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

沃沮王看着裝備精良的晉軍百騎,內心顯得極爲複雜,他也渴望讓自己麾下的兵馬裝備如此精良的兵器,可惜沃沮窮困沒有如此強大的財力,而且,沃沮的工匠技術遠遠低於中原的巧匠,打造不出如此精良的武器,大晉對精良兵器的限制也極爲嚴格,他們就算有財力也無法獲得這些精良的兵器。

看着沃沮王複雜的眼神,王猛淡然一笑,輕聲道:“大王的公子對中原文化頗爲嚮往,已經決定歸附大晉,不知大王有何想法?”

沃沮王聞言渾身一震,王猛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確了,那便是要沃沮歸順大晉,若是他不肯歸附大晉,王猛就會扶持他的兒子爲沃沮之主,並正式將沃沮納入大晉的版圖,而他的命運便是死路一條了。

作爲沃沮之主,沃沮王自然對王猛的這種威脅頗爲惱火,不過,與其仰高句麗的鼻息生存,投靠大晉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又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

“若是小王投靠大晉,能夠得到什麼好處,需要付出什麼?”沃沮王正色問道。

見沃沮王開始談條件,王猛心下大爲滿意,並立即說道:“大王放心,投靠大晉自然是有莫大好處的,大王子子孫孫可永爲沃沮之主,沃沮的稅賦也全歸大王,只需年年進貢即可,另外,還需服從大晉的調遣,大王覺得如何?”說完看向沃沮王。

沃沮王聞言,心裡微微有些激動,歸附大晉所得到的好處果然比跟隨高句麗要強得多,不過。大晉與沃沮隔海相望,而高句麗卻雄踞沃沮之北,若是自己投靠大晉,高句麗發起報復,豈不難辦。

“不瞞將軍。高句麗虎踞沃沮北境,一直對沃沮虎視眈眈,若小王投靠大晉,高句麗發兵攻打沃沮,該如何是好?”沃沮王擔憂的說道。

王猛早就知道沃沮王會有如此擔心,於是立即說道:“大王完全不必擔憂。此次本將已經收服三韓,若是大王也肯歸附大晉,本將下一步就要對高句麗下手了,只要高句麗也歸附大晉,你們就是一家人了。若其不肯歸附,就只好滅了他,另外,大晉很快就會在帶方和樂浪駐紮大軍,可以很好的保護沃沮,不用擔心安全的問題。”說完看向沃沮王。

沃沮王聞言,心裡暗叫厲害,王猛如此做法的確是幫助自己解決了高句麗的威脅。讓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但大晉駐軍帶方和樂浪,則可以完全控制沃沮等國。沃沮日後將完全成爲大晉的傀儡,絕對沒有任何自主的權利,崛起就更不可能了,而且,王猛說的很清楚,要在帶方和樂浪駐軍。也就是說,燕國割讓給沃沮的樂浪郡。大晉將收回,不會讓沃沮得到那裡土地。從而讓沃沮王內心的小算盤完全失效,當然,樂浪原本就不屬於沃沮,所以,沃沮王心疼的不算太厲害。

“若大晉王師能夠駐軍帶方和樂浪就最好不過了,如此,我沃沮就再也不用受高句麗的欺辱了,小王心裡高興啊!”沃沮王違心的說道。

王猛從沃沮王的表情便可以看出他內心的不情願,不過,只要沃沮王肯歸附大晉就好,對於沃沮王內心的小九九,王猛覺得完全可以不用理睬,畢竟,只要大晉軍隊完全控制帶方和樂浪,沃沮王有再多的鬼主意,也動搖不了大晉對這裡的統治。

“哈哈!看來大王是想通了要歸附我大晉,如此,我們便是一家人了,日後還要並肩作戰,同甘共苦纔是啊!”王猛笑着說道。

“將軍說的對,小王已經下決心要歸附大晉,日後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了。”沃沮王連忙應道。

王猛聞言大爲高興,並正色說道:“既然大王已經歸附大晉,那便立即拔營北進,準備進攻高句麗。”

沃沮王聞言一驚,連忙緊張的問道:“將軍,我沃沮大軍如何是高句麗大軍的對手,將軍這麼做,豈不是讓小王前去送死麼。”說完一臉的緊張。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大王不必擔心,本將很快就會親率麾下精兵與三韓兵馬前去與大王會師,只要有本將在,高句麗大軍一定會一敗塗地的。”

一聽到三韓二字,沃沮王的胸口便涌起一股巨大的怒意,三韓兵馬洗劫了白山城,三韓首領更是將他寵愛的姬妾霸佔了,如此奇恥大辱讓他難以嚥下,而如今不但不能報仇,還要與仇人並肩作戰,這種感覺真的比寵姬被霸佔還要讓人屈辱。

“將軍,三韓人劫掠白山城,三韓王更是霸佔了小王的妻妾,這口氣讓小王如何咽得下。”沃沮王難以忍受屈辱,當着王猛的面憤怒的說了出來,話語之中,大有指着王猛馭下無方的意思。

王猛蹙了蹙眉,故作無奈的說道:“本王原本無意進犯沃沮,只是率軍前往白山城附近,打算與大王商量歸附大晉的事情,不料大王不再白山城之中,王子更是不問青紅皁白的親率一萬大軍向我軍殺來,本將無奈只好讓三韓兵馬迂迴進攻白山城,不料,三韓人居然在城內劫掠,這是本將始料不及的,不過,本將已經嚴厲的教訓了三韓王,並讓他們釋放大王的家人,如今,大王的家人全都在城內的王宮之中,包括大王的妻妾在內,並不曾少了一個,何談霸佔一說,大王的心胸要開闊一些,不要計較太多的小事,眼光要向遠處看,不要只看腳底下的一塊小地方。”

沃沮王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王猛說的太圓滑,讓他無從反駁,身後全是他麾下的心腹將士,既然王猛已經表明他的妻妾並沒有被霸佔,他便只得作罷,畢竟,家醜不可外揚。若是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妻妾被三韓王霸佔了,對他的威望是極大的打擊,也讓他的臉面掛不住,有句話說的好,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還有什麼資格做男人,如此就更沒有資格做沃沮的一國之君了。

“將軍說的是,小王狹隘了,沃沮與三韓日後就是一家人了,小王這就回去讓大軍做好拔營北進的準備,明日一早。必定拔營北上。”沃沮王溫和的說道。

不過,說歸說,他的內心卻並沒有原諒三韓人,並暗暗發誓要好好收拾三韓人,甚至要閹了三韓首領。以解心頭之恨。

王猛不關心沃沮王內心是怎麼想的,他只關注結果,如今,沃沮王已經答應歸附大晉,並率軍北進,那麼,他的目的便達到了,至於。在進攻高句麗的過程之中,沃沮大軍能否很好的配合三韓兵馬,王猛覺得。只要自己調配合理,便可以完全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哈哈!大王早些回去準備,本將也將在明日一早,親率大軍北進,五日後,我們會在丸都城以南二十里的位置匯合。”王猛正色說道。

“好。一言爲定,告辭。”沃沮王應了一聲。帶領麾下的兵馬策馬離開,前去大營。

王猛朝沃沮王離開的背影方向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並調轉馬頭返回白山城。

在返回白山城之後,王猛立即開始部署北進的方案,爲了確保後路的安全,王猛決定留下五百兵馬鎮守白山城,並由沃沮王子統領收攏的三千沃沮大軍作爲輔助,以確保沃沮城的絕對安全。

沃沮王返回大營之中,衆部將全都聚攏了過來,並等待着沃沮王的命令。

“大王,我軍何時發起進攻。”一名部將大聲問道。

沃沮王搖了搖頭,正色道:“各位將軍,晉軍不可戰勝,本王已經決定投靠晉國了,大軍準備一夜,明日向北進發。”

“大王何出此言,難道我軍三萬兵馬,還不敵晉軍三千嗎?大王也太小看我沃沮勇士了。”一名部將有些不滿的說道。

沃沮王開口道:“晉軍三千倒不是太可怕,不過,大晉全部兵馬已超百萬,若是有更多的兵馬抵達沃沮,我軍豈能抵擋,不如早降,況且,投靠大晉比依附高句麗強多了,本王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衆部將自然也對高句麗非常不滿,聽了沃沮王的解釋,頓時想通了許多,不過,依舊依附與人的事實,還是讓他們有些不爽,畢竟,天底下沒有人願意心甘情願的依附他人,獨立自主的**充斥着每一個人的內心。

“大王,三韓人劫掠白山城,欺辱我們的家人,難道我們就這麼算了嗎?”一名部將恨恨的說道。

“我們與三韓人的仇恨不共戴天,決不能就這麼算了。”又一名部將氣憤的吼道。

顯然,沃沮將士不願意忍受這種屈辱,想要報仇雪恨。

沃沮王蹙了蹙眉頭,正色道:“諸位放心,本王不會忘記三韓人對我們所做過的一切,這個仇本王一定會加倍奉還,不過不是現在,眼下我們還不能與三韓兵馬鬧翻,需要先配合他們進攻高句麗,擺脫來自北境的威脅,而後,我們便可以從容的尋找機會對三韓人下手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屬下支持大王的英明決策。”謀士抱拳附和道。

衆沃沮將領聞言,也明白了當下儘快解決高句麗的威脅纔是首要的任務,至於找三韓人報仇雪恨只能放到最後了。

見衆部將已經不再反對,沃沮王便將第二日一早的所有行動計劃告訴了他們,並讓他們立即開始準備。

#####

在洛陽城方向,華安始終嚴密關注河北與遼東的局勢,對於這兩個方向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格外上心,畢竟,麾下超過一半的兵馬都投入這個方向了,最優秀的將領也派往這裡,這裡的成敗關乎華安的命運,絕對不可以發生任何的意外。

隨着遼東傳來王猛親率三千精銳進入三韓半島的消息,華安的內心顯得非常的忐忑,畢竟,王猛是他麾下的大才,若是出了什麼意外,將是巨大的損失。

三千精銳實在是太少了,華安已經後悔當初只給王猛三千人馬,若是讓他統領一萬,甚至兩萬兵馬進入遼東就好了,當然,華安當初讓他統領三千精銳進入遼東的目的,是要他接替王午的指揮權,統領王午和韓勇麾下的兵馬,不料王猛突然改變主意,率領三千兵馬跑到三韓半島去了,這讓華安感到大爲意外,同時,也嚴重破壞了華安原先的作戰計劃。

不過,華安並不怪罪王猛,他相信王猛是睿智的,既然王猛統領三千兵馬進入三韓半島,就足以說明遼東的局勢需要這麼做,他是根據遼東具體的情況作出的臨時決策,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爲一名優秀的將領,沒有必要完全聽從上司的決定。

“報,王上,遼東方向傳來消息,王猛將軍與所部的三千精銳,已經成功收服三韓,並將三韓的五千兵馬納入麾下。”就在這時,王猛收復三韓的消息傳入了洛陽城。

華安聞言,顯得大爲高興,王猛果然厲害,居然憑藉三千精銳,輕輕鬆鬆的收服了擁兵數萬的三韓,這份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不過,最新的消息還沒有傳來,若是華安得知王猛又成功招降了沃沮,一定會更加高興的。

“河北方向的局勢如何?”見一名心腹走了進來,華安連忙問道。

“回王上,我軍四十萬主力大軍已經兵臨薊城南部的治水南岸,距離薊城僅有一步之遙,不過,燕國兵馬越聚越多,兵力已經與我軍旗鼓相當。”心腹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一愣,正色道:“怎麼,燕國居然陸續集結了四十萬兵馬?怎麼會有這麼多,這與細作探查的情況不符啊!”

“王上,燕國本有十萬大大軍,從遼東撤回的兵馬有十七萬,共計只有二十七萬兵馬,不過代國派出了五萬援兵,扶余四萬,濊貊兩萬,挹婁兩萬,共計正好四十萬。”心腹正色說道。

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接回親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
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接回親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