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

不過,既然李青憐求自己了,若是將這件事說得很輕鬆,怎麼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呢?又怎麼能讓李大美人對自己感激涕零呢?

“青憐姑娘,這件事,只怕不太好辦啊!”華安故作蹙眉,輕聲說道。

見華安蹙着眉頭,大有拒絕的意思,李青憐心頭不禁微微有些失望,她仰頭繼續看向華安,傷心道:“將軍,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嗎?”

“這個嗎?”華安微微撓了撓頭,看向李青憐,輕聲道:“青憐姑娘,你真的願意爲了你的哥哥,付出自己的一切嗎?”

“將軍,只要你能讓我哥哥活下來,讓青憐做什麼都可以。”李青憐依舊平靜的說道,臉上看不出任何波瀾。

華安心頭一喜,打趣道:“讓你以身相許,嫁給本將軍,你可願意。”說完低着頭,笑着看向李青憐。

李青憐聞言,頓了頓,點頭道:“只要將軍有辦法救我哥哥一命,青憐以後就是將軍的人了。”說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身前的華安。

華安低頭與李青憐四目相對,片刻之後,開口道:“青憐姑娘,你放心,本將一定想辦法保住你哥哥的性命,讓他可以無憂無慮的安度後半生,如何。”

“多謝將軍,小女給將軍行禮了。”李青憐說着就要給華安跪下。

華安連忙將李青憐拉起,柔聲道:“都是一家人了,還客氣什麼。”說完眼睛直勾勾的看向眼前的李青憐。

李青憐站起身來,微微低着頭不說話,臉色依舊平靜如水,也看不出來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好了,青憐姑娘。你就在這裡安心的住下吧!本將去處理軍務了,有空再來看你。”華安說完,朝李青憐笑了笑,轉身走出屋子。

見華安擡步離開。李青憐跟了幾步。並扶住屏風的邊角,露出半個身子。目送華安離開。

華安走出屋子大門,回頭看了一眼,恰好看到了李青憐扶着屏風半遮半掩的模樣,不禁淡然一笑。隨即轉身離開李青憐的閨房。

“你們兩個聽好了,這裡面住的是本將的新夫人,任何閒雜人等,一律不許進入,聽明白了嗎?”

“是,將軍。”兩名北伐軍士兵,立即挺起胸膛。大聲領命。

華安點了點頭,向大殿方向走去。

“大哥,大哥,剛纔那位姑娘。這麼快就成了大哥的新夫人了?”雷暴突然從旁邊的松樹旁鑽了出來。

“大哥,這被窩只怕剛捂熱,您怎麼這麼快就出來了。”鐵牛更是和華安開起了玩笑。

緊接着,王三也從後面走了出來,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

華安猛見三人,不禁大吃一驚,連忙斥道:“胡扯個啥?你們怎麼還沒走,躲在這裡鬼鬼祟祟的。”

“要是早走了,怎麼知道,大哥又有了一房新夫人。”

“是啊!大哥豔福不淺啊!這位姑娘太漂亮了,嘿嘿!”

鐵牛和雷暴又和華安開起了玩笑。

華安眉頭一皺,正色道:“好了,別扯了,快走吧!”

“是,大哥。”雷暴和鐵牛、王三應了一聲,隨即跟隨華安向大殿方向行去,由於大殿是整個皇宮的中心,華安決定暫時將大帳設在大殿的旁邊。

華安在幾位兄弟的簇擁下,向大殿方向走去,而李青憐則站在窗口,靜靜的看着華安等人離開,直到華安消失在自己的實現裡,才轉過身去。

回到大殿旁邊的大帳之中,華安首先派遣幾名親兵,將皇宮中沒有逃走的幾十名小宮女之中,隨便挑出幾人,送往李青憐的房中,以伺候李青憐的起居,而後便與部將們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目前,桓溫和鄧嶽的人馬都還在武陽城,華安知道自己必須坐鎮成都,若是貿然率領大軍撤回梁州,成都的局勢可能會發生變化。

蜀中派系複雜,尤其是益州,各種勢力交錯在一起,表面上都是李勢的下屬,但忠誠度並不高,在李勢如日中天的時候,勉強可以盡忠報國,但在李勢遭遇亡國困境的時候,不但不挺身而出,反而早早的寫好降書,向華安投降,這些牆頭草是華安攻破成都的助力,可謂功不可沒。

但華安對這樣的人很不放心,在心裡無時無刻不防備着他們,華安最擔心的是,一旦率軍離開成都,這些投降的蜀國將領和貴族,很有可能會勾結在一起反叛朝廷,從而再次造成蜀中割據的事實。

#####

在武陽城的北門城牆之上,大晉荊州刺史桓溫和廣州刺史鄧嶽,正站在城牆上欣賞城外的景色,並討論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桓駙馬,真沒想到,蜀將昝堅會帶着主力向西潰逃,我軍取得武陽城是不費吹飛之力啊!”鄧嶽看向桓溫,高興的說道。

桓溫點了點頭,回道:“昝堅心虛潰逃,不足爲慮,不過,我軍還是慢了一步啊!華將軍的北伐軍人馬,兩日前就已經抵達成都城下了,這會兒,只怕成都已經被北伐軍攻下了。”

鄧嶽聞言,搖了搖頭,正色道:“這才兩天,怎麼可能呢?成都是蜀國的都城,防守一定極爲嚴密,北伐軍憑藉一己之力,只怕沒那麼容易攻破成都,還需你我二軍從南面進攻,以對蜀軍造成兩面夾擊的優勢啊!”

“鄧刺史,你也看到了,我軍一路進攻,蜀軍根本就無心抵抗,就連手握重兵的昝堅都率部潰逃了,蜀軍戰力如此低下,成都是否已經被攻破,真的很難說啊!”桓溫理性的分析道。

鄧嶽點了點頭,輕聲道:“桓駙馬分析的也很有道理,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繼續向成都進軍,還是向西追擊昝堅的潰兵。”

桓溫思索了片刻,輕聲道:“不急,派往成都方向的斥候,很快就會返回,先看看成都的情況,而後再做決定。”

“嗯,好,那我們就先等等。”鄧嶽同意的點了點頭。

“報,將軍,成都大捷,華將軍麾下的北伐軍已經攻破成都。”一名斥候返回武陽,向桓溫彙報道。

一聽成都大捷,桓溫仍免不了有些心驚,鄧嶽更是驚得張大了嘴巴,忙說:“怎麼這麼快,北伐軍已經攻破成都了,那你我只好向西進攻了。”

桓溫蹙了蹙眉,看向斥候問道:“蜀國皇帝李勢怎麼樣了,華將軍沒殺了他吧!”

“回將軍,成都北門剛破,蜀帝李勢便在數百禁軍的保護下,向西南方向逃去,估計是逃往漢嘉郡方向了。”斥候如實回道。

“哈哈!真是君臣一心啊!昝堅剛剛率領大軍向漢嘉郡方向潰逃,李勢也向漢嘉郡方向逃命,他們君臣可以在漢嘉郡,好好的團圓團圓了。”鄧嶽笑着開了句玩笑。

桓溫回頭看向鄧嶽,輕聲道:“鄧刺史,漢嘉郡方向,山路縱橫,數萬大軍只怕難以展開,況且,蜀軍實力不強,也用不着這麼多的人馬,不如,讓我率領一萬精兵向漢嘉郡方向追擊,鄧刺史率領剩餘的部隊向成都進發,與華將軍的人馬匯合,可好。”

其實,桓溫這麼做,既有軍事上的考慮,同時也給自己留了一個立功的機會,要知道,華安已經攻破成都,算是立了滅蜀的頭功了,而俘虜蜀國皇帝亦是大功一件,桓溫怎麼能錯過這麼好的立功機會呢?

鄧嶽自然明白桓溫的心思,不過,桓溫畢竟年輕有爲,且爲當朝駙馬,日後前途無量,而自己已經老邁,要不要這個功勞都不重要,於是略微思索了一會兒, 正色道:“好吧!李勢和昝堅就交給桓駙馬了,老夫率領剩餘的人馬,明日動身,前往成都方向,與華將軍的北伐軍人馬匯合。”

“好,有勞鄧刺史了。”桓溫客氣了一句,與鄧嶽告別,各自返回中軍大帳。

第二日一早,桓溫點齊一萬精兵,而後便沿着通往漢嘉郡的方向快速行進,以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漢嘉郡,迫使李勢投降大晉。

而鄧嶽則率領剩下的數萬人馬,沿着通往成都的大路緩緩進發,由於沒有破敵的壓力,一路上,鄧嶽的人馬並不急於行軍,而是以正常的速度向成都進發,估計要三天的時間,纔可抵達成都。

######

在成都方向, 華安麾下的北伐軍牢牢的控制着局勢,城內城外都顯得井井有條,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因爲政權的改變,而受到絲毫的影響。

後世的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意思就是,在老百姓的心中,只要能給予他們最基本的生活保證,讓他們有衣穿,有飯吃,有活幹,他們就會擁護你,甚至將你視爲救星。

而華安目前在成都,極力的維持城內外的秩序,爲的就是讓老百姓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因此,自然也就受到了蜀中老百姓的擁護。

在華安的北伐軍進駐成都以來,城內的老百姓,從沒有組織過反抗北伐軍的行動,甚至主動舉報那些意圖襲擊北伐軍的愚忠分子,讓北伐軍免受了許多損失。

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
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