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

褚蒜子看向謝安,輕聲問道:“既然我大晉暫時不宜遷都,那以謝賢士之見,哀家當以何種理由拒絕北王的美意呢?”

顯然,褚蒜子認爲,既然華安向大晉朝廷提出遷都的要求,作爲當朝太后,她總是要給出答覆的。

謝安想了一下,正色道:“太后,以草民之見,重修洛陽皇宮的花費一定非常的不菲,如此,必然極大的加重百姓的負擔,太后可以以節省開支和民力爲由,拒絕北王的遷都要求。”

褚蒜子聞言,大爲滿意的點了點頭,謝安提出的這個理由,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也非常的冠冕堂皇,如此,便可以讓華安無話可說。

“謝賢士博學多才,一席話便讓哀家心頭的憂慮全部消散,我大晉能有謝賢士這樣忠心爲國的人才,真是國之大幸啊!”褚蒜子大聲誇讚道。

被當朝太后當面誇讚,謝安倒是有些害羞起來,並抱拳道:“太后過譽了,爲朝廷分憂,本就是我等子民的責任,草民是義不容辭。”

見謝安說的如此的大力凜然,褚蒜子頓時對謝安更加的滿意,並更加決心要給予謝安高官厚祿。

“謝賢士爲我大晉義不容辭,我大晉朝廷自然也不能虧待謝賢士,哀家這幾日思慮良久,覺得必須要給謝賢士一個可以發揮才能的職位,丹陽尹職位雖然低下,但掌管着京畿要地的各種事物,哀家打算讓謝賢士擔任這個職位,希望謝賢士不要推辭。”褚蒜子真誠的說道。

“這……”謝安猶豫了一下,抱拳道:“多謝太后美意,不過,草民從未涉足官場。首次做官便是府尹,只怕朝廷的衆大臣會不服啊!”

顯然,謝安並不是真的只喜歡閒雲野鶴的生活。他也是想要做官的,畢竟。只有爲官一任,才能造福四方,但他卻完全沒有想到,褚蒜子一下子給了他這麼大的官職,而且,丹陽尹是大晉非常重要的職位,只有朝廷最信任的人,纔有可能擔任此職位。由此,也足以說明褚蒜子對謝安的信任。

見謝安擔憂衆大臣不服,褚蒜子不以爲然的說道:“以謝賢士的名望和才華,就算位列三公也絲毫不爲過,區區丹陽尹的職位,哀家都覺得委屈謝賢士了,況且,謝賢士剛剛說服南王放棄彈劾殷刺史,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這件事衆大臣都是知曉的。所以,哀家封你爲丹陽尹,是不會有人說閒話的。謝賢士可以放心的任職。”

褚蒜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謝安自然不好再拒絕了,於是,便抱拳道:“既然太后如此信任,微臣願意領命,明日一早便立即赴任。”

見謝安接受了自己冊封的官職,且已經稱臣,褚蒜子顯得大爲高興,謝艾一旦任職。她在遇到難處的時候,便可隨時徵召謝安詢問。如此,可省卻很多煩惱。

“謝愛卿儘管回去準備。原丹陽尹雖然已經告老還鄉,但還會呆上半個月,愛卿對丹陽的事物有什麼不清楚的,都可以詢問他。”褚蒜子輕聲說道。

“多謝太后提醒,微臣謝安告退。”謝安抱拳一禮,轉身離開皇宮大殿。

謝安走後,褚蒜子立即給華安回信,以告訴華安,大晉朝廷暫不遷都,並讓華安全力鎮守洛陽,以安定大晉北部的局勢。

同時,褚蒜子還讓宮中之人準備一些奢侈的首飾,準備在華安家眷離開京城的時候,作爲禮物送給她們。

幾日後,王三統領的五千親衛軍,抵達了江水的北岸,只要渡過江水,要不了多遠就抵達京城建康了,由於過江之後通往建康城的道路,並無大股的山賊和土匪,爲此,王三決定讓主力兵馬留在江水北岸,僅率領三百精銳渡過江水,前往建康城。

這樣做,也是爲了減輕朝廷方向的戒心,畢竟,在建康城周圍,揚州軍團的兵馬僅有萬餘,算上防守京城的烏衣六營,也不足兩萬人馬,王三覺得,若是爲了迎接北王的家眷,而興師動衆的率領五千精銳橫渡江水,一定會引起朝廷方面的警惕和懷疑,對北王的名聲不好,而將主力大軍駐紮在江水的北岸,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此刻,站在江水北岸的渡口處,王三突然感到了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氣息,這裡的渡口,與多年前相比,環境上並無太大的區別,但往來的行人卻多了許多,相對的渡船也多了很多,看上去一片繁忙的景象。

畢竟,江水兩岸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戰事了,老百姓在和平的環境中發展生產,休養生息,自然變得越來越人丁興旺。

“多年沒有返回江南,真沒有想到,如今的江南已經人丁興旺,百姓安居樂業。”王三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

“將軍,要渡船不,別看老朽年紀大了,撐船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就在王三發出感慨的時候,一名年老的艄公,大聲招攬起了生意。

王三聞言,頓時有一股親切和熟悉的感覺,這種聲音,他多年前在渡口的時候就曾聽到過,很顯然,這名年老的艄公,他是認識的。

當渡船靠近岸邊的時候,王三看的很清楚了,這名年老的艄公,就是當年華安第一次北上中原之時,擺渡的艄公,在此後每次橫渡江水,王三與華安等人,都是乘坐這名年老艄公的渡船過江的。

“老人家,還認識晚輩嗎?”渡船靠岸之後,王三看向年老艄公,大聲問道。

年老艄公微微驚訝了一下,仔細看了看王三,大聲道:“記得,記得,你不就是當年那名將軍的部將嗎?怎麼能不記得呢?這麼多年過去了,想不到還能在此相見,怎麼就你一個人,你家將軍怎麼沒有回來?”

見年老艄公居然還記得自己,王三心裡頓時暖洋洋的,頓了頓,大聲道:“老人家有所不知,我家將軍如今已經是大晉的北王,正坐鎮洛陽,防備北方的胡人,所以沒有時間返回江南了,特讓晚輩前來迎接家眷。”

“哦,當年那位將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王,哈哈哈哈!真是好啊!老朽就說自己沒有看錯人,自從看了他第一眼開始,老朽就覺得他不是一般的將領,早晚必有大作爲。”年老艄公興奮的說道。

王三聞言,也是高興,連忙問道:“老人家,江南的百姓也知道北王?”

年老艄公大聲道:“那是自然了,北王的豐功偉績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關中八百里秦川,中原、河北,不都是北王收復的嗎?北王爲我大晉朝廷收復失地,打得邊關胡虜聞風喪膽,痛快,痛快啊!”說完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竟攥緊了拳頭。

見江南的百姓如此肯定北王,王三顯得異常的高興,頓了頓,大聲道:“老人家,我們上船了,準備渡江吧!”說完帶領身邊的十幾名士兵登上了渡船,剩下的士兵則乘坐其它的渡船。

王三等人登船之後,年老艄公便載着一行人,向江水的南岸行去,在橫渡的過程中,年老艄公熱情的向王三介紹了,江南最近幾年的變化情況,而王三也將關中、中原、河北這幾年的情況,告訴了老人家,甚至,情不自禁的將如何打敗燕代軍隊的事情,告訴了艄公,惹得艄公大爲興奮。

江水雖然極爲寬闊,但艄公們的技術都很嫺熟,爲此,沒過多久就抵達了江水的南岸。

王三與麾下的三百精銳將士,踏上了江南的土地,而艄公們則繼續在大江之上擺渡,以爲生存而奔波。

從江水渡口的南岸,距離京城的北門,並沒有多遠的距離,華安與麾下的將士,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抵達了建康城的北門。

由於大晉朝廷早已接到華安的奏摺,所以,防守京城北門的烏衣營將士,並沒有爲難王三一行人馬,而是,讓他們順利的進入了京城。

王三進入京城之後,並沒有首先前往自己的府邸,也沒有前往華安在京城的府邸,而是立即前往皇宮大殿,他要首先拜見皇太后褚蒜子,並向褚蒜子彙報此行的具體情況,並進行一番必要的解釋,以讓大晉朝廷放心。

在進入皇宮大殿之後,王三按照華安交代的具體事情,向皇太后褚蒜子作了一番彙報,並告訴褚蒜子,三日後,便要帶着華安和自己的家眷離開建康城。

褚蒜子自然不會阻止王三,她好言撫慰了王三一番,並表示三日後,自己將親自前往京城的北門外,爲他們一行人送行。

王三順利的完成了任務之後,便謝恩離開皇宮大殿,而後,首先前往華安在京城的府邸,將此行的任務告訴了王靈等人,並讓他們趕緊利用三天的時間,收拾好一切物品,準備離開建康城。

在交代完王靈等人之後,王三留下部分兵馬保衛華安在京城的府邸,而後,便帶領剩下的兵馬返回自己的府邸。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