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

孫伏都與劉銖等人被斬殺之後,剩餘的羯族勇士皆四散而逃,並在鄴城的各個角落躲藏起來,以躲避被斬殺的命運。

粉碎了孫伏都等人的陰謀,石閔與李農皆鬆了一口氣,這一次的刺殺陰謀,算是平安的躲過了,但在鄴城之中,一定還存在着更多的陰謀,因此,他們一定也不敢放鬆警惕。

李農看了看孫伏都的屍體,輕聲道:“武德王,孫賊等人已死,但鄴城之中,羯胡兵馬仍佔據優勢,只怕還會興風作浪,我們還是要小心啊!”

“上次是石苞要置本王於死地,這次是孫伏都、石成、石啓等人,他們皆是胡人,而且都是石鑑身邊之人,看來,幕後的主謀應該是石鑑無疑了,真是可恨。”石閔一臉怒氣的說道。

“沒錯,剛纔孫伏都在下令的時候,也說了是奉皇命誅殺我等,應該是石鑑的陰謀,真是想不到我等全力擁護石鑑登上帝位,他卻要將我等置於死地,哼!”李農也是滿心怒氣。

石閔思索良久,感慨道:“先皇也算待我不薄,所以本王跟隨先皇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也算報答了先皇的養育之恩,可爲何石遵、石鑑、石苞、石袛等人,皆不能容我,非要置本王於死地,這是爲何?”說完凝目看向麾下衆將。

“因爲武德王與李將軍掌控軍權,因而遭到石遵和石鑑的猜忌。胡人將校更是因爲恐懼,所以也欲誅殺武德王與李將軍。”一名乞活軍將領說出了原因。

石閔怒道:“先皇死後,中原大亂。本王掌控朝廷大軍,也是爲了震懾諸將,以維護大趙國的江山,若不是本王強力鎮壓,石衝等輩已經殺進鄴城,並屠戮鄴城百姓矣,鄴城能不被外軍攻破。本王可謂居功至偉,況且。本王也不曾虧待胡人將領,他們爲何一心要誅殺本王?”

乞活軍將領,抱拳道:“武德王應該清楚,我等皆是晉朝遺民。並非趙國皇族血脈,卻掌握了大趙國的朝政,如此一來,自然會遭到猜忌,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胡人也是明白的,況且,自先皇執政以來。便刻意苦役晉人,晉人百姓連豬狗都不如,百姓之中怨氣極深。胡人將校個個手中都沾滿了晉人百姓的鮮血,因此,十分擔心遭到報復,而武德王與李將軍掌控朝政,勢必會重用晉人,如此一來。他們就更加的恐懼了,爲此。自然是想要置武德王於死地。”

“原來如此,這麼簡單的道理,本王怎麼就沒有想到呢?看來,只要本王活着一天,胡人將校就不會放棄誅殺本王。”石閔終於豁然開朗。

“武德王,既然如此,還留着這些胡人幹什麼,不如一口氣全殺了,一個不留。”一名將領說道。

“胡人亡我之心不死,留着只會是個禍害,還是全殺了乾淨。”又一名乞活軍將領,建議殺掉鄴城的胡人。

“這麼多年,胡人百姓與將士殺害我族百姓,隨意搶奪我族百姓的財物,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也該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末將支持殺掉鄴城所有的胡人,爲我族死去的百姓報仇。”又一名乞活軍將領,大吼了起來。

見羣情激奮,石閔陷入了沉思,此刻,在鄴城之中,胡人的兵馬比乞活軍還多,鄴城之中的胡人百姓更是多達幾十萬,這麼多的人,一口氣全殺了,勢必會引起鄴城的巨大混亂。

胡人彪悍,肯定不會束手待殺,一定會全力反抗,如此一來,就算乞活軍與晉人百姓可以取勝,也勢必損失慘重,並且,中原地區的胡人,經過幾十年的繁衍生息,數量已經達到驚人的幾百萬之多,而晉人被奴役和壓迫,人口規模也僅剩幾百萬,可以說,胡人的人口占了中原總人口的半數,是一支極爲強大的力量。

此時,若是將鄴城的胡人全部殺掉,就等於對中原的半數人口宣戰,即將遭到的反抗勢力將非常的強大,爲此,石閔必須慎重又慎重,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下達這樣命令的,只要胡人百姓願意安分守己,他就不會大開殺戒。

“鄴城之中,胡人百姓佔據多數,如何能全部斬殺,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石閔反對全面斬殺胡人,以徹底掃清鄴城的反對勢力。

“武德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胡人皆是殘暴之徒,亡我華夏之心不死,不趁此時機將其全部斬殺,更待何時。”乞活軍將領,殺意甚重,似乎已經急不可耐了。

李農也是個考慮大局的人,他看向衆將,輕聲道:“石苞,孫伏都之流,不能代表所有的胡人,鄴城胡人百姓足有幾十萬,並無明顯罪行,豈可大規模屠戮,各位將軍不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武德王,就算不屠戮胡人,爲了預防胡人造反,也該對胡人有所限制,否則,鄴城的胡人一旦造反,後果不堪設想。”乞活軍將領正色說道。

石閔聞言,覺得很有道理,畢竟,鄴城有幾十萬胡人百姓,若是一同造反,僅憑數千乞活軍是很難鎮壓下去的,而百姓造反,必須依賴兵器,只要限制胡人擁有兵器,胡人百姓再多,也沒有造反的實力。

“立即傳令,將防守臨水城的一萬乞活軍調回鄴城,而後發佈命令,收繳胡人將校和百姓的所有武器,內外胡人如果有人膽敢拿起武器的,一律斬首!”石閔大聲下達命令。

“是,武德王。”部將大聲領命。

部將策馬前往臨水城傳令,而石閔與李農則率領部分乞活軍將士,向石鑑的寢宮行去,此刻,他們要對石鑑進行警告性的敲打,以震懾石鑑,讓其老老實實的做他的傀儡,不要再興風作浪。

在石鑑的寢宮,內心恐懼不已的石鑑,正強裝鎮定的摟着一名婦人,在一起調笑,見石閔、李農走了進來,忙推開懷中的婦人,輕聲道:“武德王、李將軍,你們此來,有什麼事情嗎?”

“孫伏都、劉銖等人,意圖謀刺臣等,皇上可知?”李農怒聲說道。

石鑑聞言,故作驚訝,忙道:“難怪宮中一片混亂,原來是孫伏都等人作亂,二位愛卿,可立即領兵斬之。”

“孫賊等人已被斬殺,皇上日後一定多加註意,要遠離此等亂臣賊子,否則,當有性命之虞。”石閔頗帶威脅的說道,隨即與李農領兵離去。

石閔走後,石鑑雙腿不自覺的軟了一下,這一次的威脅,並沒有讓石鑑退縮,反而讓石鑑下定決心要誅殺石閔、李農。

一日後,防守臨水城的一萬乞活軍抵達了鄴城,隨後,石閔發不了禁止胡人百姓擁有兵器的命令,並派兵收繳胡人將士的武器。

此令一下,立即引起了鄴城所有胡人的警惕,在胡人的心中,石閔無緣無故的收繳他們的武器,是要殺戮他們的前奏,因此,大量的胡人開始逃離鄴城。

鄴城之中的胡人將士更是害怕,作爲軍人豈能沒有兵器,石閔收繳他們的兵器,讓他們感受到了危險的信號。

在經過短暫的商議後,胡人將士聚集在一起,準備衝破城門,殺出鄴城,以保存一條性命。

“殺……”胡人將士大吼着,向城門方向殺去,並與控制城門的乞活軍交戰在了一起。

在求生慾望的支配下,胡人將士戰力大增,並衝破城門,逃出了鄴城,大量的胡人百姓,也跟着逃了出去。

見胡人將士極不配合,鄴城各座城門廝殺聲一片,整個鄴城一片混亂,石閔感受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按照這種情況,再發展下去,鄴城將血流成河,並完全失去控制。

思慮再三之後,石閔立即下令,讓守衛鄴城城門的乞活軍打開城門,並告訴全城的百姓,願意跟隨他的可以留下,不願意跟隨的可以自由離去,絕不阻攔。

石閔發佈這條命令的目的,是爲了儘快將與自己不是一條心的胡人全部驅除出鄴城,以消除鄴城的危機。

此令發佈之後,胡人將士和百姓,紛紛從各處城門四散而出,而附近的晉人百姓聽說後,則全部蜂擁入城,以至於,鄴城各座城門的門洞都被擠滿了。

逃離鄴城的胡人百姓和將士,部分向北面的襄國逃去,那裡是趙國新興王石袛的地盤,他們打算前去歸附,而剩下的胡人百姓則逗留在鄴城外圍的村鎮,以觀望鄴城的形勢,一旦形勢轉變,他們還是打算回去的,畢竟,他們的家在鄴城,謀生的手段也在鄴城,背井離鄉的日子並不好過。

在鄴城之中,還有數萬胡人百姓不願離去,他們服從了石閔的命令,將家中可以作爲兵器的物品,全部上繳,並打算做個老老實實的順民。

石閔驅除胡人,重用晉人,這一行爲引起了胡人的強烈不滿,那些逃出鄴城的胡人,聚在一起,準備給石閔一個教訓。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陰謀泄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九百七十七章 實景模型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陰謀泄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九百七十七章 實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