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

慕容恪看向身旁的慕容霸,正色道:“傳令下去,讓大軍歇息三個時辰之後就出發,我軍必須儘快撤離。”

“是,四哥。”慕容霸開口應道,並立即讓麾下部將傳達了這一命令。

顯然,慕容霸也非常瞭解此時的險惡局勢,他們麾下的四萬大軍,若不盡快撤離,一旦被謝艾麾下的大軍追上,後果很有可能就是全軍覆沒了,爲了避免出現這種危險,他們必須儘可能快速的撤離。

歇息了三個時辰之後,慕容恪與麾下的數萬大軍立即動身,連夜向襄國城方向奔去。

在河北方向,謝艾麾下的主力大軍,終於將慕容恪軍團擊敗了,而且,消滅了慕容恪麾下的八萬精銳鐵索騎兵,可謂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至於所遭受到的巨大損失,也都是值得的。

與此同時,在遼東方向,王午與麾下的七萬主力大軍,以及負責運送的一萬水軍將士,已經抵達了馬右津,並在馬右津渡口停泊了下來。

“將軍,我們終於抵達遼東了,看,這就是遼東的土地。”一名部將看向遠處,興奮的說道。

王午雙手扶着戰船上的柵欄,看向遠處的山巒,點了點頭,正色道:“是啊!這裡就是遼東,我們終於踏上這片土地了,要不了多久,這裡就是我大晉的國土了。”

顯然,王午打算完全收復遼東,並與謝艾軍團一起努力,將燕國完全驅離出幽州和平州,收復大晉曾經失去的領土。

“將軍。據斥候回報,姚襄軍團就在遼東,而且,距離馬右津渡口並不遠,另外。遼東的燕國大軍有兩三萬人馬,都是清一色的騎兵。”一名部將將遼東的情況,向王午作了彙報。

王午聞言,嘴角微微一笑,大聲道:“區區兩三萬騎兵,何足道哉。姚襄軍團也僅剩五千人馬,而我軍卻足有七萬大軍,另外,一萬水軍也隨時可以投入戰鬥,我軍實力遠遠超過敵軍。看來,遼東很容易就可以拿下啊!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顯然,在王午的眼中,遼東的兩三萬燕國騎兵和姚襄麾下的五千人馬,根本就微不足道,畢竟,他麾下有七萬大軍,而且。還有一萬水軍相助,勝利幾乎是毫無懸念的。

“哈哈!若能攻下整個遼東,將軍當居首功啊!”部將看向王午。高興的說道。

王午點了點頭,正色道:“本將是首功,各位將軍也都是首功,傳令下去,全軍人馬立即下船,先佔領渡口。而後一路向北進攻,拿下整個遼東。”

“是。將軍。”部將大聲領命,並立即下令道:“下船。全軍將士立即下船,準備搶佔渡口。”

在王午的命令下,麾下衆將士立即快速下船,搶佔馬右津渡口,並在距離渡口不足五里的位置,部署防禦性的拒馬,以防止突然遭到燕國騎兵的進攻。

王午與麾下的主要部將,站在旗艦的指揮台上,看着麾下的將士,一批批的登上陸地,皆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只要能在馬右津渡口紮下根,下一步就完全可以攻佔整個遼東。

待半數兵馬登上渡口之後,王午與麾下的主要將領,也離開戰船,並登上了遼東的土地。

馬右津渡口是遼東距離青州最近的一處渡口,此渡口是一個天然的良港,非常適合船隻避風,是遼東的戰略要地,不過,由於燕國重視騎兵,而不看重水軍,爲此,在馬右津渡口並無水軍駐守,而姚襄帶來的水軍,僅有一千人馬,根本就無法抵擋王午帶來的一萬水軍,爲此,早就逃之夭夭了,渡口內的商船由於不瞭解王午軍團,也與姚襄麾下的水軍一同撤向別處了,如今的馬右津渡口,已經完全是一個沒有防守的空置渡口了。

“好大一個渡口啊!居然可以容納我軍如此多的船隻同時停靠。”王午登上陸地之後,看向渡口內的船隻,感慨的說道。

“是啊!將軍,馬右津渡口一直以來就是遼東最大的渡口,凡是從遼東前往青州的商人,基本上都是從此渡口離開的,此渡口一直是一個繁忙的渡口,只是由於我軍突然抵達,商人們害怕遭到攻擊,所以全都遷往別處了。”部將輕聲說道。

王午笑着點了點頭,正色道:“看來遼東的商人,對本將還不瞭解啊!本將無緣無故的,怎麼會隨意攻打他們呢?哈哈!”說完笑了笑。

顯然,王午覺得,遼東的商人無緣無故的躲避自己,完全是多此一舉的行爲,因爲,他根本就不會無緣無故的攻擊遼東的商人船隊,只要他們不反對自己就行。

“啓稟將軍,渡口附近的房屋和商鋪都是空地,完全可以供大軍駐紮。”就在這時,一名部將將渡口的情況,向王午作了彙報。

王午聞言,微微一愣,因爲按照斥候的探查,渡口的附近至少有近萬百姓,這些民房和商鋪都是有人居住的,怎麼這麼快就人去樓空了呢?

“將軍,看來渡口的百姓聽說我軍抵達,都已經嚇得逃跑了啊!”一名部將分析道。

“是啊!將軍,看來這裡的百姓和商人,對我軍誤會很深啊!不過,如此一來,我軍倒是省的紮營了,直接住進這些百姓的家中,豈不是很好,而且,將士們可以住的更加的舒坦。”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午聞言,連忙搖頭道:“不行,萬萬不行,遼東的百姓是因爲誤會我軍而逃離家園的,我軍若是隨意住進百姓的家中,不就坐實了這種謠言嗎?所以,此事萬萬不可,我軍寧可住帳篷,也絕不能住進百姓的家中。”

顯然,王午覺得,剛抵達遼東,軍紀非常的重要,若是隨意的住進百姓家中,會嚴重敗壞大軍的名聲,而且,住進百姓的家中之後,也非常不利於大軍的集結和迅速出擊。

衆部將聞言,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全都贊成王午的提議。

很快,王午麾下的七萬大軍,便在馬右津渡口的幾塊空地之上,紮下了營盤,並做好了最簡單的防禦設施,以防止燕國大軍發起偷襲。

營寨紮下之後,王午與麾下的部將,在幾個營地之間來回的巡視,以確定大軍全都安頓下來了。

站在一處高地,王午與麾下部將,俯視着周圍的幾處營地,總感覺有些不對,在馬右津渡口附近紮下營盤,似乎有些不妥。

“將軍,此處地勢低窪,易攻難守,並非久守之地,我軍七萬大軍駐紮此處,極易遭到燕國大軍的進攻,必須要儘快找到一處易守難攻的駐紮之地,如此,我軍才能在遼東站穩腳跟啊!”一名部將,首先看出了大軍駐紮之地的不妥,並向王午提了出來。

王午擡眼仔細一看,確實是這麼回事,在馬右津渡口附近的幾處大片空地,都處在了地勢低窪的位置,這樣的地理位置,自然是易攻難守的地形,若是長期駐紮在這樣的地勢中,是非常不利的,當然,王午軍團的目標是拿下整個遼東,自然也不會一直駐紮在這裡。

“姚襄軍團駐紮在何處,燕國的兩三萬騎兵,又在何處?”王午看向身旁的部將,大聲問道。

“將軍,姚襄軍團就駐紮在北面二十里的地方,燕國的騎兵也駐紮在那裡,他們佔據了那裡的所有險要位置,我軍若要攻破,只怕沒有那麼容易啊!”一名部將如實說道。

王午聞言,看向正北方向,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大山,顯然,姚襄軍團和燕國大軍就駐紮在大山的方向,那裡有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和幾處隘口,王午知道,那裡便是他進入遼東之後,首先要拿下的地方,爲此,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儘快做好準備,以儘快拿下那裡。

“立即派出斥候,將敵軍所在位置的情況全部摸清楚,記住,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不可以放過。”王午看向麾下部將,大聲下令道。

“是,將軍。”部將聞言,大聲接受了命令。

隨後,王午麾下的大量斥候,便立即分成多路,前往正北二十里的位置,對姚襄軍團和燕國大軍所駐守的險要位置,展開嚴密的偵查,以確定如何攻打那裡。

不過,就在王午謀劃如何攻打姚襄軍團和燕國大軍的時候,姚襄與燕國大軍的將領,也在謀反如何對付王午軍團。

爲了消滅王午軍團,他們已經散播謠言,讓遼東的百姓和商人,對王午軍團充滿畏懼和憎恨,並儘可能的遠離王午軍團所在的位置,從而讓王午軍團得不到當地的任何補給,增加王午軍團的後勤壓力。

另外,在渡口方向,由於百姓和商人已經撤離住所,姚襄派遣數幾十名心腹,已經埋伏在那裡,並在這些房屋之中放置了很多易燃之物,只要王午軍團的將士,住進這些房屋,在深夜入夢之後,姚襄派遣的這些心腹之人,就會立即點燃這些早已準備好的易燃之物,從而讓王午麾下的大軍葬身在火海之中。

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
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九百四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