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

華安聞言,微微愣了一下,在考慮建造多層房屋的時候,他僅僅是站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立場上想出的這一計劃,但卻沒有進行深入的思索,如今,王三這麼一提醒,華安才突然認識到自己的考慮,還有很多不周的地方。

房屋的主體結構全都是木材,而木材是非常易燃的材料,若是在房間內燒柴火,很容易的就會引起大火,如此一來,整個一組房屋都會被大火焚燬,甚至,還有可能會連累周圍的房屋,從而造成大面積的火災發生。

華安很清楚,火災的問題不是小事情,必須要進行充分的考慮,也就是說,一定要讓居住的百姓,能夠安全的進行生火做飯,而這個時代依是靠木柴作爲燃料的,爲此,做飯的區域,一定要儘可能的與居住的房屋隔開,以免引起火災,而這樣一來的話,就必須要在居住房屋的旁邊搭建專門用於做飯的茅屋,從而解決居住百姓做飯的問題。

華安仔細一想,在兩排高大的住房之間,是有一塊空隙的,畢竟,爲了後排房屋的採光和通風,留有間距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若是在這一空地上搭建用於做飯的茅屋,便可以解決居住百姓做飯的問題,這是個很好的思路,華安覺得完全可以實行。

另外,華安很快又想到,既然居住的百姓有吃飯的要求,自然也有排泄的要求,爲此,除了在屋內設置臨時方便之處外,還必須配備茅房,而茅房的配備,可以是幾組住房之間配備一個,百姓平時在屋內方便。待太陽將要落山的時候,將裝在容器內的污物帶到茅房倒掉,如此,便可以解決百姓急需的吃喝拉撒的問題了。

當然,除了吃喝拉撒的問題之外,還有吃水、出行、防盜等多種問題需要解決。不過,這些問題,華安覺得沒有必要全讓自己一個人考慮,自己只要給出大概的方向就可以了,至於如何進行設計,這些都要由專門的工匠來完成。

此時,商鋪的預售進行的是如此的順利,華安覺得,必須趁熱打鐵。讓工匠們儘快將建造房屋的方案也一併拿出來,從而在商人們購買商鋪之後,吸引他們繼續購買房屋,以增加收入。

在與麾下部將交流以一陣之後,華安帶着麾下的一行人策馬返回王宮,並立即召集幾名負責建造街道的工匠,讓他們立即着手製定建造住房的計劃,並將建造的規模和大概的要求。全部告訴了他們。

工匠們接受命令之後,便馬不停蹄的前往城外。按照華安所提出的要求,對城外的空地進行細緻的考察,以確定如何建造住房。

在工匠們離開之後,王猛看向華安,正色道:“王上,如今洛陽城不但對皇宮進行修復。而且,還要新建街道、重建城牆、建造住房,對工匠的要求極大,僅靠洛陽城周邊幾十裡的工匠是遠遠不夠的,爲了加快建造的進度。必須要從更遠的地方招募工匠才行啊!”說完蹙起了眉頭。

華安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王將軍說的沒錯,洛陽城搞這麼大動靜,對工匠的需求實在在是太大了,尤其是技術精湛的工匠,更是非常奇缺啊!本王覺得很有必要從關中方向招募工匠,王將軍覺得呢?”

王猛聞言,點頭道:“王上所言極是,如今,關中方向並無大規模的建設,將關中方向技術精湛的工匠招募到洛陽,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不過,這樣還不夠,王上還應該從荊州和揚州方向招募技術精湛的工匠。”

“爲何要從荊州和揚州招募工匠?”華安隨口問了一句。

很顯然,華安覺得荊州和揚州,並不在自己都督的範圍之內,貿然將招募工匠的告示貼到荊州和揚州,怕是有些太招眼了。

王猛想了一下,正色道:“王上,此次洛陽城的建設規模實在是太大了,對工匠,尤其是技術精湛的工匠需求特別高,能多招攬一名工匠,對建造的進度都是極大的幫助,而且,當這些工匠建造完成,返回荊州和揚州的時候,也會將洛陽城的繁華景象告訴荊州和揚州的百姓,從而讓那裡的人們,仰慕洛陽城的繁榮,如此,對王上下一步要求朝廷遷都洛陽,大有幫助啊!”

“王將軍說的對,多一名工匠,對建造的進度都是很大的幫助。”諸葛雄也大聲表示贊同。

華安覺得也是這個道理,於是,立即下達命令,讓麾下心腹,分別前往關中、河北、荊州、兗州、揚州、青州等多處位置,負責招募大量的技術嫺熟的工匠,以加快洛陽城的建設。

幾日後,商鋪的實景模型公示期已經結束,而洛陽城之中的大小商人,也全都正式簽署了購買商鋪的協議,並按照競價後的價格,當場就繳納了應該繳納的購買費用。

這些商鋪的規模非常龐大,而且價格不菲,爲此,交易的金額是非常高的,爲了確保交易現場的秩序和安全,華安派遣了一千名親衛軍將士,將整個街道的重要出入口全都控制了起來,並要求涼亭所在的街道商鋪停業半日,所有的行人不許進入這條街道。

由於有充足的準備,商鋪預售的現場非常的秩序井然,所有的商人,全都按照已經敲定的價格付款,並獲得了官員們所頒發的房契,而後,便興高采烈的離開了。

待這些購買商鋪的商人全部都買完離開之後,官員們便將所有的錢財裝入預先準備好的大箱子,然後,在一千名親衛軍將士的護送下,押往北王宮之中。

很快,大量的錢財,便在親衛軍將士的押送之下,抵達了北王宮之中,並在北王宮的第二處院落裡儲存了起來,這裡是整個北王宮錢財的倉庫,足以存下大量的錢財。

如今。既然財力已經充足,擴建洛陽城,新建街道的工程,自然也就可以順利的進行了。

考慮到防盜的因素,華安決定先擴建城牆,待城牆建造足夠高度之後。再將原先的城牆拆掉,而後,才能展開建造商鋪和街道的工作,最後建造住宅。

不過,由於大批技術嫺熟的工匠都在修復皇宮,爲此,在關中等外地的工匠抵達洛陽城之前,擴建工作可能會進行的非常緩慢,畢竟。擴建皇宮更加的重要,而且,施工都已經完全展開了,若是因爲擴建城牆而改變計劃,就會嚴重影響皇宮的修復進展。

“王上,我們在皇宮的工匠之中,抽調了幾十名工匠,另外。又從附近的老百姓之中抽調了五六千的勞力,如今。城牆的擴建工作已經開始了。”一名部將走到華安的面前,大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好,真是太好了,雖然這些徵召的老百姓未必有很好的技術。但建造城牆是重體力活,對技巧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況且有幾十名工匠負責指揮,應該可以很好的完成修建城牆的工作。”說完看向身旁的幾名部將。

衆部將聞言,皆是認可的點了點頭。

“王上。建造城牆需要大量的石材,而日後建造房屋又需要大量的木材,這些物資我們儲備的並不多,必須要儘快準備這些,否則,大批的工匠抵達洛陽城之後,無法展開快速的建造啊!”王三看向華安,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如今,我們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建設,對石料、木料和生漆等物資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不過準備這些東西,有兩種方法,一是向商人直接購買,二是自己前去野外進行開採,向商人進行購買,自然是最好和最方便的方法,不過,我們如今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洛陽城的商人也提供不了足夠的材料,必須要自己前去野外開採才行啊!”說完看向身旁的部將。

“王上,如今,洛陽城周邊的勞力,幾乎都被我們徵用了,已經沒有多餘的人力可供差遣了,是否應該調撥部分新兵,前往山中開採石料和木材呢?”諸葛雄輕聲問道。

很顯然,由於修復皇宮和新建城牆的需要,洛陽城周邊的可用勞力,已經被抽掉了很多,根本已經無法抽調再多的勞力,進行開採石料和木料的工作了,爲此,諸葛雄才會想到讓新兵去做這件事情。

華安仔細考慮了片刻,正色道:“諸葛將軍說的很對,在這種情況下,是應該讓新兵承擔這項任務了,不過,洛陽城周邊的防務也非常重要,所以本王覺得,只要派遣兩萬新兵,在洛陽城附近的山中進行開採就可以了。”

顯然,華安不想因爲開採石料和木料,而大幅度的減弱洛陽城周邊的防務,以免讓潛在的敵人有機可乘。

“王上,此次如此大規模的建造街道和住房,對石料和木料的需求量是非常龐大的,僅憑兩萬新兵,只怕難以有效的供應啊!”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這個問題,本王自然很清楚,不過,石料和木材的準備,不一定要全部在洛陽城周邊,只要是洛水和黃河所經之處,皆可以進行石料和木料的準備,然後,將這些開採好的石料和木料裝上船,通過水路運往洛陽城,如此,石料和木料短缺的問題,不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了嗎?”說完看向身旁的衆部將。

衆部將聞言,皆是大爲驚喜,華安說的沒錯,石料和木料的準備,完全沒有必要全部在洛陽城周邊進行,畢竟,洛陽城周邊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難以供應全部的需求,而洛陽城瀕臨洛水的優勢,讓其餘地方的材料,可以通過水路,非常順利的運抵洛陽城,所以,解決洛陽城資源短缺的現狀,完全可以依賴水路的運輸來完成。

“王上的意思,是讓洛水和黃河沿岸的各縣官員,負責籌集洛陽城所需的木料和石料?”王三小聲問道。

華安點頭道:“沒錯,在洛水和黃河沿岸的宜陽、剻鄉、偃師、鞏縣、成皋、孟津等所有城池的官員,都要動員轄區的老百姓,對靠近洛水和黃河岸邊的山林進行開採,並將開採好的石料和木料裝上船隻,並以最快的速度運向洛陽城,至於各縣開採石料和木材所需的費用,則暫且由各縣承擔,待石料和木材運抵洛陽之後,再根據所運石料和木材的多寡,向各縣下撥相應的費用。”

衆部將聞言,皆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華安的這種做法,可謂是非常的合理與明智,既解決了石料和木料短缺的問題,而且,還不會花費太多的錢財,畢竟,將任務交給各地的官員之後,華安可以完全控制開採石料和木料的價格,而若是採取從商人手中購買的策略,則商人很有可能因爲洛陽城急需這些材料而哄擡價格,這樣一來,建造街道和房屋的成本將大大增加,甚至,很有可能會出現建造成本大於售賣成本的情況,而這將徹底打亂華安的既定計劃,所以,爲了控制成本,華安將開採石料和木料的工作,交給了各縣的官員,並且,會根據開採這些材料所需要的人工費和運輸費,進行相應的支付。

任務在最快的時間內,下達到了洛水和黃河沿岸的各縣,各縣官員在接受華安的命令之後,立即開始組織人力,前往靠近洛水或者黃河的岸邊的山中,進行開採石料和木料的工作,同時,抽調大型漁船,讓他們負責將準備好的木料和石料,運往洛陽城方向。

就在各縣的開採工作,在有條不紊進行的時候,幾名工匠已經將建造住房的規劃圖做好了,並交到了華安的手中。

華安看了之後,大體上還是非常滿意的,不過,在一些細節上還不滿意,於是,讓他們從新進行修改。

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
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