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

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

百餘騎馳近金城,十餘步外方纔下馬。

又是一年的八月金秋。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諸葛恢感懷頗深。

“去歲種粟,今歲已有人種麥,洛陽的風也吹到了這裡了?”下馬之後,他沿着田埂走了一圈,感慨道。

“道明此言可有乖常理。”不遠處兩輛牛車次第駛來,前車中下來一人,笑道:“此際北風尚未勁吹,邵賊的腥羶之氣如何能吹到這裡?”

“兄長。”諸葛恢上前兩步,躬身行禮。

新任琅琊相諸葛頤回了一禮,低聲道:“大王剛從臺城回返,天子恐不久於世。”

諸葛恢一聽,看了眼停下的第二輛牛車,忍不住問道:“琅琊王此時不在臺城,回金城作甚?”

“道明,大局已定,你還在夢中?”諸葛頤聲音壓得更低了,但語氣卻非常嚴厲。

諸葛恢有心反駁,但在看到從牛車上下來的女兒時,重重嘆了口氣。

快兩年了,連個蛋都不下,他便是忙出花來,又能如何?

這一把,諸葛家輸得結結實實,任他事前想破腦袋都想不出會是這個原因。

不過,這事怪得了文彪嗎?

見弟弟回過了神,諸葛頤暗暗點頭,語重心長道:“道明,我老矣,又多病,恐活不了幾年了。這個家要靠你來帶,記住,蟄伏,以待天時。”

“邵賊都那樣了,降又不能降,戰又不能戰——唉!”諸葛恢不想多說了,鬧心。

“婦翁。”司馬衝過來行了一禮。

諸葛恢勉強回禮,又看向女兒。

諸葛文彪行了一禮,臉色清冷,神思不屬,彷彿世間萬物都和她無關一般,她就這麼遊離於外。

“殿下爲何回金城?”諸葛恢問道。

“陛下令我回來打理國中事務。”司馬衝說道。

“都這個時候了——”諸葛恢有些口不擇言,問道:“好端端地爲何下這個令?”

諸葛頤按住了弟弟的手,輕輕搖頭。

司馬衝見了臉色一白,道:“在臺城之時,左衛將軍司馬延祚屢次找上門來……”

諸葛恢一聽就明白了,罵道:“司馬宗就不是個好東西!”

司馬衝嘆了口氣,道:“孤亦閉門不納,奈何……唉!”

諸葛恢仰首望天,片刻後說道:“事已至此,罷了。老夫這次來金城,是向殿下辭行的。”

“婦翁這是……”司馬衝若有所悟。

“沒錯,老夫已接到軍令率衆北上。”諸葛恢說道:“邵賊益兵徐州恐要南下,不得不防。”

他手頭本有一萬兵。出任鎮北大將軍後,土斷檢戶,一年來又從朝廷那裡要了萬把人的器械,分發了下去,令民人農閒時操練。

但後來編練的這一萬人戰鬥力不行,遠不如前面那批練了好幾年甚至還北上淮水打過仗的一萬人。

所以,爲了增援淮陰、盱眙,他也就帶了一萬人,以步卒爲主。

抵達廣陵後,還會配屬一批水軍予他指揮,但不會太多,撐死了數千,蓋因水師主力要西行,配合荊州水軍固守長江、沔水一線。

滿朝公卿固然有許多尸位素餐之輩,但也不是沒有清醒之人。

邵賊益兵徐州很明顯是佯動。但讓人無奈的是,他的佯動都可能捅破你的防線,不得不大舉增援。

“老夫走後,殿下——”諸葛恢想了想,竟是沒什麼交代的了,只能嘆了口氣,道:“殿下保重。京中風詭雲譎,凡事多多請教王府僚屬及國相。”

司馬衝只覺心裡有些堵,比起兩年甚至一年前,有些事好像產生了變化。

不過他也不好說什麼。

朝廷就這個樣子,婦翁還是手握兵權的重將,就連蘇峻等輩名義上都歸其節制,能怎樣?

諸葛恢朝他點了點頭。

諸葛頤會意,朝司馬裒道:“殿下,外間風寒,還請回府。”

司馬衝從善如流,上車離去了。

諸葛恢站在女兒身旁,突然間有些意興闌珊,道:“今天是八月十四了吧?”

諸葛文彪嗯了一聲。

諸葛恢說道:“猶記得你小時候,每逢此日,爲父便拿朱水點你額頭以厭疾,那時候你總生病。”

諸葛文彪臉色終於有了變化,似是在回憶往事。

“今日你母親怕是在給文豹、文熊點朱水了。”諸葛恢繼續說道。

諸葛文彪的臉上起了些若有若無的笑意,似乎只有家人才能給她帶來幾絲喜悅。

“這般日子,卻不知還能過得幾年。”諸葛恢說道:“有時候想想,還不如學鄧伯道在平陽開館授徒呢,倒還能落得個好下場。”

諸葛文彪猛然轉過頭,看向父親。

鄧伯道就是鄧攸,原司馬越幕僚,後留在東海王世子司馬毗身側教導文學。

邵勳秉政,他是少有的沒有投靠過去,且繼續留在司馬毗身邊之人。

樑晉禪代之後,他終於辭行,回家鄉平陽開館授徒教化世人。

認真說起來,鄧攸與他們家關係匪淺。

在北地士族中,諸葛氏、鄧氏、羊氏世代通婚。

諸葛文彪三弟諸葛衡從小就與鄧攸之女定下了婚約,只待迎娶,而今分隔兩地,卻不知有沒有機會了。

諸葛恢見女兒一副緊張的模樣,老懷大慰,道:“無需如此,爲父只是有所感懷罷了。”

諸葛文彪低下頭,道:“女兒聽說桓溫桓元子北返後,當了駙馬都尉。父親不如讓三弟悄悄回返北地,與鄧氏女完婚。三弟還小,只要不聲張,料無人知曉。”

“瞞不了多久的。”諸葛恢搖了搖頭。

“吳煙越水雖好,終非故里。”諸葛文彪勸道:“若峻文能存於北地,總比全家一起覆亡要好。昔年祖父若不南奔東吳,也沒有今日了。”

“峻文若回北地,有羊氏照拂,邵太白又是胸襟廣闊之人,料不會爲難他。”諸葛恢說道:“你呢?”

“女兒只想掙脫塵網,溪畔野步,泉石娛心。又或於秋風落葉之中,靜待日斜。”諸葛文彪搖頭道:“若這也不可得,唯死而已。”

諸葛恢聽完,閉上了眼睛,良久之後,嘆道:“阿爺虧欠你了。”

說罷,擺了擺手,道:“這就北上了。李重雖從賊,卻是一員良將,爲父須得小心應對。你——好生保重。”

******

其實不怪諸葛恢悲觀失望,因爲就連被擺上餐桌,抵抗意志最頑強的江東豪族們,此刻也有些驚慌。

陸玩雖遠在歷陽,卻也回了趟臺城。這次他沒有避任何人,直入丞相府,問以大計。

“士瑤何須如此?”丞相王導苦笑道:“此番縱然戰事不利,卻也不至於被邵兵一舉攻破建鄴。水師在,江東安。邵賊無水師,難道士瑤覺得無望擊退賊兵嗎?”

陸玩的臉色沒有絲毫轉好的模樣,只聽他說道:“丞相何必明知故問?天子還有幾日?”

王導聞言沉默了下,道:“怕是過不了九月。如果快的話,興許……”

陸玩點了點頭,示意他知道了。

王導則有些嘆息。

若江東大族早早這般支持朝廷,又怎麼會走到今天這步?

他已經南渡快二十年了!

最初十年完全就是浪費掉的,完全是無意義的扯皮,乃至各種拖後腿。

若那個時候江東大族鼎力支持,邵勳還沒打贏高平之戰,更沒得到潁川士族毫無保留的支持,彼時水陸並進,大舉北上,縱然無法佔有河南,也可拖住邵賊的腳步。

說不定,他這會還在泥潭裡掙扎,連河北都沒攻破,更別說幷州、關西了。

現在邵賊爲了緩和北地矛盾,不再掩飾自己的想法,江東豪族知道急了,可那有什麼用?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建鄴不能生亂。”陸玩說道:“丞相可有準備?若需幫忙,可——”

“士瑤還是緊着前方吧。”王導站起身,道:“朝中皆正臣也。縱有人一時糊塗,老夫亦有方略。”

“哦?是何方略?”陸玩問道。

若放在以前,他絕計不會問,一是不太關心,二是相信王導的本事。但這會關心則亂,怎麼都放不下心來,不問清楚始終提心吊膽。

如今的形勢很清楚了。

南渡士人或許還有那麼幾分投降的餘地,但吳地士人很難了,除非願意捨棄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田宅、莊客。

邵賊既以江南爲餌,鼓起了北地豪族的心氣,那麼事情走到今天,便是他也沒法回頭了。

縱然邵賊想寬宥江南豪族,北地士族答應嗎?不答應。

邵賊手下那批軍功勳貴難道不想在江南置產業嗎?他們能答應?必然不能。

邵賊撐死了利用威望,赦免一部分人罷了,但絕無可能寬恕整個南方,那樣會讓邵氏王朝離心離德。

說白了,他爲了在北方順利度田,而賣了整個江東豪族。

人人都想要熟地,誰吃飽了撐着去開荒啊?會稽、丹陽、義興、吳等郡,必然會遭人哄搶。

“士瑤方寸亂矣。”王導說道:“不如你我弈上一局?”

“丞相!”陸玩加重了聲音,道:“南渡僑族在丹陽、會稽可有不少莊園,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王導聞言,沉默不語。

就在陸玩快要等得不耐煩的時候,說道:“左衛將軍司馬宗、右衛將軍虞胤,掌臺城諸門鑰匙,老夫疑其有異志,已有安排。”

陸玩聽了,心下稍安,又道:“禁軍可靠?”

王導瞪了他一眼,道:“可靠。”

最近一些年,他和天子司馬睿的關係有些微妙,有點共生共存卻又互相防備的意思。

天家娶親,可有琅琊王氏的事情?沒有。

王導洞若觀火,知道天子對琅琊王氏掌控建鄴有所防備,故拉攏山氏、諸葛氏,在建鄴周邊置方鎮,既可拱衛京城,又可對琅琊王氏產生壓力,可謂一石二鳥。

王導不以爲意,只是有些感慨。再親密無間的關係,也頂不住權力的異化,此便是明證。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建鄴這塊地上,他還不懼任何人。唯一值得憂慮的,其實是天崩導致的人心動盪,畢竟邵賊已經一統北地,聲勢實在太驚人了。

比起宮變,王導更擔心前線有人投敵。

人心難測啊!

南渡士人與北地的關係十分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龍亢桓氏舉家潛回北地,桓溫居然尚了公主,桓彝聽聞也被啓用了,這個榜樣十分惡劣,因爲它給了僑姓士族遐想,讓他們心思靈動了。

一開始或許不會有人投敵,但若戰局被動,再吃上幾次敗仗,可就不一定了。

想到這裡,他看向陸玩。

陸玩也看向王導。

一瞬間,雙方都明白了對方的擔憂。

“請丞相力保建鄴安穩。”陸玩深施一禮,道:“江東大族,我去一一勸說。值此之際,須得同心共抗邵賊了。”

“善。”王導也不廢話,中氣十足地回道。

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966章 表率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195章 新門路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872章 道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六章 巡河(下)第1120章 豪族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六章 巡河(下)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1192章 獵場第1288章 新人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1215章 各自調整第1373章 鄉宴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1251章 海路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十章 亂兵第1087章 商屯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1414章 告狀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171章 姨甥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890章 覺醒第1043章 應對之策(上)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907章 奔襲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935章 入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八十章 俸祿第十八章 相國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1349章 處置第1155章 折損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904章 亂戰(下)第947章 入宮(上)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854章 貴種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050章 挑選第1189章 收官第892章 財政(上)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1182章 大會第九章 火併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983章 祖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八章 兩京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864章 試點第1039章 前路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1441章 迫降第955章 亮子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1314章 調動(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892章 財政(上)第1172章 突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
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966章 表率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195章 新門路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872章 道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六章 巡河(下)第1120章 豪族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六章 巡河(下)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1192章 獵場第1288章 新人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1215章 各自調整第1373章 鄉宴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1251章 海路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十章 亂兵第1087章 商屯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1414章 告狀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171章 姨甥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890章 覺醒第1043章 應對之策(上)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907章 奔襲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935章 入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八十章 俸祿第十八章 相國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1349章 處置第1155章 折損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904章 亂戰(下)第947章 入宮(上)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854章 貴種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050章 挑選第1189章 收官第892章 財政(上)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1182章 大會第九章 火併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983章 祖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八章 兩京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864章 試點第1039章 前路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1441章 迫降第955章 亮子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1314章 調動(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892章 財政(上)第1172章 突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