東守軍也已經撤離了,他們自然沒有繼續堅守南關城的必要,而且,繼續堅守南關城將變得極其危險@+,w@ww.。

姚襄自然也是這麼認爲的,他抓住時機,大聲下令道:“命令全軍將士,立即撤離,要快。”

“是,將軍。”衆部將聞令,立即開始進行準備。

很快,姚襄麾下的各支兵馬。就從守城的狀態進入了撤離的狀態,並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下,從南關城的北門撤離而去。

姚襄與幾名部將站在城牆上,看着遠處正在集結的王午麾下大軍,以掩護麾下兵馬安全的撤離。

“將軍,我軍大半兵馬已經撤離。我們也離開吧!”見麾下兵馬已經撤離大半,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姚襄點了點頭,正色道:“走,我們也立即離開。”說着大步走下了城牆,並跨上戰馬,帶領麾下部將奔出北門,向正北方向逃離。

見南關城城頭上的守軍在逐漸消失,王午知道姚襄軍團已經撤離了,於是立即下令道:“前軍兵馬立即進攻。拿下南關城。”

“是,將軍。”前軍將領大聲領命,並立即帶領麾下的大軍,向南關城的南城牆衝去。

很快,王午麾下的前軍兵馬就衝到了南關城的城牆下方,並架起了用於進攻的雲梯,不過,這一次。他們並沒有遭受到反擊,城牆上顯得異常的安靜。顯然,敵軍已經全部撤離了。

前軍將士通過雲梯,很快就佔領了南關城的城牆,並順着城牆奔入城下,將厚重的城門緩緩的打開了。

“將軍,您猜對了。敵軍兵馬果然是逃離了,我軍已經攻陷南關城。”一名部將見城門被打開,興奮的說道。

王午自然也非常高興,他看向身旁的衆部將,大聲道:“將士們。立即進城,留下五千兵馬守衛城池,剩下的兵馬隨本將追擊敵軍。”

“是,將軍。”衆部將大聲領命,並跟隨在王午的身後,奔進了南關城之中,隨後又留下了五千兵馬防守南關城,其餘的兵馬向潰逃的姚襄軍團發起了追擊。

不過,姚襄軍團早走了一步,而且,他們是從左側的小路逃走的,從而繞開了金州城的李賁麾下兵馬,並安全的逃走。

由於南關城距離金州城的距離非常近,爲此,王午與麾下的兵馬,很快就抵達了金州城城下,並看到了城牆上飄揚的李賁軍團的旗幟。

此時,李賁見王午與麾下兵馬抵達金州城,立即打開城門迎接,並親自向王午彙報了攻下金州城的經過。

見李賁軍團不費一兵一卒就攻下了金州城,王午自然非常的高興,並大大的讚賞了李賁,同時,也讚賞了五千水軍將士。

在進入金州城之後,王午覺得麾下的將士們都累了,爲此,決定暫不向潰逃的敵軍發起進攻,而是先經營好已經佔領的城池和關隘,從而讓自己的遼東站穩腳跟。

就在王午麾下主力軍團抵達金州城的時候,在碧海關方向,李龍麾下的五千大軍,向防守碧海關的燕國大軍發起了進攻,與此同時,在碧海關正面的樂弘軍團,也同時發起了進攻。

在樂弘軍團和李龍軍團的兩面夾擊之下,燕國三千守軍半數被殲滅,剩下的全都突圍逃走了,碧海關被勝利攻克。

當然,在棋盤關方向,魏統麾下的兵馬也向棋盤關發起了進攻,而守衛關隘的燕國大軍,見金州城方向燃起求援的篝火,便預料到情況不妙,於是,立即棄守棋盤關,並向遠處逃遁,魏統軍團成功的拿下棋盤關。

沒過多久,碧海關和棋盤關的捷報就傳到了王午的耳中,見兩座城池和兩座關隘全都被順利的攻下,王午與麾下的部將自然顯得非常的高興,並全都互相祝賀,以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將軍,如今,敵軍的第一道防線,已經被我軍順利的攻破,我軍是停下來休整,還是乘勝追擊,一舉拿下整個遼東。”一名部將看向王午,大聲問道。

王午沉思了片刻,正色道:“燕國援兵隨時有可能增援遼東,所以,我軍還是不宜冒進,先固守此處,待查明敵情之後,再作打算。”

顯然,王午還是不願意冒太大風險的,畢竟,燕國全境足有幾十萬大軍,萬一燕王慕容俊將大批援兵調往遼東,他與麾下的七萬大軍,隨時有可能遭到很大的損失,爲此,他決定固守南關城防線,並將這裡經營的極爲堅固,從而在遼東保有一塊立足之地。

隨後,王午下達命令,讓一萬水軍返回馬右津渡口駐守,魏統一萬兵馬駐守棋盤關,樂弘一萬兵馬駐守碧海關,李賁率領五千大軍鎮守金州城,而王午則與主力大軍,駐紮在南關城之中。

命令下達之後,王午麾下的衆將領,全都非常順從的接受了命令,並完全按照王午的命令,前往各自的位置駐守。

在得到遼東的立足之地之後,王午一方面將這一戰果向華安進行彙報,另一方面,命令麾下的各路兵馬,加緊修築防禦工事,要將立足之地修築的無比堅固,並足以抵擋燕國的十餘萬兵馬的水準。

爲了在遼東站穩腳跟,王午麾下的部將,自然願意聽從王午的命令,並開始了艱苦的修築防守設施的過程之中。

在金州城以北幾十裡的一處空地,姚襄與麾下的兵馬,見王午軍團主力並沒有追來,於是立即停止了潰逃,並在開闊的曠野上歇息。

“將軍,南關城與金州城都丟了,這樣一來,敵軍在遼東就有了立足之地,若是燕王再不派遣足夠的援兵前來遼東,我軍很難抵擋王午軍團的進攻啊!這可怎麼辦纔好呢?”一名部將看向姚襄,擔憂的說道。

“是啊!真不知道燕王是怎麼想的,遼東是燕國的後方,若是遼東落入敵軍之手,大燕國就要腹背受敵了。”又一名將領大聲說道。

姚襄蹙了蹙眉,看向身旁抱怨的部將,正色道:“各位將軍就不要抱怨了,燕王也有燕王的難處啊!如今,謝艾麾下的兵馬已經打敗了燕國的主力大軍,燕王要拼盡全力的在薊城方向擋住謝艾麾下的兵馬,自然沒有多餘的兵馬增援遼東了。

“將軍,若是燕國沒有兵馬可以調往遼東,我們該怎麼辦呢?難道要以卵擊石,與王午麾下的兵馬血戰到底?”一名部將無奈的說道。

姚襄想了片刻,正色道:“各位將軍,燕王雖然沒有多餘的兵馬可以調往遼東,也沒有多餘的糧餉和兵器支援遼東,但燕王卻給了我們全力,讓我們自己募兵,自己解決兵器和糧餉的問題,如此,正是我軍崛起的好機會,只要王午軍團不是過分逼迫,我軍的崛起就會非常的順利。”

“哦,將軍已經有打算了?”部將聞言,感到異常的欣喜,並期待的看向姚襄。

“五哥,有什麼好的計劃,您快些說啊!”姚萇自然也不知道姚襄的想法,於是,大聲問道。

姚襄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各位將軍,遼東人口雖然不是非常多,但也足有二十餘萬人口,成軍人口絕對在五萬以上,而且,這裡的百姓極爲彪悍,是當兵的好材料,只要將遼東的成軍人口全部招募,我軍便有了與王午軍團正面對陣的實力。

“將軍,王午軍團已經取得勝利,若是他們長驅直入一直追擊我軍,我軍根本就沒有招募兵馬的機會啊!”一名部將擔憂的說道。

“是啊!將軍,除非王午軍團一直按兵不動,否則,我軍根本就沒有招募兵馬的機會啊!”又一名將領,擔憂的說道。

姚襄聞言,不以爲然道:“各位將軍不必擔憂,以本將之見,王午軍團深入遼東,一定會擔憂大燕國的大規模援兵,所以,他們在全面瞭解遼東的形勢之前,是不會冒險深入遼東腹地的,我軍的招募新兵的計劃,完全可以實現。”說完自信的看向麾下部將。

...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
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