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

吐谷渾臣子握着不停冒血的嘴脣,痛苦的倚在女牆上,眼神之中全是驚恐的神色,他做夢都沒有料到晉將會動手。

“來人,放他離開。”晉將大聲命令道。

士兵將受傷的吐谷渾臣子放入吊籃,將其放到城外,並讓其離開。

在吐谷渾臣子離開之後,一名部下擔心的說道:“將軍如此對待吐谷渾大臣,只怕會徹底的激怒碎奚,姑臧城會更加的危急。”

“本將實在看不慣這小國臣子的張狂,放他離開算是便宜他了,況且,今日一戰吐谷渾大軍損失了數千人馬,碎奚只怕已經被激怒了,就算我們現在投降也難逃被屠戮的命運,若想要活命,就只有血戰到底。”將領正色說道。

顯然,晉軍將領肩負守衛姑臧城的重任,一旦城池被攻破,他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爲此,他必須激發麾下將士的鬥志,讓衆將士跟隨他守住姑臧,以等待援兵的抵達。

“將軍放心,將士們一定誓死追隨將軍,死守姑臧城。”部將連忙應了一句。

晉軍守將看向遠處的吐谷渾大營,眉頭深深的蹙起,他不知道援兵何時會抵達,但不論援兵什麼時候來,他都必須誓死堅守姑臧城,唯有如此,他纔有一線生機。

“嗚嗚……”吐谷渾臣子滿身血跡的走進了碎奚的大帳,並捂着嘴脣嗚咽了起來。

碎奚見狀,大爲不滿,斥道:“爲何一身血跡。”

吐谷渾臣子,忍着劇痛,含糊不清的回道:“王上,晉將極爲可惡,不但不肯投降,還割了微臣的嘴巴,這是在羞辱微臣,同時也是在羞辱王上啊!請王上立即發兵攻打姑臧城。滅滅晉將的氣焰。”

“廢物,滾下去。”見臣子一副狼狽的樣子,碎奚大爲惱怒,並讓其立即離開。以免看着心煩。

吐谷渾臣子痛苦的離開大帳,並向軍醫所在的營帳奔去。

“王上,晉將實在是太囂張了,居然敢如此對待我吐谷渾的大臣。”一名晉將不滿的說道。

“王上,我軍必須增加攻城的強度。儘快破城,並將姑臧屠城,以報被辱之仇。”另一名將領說道。

碎奚自然更加的憤怒,被辱的大臣是他的屬下,晉將如此對待他的屬下,是對他的嚴重挑釁和藐視,爲了掙回面子,他必須攻破姑臧並屠城三日,但眼下姑臧城防禦極爲嚴密,想要攻破姑臧城。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爲此,他必須思考如何改變攻城策略,以儘快攻破姑臧城。

“逞口舌之利,說了不該說的話,被晉將割脣也算是自取其辱了。”一名大臣不懷好意的說了一句。

顯然,這名大臣與被割脣的大臣非常的不和,爲此,見自己看着不爽之人被晉將所辱,心情自然比較暢快。

不過。碎奚聽了之後卻非常的不滿,畢竟,這名大臣的表態站在了晉將的立場上,有吃裡扒外之嫌。

“混帳。你是說本王活該被辱嗎?”碎奚憤怒的說道。

大臣聞言,忙解釋道:“王上恕罪,微臣是覺得憑口舌之利勸降不會有什麼效果,只會讓晉將笑話,並沒有對王上不敬的意思。”

碎奚聞言,看向這名大臣。正色問道:“那你有何良策,不妨說出來看看。”

大臣嘴角一抹奸笑,正色道:“王上,我們可以將姑臧城周圍的老百姓全都抓來,並用這些老百姓做肉盾,讓他們衝在最前面,我軍將士緊隨其後,若防守的晉軍發射箭矢,則前方的百姓必然死傷慘重,而守城的很多晉軍士兵的親人就在這些老百姓裡面,他們如何能夠忍心殺戮自己的親人,所以必然會出現猶豫,守城也就會有漏洞,這就非常利於我軍攻破城池了,王上覺得此計如何?”

碎奚聞言,嘴角露出了一絲奸笑,並正色道:“好,妙計,妙計啊!傳令下去,將姑臧城周邊的老百姓全都抓來,讓他們做肉盾,明日一早向姑臧城發起進攻。”

“是,王上。”衆吐谷渾將領大聲應道,並立即離開大帳。

很快,多路吐谷渾兵馬,分散前往姑臧城周邊的村落,將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抓入了大營,並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呆在大營,很多百姓不知吐谷渾兵馬要幹什麼,全都非常害怕。

吐谷渾大軍四處抓捕姑臧城周圍的百姓,這麼重大的大規模行動,自然不能瞞過晉軍的眼睛,吐谷渾剛剛開始行動後不久,晉軍就得到了消息。

第二日凌晨的時候,晉軍主將得知吐谷渾如此行事,心頭顯得極爲緊張,他昨晚剛剛割了吐谷渾大臣的嘴脣,緊接着就發生了周邊大量老百姓被吐谷渾兵馬抓捕的蹊蹺事件,這兩者之間似乎有着某種內在的聯繫,吐谷渾王碎奚,極有可能將怨氣發泄在姑臧城周邊老百姓的身上,而這恰恰是晉軍主將最擔心的情況。

“吐谷渾大軍爲何要抓百姓,查清楚了沒有?”晉軍主將看向一名部將,焦急的問道。

“啓稟將軍,我們派出去的細作觀察了一夜,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情況,吐谷渾大軍只是將百姓們抓入他們的大營,但卻並沒有殺害他們,一個人都沒有殺。”部將如實回道。

晉軍主將聞言,蹙起了眉頭,自言自語的說道:“吐谷渾大軍抓了這麼多的百姓,到底想要幹什麼呢?”

就在晉軍主將感到非常詫異的時候,吐谷渾大軍已經做好了隨時攻城的準備了,只需吐谷渾王碎奚下達進攻的命令,衆吐谷渾將士便可以立即向姑臧城發起進攻。

“王上,三軍將士已經準備就緒,數萬涼州百姓也全部押入各軍,隨時可以向姑臧發起進攻。”一名吐谷渾將領大聲彙報道。

碎奚嘴角微微一笑,大聲下令道:“進攻,全軍立即向姑臧發起進攻。”

“是,王上。”吐谷渾衆將領領命,並立即率領各自的兵馬,在涼州百姓的掩護下,向姑臧城緩緩逼近。

黑壓壓的人羣緩緩向姑臧城移動。守城的晉軍將士見狀,全都彎弓搭箭做好了迎擊的準備,就連晉軍主將也親臨第一線指揮,以確保城池可以守住。

不過。當吐谷渾大軍走近了之後,城牆上的衆晉軍將士覺得情況有些不對,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不是吐谷渾的刀盾兵,而是涼州的老百姓,這讓他們感到大爲吃驚。

“將軍。走在吐谷渾大軍最前方的都是我涼州的老百姓,吐谷渾這麼做是要讓我涼州的老百姓充當肉盾啊!”一名部將終於明白吐谷渾半夜四處抓捕老百姓的原因了。

“將軍,吐谷渾這一招實在是太陰毒了,他們以百姓爲前驅,讓我軍不好痛下殺手,如此將大大減弱我軍對吐谷渾的殺傷,情況將對我軍非常的不利。”一名部將焦急的說道。

晉軍主將也是大爲吃驚,他萬萬沒有料到吐谷渾居然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向姑臧城發起進攻,面對如此險惡的狀況,他的後背開始發涼。

作爲一名領兵大將。晉軍主將心裡非常清楚,不論吐谷渾攻城多危急,他都不能下令對充當肉盾的百姓痛下殺手,因爲這些百姓是很多將士的親人,讓將士們射殺自己的親人是很難行得通的,處理的不好,會引起麾下將士們的反彈,後果將極其嚴重。

而若是不下令放箭,則又無法對躲在百姓身後的吐谷渾士兵造成殺傷,如此。大量的吐谷渾士兵,極有可能在涼州百姓的掩護下攻上城牆,從而攻破姑臧城。

兩難的局面讓晉軍主將的整個後背都溼透了,他幾乎已經看到姑臧城被攻破之後的情景。全城的老百姓,不分老幼全部被屠戮,而他自然也死於亂軍之中。

很快,吐谷渾將士在涼州老百姓的掩護下,逼近了城牆,並豎起攻城器械準備攻打城池。而晉軍主將卻始終沒有下達放箭的命令。

“將軍,吐谷渾已經開始攻城了,怎麼辦,難道不還擊嗎?”部將也急的額頭冒汗。

“傳令下去,告訴將士們,只要姑臧城被攻破,全城的男女老幼將全部被屠戮,讓他們自己選擇吧!”晉軍主將輕聲下令道。

顯然,晉軍主將的意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看看守城的麾下將士都是什麼反應,只要多數的將士都能爲了大局開始反擊,則守住姑臧城就有望了,而若是所有的將士都下不了手,害怕誤傷城外的無辜百姓,則城池一定就難以守住了。

命令很快就逐級傳達了下去,衆晉軍將士自然明白破城後的後果,爲此,經過一番心裡掙扎之後,彎弓搭箭開始反擊。

當然,他們不會瞄準百姓射擊,而是瞄準躲在百姓身後的吐谷渾士兵,不過,由於箭矢的精度不夠好,爲此,誤傷老百姓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了。

“嗖嗖嗖……”守城的晉軍士兵,相繼發射箭矢,射向了城外,開始對攻城的吐谷渾士兵展開反擊。

晉軍發射的箭矢給進攻的吐谷渾大晉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當然,被誤射致死的老百姓也有很多,吐谷渾士兵和涼州老百姓的屍體堆積在一起,在姑臧城外積壓了厚厚的一層。

見城頭上的晉軍士兵,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開始反擊,並給吐谷渾大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吐谷渾王碎奚大爲惱怒,並下令全力強攻。

強攻持續了兩個時辰,吐谷渾大軍傷亡數千,被挾持的百姓已經全部倒下,但姑臧城卻巋然不動,依舊在晉軍的手中。

“王上,晉軍抵抗極爲頑強,今日怕是不能攻破城池了。”一名部將暗示碎奚,可以退兵了。

碎奚的心裡自然非常的不甘心,但面對這種情況,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爲了不讓吐谷渾大軍繼續傷亡,只好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在經過一個上午的持續強攻之後,吐谷渾大軍沒能攻破姑臧城,並撤回了大營。

吐谷渾大軍漸漸撤遠之後,晉軍主將立即下令打開城門,並讓部分將士前往城外,將所有被誤射而傷亡的老百姓擡入城內,死亡的讓他們入土爲安,而受傷的,則讓軍醫給他們治傷。

當城門打開之後,晉軍主將突然發現,很多老百姓都從死人堆裡爬了起來,並扶老攜幼向城門處涌來。

“將軍,至少有一多半的老百姓都沒有死,他們都還活着。”一名晉軍將領激動的說道。

“一定是我軍放箭的時候,他們僞裝中箭倒地,從而躲過了一劫。”另一名部將連忙說道。

“這些老百姓果然是聰明啊!居然大部分都躲過一劫。”晉軍主將看到很多老百姓從死人堆裡爬出來,自然也非常的高興,原本極度悲傷的心情終於有了些許好轉。

很快,大量進入城內的老百姓開始分散安置,以利於管理和控制,防止他們因爲沒有食物而發生動亂,一些受傷的百姓也分散前往不同的醫館,讓醫館的郎中爲他們治傷。

“將軍,有千餘進城的百姓要求將加入我軍,以幫助我軍共同戍守城牆。”一名部將大聲彙報道。

晉軍主將大喜,大聲道:“好,既然老百姓願意幫忙守城,就最好不過了,讓他們全部在甕城待命,只要守城需要,隨時召喚他們。”

“是,將軍,屬下這就去安排。”部將領命,連忙轉身前去安排。

看着甕城內主動要求參軍的千餘老百姓,晉軍主將非常的高興,並興奮的說道:“吐谷渾原本打算以百姓作掩護攻入姑臧城,結果卻是給我軍送來了千餘有生力量,讓姑臧城的守城力量變得更加強大,這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是啊!將軍,吐谷渾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部將應了一句,高興的說道:“吐谷渾入寇涼州的消息早已送出,相信此刻關中和蜀中的兵馬已經向姑臧增援而來了,宋刺史得到消息之後,也一定會回援姑臧,所以,只要我軍繼續堅持,很快吐谷渾大軍就會被迫退軍。”

晉軍主將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
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