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

在魏軍大營,陳滅胡將晉軍主力即將返回鄴城的決定,告訴了魏軍主將,並讓魏軍主將做好準備,要麼跟隨晉軍一同返回,要麼加強城池的防守建設。

魏軍主將在得知晉軍六萬人馬要撤離臨水城之後,內心矛盾不已,沒有接到蔣幹的命令,他是不能隨意撤軍的,但襄國方向駐紮着燕軍主力,若是晉軍兵馬後撤,他麾下的兩萬人馬將承受巨大的防衛壓力。

爲此,魏軍主將一面命令麾下士兵加緊建造守城設施,一面派遣親信,立即將臨水城發生的重大變故,向鄴城方向彙報,並要求蔣幹立即做出迴應。

臨水城的六萬晉軍人馬,在進行一番準備之後,與午後時分出發,離開臨水城,向鄴城方向行去。

其實,發生譁變的不僅僅是臨水城的六萬晉軍,林慮城的三萬關中騎兵也鬧翻了,主將鄧羌不但不進行壓制,反而慫恿部下動亂,並率領三萬騎兵離開林慮城,向鄴城方向奔來,準備向華安請命,要求大晉朝廷歸還所有被佔土地。

鄧羌軍團行了一日,在安陽城附近紮營,準備歇息一日,第二日繼續向鄴城行進。

“將軍,前面好像是我關中軍團的騎兵。”一名親兵大聲說道。

王猛擡頭向前一看,見軍營上方飄蕩着‘鄧’字大旗,便明白,這是鄧羌軍團的營地。

“奇怪。鄧羌將軍所部大軍不是駐紮在林慮城嗎?此處是安陽城,距離林慮城有七十餘里,大軍怎麼會在此處?”王猛疑惑的說道。

“將軍。我們進入大營問一下,或許就知道了。”一名親兵說道。

王猛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隨本將進入大營,駕……”說完策馬向鄧羌大營奔去。

“駕駕駕……”身後的百名親兵策馬緊緊跟隨。

“站住,來者何人。”王猛剛奔至轅門,便被幾名士兵攔住了。

王猛勒馬停下,大聲道:“怎麼連本將都不認識了。快讓開。”

“瞎了你的狗眼了,連王將軍都不認識了。”王猛身後的一名親兵隊正。大聲斥了一句。

這時,鄧羌軍中的一名校尉奔了過來,見來人是王猛,驚呼道:“王將軍。”隨即下令道:“開門。快打開城門。”說完直奔中軍大帳而去,準備向鄧羌通報。

士兵將轅門緩緩的打開,王猛與一衆親兵策馬進入軍營,並直奔中軍大帳而去。

“你們在此等候。”在中軍大帳外,王猛跳下戰馬,將坐騎交給親兵,大步向大帳走去。

在中軍大帳之內,鄧羌正與部將商議朝廷最近的動向,並研究自己如此行事。朝廷會做出何種反應,以及如何應對。

“啓稟將軍,王將軍已到大帳外。”小校奔進中軍大帳。大聲彙報道。

“王將軍,哪個王將軍。”鄧羌不禁有些疑惑,畢竟,王猛在長安城,距離河北足有好幾千裡,他完全就沒有往王猛的身上想。

“鄧將軍。是本將。”就在這時,王猛已經進入了中軍大帳。並笑着向鄧羌打招呼。

鄧羌見王猛進入了自己的中軍大帳,不禁大爲驚詫,忙道:“王將軍,您怎麼來了。”說完從尊位上站了起來,並向王猛走去。

王猛笑了笑,打趣道:“鄧將軍負責鎮守林慮城,如今都跑到安陽城來了,本將爲何就不能挪挪地方,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鄧羌一驚,忙抱拳道:“王將軍,想必您離開長安的原因,與末將離開林慮城的原因是一致的,是吧!”說完看向王猛。

王猛聞言,立馬就明白了鄧羌率軍抵達安陽城的原因了,頓了頓,正色道:“鄧將軍,你們這是準備造反呢?”說完看向帳中諸將。

鄧羌還未回答,一名部將便立即上前,抱拳道:“王將軍,我等並無意造反,這麼做,只不過是爲了給朝廷一點壓力,要回我們的田地罷了,我等爲了朝廷出生入死,得到些許良田的賞賜並不過分。”

“是啊!王將軍,我等只不過是要給朝廷一點壓力罷了,若是朝廷不答應,末將可沒有辦法約束屬下的士兵啊!”另一名將領,話語中略帶威脅的意味。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以諸位將軍的實力,只要給朝廷一些壓力,朝廷一定會返回將士們全部的田地,以安撫衆將士爲朝廷效力。”

“太好了,王將軍也這麼認爲。”衆部將聞言,都顯得非常高興。

王猛頓了頓,看向鄧羌與麾下的十幾名心腹將領,正色道:“諸位將軍別急着高興,本將還沒有說完呢?朝廷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自然會立即同意將士們的要求,不過,日後,普通士兵當無大礙,諸位將軍的前途就極其堪憂了,你們想想,你們如此給朝廷壓力,直接得罪了衆士族的利益,這些士族子弟如何能甘心,朝廷又豈能對各位將軍放心,只怕日後,會逐個的整治諸位將軍,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諸位將軍不會不知曉。”

衆將領聞言,頓時驚得一身冷汗,一名將領抱拳道:“既然如此,我等應該如何應對?”

“王將軍,我等該怎麼做?”鄧羌也急着問道。

王猛眼中閃現出一絲精光,看向衆將,大聲道:“要麼忍氣吞聲,什麼都不做,以取得朝廷的信任,要麼反抗到底,讓大晉朝廷沒有秋後算賬的機會,除此之外,別無良策。”

衆將聽了皆是面面相覷,他們原本只是咽不下這口氣,準備以譁變的形勢,向朝廷施加壓力,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如今,通過王猛的分析,他們才發現,這麼做是最愚蠢的,這等於是向大晉朝廷表明了自己的反心,會讓大晉朝廷猜忌他們,從而在風頭過去之後,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逐個清除他們這些參與譁變的將領,以穩定大晉朝廷的江山社稷。

鄧羌蹙緊了眉頭,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將軍,將士們情緒失控,什麼都不做,是一定不行了,況且,將士們譁變的消息只怕已經傳到京城了,看來只有反抗到底了,可如何反抗到底,是效仿王敦、蘇峻殺入建康城嗎?還請王將軍明示。”

“求王將軍給我等指明一條明路。”衆將領皆大聲請求道。

王猛看向鄧羌,輕聲道:“此事機密,事成之前絕不可泄露出去。”

鄧羌聞言,輕聲道:“王將軍放心,帳中皆是末將的心腹,將軍大可放心。”說完伸手一招,讓衆部將向自己靠攏過來。

衆將領見狀,連忙從各自的位置起身,並向王猛和鄧羌湊了過來。

見衆將已經靠攏過來,王猛看向衆將,輕聲道:“各位將軍,本將知道你們出身貧寒,是憑着一身的本事,在戰場上浴血廝殺才做到將軍這個位置的,諸位將軍身上的傷疤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在士族子弟的眼中,各位將軍不過是一介武夫,因此,他們纔敢於侵吞將士們的田產,大晉朝廷以士族把持朝政,我等貧寒子弟根本難以有太大的作爲,權益也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若要改變這種狀況,當另立新君,組建不被士族控制的朝廷,如此,我等寒門的權益纔能有所保障,不知各位將軍有沒有這個決心。”

鄧羌與麾下諸將聞言,互相對視了幾眼,皆點了點頭。

“王將軍打算擁立誰爲君主。”一名將領問道。

“這還用問,當然是華將軍了,你們忘了,這些年,華將軍待我等可是不薄,將士們的田產,也都是華將軍按功勞賞賜的。”另一名將領立即說道。

“華將軍善待百姓,善待我等將士,在軍中和百姓心目中的威信皆是極高,末將支持擁立華將軍爲君。”鄧羌大聲說道。

王猛笑了笑,輕聲道:“各位將軍說的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華將軍是擁立的不二人選,只是,這些年來,華將軍一直對大晉朝廷忠心耿耿,被大晉朝廷貶去都督梁州和益州的軍務,都沒有一句怨言,本將擔心,華將軍不會答應啊!”說完微微嘆了口氣。

在王猛心中,華安的心胸、威信、才能皆足以勝任君主,但就是太過愚忠,太過善良,不能從更高的角度考慮問題,這讓王猛着實有些失望,並心憂不已。

鄧羌聞言,抱拳道:“王將軍放心,末將會立即聯絡鄴城和臨水城的各位將軍,共同商議此事,只要衆將領全都下定決心,就算華將軍不答應也不行了。”

王猛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有鄧將軍這句話,本將就放心多了,大軍明日一早出發,傍晚之前應該就可以抵達鄴城了,到時候,鄧將軍可與諸位將軍一同謀劃,本將會親自勸說華將軍的,我等一同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好,一言爲定。”鄧羌與麾下衆將輕聲應道。

隨後,鄧羌麾下的將領離開中軍大帳,返回各自的營帳準備,而王猛則留在中軍大帳,與鄧羌商議進一步的行動細節。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十三章 虎落平陽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八百四十六章 華安真的得意了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十三章 虎落平陽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