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

此時,燕國大軍已經撤離了大半,留在南岸的兵馬不足三成,一旦晉軍迅速殺至眼前,這三成人馬必將陷入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過,晉軍徒步進攻,雖然躲開了燕軍設置的拌馬索的威脅,但也減弱了晉軍發起進攻的速度的和威力,畢竟,騎兵策馬奔襲的速度,與徒步進攻的速度相差甚遠,徒步進攻的衝擊力也大大弱於策馬進攻。

此時,慕容恪與慕容霸等燕軍主要將領,全都安全的渡過了易水,並在易水北岸的一處高地勒馬停下。

“四哥,晉軍居然徒步發起進攻,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晉軍。”慕容霸看向易水南岸,正在徒步進攻的晉軍主力,大聲說道。

慕容恪點了點頭,輕聲道:“我軍已經撤離大半人馬,待晉軍主力衝至岸邊的時候,我軍兵馬基本上可以全部渡過易水了,不過,負責殿後的三千將士,只怕很難撤離了。”

“四哥,你看,上游方向駛來一支船隊。”就在這時,在易水的上游,居然有一支近百艘的船隊駛了過來。

慕容恪擡頭一看,在易水的上游,果然有一支船隊正在緩緩駛來,而且,這支船隊的規模頗大,足有近百艘大小船隻。

“將軍,是我軍的船隊。”很快,一名部將發現了戰船上的燕軍旗幟,並高興的說道。

慕容恪聞言大喜,如此一來。易水南岸的部隊就有了足夠的依靠了,尤其是負責殿後的三千弓弩兵,也可以從容的登船撤離了。

“傳令下去。讓船隊靠近南岸,準備接應我軍兵馬撤離易水。”慕容恪大聲下令道。

畢竟,從上游駛來的是燕軍的船隊,慕容恪作爲燕軍主將,自然有資格下達命令,而且,從戰船駛來的方向。便可以判斷出這是范陽城方向派來的接應船隻。

慕容恪的命令,很快被傳達了下去。燕軍船隊得到命令,立即向南岸靠近,準備接應後撤的燕軍兵馬。

由於晉軍兵馬正在洶涌殺來,爲此。易水南岸的燕國騎兵撤退的極爲迅速,並在晉軍兵馬抵達之前,幾乎全部渡過了易水。

見晉軍兵馬的前鋒已經進入一箭之地,負責殿後的三千燕軍弓弩手,立即發射了箭矢,以阻擋晉軍主力的進攻。

在燕軍弓弩手發射箭矢之後,晉軍將士立即做出了反擊,並繼續向前衝殺。

此刻,在近百艘船隻和殿後的三千弓弩手的幫助下。易水南岸的燕軍主力兵馬,已經全部撤離,只剩下負責殿後的三千弓弩手了。爲了殲滅燕軍在易水南岸僅有的三千弓弩手,晉軍主力全力向前進攻。

不過,燕軍弓弩手顯然不願意與晉軍死戰,他們一邊向晉軍追兵發射箭矢,一邊快速向後撤退,撤至易水南岸的岸邊之後。迅速登上了岸邊的的近百艘大小戰船。

在燕軍三千弓弩手登船的時候,戰船上的燕軍弓弩手立即發射弩矢。以掩護負責殿後的燕軍三千人馬,順利的登上戰船。

不過,晉軍主力的推進速度非常快的,並連續發射箭矢,從而讓正在登船的燕國弓弩手受到了很大的傷亡。

一陣箭雨急襲之後,燕軍負責殿後的三千弓弩手,受到了很大的傷亡,被箭矢射中而跌落易水的,足有三分之一。

不過,在晉軍兵馬抵達岸邊之後,停靠在岸邊的近百艘燕軍戰船,已經載着成功登上戰船的兩千燕軍弓弩手,駛離了易水南岸,並從容的向易水北岸行去。

“將軍,我們晚了一步,燕軍已經全部撤離了。”鄧羌麾下的部將,無奈的說道。

鄧羌憤恨的嘆了口氣,大聲下令道:“放箭,全軍立即放箭。”說完奪下身旁親兵的弓箭,彎弓搭箭,向正在駛來岸邊的燕國戰船射去。

在鄧羌的命令下,麾下將士立即向正在遠離的燕軍戰船發射箭矢。

不過,戰船的甲板上是有護板的,因此,發射再多的箭矢,也無法給已經登上戰船的燕國士兵造成很大的傷害,僅僅可以發泄心中的一絲怒氣罷了。

在鄧羌憤怒的注視下,燕國近百艘戰船,成功的駛離了易水南岸,並在易水的北岸停靠了下來。

此時,易水上搭建的浮橋,已經被撤往易水北岸的燕國士兵破壞了,所有船隻也都停靠在了易水的北岸,面對這種情況,晉軍主力只得停止追擊,並在易水的南岸建立大營,等候華安主力軍團的到來。

在易水北岸,燕國將士也相應的紮下了營盤,並準備隔着易水,與南岸的晉軍主力對峙,易水靠近范陽城,距離燕國的首都薊城並不是很遠,此處的百姓對燕國的歸屬感比魯口城方向的百姓強多了,爲此,燕國大軍駐守在范陽城附近,可以獲得更多的百姓支持,同時,自然也更容易守住范陽城。

“將軍,范陽城方向傳來消息,代王親率三萬精銳騎兵,已經抵達范陽城的東門外,並紮下了營盤。”一名心腹校尉,大聲彙報道。

慕容恪與麾下部將聞言,皆是一驚,他們不明白代王拓跋什翼犍,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親自率兵增援范陽城,不過,既然拓跋什翼犍已經率領麾下大軍增援過來,對於燕國大軍來說,總是極好的消息。

“四哥,真沒有想到,代王會親自率領三萬騎兵增援范陽城,有了代王麾下兵馬的增援,我軍聲威將大大增加。”慕容霸得知如此消息,顯然非常的高興。

慕容恪蹙了蹙眉,輕聲道:“代國主力大軍在盛樂城被晉軍主力擊潰,沒想到,此時,代王居然還有心情增援我軍,不簡單啊!”

“四哥是何意?代王率領麾下兵馬增援我軍,難道不是好事嗎?”慕容霸疑惑的問道。

慕容恪搖了搖頭,輕聲道:“代王增援我軍,對我軍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不過,對於代王的動機,一時讓人很難琢磨啊!”

“代國與我大燕國早已結盟,代王率領大軍增援我軍是分內之事,沒什麼好奇怪的,怎麼,四哥是覺得代王增援我軍是別有用心。”慕容霸蹙眉問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輕聲道:“代王是一代梟雄,志向不在二哥之下,如此充滿遠大志向的人,是不會這麼好心,全心全意增援我軍的,一定另有目的,不過,這個目的是什麼,我一時也說不好,總之,一定是爲了他自己的霸業,而不是爲了信守結盟的承諾。”

慕容霸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隨即大聲說道:“四哥,如今我軍要死守范陽城,而要守住范陽城,就必須守住眼前的易水,我軍沿易水北岸佈置,阻擋晉軍橫渡,當並非太大的問題,但代王的大軍該如何佈置,四哥可有打算?”

慕容恪蹙眉深思了片刻,輕聲道:“代王乃一國之君,地位與二哥一樣,我如何能夠隨意調遣代王,至於代王麾下的大軍該如何佈置,這個還要向二哥請示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四哥說的是,代王是一國之君,我們的確無權調動,不過,代王已經抵達范陽城東門外,我們當立即前去拜見一番,順便探探情況。”慕容霸大聲說道。

慕容恪聞言,點了點頭,同意了慕容霸的建議。

隨後,在佈置完麾下大軍之後,慕容恪與慕容霸帶領幾十名護衛親兵,向范陽城方向奔去,他們要前去拜訪代王拓跋什翼犍,並順便了解一下拓跋什翼犍此來的目的,和能夠提供的幫助。

在易水南岸,晉軍的幾座大營剛剛搭建完畢,華安與麾下的十餘萬大軍,便抵達了易水南岸,並立即進駐大營。

華安剛剛進入大營,麾下部將便彙報了與慕容恪主力大軍血戰的狀況,並詳細的分析了慕容恪麾下燕軍主力的強悍戰鬥力。

對於自己麾下騎兵與慕容恪麾下騎兵的大規模廝殺,華安早在半路上就已經知道了,不過,親耳傾聽麾下的部將講解戰鬥的情況,讓華安更加清晰明白的瞭解了與慕容恪主力騎兵廝殺的具體情況,並對慕容恪麾下燕軍主力的戰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報,王上,北岸剛剛傳回消息,代王拓跋什翼犍親率三萬代國精銳騎兵,已經抵達范陽城,並在范陽城的東門外紮下了大營。”就在華安與麾下部將分析慕容恪主力大軍的時候,易水北岸傳來了代王拓跋什翼犍抵達的消息。

“王上,代國的都城盛樂都被我軍攻破了,這個拓跋什翼犍倒是張狂,居然還敢率軍增援燕國大軍。”陳破虜大聲說道。

“王上,區區三萬代國兵馬根本就微不足道,以我軍的實力,半個月之內便可突破易水,一個月之內便可攻佔范陽城。”陳滅胡也跟着應了一聲。

華安笑了笑,看向王猛,輕聲道:“王將軍,你在幷州與謝將軍一同進攻代國,並攻佔盛樂城,本王想知道,代國主力騎兵的戰力如何?”

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
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