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

大晉朝廷可以說完全由世族力量所掌控,內部腐敗勢力盤根錯節,冉閔自然知道歸附大晉朝廷,不會有什麼好的前途,況且,他是石虎的養孫,這一身份無疑會受到世族的鄙視和排斥,擅自稱帝更是會讓大晉朝廷頗爲忌憚,從而從心底裡不信任他。

但大魏國經過連續一年多的浴血奮戰,如今國力衰退,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糧食儲備在不斷減少,一些受夠了戰亂之苦的百姓,開始想方設法逃離鄴城周邊,向沒有戰亂的方向逃去,老百姓都是爲了生存,大魏帝國無法禁止百姓的逃離,人口的逐漸減少,更是讓大魏國面臨兵員不足的窘境。

此刻,面對戰力強悍的燕趙聯軍,儘管冉閔勇冠天下,但他的心裡多少有些發虛,戰場廝殺他並不懼怕,在戰場之上,沒有什麼人是他的對手,但若論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他完全是個門外漢。

在他的帶領下,大魏帝國打了無數的勝仗,殲滅了無數的衆胡聯軍,可謂無比輝煌,但大魏帝國的國力,卻並未因爲這些勝仗而增強,反而由於無休止的戰亂,讓國力出現了巨大的損耗,以至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不過,這一切,也許都不是冉閔的錯,畢竟,河北一帶,經過石勒與石虎幾十年的統治,胡人的人口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增長。並超過了總人口的半數,而且,胡人天生彪悍。趙國的大部分兵力,皆是胡族士兵,如此強悍的實力,自然不是冉閔個人的勇武可以平衡的,冉閔戰力再強,每戰最多斬殺數百人,乞活軍再英勇。也不可能以一敵百。

面對河北一帶,如此強悍的衆胡聯軍。冉閔唯有組織儘可能多的百姓入伍,方可與之對抗,但這樣一來,從事農業的人口便大量減少了。農業生產自然也就遭受了巨大的破壞,進而造成國力的衰退。

當然,在與大魏國無月不戰的襄國方向,面臨同樣的問題,以襄國爲中心的趙國,在農業生產方面,同樣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並且,糧草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但他們畢竟底子厚,控制的土地更大,襄國附近糧草不足。可以從幷州和冀州方向調撥,而大魏國佔據的每一寸土地都不穩定,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糧食富餘的地區,這一點,趙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最讓冉閔擔憂的。自然是遼東興起的燕國政權,這個燕國原本只是遼東方向的小國。但經過慕容皝和慕容俊兩代君主的努力,如今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了,其國內足有百萬以上的人口,僅一次出兵便有精兵二十萬,如此強大的國力,足以匹敵大魏國。

而燕趙兩國聯合起來,實力就更加不可小覷了,爲了增加自己的勝算,冉閔很需要外援的支持。

“皇上,我們可以向江東借兵。”一名大臣抱拳說道。

冉閔搖了搖頭,輕聲道:“晉朝怎麼可能會借給我們兵馬呢?朕看就不必了吧!”

“皇上,微臣看不然,所謂脣亡齒寒,我大魏建國以來,與衆胡聯軍無月不戰,大大消耗了衆胡聯軍的兵馬,所以,江東朝廷才能安然無事,而一旦我大魏亡國,燕趙聯軍勢必南下江東,若如此,江東朝廷當有累卵之危,爲了自身的利益,江東朝廷或許會派兵相助。”大臣抱拳說道。

“是啊!皇上,既然燕國和趙國可以聯兵一處,那我大魏與晉朝又爲何不能聯兵禦敵呢?”又一名大臣建議道。

冉閔聞言,覺得有些道理,於是,正色道:“既然如此,那麼,朕將知會晉朝,讓其派兵來,與我大魏一同抵禦燕趙逆胡。”

隨後,冉閔便派遣使臣前往建康城,想要讓大晉派兵支援他們。

#######

在被冉閔擊敗之後,姚襄率領大軍前往枋頭,與自己的父親姚戈仲匯合,因爲沒能打敗並斬殺冉閔,姚襄被姚戈仲打了一百軍棍。

張賀度在撤軍之後,率軍退回了石瀆,而石琨、張舉、王朗和慕容霸,則全部退向了襄國方向。

此刻,在襄國城外,慕容恪率領的兩萬大軍正在北門外二十里等着慕容霸的返回,而石琨、王朗和張舉則立即返回襄國城,向石袛彙報戰況。

在襄國以北二十里的位置,慕容恪站在大營外,焦急的向遠處張望,自從得知慕容霸所部三萬大軍被冉閔擊潰,他便有些不放心,便急速率軍前來支援,在抵達襄國時,得知慕容霸已經從鄴城返回,便紮營等候。

在這些日子裡,慕容恪一直在研究冉閔的戰法,並試圖破解冉閔直衝中軍的戰術,爲了破解冉閔的戰術,慕容恪想到了許多辦法,比如增加中軍處親兵的數量,並組成多層堅固的盾牌陣,還有,利用大量的弓箭手,躲在盾牌陣的後面,以密集的箭雨射殺冉閔,只是,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他還不得而知。

“四王爺,我軍兵馬回來了。”就在慕容恪想的出神的時候,慕容霸率領麾下殘兵敗將,迤邐着向大營方向而來。

慕容恪微微點了點頭,上前幾步,迎接慕容霸。

沒過多久,慕容霸率領的數萬大軍便抵達了大營的門口。

“四哥,我回來了。”慕容霸有氣無力的打了聲招呼,可以看的出來,他很是不高興。

慕容恪知道自己的五弟打了敗仗,心裡不痛快,於是,上前安慰道:“五弟,勝敗乃兵家常事,偶爾打個敗仗也是正常的,你就不要耿耿於懷了。”

慕容霸嘆了口氣,正色道:“四哥,你是不知道我軍敗的有多慘,整整三萬大軍,先是被冉閔的三千人馬打得打敗,而後,更是敗與其麾下的一千人馬,都怪我沒用,不是冉閔的對手,否則,也不會損失如此多的人馬。”說完略微有些自責。

見慕容霸仍舊有些耿耿於懷,慕容恪思索了一會兒,輕聲道:“五弟,我軍雖然打了幾場敗仗,損失了數千人馬,但總有一天,這筆債,我們會討回來的,冉閔的戰術,全憑個人勇武,根本不足爲懼。”說完,流露出一絲自信的神情。

慕容霸見慕容恪流露出自信的表情,連忙問道:“四哥,你是不是想出對付冉閔的辦法了,什麼辦法?”

慕容恪輕聲道:“五弟,冉閔勇冠天下,每戰必身先士卒,並直衝敵方中軍,如此戰法,有擒賊先擒王的效果,不過,只要我軍可以阻擋冉閔殺向中軍,便可以輕鬆的破了冉閔的戰術,從而以優勢兵力圍殲魏軍。”

“四哥,你說的這些我也懂,問題是冉閔太過驍勇,數千騎兵都擋不住。”慕容霸連忙打斷了慕容恪的話。

慕容恪笑着說道:“既然騎兵無力阻擋,可以在中軍陣前佈置盾牌陣,並以強弓硬弩射殺冉閔,如此,冉閔戰力再強,也無法突破。”

慕容霸聞言,搖了搖頭,正色道:“不瞞四哥,第二次與冉閔交手,我軍就是用盾牌陣與強弓手抵擋冉閔的,結果,箭矢皆被他擋住,弓箭兵四散而逃,而盾牌陣也根本阻擋不了冉閔的進攻,許多士兵連日帶盾被冉閔打飛,場面極其慘烈啊!”說完看向慕容恪。

慕容恪聞言一驚,他完全沒有料到,盾牌陣與弓弩手都阻擋不了冉閔的進攻,這麼一來,他還需繼續想辦法,以剋制冉閔的這一戰術。

不過,很快,慕容霸大軍慘敗的消息傳入了薊城,慕容俊得知大燕軍隊大敗,心裡很不高興,並害怕再次遭受損失,於是立即下令,讓慕容恪與慕容霸率軍返回薊城。

慕容恪與慕容霸聞令後,立即率領所部大軍離開襄國,向薊城方向行去。

#####

在建康城方向,冉閔派遣的使者抵達了這裡,並利用脣亡齒寒的道理,向大晉朝廷遊說,讓大晉朝廷派遣部分兵馬,幫助他們一起打擊中原的逆胡聯軍。

對於魏國使者的請求,大晉朝廷的官員大都不屑一顧,他們偏安江南已久,根本就不是很關心黃河以北的事物,況且,他們自以爲有長江天塹,逆胡聯軍根本就沒有能力渡過長江,爲此,根本不願意資助已經稱帝的冉閔。

不過,冉閔派遣使者請求援軍,畢竟是一件大事,而且,脣亡齒寒也有些道理。爲此,朝廷的幾位重臣與太后褚蒜子,以及僅有幾歲的小皇帝司馬聃,在大殿內專門商議了此事。

由於小皇帝司馬聃還是太小,朝廷的大事主要還是皇太后褚蒜子與幾位當朝重臣說了算,他這個皇帝只不過是個象徵罷了。

褚蒜子看向幾位大臣,輕聲道:“各位愛卿,冉閔派使者前來請求援兵,我大晉要不要派兵支援呢?”

“太后,這是冉閔的借刀殺人之計,我大晉萬萬不可派兵支援。”一名大臣說道。

褚蒜子聞言,疑問道:“所謂脣亡齒寒,冉閔一旦敗亡,我大晉豈不要直面強敵,這個愛卿想過沒有。”

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
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