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

在兗州方向,華安與麾下的各路兵馬,在渡過泅水之後,便展開了對姚襄麾下潰兵的追擊,與此同時,早一步抵達泅水東岸的四萬偏師,也開始有針對性的部署兵馬,準備攔住姚襄麾下潰兵的去路,從而將姚襄軍團完全殲滅。∽↗頂∽↗點∽↗小∽↗說,.

在鄒縣和蕃縣附近,姚襄麾下的兩路兵馬,剛剛準備通過這裡,便被張遇和魏統麾下的兵馬團團包圍。

這兩路兵馬的兵力都只有七八千人,而攔截他們的張遇和魏統麾下,卻足有兩萬大軍,兵力是他們的三倍,在這種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姚襄麾下的將士,自然不是張遇和魏統的對手,經過一番血戰和掙扎,這兩路兵馬大部被殲滅,僅有少量兵馬逃入附近的山中,不過,逃出去的這些兵馬,實力非常的有限,根本就沒有必要在意。

щщщ⊙ttκΛ n⊙CO

當華安與麾下的一路大軍抵達鄒縣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張遇將所部大軍的戰果向華安做了彙報。

聽了張遇的彙報,華安顯得非常的高興,沒過多久,蕃縣方向再次傳來捷報,華安聽了之後,就更加高興了。

不過,唯一讓華安遺憾的,是這兩路被殲滅的大軍,都不是姚襄的嫡系大軍,也就是說,姚襄與麾下的嫡系大軍,已經走另外一條道路,避開了張遇和魏統的攔截,並繼續向青州方向行進。

儘管心裡有些遺憾,但畢竟已經殲滅了姚襄的兩翼大軍,此時,姚襄麾下的全部兵馬,也就只剩下其麾下核心的七八千人馬了,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戰鬥,只需要殲滅姚襄與麾下的七八千心腹兵馬就可以了。

此時,華安用來追擊姚襄的兵馬,高達十五萬,面對姚襄軍團如此的頹勢,華安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調動如此多的兵馬,繼續追擊姚襄軍團了,況且,洛陽城與河北方向的局勢都是非常的危急,華安覺得,很有必要立即率領麾下精銳人馬返回洛陽城,以應對洛陽和河北的局勢。

不過,在青州境內,還有很多姚襄軍團的殘餘力量。爲此,華安也不敢太過掉以輕心,他決定讓王午統領十萬大軍,負責清剿姚襄的殘餘勢力,周成率領麾下兩萬大軍鎮守兗州,華安自己則率領三萬精銳大軍,立即返回洛陽城。

爲了讓各路大軍,順利的完成任務。華安親自召集王午等將領,並親自將具體的任務交給他們。

在中軍大帳之中。華安看向王午和周成,大聲說道:“眼下,河北的局勢非常的危急,荊州軍團的持續調動,對洛陽城方向的壓力也很大,所以。本王要立即領兵返回洛陽城,青州方向的事情,就拜託王將軍了,兗州暫無戰事,就交給周將軍鎮守了。”

“是。王上,末將遵令。”王午和周成大聲領命道。

見二人接受了命令,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王午,正色道:“王將軍,如今姚襄麾下的核心兵馬,僅有七八千人,青州方向的零散兵馬估計有兩三萬人,你部十萬大軍負責清剿姚襄軍團,應該問題不大,但姚襄詭計多端,你一定要加倍小心,還有,在殲滅姚襄軍團之後,你部兵馬全部向青州最東端的東萊郡方向調動,並儘快與東萊郡渡口的一萬水軍匯合,而後便可橫渡北海,突襲平州的遼東郡了,不過,你一定要記住,本王讓你突襲遼東郡的目的,是要牽制燕國的力量,而不是向燕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所以,你一定要密切注意燕國東部大軍的調動情況,一旦燕國大軍的兵馬達到一定的規模,你部兵馬就要立即撤離遼東郡,前往不可在哪裡與燕國大軍死戰,以免遭受巨大的損失,這一點,你一定要切記。”

王午聞言,抱拳道:“王上放心,末將一定幸不辱命。”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周成,正色道:“周將軍,眼下,兗州方向並無戰事,所以,本王僅僅讓你部兵馬鎮守兗州,不過, 你也不可放鬆警惕,要時刻備戰,以防有心懷不軌之人進犯兗州,你明白嗎?”

“王上放心,末將知道該怎麼做。”周成抱拳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王午和周成二人,只要完全按照華安所說的去做,就一定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而他們很好的完成任務,便可以讓華安處於更加有力的位置。

交代好任務之後,華安便讓王午和周成立即前去準備,而他則與王三、鄧羌二人,商議河北方向的局勢。

“王上,河北方向的局勢,已經非常的險惡,末將心裡感到非常的擔心,萬一謝艾將軍抵擋不住燕國大軍的進攻,河北豈不要全部落入燕國之手,我軍應當增援河北,以減輕謝艾將軍所受到的壓力。”鄧羌擔憂的說道。

顯然,從細作送回的情況,鄧羌覺得燕國主力大軍已經佔據了非常大的優勢,若是華安不採取斷然措施,謝艾軍團很有可能因爲無力抵擋燕國主力大軍而戰敗,而謝艾軍團一旦戰敗,後果自然是不堪設想的,到時候,不但華安麾下的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主力部隊失去了,同時整個河北都會落入燕國之手,這對華安來說將是災難性的,而爲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鄧羌建議華安向河北方向增兵,以減輕謝艾軍團所遭受到的壓力。

“王上,鄧將軍說的是,河北方向的局勢,實在是太險惡了,我軍的確應該儘快增援河北,否則,謝艾將軍麾下的兵馬真的有可能抵擋不住燕國主力大軍的進攻啊!”王三也跟着大聲說道。

顯然,王三的看法與鄧羌是基本一致的,他也認爲,謝艾軍團與燕國主力大軍相比,處於絕對的劣勢,爲了防止河北被燕國主力大軍攻陷,必須要增援河北。

聽了二人的意見,華安蹙眉沉思了片刻,他也很想增援河北,不過,荊州軍團正在持續向北部調兵,意圖非常險惡,華安根本不敢將洛陽城方向的兵馬調往河北,爲了給謝艾軍團減輕壓力,華安所能做的,便是讓王午軍團在攻取青州之後,走海路突襲遼東郡,從而讓燕國不得不調撥一定的力量維持遼東的防禦,如此一來,前線的慕容恪軍團,所獲得的資源必然會有所減少,從而減輕謝艾軍團所受到的壓力。

“河北的局勢的確非常的險惡,但本王相信謝艾將軍可以擋住燕國主力大軍的進攻,況且,燕國大軍南下這麼多日,謝艾將軍一次也沒有向本王求援,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證明嗎?”華安看向王三和鄧羌,大聲說道。

的確,自從燕國三十萬主力大軍南下之日起,謝艾從來都沒有向華安索要援兵,也沒有向華安訴過苦,甚至,連河北方向發生的戰事都沒有向華安彙報,華安所知道的情況,都是他親自派往河北的細作傳回的彙報。

王三和鄧羌聞言,覺得華安說的也很有道理,畢竟,若是謝艾沒有把握打勝慕容恪軍團,應該向華安求援纔是,而謝艾卻一直沒有向洛陽城方向求援,這豈不足以說明,謝艾軍團有足夠的實力可以擋住慕容恪軍團嗎?

“報,王上,河北方向剛剛傳回消息,燕國主力大軍已經攻下鉅鹿郡,並在鉅鹿郡首府癭陶城屯兵,準備進一步南下。”就在這時,河北方向再一次傳來了不利的消息。

“王上,燕國大軍已經攻佔鉅鹿郡了,下一步就要進攻襄國了,襄國一旦被攻佔,接下來就是鄴城了,河北方向的局勢,仍舊非常緊張啊!”鄧羌緊張的說道。

“王上,按照細作傳回的消息,河北的局勢是越來越嚴峻了,但謝艾將軍卻好像沒事人似的,他可真沉得住氣啊!”王三大聲抱怨了一句。

顯然,他對謝艾有所不滿,他覺得謝艾連續丟掉如此多的城池,卻沒有絲毫緊張的意思,這顯得有些不正常。

不過,華安心裡卻已經有了一絲預感,畢竟,他是非常瞭解謝艾的,他覺得謝艾之所以敢丟掉整個冀州,一定是有非常好的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戰勝燕國主力大軍,甚至是重創燕國主力大軍。

華安不知道謝艾的具體計劃是什麼,不過,華安知道謝艾麾下的兵馬也是不少的,尤其是秘密訓練的兩萬精銳戰車部隊,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憑藉這些強悍的兵馬,或許真的可以一舉重創燕國主力大軍。

“謝將軍做事,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本王既然將整個河北交給謝將軍鎮守,就絕對信任他,本王相信,謝艾將軍一定可以擋住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軍,最終的勝利,必將是屬於我軍的。”華安看向王三和鄧羌,大聲說道。

王三和鄧羌聞言,也只好點頭表示認可,畢竟,他們對謝艾的實力,還是非常清楚的,他們相信謝艾的實力。

商議完河北方向的局勢後,華安與王三、鄧羌,率領麾下的三萬精銳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洛陽城。

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十三章 虎落平陽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三百八十章 戰馬都凍傷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
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十三章 虎落平陽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三百八十章 戰馬都凍傷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