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

經過一番細緻的商議,張育、謝思明、馬當等人,皆認爲應該靜觀其變,並集結兵馬於仇池邊境,以便於隨時介入仇池的內政。【本書由】

衆謀士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華安隨即下定決心,命令雷暴麾下一萬大軍向仇池國邊境推進,同時,讓南鄭城的陳霆所部大軍加緊訓練,在裝備到位之後,便要立即前往仇池邊境,和雷暴麾下的大軍匯合。

另外,親兵營、輜重營和無當飛軍等特殊部隊,也要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

華安一邊進行着充分的軍事準備,一邊詳細的收集仇池國方向傳回的最新情況,以時刻準備應對仇池局勢。

####

楊宋奴下發官文至各縣,要求各縣文武官員支持自己稱公,但各縣的官員並未回覆,他們都在觀望,畢竟,楊宋奴稱公太過草率,各縣的文武官員都知道河池城的楊國一定會起兵討伐楊宋奴。

所以,在政局還未完全穩定的時候,他們不敢擅自效忠於任何人,只得暫時敷衍,甚至,有官員寫信給武都城的楊俊,詢問楊俊的意見,畢竟,楊俊手中掌握着仇池一半的主力大軍,他的態度舉足輕重。

幾日後,在武都城的大將軍府邸,楊國派遣的心腹抵達了這裡,並將其親筆書信交到楊俊的手中。

楊俊看完信件,並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先讓楊國心腹前去客房歇息,而後。他召集了幾名心腹謀士和愛子楊世,在正堂中商議了起來。

在大將軍府的正堂之中。楊俊將信件交給自己的兒子和衆謀士,以讓他們瞭解事情的始末。

衆謀士看了都表示大吃一驚,畢竟,這封信的內容和楊宋奴送來信件的內容大相徑庭,可以說是完全相反,雙方都在指責是對方殺害了楊初,而且,都是信誓旦旦的口氣。對此,衆謀士也是不好判斷。

楊世看完卻是嘴角笑了笑,抱拳道:“父親,以孩兒之見,國兄說的是真的,叔爺公是被楊宋奴殺害的。”

見楊世的回答與自己不謀而合,楊俊很是高興。滿意的點了點頭,輕聲道:“何以見得,說說看。”

楊俊讓自己的兒子解釋原因,就是爲了讓他在衆謀士的面前顯擺,以樹立其威信,畢竟。自己的年紀一天天大了,大將軍的職位必須由自己的兒子來繼承,而只有自己的兒子具備足夠的實力,才能順利的繼承自己的職位,否則。這個大將軍的職位,就要落入別人之手了。

楊世頗爲自負。有了顯擺的機會,豈能錯過,他看向自己的父親,大聲道:“孩兒的說話的根據主要有三點,第一,國兄是國之儲君,仇池的江山早晚是他的,他沒有必要這麼着急,而且,他一向孝順。第二,叔爺公剛剛歸天,楊宋奴便以平叛有功,擅自登基稱公,而國兄卻沒有,楊宋奴這麼着急稱公,顯然是早有謀劃。第三,國君歸天不久,楊宋奴便迅速的控制了下辨城的局勢,御林軍居然這麼輕鬆的就被其收服,這裡面大有問題,只怕楊宋奴早就在御林軍之中培植親信了。第四,楊宋奴與叔爺公有殺兄奪嫂之仇,仇池的江山原本是楊宋奴一脈的,他有足夠的殺害國君的理由。第五,楊宋奴的殺兄奪嫂之仇,父親也曾參與,楊宋奴今天可以殺掉設計殺掉叔爺公,難保明日不會殺掉我等,所以,我們必須認爲是楊宋奴殺了叔爺公。”

聽了楊世的分析,正堂內的衆心腹都肯定的點了點頭,一副完全贊同的表情。

“大將軍,少將軍說的對,這個楊宋奴包藏禍心,不僅殺害了先公,而且還無恥的嫁禍給儲君,真是可恨了。”一名心腹迴應道。

“大將軍,少將軍字字珠璣,分析的合情合理,在下也這麼認爲。”又一名心腹表示支持楊世的分析。

“楊宋奴殺害先公,嫁禍國之儲君,罪不可恕,大將軍,我軍當與儲君聯兵,合力攻打下辨城,消滅楊宋奴。”一名心腹激進的吼道。

衆謀士全力支持楊世的觀點,不僅是因爲楊世分析的合情合理,而是,因爲當年楊初殺君奪位之時,他們都曾參與,萬一,讓楊宋奴坐穩江山,難保楊宋奴不會報仇血恨,找機會殺了他們。

見衆謀士全都支持自己的觀點,楊世頗爲高興,並立即抱拳道:“父親若要起兵,孩兒願爲先鋒。”

楊俊笑了笑,正色道:“既然各位大人都這麼認爲,那本將就答應儲君,約定共同攻打下辨城,不過,這出兵的時機,各位有何建議?”說完看向幾名謀士。

一名謀士思考了一下,抱拳道:“大將軍,大軍集結人馬和準備糧草都需要時間,以下官之見,至少需要五六日的準備,方可起兵。”

“大將軍,兵貴神速,下官覺得可以緊急動員百姓幫忙運輸物資,大軍兩日後便可向下辨城進發。”另一名謀士建議早日進軍。

見部下意見不同,楊俊看向自己的兒子楊世,示意其發表意見。

楊世會意,抱拳道:“父親,以孩兒之見,我軍當晚些進軍,一來,我軍晚些進軍,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各種物資,二來,現在是國兄有求於我,我軍何不故意拖延時日,以獲取國兄更大的承諾呢?”

衆謀士聞言,都覺得有些道理,畢竟,楊俊在信中除了尊敬之外,並未給其任何實質的好處,反而是楊宋奴願意與楊俊共天下,在這個武力決定真理的時代,楊國有求於楊俊,自然應該給予足夠的誠意才行。

楊俊滿意的點了點頭,輕聲道:“我兒言之有理,大軍集結和準備糧草頗費時日,本將已經決定,一個月後出發,向下辨城進軍。”

“父親聖明,孩兒這就去通知送信的人。”楊世抱拳一揖,轉身離開正堂,前去回覆楊國的親信。

#####

在河池城方向,楊國麾下的五千兵馬,已經在城外集結完畢,各種作戰物資也都發放到士兵的手中,糧草等輜重更是早就準備好了,只需楊國一聲令下,五千主力大軍便可向下辨城進軍。

此刻,楊國還未下達進軍的命令,他在等待武都城方向的迴音,畢竟,只有取得了楊俊的支持,他才能從容的向下辨城發起進攻,至少,楊俊不能站在楊宋奴的一邊,否則,他是必敗無疑。

“父親,斥候已經走了好多天了,怎麼還沒回來,會不會出了什麼事了?”楊安有些擔憂的說道。

楊國看着自己的兒子,安慰道:“沒事的,河池城距離武都城一二百里,斥候來回總要花上幾天功夫,過幾日一定會有迴音的。

楊安點了點頭,隨即大膽的說道:“父親,若是叔爺公支持楊宋奴,我們該怎麼辦?”

楊國聞言,心頭驚了一下,回道:“不會的,這種可能很小,若真是如此,爲父會率領大軍和他們拼了,就算是死,也決不能臣服於楊宋奴這個狗賊。”

楊安聞言,心血澎湃,大聲道:“父親放心,孩兒會永遠追隨父親,大不了殺個魚死網破。”

“將軍,將軍,邊境急報。”就在這時,一名小校奔了過來。

楊國聞言一驚,連忙問道:“邊境怎麼了,快說。”

楊國屯駐河池城,主要負責防守仇池的東部和東北部邊境,若是此時邊境有外敵入侵,他將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形勢將變得異常糟糕。

小校連忙回道:“將軍,據斥候回報,晉國一萬主力大軍,秘密離開南鄭,如今,已經在我仇池邊境駐紮下來,意圖不明。”

“父親,晉軍派了一萬大軍,逼近我邊境,這是要幹什麼呢?難道是要趁虛而入,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楊安擔憂的說道。

楊國蹙眉思考了片刻,正色道:“我仇池與大晉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大晉朝廷西征滅蜀,我仇池也並未阻止,想來,他們沒有進攻我仇池的理由啊!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晉軍真的要趁虛而入,以晉軍之強大,我軍之弱小,只怕是抵擋不住的。”

“父親,武都城還沒有回信,晉軍主力大軍又屯集邊境,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楊安焦急的問道。

楊國蹙眉沉思了起來,此刻,在他的面前又多了一股勢力,而且,這股勢力比國內的兩股更爲強大,這不得不引起他的極度重視。

“晉軍的實力不容小覷,屯集邊境又是意圖不明,眼下,我們必須要弄清晉軍的企圖,方可從容進兵。”楊國分析道。

楊安連忙表示道:“父親有何吩咐,孩兒願意赴湯蹈火,爲父親分憂。”

楊國點了點頭,正色道:“晉軍對我仇池的態度至關重要,爲父這就給都督樑、益二州的晉軍主將寫信,由你親自送往南鄭城,記住,一定要親手交給晉軍主將,絕不能假手他人。”

“父親放心,孩兒記住了。”楊安連忙表態道。

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
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章 北伐遺恨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