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今人何必不如古

前面辯論得飛起,盧、張、王三人同樣記錄得飛起。

半場休息時,邵勳得空瞅了一眼,啞然失笑。

前面裴詵、毛邦以及他的發言倒沒什麼,與他們問答的諸郡士人所說之話前面就寫“賢良曰”,到最後才注一下說話之人的名字、籍貫。

恍惚間讓人回到了前漢年間著名的鹽鐵會議大辯論。

不過大梁朝的士人倒不至於辯論是不是要“與民爭利”————呃,也難說啊,魏晉以來士人做生意的很多,同樣可能不希望少府與他們爭利。

但說實話,邵勳倒是希望王戎、郭夫人這類貨殖達人多一些。

漢時可能只有大城市有一定規模的商業,如今有了府兵,這又多了一個消費羣體,數量還不少,最新數據是97200員。

他們的消費能力固然不如豪族,架不住數量多啊,在他們因爲戰爭破產之前,總體而言不可小覷。至少就目前而言,天下各軍府所在地是中小商人經常去的地方——大商人一般只搞批發,很少直接面向終端。

收回思緒,邵勳又看向特意召來的謝安,問道: “辯了一上午,安石有何見解?但講無妨。”

謝安一揮手中羽扇。

衆人都瞪大了眼睛,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太沒數了吧?

你若在王衍面前這麼做倒沒什麼,他畢竟是耍嘴皮子的,但面前這位可是握刀把子的,你來這個?你知道他什麼脾性嗎?

不過邵勳卻面帶微笑,臉色沒有任何變化。

謝安羽扇遙指院中一棵老鬆,道: “此樹獨自生長,爲北風勁吹多年而屹立不倒。堯舜垂拱時,亦未數過粟穗有幾粒,然天下大治。”

邵勳繼續笑着,還微微點頭。

他說話算話,萬象院會議期間暢所欲言,皆無罪,因此沒有說什麼。

“然則————”謝安話鋒一轉,手執羽扇對着西北方向拱了拱手,道: “若無逸民公這等勤勉之人,松下之閒人野鶴怕是要餓着肚子談玄了。”

媽的,裝逼!邵勳暗暗吐槽一聲,這喜歡裝的性子原來從小就有。

“此言甚善。”邵勳點了點頭,自去了。

待他走遠,謝安倒揹着手,吟嘯而去,自至院中找尋好友去了。

邵勳則來到太子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六郎,如何?”

“聽了半日,總覺得父親思慮過於長遠了。”邵瑾實話實說。

“繼續聽。”邵勳笑道: “朕可不只會在女人身上播種,亦善於爲天下播種。”

邵瑾眼角餘光微瞄,見左近無人,這才鬆了口氣亦笑道: “阿爺莫要玩笑了,今日多諸郡有名望之人。”

邵勳唔了一聲,又問道: “樑奴,難道你不希

望看到天下黎庶日子變好麼?譬如有人從交州運回糖,將糖價打下來,讓以前吃不起糖的人能吃到。”

“阿爺,此非盈欲過甚耶?”邵瑾反問道。

被兒子拿現成的理論反駁,邵勳一時竟沒有回答。

沒回答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不會反駁,而是有些感慨。

在上層統治者眼裡,老百姓能不能吃到糖根本不重要,這不是必需品。

相反,爲了搞糖,就要在交州建苑囿,很可能會奴役當地百姓,激起民變。

另外,糖你總得運回來吧?就算不全程走海路,你也得先海運至廣州,這中間又存在風險,船毀人亡幾次,人家就要說你爲了吃糖而害得船工家破人亡。

總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皇帝來說如此,對官員來說也是如此。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爲什麼要去做?這又不關係到國家存亡。

“以後朝廷財用短缺的時候,你就記起糖的好處了。”邵勳說罷便走了。

邵瑾若有所悟,同時下意識搜尋趙王的身影,三兄應該很懂此道吧?他和父親說起財計來頭頭是道,還編了規範坊市的律令…

******

吃罷午飯後,衆人稍事休息。

未時,王羲之又展開紙筆,開始記錄。

賢良(江原何點)曰: “紫微垣乃帝車所在,本當清輝流轉。僕昨夜觀星,卻見垣中星辰之氣結成絮團,當應在今日。僕請陛下與民休息,蜀中度田甚急,遠近騷然,今日又論有無,令天下士人不諧,恐非治國之道。”

尚書(洛陽毛邦)曰: “君言紫薇之事可有實證?若無實證,豈非信口胡說?”

賢良曰: “有史傳之事可驗。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此主妃後專制,彼時果有賈南風擅政。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裂爲二,有聲如雷者三。君道虧而臣下專僭之象也。是日,長沙王奉帝出拒成都、河間二王,後成都、河間、東海又迭專威命,是其應也。”

尚書曰: “漢儒天人感應之說,實則牽強附會。大梁開平元年五月甲申朔,日有蝕之,在井。井,主酒食,女主象也。然大梁開國,氣象萬千,何來女主之象?”

賢良曰: “此日蝕應在東南,彼有山後僭權,驗之矣。”

尚書曰: “今歲正月,白虹貫日,佔得月內近臣爲亂,亂在何處?”

賢良曰: “占卜不準。”

尚書曰: “何爲準?”

賢良曰: “或主外臣起兵作亂。”

尚書曰: “何時?”

賢良不能對。

尚書曰: “牽強附會,實乃可笑!天子令世人質疑、實證,若不能實證,便是可疑。汝速去也。”

何點被駁倒後,換了張輿記錄,讓王羲之喘口氣,休息一會。

邵勳讓人將記錄拿來。

這個何點動機不純,若非今天說了不因言獲罪,定要狠狠訓斥一番。

他所說的內容其實漢儒末期的僵化套路,天人感應,牽強附會,到現在還很有市場,連熱衷玄學的人都學習這玩意。

至於相信的成分有多少,那就看個人了。反正王衍很喜歡談這個,但邵勳發現他其實是不信的,原因也很簡單,很多星象、天變、日月異象根本就沒應驗,有些則是出現異象後再找一個發生的事件,牽強附會套上去。

這也是有人質疑天人感應學說的主要原因,怎麼聽着像是馬後炮呢?

毛邦深得他的意旨,提出要實證。

你不能證明,那就是假說,別拿這個當真理。

這個質疑、實證的態度,是邵勳極力想推廣的,也是他大政方針中提出“實事求是”的主要原因。

爭論到現在,說實話已經偏題的苗頭了。何點不從思想本身來反駁,而是迂迴人身攻擊,可見一斑。

或許辯論到最後都這樣。

前漢鹽鐵會議大辯論,到最後桑弘羊談財政國防,賢良文學談用愛發電,你講你的,我講我的,都在輸出觀點,雞同鴨講。

但這種辯論也不能說沒意義,至少可以爭取一部分中間派,以及讓本就傾向於你的人更好地理解

其中的深意,甚至還可能削弱反對派的意志。

便是到了現代社會,這種政策討論辯論仍然屢見不鮮,即便發起會議的人心中早有決定。

將記錄送回去後,邵勳正要繼續聽,卻又有人問他了。

嗯?是誰這麼不懂規矩,總是越過他設置的辯手直接“刺王殺駕”?

擡眼一看,原來是巴西太守龔壯。誰把他弄來的?太守不要做事嗎?丟給郡丞做得好嗎?

罷了,面刺朕者,今日無罪。

“敢問陛下,老子著五千言,舉守靜抱一之事,令人身心愉悅。而陛下卻讓人窮究道理,或可得一二奇物,興家旺產業,然終究違背聖人本意。”龔壯說道。

“其一,老子舉守靜抱一,非爲守虛無,而是守道。道固然無形無相,但並非無跡可尋。道生萬物,萬物各持一部分道性,譬如丹砂在爐中受熱而成硫磺、水銀,二者各有稟賦,而與丹砂不同。此道生耶?人生耶?”邵勳問道。

龔壯皺眉思索片刻,道: “似是人生。”

“那就對了。”邵勳說道: “道爲何物?第一段就寫了,統括、混同宇宙萬物根本之物,謂之道。朕在第一段最後有注道之理,乃宇宙根本之理,朕謂之‘真理’。真理是道,但無靈慧,是死物,人亦可以利用萬物各自偏持的一部分道。如此行事,豈非近於大道?一代代人持續下去,或許真就成道、得道了。”

說完,邵勳繼續舉例: “丹砂中可有硫磺、水銀?”

“無。”龔壯搖頭道。

“那丹砂卻借於人手,變成了硫磺、水銀,這便是人化用了道。能行此事,且想通其中之理者,便已收集了一條道性。”邵勳說道: “再能明白草木變草鹼之事,便收集到了第二條道性,收集得越多,真理越明,近乎得道矣。”邵勳說道: “君欲得道否?”

龔壯神色莫名,嘆道: “我老矣。”

“君能明白多少道性便明白多少,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便如那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總有一天能收集完。”邵勳又道: “再者,天下士人崇尚空談者多,但終究有重於實務者,有志者羣策羣力,萬象院收集每個人掌握的道性,公之於衆,興許沒那麼慢。”

龔壯忍不住問道: “真能得道麼?”

邵勳問道: “君等清談,可曾論過列子御風而行?”

“自是論過。”

“列子御風而行真假難辨。”邵勳說道: “但凡人未必需要得道才能御風而行, 《崇有新論》中提及資以外物,或許對道、真理的理解加深,有朝一日便可憑藉外物御風而行,無需真的成道。”

龔壯愕然,旋即失笑。

“方纔朕所說只是其一,還有其二。”邵勳又道: “今之典籍,多成書於先秦。彼時中原是什麼樣?而今是什麼樣?朕一再提及‘與時俱進’,好好體會此四字。”

“今人何必不如古?儒者言必稱子曰詩云,玄士動輒老莊,一點志氣也無。太學、國子學到現在還在學先秦經典,可先秦距今多少年了?數百上千

年了。先民習氣、學識與現在一樣嗎?適用於彼時的經典還適用於今日麼?修修補補或許還能用,但爲何不自創一門新學?讓後人都讀你們的典籍?”

“《論語》成書於數百年前,今時今日讀讀倒無所謂,可若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後仍將此書作爲太學試經圭臬,朕纔是真的失望。怕是孔子也要罵後人不爭氣,怎麼一千年、兩千年後的人還在考他的書?”

“孔子如此,老莊亦是。難道華夏九州一代不如一代,一直不能出一本鴻篇鉅著,不讓先人專美於前?太學現在考的是漢武帝所定之五經,朕要等多少年,才能將此五經請出太學?”

龔壯臉色大變,一時竟無語。

說到這裡,邵勳最後總結道: “卿每年從莊客手中收糧數十萬斛,養你全族綽綽有餘。朕也不要求多,量力而行,每年拿出幾萬斛糧,窮究宇宙萬物之理即可。若有所得,投書萬象院,與同道交流心得,刊印於輯文之中,朕會定期發還給你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做一件事,都離大道更近一步,君當勉之。”

說完,邵勳離席起身,更衣去了。

其實是他不想再多說了,讓辯手跟他們扯即可。

沒有今日這場辯論,誠然也有一部分出於自發愛好搞研究。

但搞了這場辯論,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蔘與進來,這就是目的。

等願意從事此道的“火種”多了起來,質疑、實證精神、邏輯思維以及科學的尋道(真理)方法論就可以在他們中間推廣———這幾個的重要性,可

能比大多數人想象得更重要。

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09章 回家(下)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042章 挑選第1124章 小透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1120章 豪族化第1249章 上班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933章 謀算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1244章 精舍(上)第797章 耕戰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1030章 補救(下)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1170章 表兄弟第899章 決意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927章 南下與接見(上)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七章 表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1298章 故地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七章 文昌殿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050章 挑選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933章 謀算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1193章 能力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1061章 合理戰術: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1233章 門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819章 階梯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1053章 落日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1130章 感悟第1441章 迫降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1195章 新門路第883章 融合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1241章 去國第十四章 偉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
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09章 回家(下)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042章 挑選第1124章 小透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1120章 豪族化第1249章 上班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933章 謀算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1244章 精舍(上)第797章 耕戰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1030章 補救(下)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1170章 表兄弟第899章 決意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927章 南下與接見(上)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七章 表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1298章 故地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七章 文昌殿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050章 挑選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933章 謀算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1193章 能力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1061章 合理戰術: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1233章 門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819章 階梯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1053章 落日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1130章 感悟第1441章 迫降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1195章 新門路第883章 融合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1241章 去國第十四章 偉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