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

趙國前鋒大將孫伏都進犯烏江城,僅僅幾個時辰的工夫,烏江城便告陷落,守城的士兵戰死一半,剩下的全部逃往歷陽城。

孫伏都見歷陽城堅固且有萬餘兵馬守衛,便不敢貿然進攻,他守在烏江城,等候石虎的主力大軍。

幾日後,石虎率領的主力大軍浩浩蕩蕩的向烏江城方向開進,麾下大將姚戈仲則率領兩萬偏師悄悄的離開主力大軍,轉道向西行進,準備偷襲蕪湖渡口。

在石虎主力大軍陸續進入烏江城的時候,大晉朝廷便判斷,石虎主力大軍會從烏江渡口強渡江水,於是調集京城附近的揚州軍團三萬人馬,進入烏江渡口南岸設防。

揚州軍團本有十萬兵馬,但趙國青州軍團十萬大軍進犯大晉的徐州,徐州軍團人馬較少,難以抵擋趙軍的進攻,因此,大晉揚州軍團的主力七萬人馬已經渡江增援徐州,留在江南的人馬只剩下三萬。

烏江城只是座小城,且距離歷陽城很近,大約只有五十里,叛軍若要在江北站穩腳跟,則必須要攻破歷陽城,但歷陽城易守難攻,且有晉軍萬餘人馬駐守,若要強行攻打,損失會很大,而且會相當耗費時間,只怕攻破歷陽城後,江南的晉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甚至遠在交州的北伐軍也會及時返回,情況將向着不利於趙國的方向發展。

於是,石虎和麾下的大將皆認爲不用攻打歷陽城,直接渡江攻打晉國的都城建康城,只要攻破建康城,俘虜了晉國的皇帝,歷陽城的守將自然會乖乖的獻上降表,甚至整個江南都可以輕易的掃平。

而堅守在歷陽城的晉軍人馬,也沒有力量出城與趙國主力對戰,只能被動的守衛城池,對於趙國主力人馬在烏江渡口即將展開的行動,毫無干預的能力。

烏江渡口是江水中的重要渡口,也是晉軍重點經營的渡口,在渡口兩岸原本各自停泊了數千艘船隻,但由於趙國大軍的進逼,現如今,所有的船隻全部停泊在南岸。

趙國大軍佔據了渡口的北岸,若想渡江則必須要有大批的船隻,爲此,石虎下令在烏江渡口附近進行大規模的造船行動,而且除了工匠、奴隸,甚至士兵都加入了造船的行動。

趙國的造船行動搞得動靜很大,這讓大晉朝廷進一步肯定了,石虎會從烏江渡口南下的判斷,爲此,大晉朝廷將更多的軍用物資調往烏江渡口,其中,僅箭矢就有三百萬支,分到每個士兵手中,平均一個士兵一百支箭矢。

就在大晉朝廷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烏江渡口的時候,趙國大將姚戈仲所率領的一支兩萬人馬的偏師,利用夜色的掩護,已經抵達蕪湖渡口的北岸,而大晉蕪湖渡口的守軍卻渾然不知,在姚戈仲兩萬大軍的突襲下,蕪湖渡口的北岸被佔領,幾十艘艦船沒來得及撤往江水以南便被姚戈仲俘獲了,而這一切,處在蕪湖南岸渡口的晉軍卻渾然不知。

姚戈仲命令所部前鋒穿上晉軍的軍服,打着晉軍的旗幟,大搖大擺的向江南進軍,而南岸的晉軍見駛來的是自己的船隻,船上的旗幟也是自己的旗幟,便絲毫沒有懷疑什麼,甚至前往渡口迎接。

艦船抵達渡口後,躲在船艙裡的數千趙國精銳突然衝出,南岸的大晉守軍淬不及防,損失極爲慘重,一陣廝殺之後,趙國大軍便將蕪湖渡口南岸徹底的佔領,而後,渡口的所有船隻開往北岸,將尚在北岸的主力人馬全部運往南岸。

兩萬大軍全部抵達南岸後,姚戈仲面臨兩個選擇,第一便是沿江東進,襲擊烏江渡口南岸的揚州軍團,接應石虎的主力大軍渡過烏江渡口,而後,全軍十萬人馬匯合一處,向大晉的都城建康城發起進攻。

第二,可以直接率軍東進,以兩萬人馬的力量,突襲晉國的都城建康。

這兩個選擇各有優劣,第一個選擇比較持重,以兩萬人馬突襲揚州軍團的三萬大軍,姚戈仲有很大的把握可以擊潰對方,即使打個平手,也可以極大的吸引揚州軍團的兵力,讓烏江渡口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從而讓處在烏江北岸的石虎主力大軍可以突破晉國的設防,抵達烏江南岸,而後兩軍合兵一處,向建康城發起進攻,十萬大軍的力量足以讓建康城的守軍難以抵擋,攻破建康城已是必然。

當然,這麼做的缺點是浪費時間,待大軍解決掉烏江渡口的晉軍時,消息早已傳入建康城,明知守不住城池的晉國皇族,不會呆在建康城等着被抓,而是會一路向南撤退,這樣抓捕起來很是困難,而只要不能抓住晉國的皇帝和主要大臣,就算攻破建康城意義也不是很大,晉國各地的守軍見皇帝仍在,就不會停止抵抗,掃平江南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而第二個選擇是直接以兩萬大軍突襲建康城,這樣一來,待晉國朝廷得知消息時,兩萬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晉國朝廷想向南避一避也不可能了,甕中捉鱉、關門打狗便是這一選擇的優點,但這一種選擇也有缺點,那便是太冒險了,畢竟,姚戈仲麾下只有兩萬大軍,就算兩萬大軍成功的突襲到建康城城下,能不能僅憑這點人馬攻破建康城是個很大的疑問,而且,萬一晉國援兵抵達怎麼辦,京城周圍還有多少晉軍,守衛京城的晉軍人馬多少,戰力如何,這些都是姚戈仲要考慮的問題。

姚戈仲本已下定決心要直接突襲建康城,但真的要行動時,他又陷入了猶豫之中,畢竟,此時他是孤軍射入,若是成功攻破建康城則是萬事大吉,萬一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父親,您在憂慮什麼。”見姚戈仲一臉的愁苦,姚襄輕聲問道。

這個姚襄是姚戈仲的第五子,如今,雖然只有十五歲,但卻是臂力過人,膽氣絕倫,深得姚戈仲的信任和欣賞。

姚戈仲側首看向姚襄,道:“襄兒,爲父是在擔心力量不足,建康城畢竟是晉國的都城,經營多年之下,必是易守難攻的堅城,就憑我軍的兩萬人馬,真的可以攻破建康城嗎?我軍糧草不多,若十日之內不能破城,後果便是全軍覆沒啊!”

姚襄聞言,眉頭一揚,道:“父親不必擔心,王上的主力人馬已經將江南的晉軍主力全都吸引過去了,孩兒派往建康城的細作已經傳回消息,此時建康城的守軍只有烏衣六營,共六千人馬,這些烏衣營將士,平時耀武揚威,真的打起仗來,絕不是我軍的對手,憑我軍兩萬人馬,十日之內一定可以攻破建康城,抓住晉國的小皇帝。”說完,姚襄一臉的自信。

聽了姚襄的分析,姚戈仲心情好了許多,他欣慰的看向姚襄,道:“襄兒,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不過,若是我軍沿江東進,奇襲烏江渡口南岸,你覺得如何。”

姚襄搖了搖頭,道:“父親,此計雖然穩妥,但卻一定會讓晉國王室逃之夭夭,只要抓不住晉國王室,王上就會很不高興,況且,奇襲建康城,抓住晉國的小皇帝,功勞都是父親的,這可是曠世奇功啊?”

“襄兒,你說得對,我軍當急襲建康城,只要抓住了晉國的小皇帝,掃平江南只在旦夕之間。”姚戈仲終於鼓足勇氣,他走向大帳中的軍用地圖前,看着江南地形圖,緩緩道:“若要避開烏江渡口的晉軍,我軍當繞過於湖城,沿着丹陽、秣陵小路行進,只需一日,大軍便可抵達建康城下。”

“父親,事不宜遲,我軍現在就出發,日落之前便可抵達建康城下。”姚襄抱拳道。

姚戈仲咧嘴一笑,大聲道:“一日之內兵力建康城下,晉軍一定淬不及防,也許明日此時,爲父就坐在晉國的皇宮大殿之中了,哈哈哈!”

“父親,讓孩兒打頭陣吧!孩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姚襄主動請纓,要求做大軍的前鋒。

若能攻破建康城,姚戈仲當居首功,其麾下的前軍將領自然也是大功一件,姚戈仲自然願意將這個大功勞讓給自己的兒子,於是,痛快的說道:“好,襄兒,爲父就命你爲前軍統帥,你即刻率領三千大軍,殺向建康城。”

“是,父親。”姚襄一臉自信,似乎建康城的城門已經爲他打開了,天大的功勞已經擺在面前了。

姚襄率領三千前軍,從蕪湖渡口立即出發,率先向建康城方向進軍,半個時辰後,姚戈仲率領主力人馬隨後進發。

在姚戈仲的兵馬攻破蕪湖渡口之後,蕪湖渡口的潰散士兵,部分退往附近的於湖城,於湖城守備得知蕪湖渡口失守,趙國兩萬大軍渡江而來,心下大驚,立即派遣快馬將這一緊急情況向朝廷彙報。

第二日一早,蕪湖失守的緊急軍情便傳到了建康城,大晉朝廷得知這一情況,頓時慌作一團,垂簾聽政的褚蒜子,立即召集京城五品以上官員進入朝堂商議對策。

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
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