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

褚蒜子自然聽出了謝安的意思,但此刻,殷浩的屢戰屢敗已經使其聲望大大的受損,在衆多老百姓和士族人氏的心中,殷浩早已不是當初的翩翩君子,而是屢戰屢敗的無能之人,就連他身旁忠心耿耿的部下,私底下都對其頗有微詞,畢竟,殷浩屢戰屢敗讓其麾下部將都跟着丟臉,並失去了立功升職的機會。om

殷浩的威望受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桓溫的步步緊逼,也讓大晉朝廷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此次殷浩再次戰敗,若不嚴加懲治,只怕桓溫不會答應,這也是褚蒜子擬旨貶黜殷浩爲庶民的最主要原因。

“謝賢士說的對,哀家原先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如今,京城的百姓都排斥殷刺史,南王也多次上書彈劾,哀家若不貶黜殷刺史,只怕南王不會答應,京城的百姓也不會答應啊!”褚蒜子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謝安笑了笑,抱拳道:“太后雖然下旨貶黜殷刺史爲庶民,但懿旨卻遲遲不發,想必太后心中早有思量,以草民之見,太后是在等待北王南歸,以洞察局勢之後,再做最後的打算吧!”說完看向褚蒜子。

顯然,謝安對宮內的情況瞭如指掌,居然連褚蒜子壓下懿旨一事都知道,這也就是說,雖然他表面上是一名喜歡遊覽天下山川的閒雲野鶴,但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朝廷的局勢,並通過自己家族的龐大勢力,對宮內的情況瞭如指掌,進而,在時局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進宮建言獻策。

見謝安居然知道的如此之多,褚蒜子先是驚訝了一下。不過,很快他就釋然了,畢竟,謝安是陳郡謝氏的優秀子弟,而陳郡謝氏的勢力遍佈整個京城,皇宮內的宮女和官員。都有他們家族的人,而此次褚蒜子擬旨和暫時扣下懿旨,都沒有刻意保密,所以,謝艾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事情,也就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了。

褚蒜子想了一下,看向謝安,正色道:“謝賢士果然還是關心國事的,哀家的確在觀望形勢。不過,事情將向何處發展,哀家還是難以確定,謝賢士是否有什麼好的計策,不妨指點一二。”

謝安抱拳道:“太后折煞草民了,指點談不上,草民只是不想讓大晉江山落入他人之手,所以略盡綿薄之力罷了。此次,北王率軍南歸。勢必對南王的勢力形成牽制,草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南王放棄彈劾殷刺史,只要殷刺史還在,揚州便可以避免被南王所佔,太后和皇上也就不必受制於人了。”

褚蒜子聞言。自然是非常的高興,他看向謝安,問道:“謝賢士真的有把握可以說服南王放棄彈劾殷刺史嗎?有幾成把握?”

謝安拍了拍胸脯,正色道:“回太后,草民有十成的把握。一定可以說服南王,放棄彈劾殷刺史。”

見謝安自信滿滿的樣子,褚蒜子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世人都說謝賢士是治國之棟樑,以前哀家倒是沒有在意,今日與謝賢士一番長談,才發現謝賢士果然是棟樑之才,若謝賢士可以保全揚州,日後,足以取殷刺史而代之,謝賢士纔是揚州刺史最合適的人選。”

顯然,褚蒜子這是有感而發,並且,她已經在心中盤算,如何找一個恰當的時機,讓謝安取代殷浩,成爲揚州刺史,他能夠感覺到,謝安的才能遠遠高於殷浩,而且,謝安看上去溫文爾雅,絲毫沒有野心之輩所擁有的那種讓人不寒而慄的霸氣,她相信,將揚州交給謝安,一定是大晉的福氣。

謝安此次入宮,僅僅是因爲時局動盪,想要爲大晉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並沒有想要博取高官的意圖,爲此,連忙推辭道:“太后的信任,草民頗爲感激,不過,此時當以穩定揚州的局勢爲第一要務,殷刺史雖然威望受損,但擔任揚州刺史多年,麾下親信頗多,仍是揚州刺史的不二人選,太后莫要輕言廢黜殷刺史,以免引起揚州的動盪,讓野心之徒有機可乘。”

見謝安不爲自己圖謀,一切以大晉朝廷爲重,褚蒜子心下非常的滿意,並輕聲道:“謝賢士此次前往潯陽拜見南王,必須要有一定的身份,哀家該冊封你何種官職好呢?”說完看向謝安。

謝安連忙擺手道:“太后,萬萬不可,草民以白身覲見南王是最合適不過了,若是以朝廷官員的身份,則會讓南王懷疑草民是朝廷派遣的說客,反而不利於草民的勸說,況且,草民與南王多年前就已經相識,南王不會因爲草民是白身就不相見的。”

褚蒜子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既然如此,勸說南王就全拜託謝賢士了,哀家就在京城,等着謝賢士的好消息了。”

“太后放心,草民告辭。”謝安抱拳一禮,轉身離開大殿。

謝安走後,褚蒜子站起身來,看着謝安離去的背影,自言自語道:“謝安果然名不虛傳,是個治國的良才,別說是揚州刺史,就是立爲丞相也不爲過,看來我大晉還是有賢才的,大晉中興有望。”

謝安離開皇宮之後,並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帶領幾名僕從,策馬向潯陽城方向行去,他原本打算坐船前往的,但考慮到時間緊迫,當儘快見到桓溫,於是便捨棄走水路,而走陸路前往。

一路上,謝安並沒有欣賞道路兩旁的風景,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潯陽城方向,僅僅用了五日的時間,便抵達了潯陽城郊外,並立即前往城中拜見桓溫。

此刻,在潯陽城之中,桓溫正在書寫彈劾殷浩的奏摺,就在半日前,他得知了殷浩軍團再次全面戰敗的消息,如此消息,讓桓溫大喜過望,並認爲吞併揚州的機會已經近在眼前了。

爲了讓大晉朝廷就範,這一次,桓溫用了更加犀利的言辭,並表示若朝廷一意孤行,不將屢戰屢敗的殷浩進行治罪,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到時候,只怕他也無法約束麾下將士,從而讓大晉陷入無法控制的混亂之中。

桓溫的言辭,威逼之意甚濃,很明顯是要迫使大晉朝廷就範,若大晉朝廷不貶黜殷浩,他麾下的兵馬,有可能會以清君側的名義進犯京城,到時候,所有的後果都將由朝廷來承擔。

寫好彈劾殷浩的奏摺之後,桓溫拿在手中仔細的閱覽了一遍,甚爲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認爲,只要這份奏摺送到建康城,朝廷一定頂不住壓力,從而將殷浩貶黜爲庶民,而殷浩一旦被貶黜,揚州軍團勢必一盤散沙,他便可以憑藉威逼利誘的手段,讓揚州各軍將領爲其所用,並策動心腹向朝廷進言,讓他都督揚州的軍事,從而實現對揚州的控制,進而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王上,北面剛剛傳來消息,北王主力大軍已經渡過黃河,正向洛陽方向行進。”就在桓溫嘚瑟不已的時候,華安主力軍團渡過黃河的消息,傳到了桓溫的耳朵裡。

一聽華安主力大軍,居然返回洛陽方向,桓溫大爲驚詫,這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此刻,他最先想到的,是儘快拿下揚州,以免夜長夢多。

桓溫拿出剛剛寫好的奏摺,交給一名心腹部將,正色道:“你立即將這份奏摺送往京城,記住,一定要快,不得有誤。”

“是,王上。”心腹抱拳應了一聲,正準備轉身離開,一名小校急匆匆的走了進來,並抱拳道:“啓稟王上,有一位自稱是王上至交好友謝安的人,要見王上。”

“謝安,他來幹什麼?”桓溫疑惑了片刻,頓了頓,看向身旁的心腹,輕聲道:“你先退下。”說完大步前往迎接謝安。

雖然桓溫不知道謝安此來的目的,但他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號稱不問世事的謝安前來拜見,一定有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見一下。

“草民謝安拜見南王。”謝安笑着向桓溫作了一揖。

“哈哈!你我皆是多年的老友,還客氣什麼,來,裡面請。”桓溫客氣的邀請謝安。

二人並排進入正堂,並分賓主坐下。

“謝賢弟不遠千里前來,爲兄甚爲感動,來人,準備好酒好菜,本王要好好的招待謝賢弟。”桓溫大聲說道。

“南王客氣了,有一口粗茶淡飯就可以了。”謝安開口客氣道。

桓溫聞言,有些不樂了,正色道:“謝賢弟何故如此生分,還是叫我桓兄吧!”

“哈哈!桓兄恕罪,小弟失禮了。”謝安連忙改口道。

桓溫點了點頭,看向謝安,正色問道:“謝賢弟不遠千里前來潯陽城,僅僅是爲了看望爲兄,還是另有要事?”

見桓溫單刀直入的詢問自己,謝安也不隱瞞,抱拳道:“不瞞桓兄,小弟此來,一是多年不見桓兄,心中甚是想念,二來是爲了替桓兄分憂。”

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六十九章 慕容燕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
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六十九章 慕容燕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