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

“將軍,將軍,晉軍從城內殺過來了,好幾千人馬呢?”就在李奕自信東門不會被攻破的時候,一名士兵彙報了晉軍從背後殺來的消息。

李奕和謝思明聞言,皆是大吃一驚,他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遂連忙轉身向後看去。

“謝大人,晉軍真的從後面殺來了,怎麼辦,我軍還抵擋的住嗎?”李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恐的看向如潮水般涌來的晉軍人馬。

謝思明卻是笑了笑,輕聲道:“看來晉軍統帥還是技高一籌啊!在下輸了,輸的心服口服啊!”

“謝大人,晉軍已經殺來,您現在說這些幹嘛!快想想辦法吧!”李奕心中大急,頓時亂了方寸。

謝思明看向李奕,仍舊笑着說道:“李將軍,晉軍已經贏了,你我準備自縛投降吧!”說完一副輕鬆自在的神情,彷彿他不是打了敗仗,而是戰勝了敵人似的。

“投降,難道我們就這麼丟臉的投降。”李奕似乎有些不甘心。

謝思明搖了搖頭,輕鬆的說道:“李將軍,此戰,我軍連續兩次讓晉軍吃虧,先是小創晉軍攻城的部隊,而後又放火焚燒晉軍的大批攻城器械,可以說,已經展現了我蜀中軍隊的實力,此時兵敗乃是天意,不是你我的力量可以改變的。”

“既然謝大人都這麼說,那就投降好了。”李奕終於同意了。

見李奕鬆口,謝思明看向身旁的一些蜀軍將校,大聲道:“傳令下去,舉白旗,投降晉軍。”

“是,將軍。”一衆蜀軍將校慨然領命,隨即前往傳令。

此時,華安的大軍已經推進至城門之下了,所部數千大軍。只需下馬順着臺階向城牆上攻擊,便可輕鬆的拿下綿竹城的北門。

華安看向身旁的王三、雷暴,大聲道:“傳令下去,只要蜀軍投降。不可妄殺一人,違令者軍法處置。”

“是,大哥。”王三、雷暴等將領全都慨然領命,並很快將命令向下傳達下去。

就在這時,城牆上的蜀軍士兵,全都停止抵抗,並舉起白旗投降了。

“大哥,您看,城牆上全是白旗,蜀軍投降了。真的投降了。”王三激動的說道。

“大哥,這真是太好了,綿竹城的蜀軍終於投降了。”雷暴也很興奮。

華安嘴角微微一笑,下令道:“讓城牆上的投降蜀軍全部下城。”

“是,大哥。”雷暴應了一聲。大吼道:“城牆上的蜀軍弟兄聽着,全部下城,全部下城。”

在雷暴的吼聲中,城牆上的蜀軍士兵紛紛扔掉手中的兵器,一個接一個的從城牆上走下來,並前往北伐軍設定的位置。

綿竹城的主將李奕和謝思明,也跟着投降的蜀軍走下了城牆。

華安一見二人的裝束。便知二人就是負責鎮守綿竹的李奕和謝思明,於是,笑着迎上去,輕聲揶揄道:“想必二位就是李奕將軍和謝思明大人吧!爲何淪落至此啊!”說完凝目看向二人的表情。

李奕聞言自然是臉色鐵青,低着頭並不回答,而謝思明卻是表情輕鬆。甚至略微帶笑。

“哈哈!華將軍果然是一表人才,在下今日能得見將軍,真是三生有幸啊!”謝思明表情輕鬆的恭維了一句。

“華將軍領兵有方,在下敗的心服口服,特率部下歸順大晉國。”李奕抱拳正色說道。

華安笑了笑。大聲道:“不管二位以前做了什麼,只要肯歸順我大晉,便一概既往不咎,職位和俸祿全都不變。”

對於李奕和謝思明,忠心耿耿的堅守綿竹城數日,並且還讓自己麾下的大軍吃了大虧,華安覺得二人都是難得的人才,在心裡自然比較重視二人,說話也相對客氣一些。

“哈哈!華將軍心胸寬廣,才貌雙全,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人才啊!”謝思明再次恭維了華安一句。

“哪裡,哪裡,謝大人過獎了,久聞謝大人是蜀中第一智謀之士,想必昨日我軍接連遭到暗算,都是出自大人的手筆吧!”華安客氣了一句,隨口問道。

謝思明聞言,笑了笑,道:“雕蟲小技,讓華將軍見笑了,不論如何,將軍的人馬還是攻破了綿竹城,在下自愧不如啊!”

“誒,是謝大人手下留情,否則,只怕本將還要晚幾日才能進城啊!”華安謙遜了一句,但仍表示自己一定會攻破綿竹城。

幾個人寒暄一陣之後,華安對投降的綿竹城守軍進行了整編,由於綿竹城的兵馬足有五千之衆,在如何處置這五千人馬的問題上,華安有些犯難。

畢竟,此時自己麾下能打仗的北伐軍人馬只有雷暴的五千騎兵,鐵牛的八千步兵,以及親兵營一千人馬,總共加起來才一萬四千人馬。

而投降的蜀軍原本就有五千,若是再收編綿竹城的五千蜀軍,那麼投降的蜀軍人馬將高達一萬之衆。

如此衆多的蜀軍投降人馬,一旦發生叛亂,自己麾下現有的兵力,似乎很難從容彈壓,這個問題讓華安頭痛不已。

還有,綿竹城是一座重要的城池,自然是不可以隨意丟棄的,爲了維持綿竹城的正常運轉,華安必須在綿竹城留下足夠的人馬。

但究竟留下哪隻人馬,華安感到很是犯難,若是留下北伐軍人馬,則繼續向南推進之時,北伐軍的作戰兵力和投降的蜀軍大致相當,北伐軍將失去對投降蜀軍的震懾力,一旦戰況不是十分的順利,新投降的蜀軍就很有可能倒戈相向,這個是非常可怕的。

而若是讓綿竹城的守軍繼續鎮守綿竹,則一旦這些守軍倒戈,整個北伐軍的後路都將被切斷,情況似乎會更加糟糕。

在如何選擇留守兵力的問題上,華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慮再三,華安決定讓梓潼郡的一名蜀軍降將,率領兩千原梓潼城的兵馬戍守綿竹城,其餘的八千蜀軍投降人馬,跟隨自己繼續向南推進。

#######

綿竹失守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成都,正在後宮尋歡作樂的蜀帝李勢大吃了一驚,連忙推開懷裡的嬌豔美人,急傳朝中的重臣商議對策。

很快,侍中馮孚,中書監王嘏,散騎常侍常璩,大將昝堅,以及李勢的親弟弟李福,全都奉命趕往皇宮大殿,準備聽候李勢的訓斥。

李勢在大殿上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畢竟,綿竹距離成都不遠,對蜀中來說,戰略地位極爲重要,爲了守住綿竹,李勢特意派遣太保李奕率五千兵馬前去守住綿竹,沒想到還是失守了。

綿竹的丟失,意味着晉軍很快就可以直逼成都,僅剩的雒城,晉軍可以攻下,也可以從另一條路繞過,直逼成都。

見朝中的幾位重臣都到齊了,李勢氣急敗壞的將前線的軍報摔在地上,大吼道:“一羣飯桶,全是飯桶,晉軍都攻破綿竹了,距離成都只有二百里了,你們說,該怎麼辦?”

大將昝堅連忙上前一步,抱拳道:“皇上,何止綿竹失守,晉軍的荊州軍團三萬人馬,已經攻破江陽城,交廣二州的兩萬人馬,也已連續攻佔興古、牂牁二郡,正向江陽郡而來,大有與荊州軍會師的趨勢,兩軍一旦會師,兵力將高達五萬之衆,鍵爲郡只怕不保。”

“什麼,江陽城也被晉軍攻破了,飯桶,全是飯桶。”李勢大聲的謾罵了起來。

昝堅聞言,低頭退向一邊。

中書監王嘏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晉軍三路西征,其勢已經不可抵擋,趁着我大漢還有一些資本,不如上表稱臣,以保存萬世基業啊!”

“什麼,讓朕上表稱臣,這就是你們作爲臣子的,給朕想的好主意嗎?”李勢一聽大怒,大聲斥了一句。

散騎常侍常璩搖了搖頭,上前一步,正色道:“皇上,臣知道皇上乃一國之君,我們做臣子的應給努力爲皇上分憂解難,但就目前的情況,晉軍西征的任務,只怕是不滅亡我大漢誓不罷休啊!就算皇上願意稱臣,只怕晉軍也不會答應。”

“稱臣都不肯答應,那他們想怎麼樣,一定要殺了朕嗎?”李勢聞言更是大怒,但心頭多了一絲恐懼和無助。

常璩嘆了口氣,輕聲道:“只怕皇上要自縛請降,方可保存性命啊!”

“自縛請降,常璩,你……”李勢終於大怒,他指着常璩憤恨到了極點。

“皇上息怒,微臣也是爲了皇上考慮,眼下我大漢已經無力抵擋晉軍的進攻了,不降又能如何呢?”常璩連忙解釋了一句。

一旁的侍中馮孚,上前一步,抱拳道:“皇上,當年吳漢征伐蜀地,殺光了公孫氏,如今,晉軍並未勸降,只怕皇上願意投降,也沒有活命的機會啊!”

李勢聞言大驚,嚇的向後倒退了幾步,殿下的親弟弟李福聞言,亦是大驚。

這個李福在心下尋思,若是晉軍兵臨成都城下,他與李勢一同被俘,難免會有殺身之禍,不如爲晉軍立下一點功勞,以保全性命。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