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耕戰

第797章 耕戰

大河滔滔,氣勢雄渾。

從陰山南麓到渭水入河處,綿延千餘里,風景絕美之處甚多,但神龜六年(322)的今天,大河兩岸又多了一處風景。

“邵賊將死矣!”

“邵賊窮兵黷武,人所共怨。”

“邵賊刁奴噬主,爲世人唾棄。”

黃河西岸,嘹亮的叫罵聲順風而來,傳遍遠近。

山坡下的麥田裡,一紅袍壯漢聽了哈哈大笑:“跟三歲小兒一樣,恁地讓人瞧不起。”

兩軍隔河對罵已經成了當地一景,持續很長時間了。

在邵勳看來這很無聊,還不如你放我過河,兩軍拉開陣勢,野戰打一場,打出風采,打出水平。只可惜匈奴人腦子沒問題,怎麼都不肯放他過河。

此地有渡口,名採桑津,位於孟門石槽下游、壺口上游。

黃河行到此處,河岸陡然收窄,出現一條如同神仙用巨斧劈開的石槽,就是孟門石槽了。

石槽僅寬三十步,站在河岸邊,弓箭都能射到對面。

但這裡不能行船,蓋因河水落差極大,號稱懸水奔流如瀑布,魚鱉所不能遊。

石槽下游有一段水勢稍緩,採桑津便位於此處。

但這個渡口也十分危險,水流較急,一旦被衝到更下游就是壺口瀑布了。

事實上邵勳很奇怪採桑津爲什麼會設渡口,思來想去,大概還是兩岸之人不願繞路,寧可冒險也要乘坐渡船過河,反正不一定每次都會翻船,對吧?

一個字:勇!

最有名勇者是姚襄,因爲他在這個渡口附近築姚襄城,控扼孟門、龍門之險,簡單來說,怕人偷渡。

此時河對岸也有匈奴人的城池,不大,週迴數裡而已,罵髒話的匈奴兵應該就是那座城池裡的人。

親軍督黃正找了十幾個大嗓門之輩,舉着盾牌來到河岸邊,朝對岸破口大罵:“劉洋還沒死嗎?”

“劉洋,小心石勒斬了你狗頭。”

“劉粲何在?汝母尚在樑王之手,不來盡孝?”

正在勞作的軍士們聽了,鬨堂大笑。

邵勳笑着讓黃正把人撤下來,別罵了,粗俗!

當然,黃正說得沒錯。

劉聰的樊、宣、王三皇后都是劉粲法理上的嫡母,盡孝沒毛病。

“子恢,第一次見到平陽風物吧?如何?”邵勳將釘耙扔給親兵,笑問道。

“景色壯麗,着實震撼。”糜晃的鬚髮都有些灰白了,雙眼也不如二十年前那般明亮,顯得有些老態龍鍾。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相識二十年。

二十年間,滄海桑田,多少風流被雨打風吹去。

不可一世的成都王司馬穎沒了。

生不逢時的劉淵沒了。

殘暴至極的張方沒了。

喜歡吃餅的先帝沒了。

稀裡糊塗贏了的司馬越沒了。

人稱“當世韓白”的苟晞沒了——準確來說是失蹤,可能死在哪個不爲人知的角落裡了,也沒人知道他的身份。

仗夷建威的王浚沒了。

嫖到失聯的劉聰沒了。

都沒了……

北方大舞臺,有命你就來,來了就得一直唱下去,不準停,直到死。

“昔年討司馬顒,我爲西中郎將、弘農太守,曾立於大河南岸,眺望河東,心中從未想過能收復失地,只擔憂如何抵擋匈奴。”糜晃嘆道:“大陽之戰,曹武數萬大軍潰滅,損失慘重。從那以後,諸軍皆破膽矣。今日能站在採桑津,委實不易,此皆全忠之功也。”

黃正等親兵聽了,臉色一變。

邵勳似無所覺,只笑道:“過兩年,子恢還能站在盛樂、長安城頭,笑談過往。”

糜晃注意到了黃正等人的臉色,道:“屆時定要與太白暢飲。”

“一言爲定。”邵勳拉着糜晃的手,登上了山腰,俯瞰四方。

糜晃老了,爬得氣喘吁吁,不過登上高坡之後,頓覺心胸開闊,感覺好了許多。

“昔年辟雍之時,我領兵廝殺,子恢爲我打點料理,故後顧無憂。”邵勳看着遠近的大好河山,目光灼灼地看着糜晃,說道:“今還有拓跋、慕容、宇文、屠各等賊子未滅,子恢可願繼續爲我打點料理,後顧無憂?”

聽到“辟雍”二字時,糜晃微微有些恍惚。

好久遠的事情,又好似近在眼前。

看着邵勳懇切真誠的目光,糜晃彷彿又看到了當年那個意氣昂揚的少年,心中一熱,道:“放心。”

“善!”邵勳放下了心,笑道:“做完這些事,我才能真的放心。”

糜晃本來覺得恢復到諸王混戰前的疆域就不錯了,沒想到邵勳野心這麼大,頓時也受了些鼓舞,精氣神稍振。

“對了,當年你想讓我娶你女兒,現在怎樣了?”邵勳突然問道。

糜晃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道:“怎可能等你十幾年,早嫁人了。”

邵勳哈哈大笑,除非真的兵敗逃亡至東海,不然他不會看上糜晃家的坦克的。

“你若有賢惠的孫女,將來可爲我兒婦。”邵勳又道。

糜晃心中一動。

“有空把人帶來,讓王妃看看。”邵勳笑了笑,下山去了。

糜晃這才反應過來,邵勳把他帶到了山坡上,看似在觀風景,實則二十步內都沒人,說什麼事不虞別人聽到。

所以,他明智地閉上了嘴巴,把今日之事藏在心裡。

往山下走時,他突然笑了,全忠還是鬼心思一大堆。

******

採桑津附近的罵戰結束了,春耕差不多也完成了。

邵勳每年都會挑一處地方躬耕,是爲政治表率,今年挑的就是採桑津了,順道巡視河防,一舉兩得。

不過,今年來此並不止這兩件事。

二月十五日,邵勳來到了採桑津東南的一座新設城邑。

此地名昌寧,乃新設之縣,隸平陽郡,位於後世鄉寧縣一帶。

這會已經有不少人了,主要是氐羌,總千餘家、不到六千口人,都是過去一年內陸陸續續逃難過來的——不是因爲吃不上飯而逃難,主要是不服匈奴統治。

除了他們之外,此地還有輪戍而來的洛南府兵及其部曲六千人,由潁橋部曲督許猛帶隊,震懾着這些新來之人,同時保護邵勳的家眷。

“都是劉乂被殺時受牽連的氐羌酋豪部衆。”明媚的春光之中,王惠風攤開黃冊,指着新編成的戶籍說道。

邵勳“嗯”了一聲,看着正在山下河谷旁耕作田地的氐人,說道:“你家介紹的誰來着?”

“長廣呂氏的人,總共三百餘家,可能要六月才能抵達。”王惠風說道。

邵勳摘了一朵野花,輕輕放在王惠風鬢角。

王惠風無奈地嘆了口氣,最後輕聲說道:“都是命,不怪你。”

邵勳沉默。

這幾年事情太多了,長時間不在家中。王景風姐妹倆本就年歲不小,處於美人遲暮的階段,結果又被他浪費了很多時間。

早上抱着王惠風從睡夢中醒來時,忍不住推開了女人層層迭迭的包容,事後又有些後悔。

雖說武則天的母親榮國夫人四十四歲嫁給武士彠後還連生三女,但這個年紀懷孕,太危險了。

王惠風這種秀外慧中的女子,哪怕只是單純留在身邊一起生活,他也是很願意的。

“昌寧縣除了氐羌之外,就是匈奴了,想要恢復,恐不易也。”王惠風是知道怎麼轉移話題的,又談起了軍國大事。

“何止昌寧,北屈幾乎全是匈奴。”邵勳說道:“這可是春秋時晉國的屈邑啊,公子夷吾所居之地,竟然成這副樣子了。不過事已至此,只能慢慢來了。馮翊的氐羌願意逃奔過來,我敞開接收,安頓完畢之後,將來反攻馮翊時或能派上用場。”

這就是局勢帶來的轉變了。

即便邵勳佔據的平陽糧食並不充裕,但氐羌還是認爲困難只是暫時的,緩過來之後早晚能滅掉匈奴。

或許這帶點感情色彩,畢竟馮翊的氐羌對匈奴實在沒啥好感,即便大規模叛亂早就被平定了,這會仍有不少心懷怨恨之輩。對他們而言,投靠近在咫尺的晉國是最好的出路。

馮翊之外,上郡其實也有部分氐羌乃至鮮卑渡河而降。

考慮到去年有不少匈奴以及其他雜胡部落渡河西去,投降匈奴,邵勳和劉粲簡直就像在交換人口一樣,看着非常離譜。

“拓跋氏那邊有人南下投奔嗎?”王惠風問道。

邵勳凝神思考了一下,緩緩道:“現在還沒有,但我料應有人來。他們敢投,我就敢收。拓跋鮮卑確實能打,但內部遠沒有那麼穩定。”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無用。耕戰耕戰,有耕才能戰。”邵勳看着遠近山中成羣的牛羊、遍地的梨、桃、棗、榆等樹,說道:“這裡其實可以養不少人。”

能養多少人,其實看你重視程度,在這會就相當於政治地位。

平陽、西河二郡西半部分的山區,好生經營的話,養活二十萬人不成問題。

經營不得法,可能就只有十幾萬人。

如今迭經大戰,再加上部落會跑,始終統計不出精確的人口,左民曹只給了個大約數據:五萬人,劉漢統治時期的一半。

五萬人只夠支持小規模的偷渡襲擾,倒也適合渡口的水文狀況。

“恨不得今年就大豐收,五穀豐登、牛羊被野。”邵勳站起身,又把手伸出,將王惠風拉起,道:“屆時便可征討不從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急於求成要不得。”王惠風勸誡道。

“也就說說罷了。”邵勳哂笑道:“先種好地,順便勾引下匈奴和鮮卑內部的‘亂黨’。”

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848章 奪城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1165章 震盪(上)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1155章 折損第916章 議定第1092章 差遣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1174章 敲定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881章 力真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十四章 偉力第1247章 共富貴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057章 襄樊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064章 幕後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1311章 聚會(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866章 館驛第1260章 萬象第982章 王府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十二章 餘韻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1427章 爪牙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1277章 辯論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842章 說客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1184章 服從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1409章 西苑第十章 黎陽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1057章 襄樊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253章 成果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422章 感悟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793章 鄉情第1270章 輯文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439章 僱傭軍
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848章 奪城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1165章 震盪(上)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1155章 折損第916章 議定第1092章 差遣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1174章 敲定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881章 力真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十四章 偉力第1247章 共富貴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057章 襄樊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064章 幕後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1311章 聚會(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866章 館驛第1260章 萬象第982章 王府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十二章 餘韻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1427章 爪牙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1277章 辯論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842章 說客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1184章 服從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1409章 西苑第十章 黎陽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1057章 襄樊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253章 成果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422章 感悟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793章 鄉情第1270章 輯文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439章 僱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