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

謝艾通過這一場涼趙之戰,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能,成爲涼國崛起的一顆將星,深受涼王張重華的賞識和軍中將士的愛戴。

而涼王張重華也通過這一戰,大大的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從而使自己的執政地位更加穩固。

涼趙涼國休戰後,謝艾率領麾下兵馬返回姑臧,並將軍權交給張重華,以顯示自己毫無擁兵自重的野心,也減少了涼國舊貴族對自己的無端猜忌和攻擊。

見謝艾立下赫赫戰功而又不自大,張重華對其更加的信賴,並在此冊封其爲酒泉太守,並在一些重要的軍國大事上,徵詢謝艾的意見。

涼國大軍大破趙軍,取得輝煌的勝利,作爲一國之主,張重華除了要論功行賞之外,自然少不了一番慶祝。

在姑臧城的王府之中,張重華大擺筵席,邀請朝中和軍中的重要人物赴宴,以慶祝取得涼趙之戰的勝利。

作爲取得這場勝利的核心人物,謝艾自然是張重華的第一座上賓,爲了顯示對謝艾的恩寵,張重華讓謝艾坐在自己的身側,以便與之交流。對於張重華如此器重謝艾,涼國舊貴族心裡自然是有些不舒服,但此戰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的確是謝艾的功勞,這一點,就連這些舊貴族也不得不承認,爲此,儘管他們心裡有些酸溜溜的,但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意見,宴會依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觥籌交錯之際,衆大臣將軍們,免不了要互相恭維幾句,以聯絡彼此之間的感情,各種恭維奉承的話語。充斥着整個宴會。

酒至半酣,張重華看向謝艾,輕聲問道:“謝將軍,此次我軍大破趙軍,這全都是你的功勞啊!本王要好好的謝謝你。”說着端起酒杯看向謝艾。

謝艾頓感受寵若驚。忙站起身來。端起酒杯,正色道:“爲王上分憂,本就是做臣子的本分。臣只不多是儘自己的本分而已。”說完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哈哈!謝將軍還是這麼謙遜,有謝將軍在,本王可以高枕無憂了。”張重華說着,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謝艾見狀,頓了頓。說道:“王上,趙國大軍此次慘敗而歸,趙王石虎一定大怒,若臣所料不錯,少則數月,多則一年,趙國大軍必然會再次入寇。王上還是要多做準備啊!”張重華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你說的很對,石虎不是善茬,此次麻秋大敗而歸。石虎一定不會善不甘休,我軍的確要多加準備,謝將軍可領兵屯駐枹罕,以抵擋趙軍,可否?”

謝艾搖了搖頭,輕聲道:“王上,趙國佔據十州之地,國力遠遠勝過我涼國,僅關中兵力便不再我全國兵力之下,若是趙國大軍長期入寇,就算臣有通天本領,我涼國國力也會被消耗殆盡,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張重華聞言一驚,他對趙國的國力是很清楚的,僅憑涼國佔據西北一隅之地,長期與趙國對抗,對國力是極大的損害,而國力一旦衰落,涼國將很快不復存在。

“趙國富裕,國力強盛,謝將軍有何策略應對。”張重華向謝艾問計道。

謝艾連忙抱拳道:“王上,以臣之見,我涼國必須儘快與大晉朝廷取得聯繫,以藉助大晉朝廷的力量牽制趙國,如此一來,趙國顧忌大晉朝廷的威脅,便不能調集太多主力大軍入寇我涼國。”…

張重華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你說得對,我涼國世代效忠大晉朝廷,如今,仇池和蜀國都已被大晉收復,本王派去使者,可直接進入武都郡,從而與朝廷取得聯繫,而不必有借道之憂。”

“王上,只要我軍能與梁州的朝廷大軍遙相呼應,互相配合,便可有效的抵擋石虎的報復,還望王上儘快與朝廷取得聯繫,如此,涼國方可無憂。”謝艾說道。

張重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會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以與朝廷取得聯繫。

宴會剛一結束,張重華便迫不及待的親手書寫了幾封書信,一封是送往朝廷的,而另一封則是寫給都督樑、益、秦三州諸軍事的華安,以便儘快獲得大晉朝廷,以及邊關大將華安的支持,以共同應對趙國的威脅。

信件寫好之後,張重華連夜派遣了兩路使者,分別前往建康城和南鄭城,並要求使者以最快的速度行進。

######

在南鄭城方向,由於有了黑火藥的作用,採礦、採石等相關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量的生鐵原料,方方正正的石塊,堆滿了南鄭城的倉庫。

有了足夠的生鐵原料,兵器館的蒲鐵是最高興的,以前他打算要打造改良鐵質兵器時,總是擔心太過浪費原料,從而沒有真正實施,而如今有了足夠的原料,他自然可以放開手腳的試驗各種改良的兵器,以提高大軍的裝備水平。

而大量石塊的堆積,更是爲正在建設的大規模街道,提供了足夠的原材料,在南鄭城以北的新建街道位置,地面上已經鋪設了大量的石塊,看上去頗上檔次,各種店鋪客棧也正在建設之中,最靠近醫學館和館的一排店鋪,已經完全建造完畢,並開始有商人進駐,新建街道開始有了繁榮的跡象。

在各項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軍事建設也沒有落下,新招募的近五萬新兵,經過幾個月的適應性訓練,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只要邊關有戰事,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各種作戰裝備也全部到位,軍糧等物資足夠消耗數年,就更不用擔心了。

西北方向的消息仍在不斷的傳來,得知謝艾率領大軍所向披靡,已經將麻秋的趙軍徹底擊潰,華安心頭大爲高興。

趙國受此重創,短時間是沒有能力報仇了,梁州和秦州方向暫時安全,華安也可以更好的發展經濟和訓練軍隊了。

在刺史府之中,華安正在處理各種重要的公務,對於梁州各項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華安心裡比誰都高興。

“將軍,涼國使者求見。”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彙報了涼國使者抵達的消息。

華安聞言一愣,在這個時候,張重華派遣使者來幹嘛!有什麼目的。

“快快有請。”華安下令邀請。

很快,涼國使者抵達了刺史府,並恭敬的拜見華安,遞交了涼王張重華親自書寫的信件。

華安接過了信件,並當着使者的面閱讀了一遍,見張重華意欲藉助自己的力量牽制趙國大軍,華安輕輕笑了笑。

張重華的打算正是華安求之不得的,面對強大的趙國,華安只有與涼國大軍互相配合,方可從容的應對共同的危機,以減輕雙方所面臨的壓力。

在思考了片刻之後,華安拿出紙筆給張重華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華安答應了張重華的建議,並表示要團結起來,共同對付強大的趙國。

涼國使者離開之後,華安心裡一下子輕鬆了不少,只要與涼國互相配合,數年之內,梁州、秦州可保無虞。

而數年之後,石虎一死,趙國四分五裂,中原處處血戰,華安可與涼國大軍合兵一處,共同進攻趙國的關中軍團,從而進佔潼關,虎視中原。

#####

在鄴城方向,趙國天王石虎,聽說麻秋、孫伏都、王擢的三路大軍,被張重華打得大敗,不由得憤怒異常。

此戰的失敗,徹底打亂了石虎一統北方的宏願,因此,盛怒之下的石虎,怒吼着要將麻秋,孫伏都等將領斬首,在衆臣的苦苦勸說之下,方纔作罷。

不過,對於此次前線大敗,石虎並不打算就此罷休,如此奇恥大辱,他怎能忍受。

爲了報這一箭之仇,石虎打算立即派遣鄴城的精兵,增援西部的關中軍團,立即對涼國發起新一輪的進攻,在衆臣的苦苦勸說之下,方纔決定暫緩出擊。

經過與朝中衆臣的研究,石虎決定在第二年的開春,再次舉重兵討伐涼國,並決定動用鄴城的精兵,以增強麻秋的實力。

####

幾個月後,已經到了秋收的季節,梁州全境開始了搶收莊稼的行動,各種新鮮的作物堆滿了倉庫,這一年,又是個豐收之年,老百姓和府庫的存糧都又增加了許多。

在糧食成災的南鄭城,各種糧秣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損害了種糧百姓的利益。

爲了平抑物價,華安將市面上多餘的糧秣收購了大半,這樣既保證了這些糧食合理的價格,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存儲的糧草,以備北伐之用。

在秋收的同時,南鄭城中新建的街道也基本上建造完畢了,由於緊靠北門,地勢好,已經有好多客棧和商鋪都進駐了商人。

如此大氣的街道,自然更能吸引外來的客商,在這些商人相繼進駐新街道之後,各地的客商都一股腦的涌入了新街道,尤其是大規模的商隊,更是喜歡在寬敞的新街道購物和販賣遠方的貨物。

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
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