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

重新寫好一篇奏摺之後,桓溫連忙派遣心腹校尉,連夜將奏摺送往建康城方向,以退一步的姿態向朝廷示弱。

奏摺送出之後,桓溫開始仔細的思慮了起來,他覺得京城方向,已經出現了有遠見的謀臣,否則,不會想出如此讓自己不得不妥協的計謀。

而以桓溫對大晉朝廷的瞭解,這樣有膽識和氣魄人才原本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這樣的人才是剛剛進入朝廷的。

思索了片刻,桓溫突然覺得前來遊說的謝安,是嫌疑最大的人物,畢竟,聽了謝安的一番話,桓溫能感受到謝安是很有才華的人才。

有謝安這樣的人才輔佐朝廷,桓溫突然覺得自己吞併揚州的計劃,是徹底的難以實施了。

幾日後,在建康城方向,桓溫派遣心腹送來的奏摺,抵達了皇宮之中,並交到了皇太后褚蒜子的手中。

見桓溫果然不再追究殷浩的戰敗責任,褚蒜子感到大爲滿意,這也讓她更加堅定的認爲,謝安是個難得的人才,並已經下定決心,要找個合適的機會提拔謝安,讓謝安逐步取得揚州的主導權,從而維護大晉朝廷的統治。

爲了讓殷浩安心,褚蒜子派遣宦官前去廣陵城,告訴殷浩,朝廷的最終決策是讓他繼續擔任揚州刺史的職位,並要他不要妄自菲薄,同時,嚴令殷浩不許再領兵出戰了,以免再次出現戰敗的窘狀。

在洛陽城方向,華安與麾下的十四萬主力大軍,已經抵達郊外,並在郊外的一大片空地上駐紮了下來。

當然,華安與麾下的將領,還有一萬親衛軍將士。自然是前往洛陽城內駐紮了。

洛陽城經過數年的治理,已經由原先的破敗不堪,變得無比的繁榮起來。除了偌大的皇宮之外,城內其餘的位置幾乎全都進行了重修。

皇宮雖然沒有重修。也不能住人,但裡面亂七八糟的雜草和垃圾都已經被清理乾淨了,看上去雖然有些破敗,但通過斷壁殘垣,還是可以看出當年盛世時的影子的。

自從華安麾下大軍收復洛陽以來,便下令將洛陽皇宮的大門全部關閉,以防止有人進入內部,對皇宮造成進一步的破壞。爲了保持皇宮內部的清潔,華安招募部分百姓,每隔幾日便到皇宮內打掃一番,多年來,從未停歇。

由於洛陽城是大晉朝廷建國時的都城,因此,華安對洛陽是極其的重視,除了上書朝廷,要求朝廷遷都以外,還對洛陽城進行了修繕和一定程度上的擴建。爲了方便自己居住,華安命令工匠在皇宮的東門外建設了一座王宮。

王宮在規模上,雖然比不上洛陽的皇宮。但也是不小,由於與皇宮相連,爲此,還在外圍挖了一條足有十丈寬的護城河,並引皇宮護城河的水灌之,讓王宮儼然成了一座袖珍的皇宮。

爲了建設這座王宮,華安給工匠提出了諸多的要求,既要高大氣派有檔次,同時。還不能花費太多的經費,要適可而止。不能超過旁邊皇宮的規模。

在工匠設計出模型之後,華安親自看過之後。方纔同意開工。

自從王宮開始動工,至今,已經有近一年的時間了,經過數千工匠的努力,華安的王宮,終於在華安返回洛陽城之日,勝利的竣工了。

華安剛剛率部策馬進入洛陽城,城內的部下,便將王宮已經竣工的消息,告訴了華安。

華安聽說王宮恰好剛剛竣工,頓時大爲高興,並立即帶領麾下部將,向王宮方向奔去。

在王宮的周圍,還有幾十座大大小小的府邸,這些府邸也都是華安下令建造的,爲的是讓自己麾下部將的家眷又一個舒服氣派的居住環境,以讓這些部將,更加忠心的效忠自己。

一路上,華安與麾下衆部將,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府邸,心中皆是大爲舒心,只要日後天下安定,他們便都可以住在這些舒舒服服的府邸裡面了。

“王上,這些府邸都是賞賜給我等的嗎?”鄧羌看向一座府邸,高興的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那是自然,各位將軍,隨本王征戰多年,本王賞賜各位將軍一座府邸,也是應該的嗎?”

衆將聞言,皆是大爲興奮,如此一來,在不出戰的日子裡,他們便可以住在高大氣派的王府裡了,並且,在他們老了、不能征戰的時候,也是可以在如此舒心的府邸安度晚年的。

“王上,如此多的府邸,只怕一人一座,還有很多剩餘啊!是不是每人幾座府邸。”鄧羌開口打趣道。

華安自然明白,鄧羌這是在開玩笑,於是,輕聲笑道:“你想得倒美,本王還想多建幾座王宮呢?府邸雖然還有剩餘,但日後立功的將領會越來越多,總得爲後來者先預備着吧!”說完看向麾下部將。

衆部將從華安的話中,聽出了華安的野心,原來,華安之所以建設了如此多的府邸,是爲了日後招攬更多的人才,而若要招攬更多的人才,華安的地位也必須要更進一步,至少,也要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沒過多久,華安與麾下的部將,便抵達了王宮的南門外。

華安與麾下部將擡眼看去,正前方是寬闊的護城河,在護城河的正中間是三座精美的石拱橋,中間的石拱橋足有五丈寬,兩邊的石拱橋皆是三丈寬,在石拱橋的兩側是精美的漢白玉護欄,在護欄的頂部,雕刻了許多精美的石獅子,看上去頗爲氣派。

中間寬度五丈的石拱橋,是專門爲華安所設,也只有華安有資格從這座浮橋通過,而其麾下的部將,只能走右側寬度爲三丈的石拱橋通過。

在護城河的外側,有一大塊開闊地的,在這塊開闊地之上,建設了一些小房子和馬棚,有專人負責看管,華安與麾下部將,跳下戰馬,將戰馬交給看管馬棚的下人,分別沿着不同的石拱橋,向王宮行去。

在石拱橋上,華安停下來撫摸了漢白玉雕刻的石獅子,感受到了工匠的嫺熟技術,這些雕刻精美的石獅子,傾注了工匠太多的心血,這是他們的勞動成果,也是華安的成果。

走過石拱橋之後,前方是一大片石磚鋪設的空地,在空地的後面便是王宮的大門了,王宮的大門只比皇宮略小,在朱漆的大門頂部,篆刻着‘北王宮’三個鎏金大字,看上去威武而霸氣,象徵着華安征戰天下,爲大晉收復失地的豐功偉績。

王宮內的僕人,自然早已得知華安已經進入洛陽城,於是,立刻將王宮收拾的乾乾淨淨的,並在華安抵達大門的時候,將厚重的大門緩緩的推開,以迎接華安進入王宮。

隨着王宮的大門被緩緩的打開,華安與麾下部將,緩緩走了進去,在大門的後面是一睹玄關牆,而過了玄關牆之後,裡面便是兩排花園,和兩排樓房,在花園之中,種植了多種讓人賞心悅目的鮮花,而兩旁的房屋也是高大氣派,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但這只是王宮內的第一個院落,更氣派的建築自然還在後面,在第一個院落的兩邊,分別有一座小門,通向兩側的院落,而在其正前方,則又是一座高大的大門,而且,規格僅比外面的大門略小一點而已。

在華安抵達這座大門之後,王宮的下人們,又將這座大門也打開了。

華安與麾下部將繼續向裡走,在進入第二個院落之後,衆人發現第二個院落,與第一個的結構基本相同,但比第一個院落更加的氣派和高貴,兩側的樓房也更高。

而在第二個大院落的後面,自然就是王宮的第三座大門了,同樣,在華安等人抵達第三座大門的時候,王宮的下人,再次將大門給打開了。

一連進了三座大門,華安麾下的衆部將,皆大爲感慨,並感受到了王宮的氣派和威武。

“王上,這裡面到底還有幾座大門啊!可真夠大的啊!”鄧羌大聲問道。

華安走過第三道大門的玄關,指着前方數百步外的大殿,正色道:“已經到了,前方的大殿便是日後,本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各位將軍若是有事稟告,也可以前來此處彙報。

衆部將擡眼望去,頓時,驚呆了,王宮的正殿極爲氣派,而且金碧輝煌,看上去非常的上檔次,和江南建康城的皇宮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在正殿的兩側,建設了幾座偏殿,這幾座偏殿的規模也很大,而且,非常的氣派,這裡自然就是爲華安麾下的重要心腹,所準備的辦公地點,當然了,這些偏殿也有居住的功能,若是處理事情到了很晚的時間,也可以在這裡住下,以便第二日一早,繼續處理政務。

第三處院落裡,有華安處理政事的正殿,這裡也自然成爲了整個王宮的核心地帶,當然,在正殿的後面還有幾座相鄰的宮殿,再往後則又是一座大門,第四座大門的後面,自然就是華安與夫人們的寢宮了。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