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

皇甫明聞言,知道華安有重要的任務,於是,連忙抱拳道:“啓稟將軍,聰士營五百聰士,隨時可以執行各種任務,請將軍下令吧!”

一聽有五百聰士,華安心頭大喜,幾個月不見,皇甫聰和皇甫明兄弟,居然又訓練了兩批聰士,如今,聰士的規模已經達到五百,算是非常可觀的數目了。?。。

華安也不廢話,看向皇甫明,正色道:“皇甫明,眼下本將急缺趙國的各種情報,所以打算派遣所有的聰士前往趙國的各大城池,以探查需要的情報,你覺得這些聰士,可以勝任這個任務嗎?”

“將軍放心,聰士足以勝任此任務。”皇甫明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非常的滿意,大聲下令道:“皇甫明,你繼續留在南鄭訓練下一批聰士,由你大哥皇甫聰,率領全部五百聰士,前往趙國的重要城池和關卡,探查趙國的各種重要情況,不得有誤。”

“將軍,大哥和所有的聰士都去趙國執行命令,也讓末將一起去吧!末將還未去過中原呢”皇甫明見華安唯獨留下自己,心裡有些不甘。華安搖了搖頭,正色道:“不行,你大哥一行前往中原執行任務,至少需要兩年才能返回,在這兩年裡,聰士營必須有人打理,新的聰士也必須有人負責選拔和訓練,而這個任務,非你莫屬。”

見華安說的合情合理,皇甫明也只好放棄一起前往中原的念頭,畢竟,聰士營必須由他來打理。

“好了,皇甫明。你讓聰士們好好的準備吧!三日之後,必須前往趙國執行任務。”華安正色說道。

“將軍放心,末將一定照。”皇甫明抱拳接受了任務。

見聰士的任務已經安排妥當,華安擡步離開了聰士營駐地,起身返回刺史府。

三日後。三千斥候和五百聰士相繼離開南鄭。分批前往趙國境內,以完成華安所交代的重要任務。

看着這些精英分批離開南鄭,華安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期待。但願這些斥候和聰士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從而爲自己日後的北伐服務。

爲了獲取趙國的各種信息,華安派遣這麼多的斥候和聰士,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但情報工作做的再好。若無強悍的軍事實力,以及支撐軍事實力的後勤保障,北伐的前途依然渺茫。華安覺得有必要繼續加強軍事和後勤的建設,尤其是吐谷渾大單于葉延的態度,更是讓華安覺得,必須增加軍事實力,以應對多個方向的威脅。

爲了應對吐谷渾日後可能的進犯。華安麾下精銳的雷暴軍團,必須時刻駐守武都郡,以防備吐谷渾的威脅,同時,還要加緊訓練武都郡的民兵。以防止雷暴軍團的兩萬人馬太過單薄,不是吐谷渾的對手,按照一比二的比例,華安在武都郡保持雷暴軍團的兩萬人馬,同時也保持了四萬後備民兵,主力和後備軍團加起來足有六萬人馬,防禦吐谷渾應該足夠了。

同時,益州方向也需要大批的兵力防守,鐵牛軍團駐守益州最核心的位置,不可以隨意離開,李奕麾下的一萬大軍則需要面對牂牁郡的蜀中叛軍,也動彈不得,所能調動的只有李亮的一萬益州軍,梁州軍三萬人馬,必須留下一萬防守,只能調動兩萬,在加上秦州楊安的一萬人馬,趙武北伐軍的兩萬人馬,總共才六萬主力兵馬,算是親衛軍便是七萬,面對中原的強敵,似乎還少了一些。

眼下,梁州越來越繁榮,外來人口也多了起來,再一次擴兵的條件已經成熟,華安已經下定決心,再一次擴大兵力,同時,將幾個月前戰損的兵力全部補充完畢。

對於擴充哪一隻人馬,華安思考了許久,最終決定擴充楊安麾下的秦州軍,畢竟,秦州軍的人馬最少,只有一萬人馬,同時,親衛軍之中的親兵五營和無當五營也將分離開來,組成一萬人馬的親衛軍和一萬人馬的無當飛軍,親衛軍的主將仍由王三兼任,而無當飛軍的主將,則自然非諸葛雄莫屬了。

想好了這一點之後,華安連忙召見了王三和諸葛雄,並詢問二人的意見。

“大哥,眼下我梁州軍餉充足,軍糧更是堆積如山,擴充幾萬人馬不算什麼,將士們一定會全力支持的。”王三表示全力支持擴軍。

“將軍,無當飛軍擴充五千也是不成問題,就讓末將返回南中募兵吧!”諸葛雄也表示了極度的支持。

見二人全部支持自己的擴軍計劃,華安心頭大爲高興,頓了頓,下令道:“王三,你就在南鄭附近擴軍,諸葛雄,你帶領一千人馬返回南鄭,募兵五千,而後返回南鄭訓練。”

“謹遵將令。”王三和諸葛雄連忙領命道。

華安點了點頭,讓他們立刻前去準備。

王三和諸葛雄走後,華安拿起紙筆,給遠在始昌城的楊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讓其留下五千人馬駐守始昌城,並率領剩餘的五千人馬返回武都城,並額外擴充一萬大軍,是秦州軍團的兵馬達到兩萬,這樣一來,在北伐的時候,秦州軍、梁州軍和北伐軍就各有兩萬人馬出戰了,再加上益州軍、無當飛軍、親衛軍各一萬人馬,北伐的主力兵團可以高達九萬了,若是再擴充輜重營人馬,讓輜重營兵力達到一萬,這樣便是完整的十萬雄師了

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統領十萬大軍北伐中原,華安心頭就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從軍這麼久,他還真的從未統領過如此龐大的軍隊,統領十萬大軍是一種什麼感覺,會遇到什麼挑戰,華安心裡充滿了期待。。

信件寫好之後,華安讓麾下親兵立即將信件送往始昌城,並交給楊安,讓楊安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

親兵奉命走後,華安便開始思考統領十萬大軍出征的各種事宜了,按照華安的設想,十萬大軍是一支極爲龐大的軍團,如何靈活調動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的確非常考驗一名將領的能力,尤其最讓華安頭疼的是後勤的問題,軍隊的數量越多,對後勤的要求就越高。

按照兵書所說,揮師遠征,一名士兵的給養,需要十名士兵來解決,如此算來十萬大軍的出征規模,就需要一百萬的老百姓負責給養,若是真的需要這麼多,梁州和益州的老百姓基本上會被掏空的,這將會嚴重損害兩州的商業和農業的穩定發展,是華安既不願意看到的。

爲此,華安覺得一定要提高後勤運輸的效率,絕對不能讓一名士兵佔用十名老百姓。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華安苦思冪想,總算總結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方法,第一,是大規模的建造適應複雜地形的輜重車,讓一個人駕馭輜重車運糧和用肩扛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效率至少可以提高好多倍。

第二,繼續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在出徵的時候,軍糧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就算是輜重車,也只能提高几倍的效率,而驅趕牛羊作爲大軍的糧食,效率就能明顯的大幅度提高了,而且,牛羊是活的,對地形的適應性遠遠超過任何先進的輜重車,用牛羊作爲大軍的糧草,將會極大的減少徵發老百姓的人數。

第三,穩紮穩打,不要孤軍深入太遠,短距離的運輸對後勤的要求遠遠低於長途的運輸,在攻下近距離的目標後,穩定這一片區域,然後,讓新佔領的區域成爲自己的大後方,這樣一來,再次進軍的時候,便可以從新佔領的區域開始運糧,從而大大減少了徵發百姓的數目,進一步節省民力。

其中,第三個辦法屬於戰略層次的決策,只要自己注意執行就行,而第一和第二就需要麾下的相關人員來執行了。

關於大力發展畜牧業,華安需要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讓老百姓願意養牲畜,同時,西鄉城附近的軍用養殖場也要繼續擴大規模。

軍用養殖場的事情,華安打算交給陳霆去解決,而鼓勵老百姓養殖所需要制定的政策,華安打算讓馬當去辦。

這些很小的事情,華安相信他們一定會全力辦好的,果然沒有讓華安失望,陳霆和馬當接受任務後,很快就將事情辦得井井有條,讓華安心頭大爲滿意。

運輸軍糧這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解決了,華安當下,還需要解決的重要事情是輜重車的問題,畢竟,將士們不能光吃肉,大米和穀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除了食物,還有許多軍用物資需要運輸,比如箭矢,黑火藥,營帳等等。

而製造大量能夠適應山地地形的輜重車,是必須要由兵器館的那些人來完成了,爲此,華安連忙前往兵器館,並給蒲鐵等人下達了研製新型山地輜重車的任務。

蒲鐵等兵器館的人才,毫不猶豫的接受了華安的命令,並各顯神通,開始了研製山地輜重車。)

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
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