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

華安已經提前得知了何忠等人的計劃,而除了他之外,知道這件事的就只有麾下的兩名侍衛,而這兩名侍衛也被軟禁起來,如此,便只有華安一人得知這一消息了,爲了不打草驚蛇,華安決定不向任何屬下說出這件事情。

而何忠的這一計劃,必須得到褚堅的支持,否則,若是褚堅不開宮門,何忠的外援兵馬便不可能進入皇宮,所以,褚堅應該已經知道這個計劃纔對,而到目前爲止,褚堅並沒有派遣屬下向自己彙報任何情況,是褚堅投靠了何忠,還是何忠暫時沒有將計劃告訴他呢?

華安思來想去,覺得褚堅背叛自己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事情還未完全辦妥,何忠爲了防止泄密,還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褚堅,不過,他相信,何忠很快就會要求褚堅配合的,而褚堅也會在第一時間將這件事情向自己彙報的。

如今,華安已經得知了何忠的陰謀,一顆懸着的心,自然也就落地了,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靜觀其變,並提前做好應對的部署,從而將陰謀對付自己的人,一網打盡。

仰頭看向天邊的烏雲,華安微微吁了口氣,他知道,這一次■,的事變,必然會對朝政造成不小影響,很多反對自己的人,都會被誅殺,六大勢力派駐在洛陽城的細作,也將面臨一網打盡,流血自然是少不了的了,不過,華安還是希望能夠少流一點血,以免讓繁華的洛陽城被血雨腥風所籠罩,不過,華安自己也非常清楚,該來的終歸還是會來的,該流的血一滴都不會少。一切都已經註定,不會因爲他的內心憐憫而有所改變。

隨後,華安下達命令,對麾下的監視人馬做了一番調整,以讓他們可以更加有效的盯住何忠等人和六大胡人勢力。

####

在洛陽城的何忠府邸,殷劍急忙奔了進去。並直接走向了正堂。

“殷將軍,老爺不再正堂,在密室等着將軍呢?”殷劍剛剛走到正堂,一名下人便說了一句。

殷劍聞言,徑直向密室方向走去,並很快邁了進去。

“怎麼樣,燕國方面有什麼意見沒有?”殷劍剛剛走進密室,何忠便緊張的問道。

ωωω.ттkan.¢ ○

殷劍立即將手中的信件交給何忠,正色道:“慕容英留了一手。他不願前往皇宮行刺,而是要在外圍搗亂,吸引城內的兵馬出征剿賊。”

何忠看了看信件,意味深長的說道:“這個慕容英年紀輕輕,居然能有這份見識,非常不簡單啊!他會不會已經看出我們的計謀了。”說完緊張的看向殷劍。

“應該不會吧!這件事只有我們幾個知道,根本不可能外傳,慕容英怎麼可能會知道呢?”殷劍連忙搖頭否認。

何忠認可的點了點頭。輕聲道:“說的不錯,我們的計劃極其隱蔽。陸文和周猛是不會走漏消息的,看來是我多慮了,不過,慕容英的計劃還是比較可行的,就讓他們在城外鬧騰好了,如此。城內的兵馬必然會被調走一部分,如此,我們的計劃更加容易成功。”

顯然,既然燕國的慕容英不同意進入皇宮行動,他也不好強迫。畢竟,他們是合作關係,而不是臣屬關係,若是惹得慕容英不高興,就壞了大事了。

殷劍想了半天,正色道:“國叔,若是僅在洛陽城附近鬧騰,就算城內的兵馬出城了,也可以很快返回,而且,城外若是太過動盪,其餘幾支援兵豈不容易暴露,只怕還未進城,就被發現了,如此,我們就功虧一簣了。”

何忠一想,也是,連忙問道:“殷將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殷劍嘴角一抹冷笑,正色道:“不如讓他們在距離洛陽城三十餘里的位置鬧騰,如此,城內的兵馬一旦前往,短時間內便不能立刻回援,而且,城外的幾支援兵也不容易被發現。”

“妙計,妙計啊!”何忠誇讚了一句。

殷劍接着道:“皇上生辰之日,皇宮內的北王麾下兵馬,應該僅有幾百人當值,所以,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胡人兵馬進入皇宮,況且,若是太多的兵馬涌入皇宮,我們也不好控制啊!萬一他們翻眼作亂,後果不堪設想,不如,就讓最弱的四支兵馬執行任務吧!他們有兩千餘人,對付北王麾下的幾百兵馬,足夠了,至於另外兩支兵馬,燕國的千餘兵馬,就讓他們前往北門的平縣鬧騰,而石國復的一千羯族兵馬,就讓他們在首陽山附近鬧騰吧!一旦他們鬧騰開了,朝廷很快就會得知消息,並在朝堂之上商議,到時候,國叔當力勸皇上,讓皇上派遣洛陽城的兵馬,前去剿滅賊寇,如此,城內必然空虛,我們的援兵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哈哈!殷將軍真是妙計,不過,爲了讓北王放心,我還要當着北王的面勸說皇上,讓四千烏衣營將士,也前去剿滅賊寇,爲國除害,如此,北王自然會讓麾下的主力兵馬一同前去剿賊的。”何忠正色說道。

“國叔想的周到,那我這就去準備。”殷劍笑着說道。

“快去吧!相信這一次,慕容英是不會拒絕的。”何忠高興的說道。

新的計劃制定出來之後,殷劍立即派遣心腹,將消息送往虎嘯山莊,並讓慕容英儘快回覆。

慕容英在接到信件之後,與慕容霸商議了一番,便欣然同意了何忠的計劃,並表示會全力支持。

在得到慕容英的全力支持之後,殷劍立即派遣五名心腹,將這一計劃告知其餘五大勢力,並等候五大勢力的回覆。

五大勢力在看了計劃之後,皆沒有太多的意見,他們早就對洛陽城和皇宮垂涎不已了,此次,若是真的能夠將城內的主力引出,他們不但要前往皇宮執行計劃。而且,還會趁機劫掠皇宮,搶奪大量的財寶。

得知其餘五大勢力,也已經同意執行計劃,殷劍非常的高興,並立即確定好日期。讓他們立即前往指定位置,做好行動前的準備。

很快,六大勢力已經開始準備,虎嘯山莊的大部分人馬,開始向平縣附近奔去,而趙國餘孽石國復也在幾名心腹的陪同下,奔向首陽山的老巢。

● tt kan● ¢ 〇

此時,何忠的計劃已經開始實施,城外的六大勢力。都在進行積極的準備,作爲主謀,何忠自然也不能閒着,他立即召見剛剛歸附的褚堅,準備讓他配合自己。

“烏衣第一營營主褚堅,參見國叔。”褚堅抱拳向何忠行禮。

雖然何忠的職位並不高,但身份顯赫,而且。深得皇帝司馬聃的信任,所以。見到何忠,他需要俯首參見。

“哦,褚將軍來了,快請坐。”何忠客氣道。

褚堅也不客氣,直接就坐下了,並輕聲問道:“國叔這麼晚找我前來。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顯然,此時天色已經非常晚了,何忠若沒有緊急的事情,是不可能召見他的。

何忠嘴角微微一笑,輕聲道:“褚將軍。你應該知道,北王素有野心,所以,此人存在一日,便會威脅皇上的地位,我們作爲皇上的臣子,應該爲皇上分憂解難纔對,將軍覺得呢?”說完看向褚堅。

褚堅聞言,愣了一下,不過,爲了顯示效忠皇帝,褚堅還是順着何忠的意思,正色道:“國叔所言極是,北王素有野心,真是朝廷之禍啊!”

見褚堅似乎也對華安有成見,何忠心裡大爲高興,並正色道:“褚將軍,既然北王素有野心,我們做臣子的,就絕對不能無動於衷,要想方設法爲皇上穩固江山。”

“國叔所言極是,不過,我們能怎麼做呢?”褚堅輕聲問道。

何忠笑了笑,拍了拍褚堅的肩膀,正色道:“幾日後是皇上的生辰,倒時候,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會前往宮中,爲皇上慶祝,屆時,也會有一支兵馬會從後宮進入皇宮,負責抓捕北王,將軍只需放開宮門,放這支兵馬進入宮中即可。”說完看向褚堅。

顯然,何忠還不想將全盤的計劃告訴褚堅,只是讓褚堅執行自己的命令。

褚堅自然想要進一步瞭解何忠的計劃,於是問道:“放一支兵馬進入後宮,是何路兵馬,有多少人?”

何忠臉色微微有些不悅,看向褚堅,正色道:“大約兩千餘人兵馬,將軍只管開門就好,別的就不要再多問了。”

“是,國叔,若是沒有其它的事情,褚堅就告退了。”褚堅抱拳說道。

“好,將軍早些歇息。”何忠已經安排好任務,自然不會挽留褚堅。

褚堅又微微行了一禮,並立即離開何忠的府邸,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何忠返回府邸之後,立即讓自己的侄兒顧石,悄悄的前往北王宮,將這一重要的消息告訴華安。

在北王宮之中,華安接連收到了屬下的彙報,根據這些情報,華安心裡很清楚,六大勢力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何忠的計劃已經正式開始實施了。

“暴風雨終於要來臨了,皇宮大殿,很快就會迎來一場腥風血雨啊!”華安看完一份份密報,感慨的說道。

“王上,烏衣營隊正顧石來了。”一名侍衛小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嘴角微微一笑,顧石果然是來了,這足以說明,何忠已經跟褚堅打好招呼了,何忠的計劃又近了一步,而且,完全是按照截獲信件上的內容在進行。

“快讓他進來。”華安輕聲下令道。

很快,顧石走了進來,並向華安行禮道:“小人顧石,參見王上。”

“不必多禮,你這麼晚前來,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消息。”華安明知故問道。

顧石抱拳道:“啓稟王上,的確有重要的消息,舅舅剛剛返回府邸,就讓小人前來告訴王上,何忠打算在皇上生辰之日的晚上對王上不利,並說到時候會有兩千兵馬前來皇宮,讓我舅舅打開宮門,放這兩千兵馬入宮。”

“兩千兵馬?”華安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從侍衛攔截的情報看,燕國的千餘兵馬會在城外襲擾,進入皇宮的兵馬應該是三千餘人,不過,根據屬下細作的彙報,除了燕國兵馬向不遠處的平縣方向奔去之外,趙國餘孽石國復也向首陽山方向奔去了,這說明,這支兵馬也要在城外作亂,從而吸引洛陽城內的兵馬,外出平叛,而這與顧石口中的兩千兵馬的情報不謀而合,讓華安對何忠的全盤計劃,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王上,的確是兩千兵馬,舅舅想問王上,何忠的命令是否執行。”顧石正色說道。

華安略作思索片刻,正色道:“執行,你回去告訴褚將軍,讓他執行何忠的命令,放這兩千兵馬入宮,還有,皇上生辰之日,你要多帶幾名護衛跟在褚將軍的身旁,以防止褚將軍有所閃失,本王若有命令,會派人告訴褚將軍的。”

顧石聞言,微微愣了一下,隨即,抱拳道:“是,王上,小人告辭。”說完轉身離開。

在顧石走後,華安開始全盤思索何忠的計謀,與侍衛截獲的情報相比,何忠的最終計劃有了一絲改變,不過,在顧石彙報之後,華安還是完全瞭解了何忠的計劃,並有了做好全面應對之策的準備。

華安看着眼前的地圖,發現首陽山與平縣相距不遠,兩支人馬若是在這兩處位置作亂,完全可以相互呼應,況且,首陽山和平縣地形都比較複雜,非常不利於大軍圍剿,所以,即便這裡只有兩支千餘人馬的隊伍,若要完全剿滅他們,必須要派遣十餘倍的力量,方可湊效,而此時洛陽城的兵馬,正好十倍於這兩支兵馬,所以說,何忠等人早就計算好了,要調走城內的大部分兵馬,從而有利於他們對付自己。

此時,華安既然已經得知了何忠的陰謀,自然會是要做出完全的準備,洛水以南隱藏着兩萬精兵,只要洛陽城有事,可以在極短的十年內抵達洛陽城,所以,華安對眼下的危機,還是胸有成竹的,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
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