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陰館

陰館縣城外,鑼鼓喧天,氣氛熱烈。

黃頭軍第三營、銀槍右營、黑稍中營、親軍、右金吾衛(一部)近兩萬八千戰兵屯駐於縣城四周,將其圍得水泄不通。

自上黨、太原、新興、雁門、代五郡徵發的胡漢災民丁壯萬人跟在戰兵後面,佈置營地、取水做飯、照料馬騾。

這些人被編成了黃頭軍第五營,充當北巡的輔兵--黃頭軍本有五營,常年征戰之後縮編爲四營,一營滿編萬人,今再度恢復。

災民之外,還有河內、汲、頓丘三郡徵集的丁壯萬人,自河南、弘農、滎陽三郡徵發的丁壯萬人,充作輔兵。

一下子涌過來了五六萬人,一副大打出手的模樣,但陰館縣上下並不擔心,自馬邑太守張通(烏桓豪強)、郡丞王輝(武學生)、郡都尉田秩(鮮卑豪強)、陰館令蘇坤(部落首領、輔相蘇忠順之子)以下官員、地方耆老數十人,神色恭敬,言笑晏晏。

邵勳見了也很高興,笑道:“馬邑風物,幾與岢嵐無異。”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馬邑郡與岢嵐郡無異是什麼意思?

張通等人心下思索,腳下卻不停,緊緊跟在邵勳身後,聆聽玉音。

“田卿。”邵勳突然喊了一聲。

“陛下,臣在。”田秩從張通身旁擠過,應道。

“你家就是陰館縣的吧?”邵勳問道。

“陛下好記性。臣祖上乃齊國田--”

“好了。”邵勳揮了揮手,指着遠處阡陌縱橫的農田,問道:“哪些田是你家的?”

“都是。”田秩回道。

“有人喚你‘田半縣’,果真?”

“都是瞎傳的。”田秩汗顏道。

“另外半個縣呢?”邵勳壓根不聽他辯解,繼續問道。

“分屬兩個烏桓部落、一個匈奴部落,都是小部落。”田秩說道。

“還有匈奴人?”

“有的,不過三十年前他們就跟拓跋猗盧了,還和屠各小兒打過仗。”

“他們以何爲業?”邵勳問道。

“山間遊牧、山下游耕。”

“再怎麼遊牧、遊耕,也離不了陰館縣吧?”

“是。”

“他們爲什麼不和你家一樣,建莊園募莊客?”邵勳奇怪道:“廣寧、代郡烏桓在漢時也是遊牧,漢末就慢慢侷限於一處放牧了,曹魏年間已然半牧半耕,後來更是開建莊園,分劃田地,變成了地方豪強。王夫人家便是此類豪強,你家亦是,爲何這兩三個部落不改?”

“有兩個是新遷來的,不到二十年。”田秩說道:“還有一個太過癡愚、頑固。”

“張卿。”邵勳又喚了一聲。

“陛下,臣在此。”張通肩膀不着痕跡地撞了一下田秩,擠到他前面。

“你當太守這麼多年了,就沒想過讓這些部落安定下來嗎?”邵勳問道:“代公難道沒有下發命令?”

“陛下,此乃臣之疏忽,這便去做。”張通立刻說道。

“給他們劃分好田地、牧場。給氏族頭人、部落大人建莊園,列入馬邑郡士族譜牒。”邵勳不容置疑地說道:“沒有木料,朕許你至恆山採伐。沒有磚瓦,朕給你燒製。今年務必完成此事。??”

“遵命。”張通應道。

“你們啊--”邵勳拿手指了指,臉上露出點笑容,道:“你們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故朕願意看到你們有富貴。定居下來不比到處亂竄強?雁門關外之地,或曰苦寒,是也,但也不是不能生活。”

“你們祖上只會放牧牛羊,一處草場啃光了就轉去另一處,若天降災害,牧草不豐,深秋就得殺羊,或者乾脆南下劫掠。打贏了大掠而回,渡過難關。打輸了也不要緊,少了許多吃飯的嘴。但這日子是人過的嗎?”

“朕也不知道你們什麼時候開始種地的,你們自己都說不清楚,但這顯然是好事。雁門關外不同於關內,只種地或只放牧都不行,耕牧並舉纔是正途,你們做得很不錯。但還有些窮兄弟,不教教他們?你們先富起來了,帶一帶他們嘛。”

“再者,部落遊牧、遊耕,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有時候就跑去啃你家草場了,大打出手的時候也不少吧?這麼多年下來也死了不少人了。今日朕就做個主,把田地、草場、山林劃分清楚了,誰都不許越界,可好?”

邵勳一副詢問的語氣,但顯然是有了決定,衆人自不好當面拒絕,只能應下了。

“王輝。”邵勳直接喊了一人名字。

“陛下。”郡丞王輝應道。

張通往旁邊讓了讓,方便王輝回話。

“你是朕的門生。”邵勳拍了拍王輝的肩膀,問道:“來這幾年了?”

“前晉神龜八年自沔北幕府掾調任此處。”王輝答道。

“郡丞不好當吧?”邵勳笑道。

縣丞、郡丞都不好當,甚至不如縣尉能管事。只要縣令、太守在,丞就管不了什麼事,這就是沒有分管業務的“副縣長”、“副市長”,憋屈得很。

不過王輝不至於這麼慘,至少太守張通還是要尊重他的意見的,至於能聽多少,就要看兩個人之間的博弈了。

“還是方纔那件事,給還沒劃分農田、草場、山林的部落分好地,再給他們建好莊宅,然後就回來吧。”邵勳說道:“漢中太守空懸,朕給你留着,辦完事就去赴任。”

“臣叩謝陛下。”王輝直接拜倒於地。

郡丞官不高,只是從七品而已,還沒縣令大,而太守卻是正五品,這是一下子升了五級,真不枉他在馬邑這個苦寒之地奮鬥八年之久。

一切都得到回報了,王輝心下翻騰不已,暗道邵師還是念着他們這些門生的。

“昔年還有個陰館續氏,人去哪了?”將王輝攙扶而起後,邵勳左右看了看,問道。

張通等人有些支支吾吾。

邵勳一看,知道有隱情,但他不動聲色,只靜靜看着衆人。

王輝稟道:“陛下,昔年賀蘭藹頭兵馬突入馬邑,續氏族人不備,莊園被攻破,宗黨罹難,只餘居於郡城的續和之子續順一家得存。”

“可惜了。”邵勳嘆道:“其田宅呢?”

“已發賣。”王輝答道。

邵勳不再問了,道:“給續氏重立宅園,被髮賣的田產想想辦法,拿回來一部分,有願意重歸續家的莊客部曲,亦聽,不得阻攔。”

“是。”王輝應道。

張通、田秩等人暗暗鬆了一口氣。

談完這些後,邵勳又和衆人聊起了馬邑郡四縣的受災情況,得知因爲氣溫相對溫暖、播種較早,導致損失過大之後,嘆息不已。

遂下令撥發首批賑災糧二十萬斛,助百姓渡過難關。

張通等人千恩萬謝,歡喜離去。

邵勳將王輝留了下來,問道:“朕若將馬邑併入樑土,設爲羈縻郡,如何?”

邵勳身邊還有不少隨駕官員,如秘書監盧諶、侍中劉閏中、給事中桓溫、黃門侍郎陰元、議郎邵球、御史中丞陸榮、鴻臚寺丞荀序等。

王輝迎着衆人的目光,說道:“陛下,臣以爲馬邑與岢嵐無異,可羈縻之,但不可升爲正郡。”

“爲何?”邵勳先點了點頭,問道。

“馬邑四縣烏桓戶口過半,匈奴、鮮卑及諸雜胡亦多,中夏之人較少,故語言、風俗頗爲

不同,當徐徐圖之。”王輝說道。

“馬邑縣豪強、酋帥如何看待你,以及單于府官員?“邵勳繼續問道。

“初時冷落,然八年下來,見識到單于府帶來的諸多好處之後,熱情多了。“王輝說道:“其豪族多有往來於晉陽者,對大梁威勢有所瞭解,心中畏懼。但若直接升爲正郡,恐不妥也。可先羈縻之,待社情、風氣大變之後,再升爲正郡。”

“馬邑與岢嵐,你覺得哪個能先升爲正郡?”

“岢嵐雖爲樑土,但諸部習俗改變不多,定居之情形也不如馬邑,臣以爲馬邑可先升爲正郡,岢嵐還得移風易俗。”

邵勳看向盧諶,笑道:“子諒,和你說的一樣。”

盧諶拱了拱手,道:“臣只是隨口一說,然王郡丞卻深耕馬邑,見識比臣深刻多了。”

劉閏中聽了有些不好意思,道:“陛下,犬子無能……”

邵勳擺手止住了,道:“朕用令郎,純爲軍事耳。其守岢嵐多年,未曾出錯,此非能臣干將耶?再者,岢嵐山勢連綿,利於放牧,不利耕作,馬邑的平地可比岢嵐多多了,不能一概而論。”

劉閏中稍稍放下了心,轉而看起來王輝,此人年紀比天子小不了多少,可能已經有孫輩

了,又或許有尚未成婚的兒女。

一個武學生出身的太守,值得他聯姻了。

老劉別的不多,就是兒女多,有機會可私下結交一番。

當然,這是後面的事情,當務之急是趕緊給兒子寫封信。

和上黨一樣,岢嵐郡是劉家經營多年的地盤,自設立起太守就沒變過,岢嵐郡的主力部隊也是以“劉家軍”爲主,雜以山間諸部,大發之下兩萬騎還是有的。

劉閏中吃不準天子提到岢嵐是什麼意思。

唉,話都不說清楚,你讓我怎麼猜?

左思右想之下,劉閏中眉頭皺得愈發厲害了。

莫非是要削藩?

劉閏中下意識看向天子,卻見邵勳已和王輝談及了鮮卑內情……

你倒是給個準話啊!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十六章 歸心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1149章 攪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849章 抵定第869章 學生們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884章 陣腳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809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1065章 習家池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1165章 震盪(上)第1216章 王與周第1420章 天淵池第1358章 破城之策第1081章 人口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852章 分化(上)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1155章 折損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372章 近鄉第853章 分化(下)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一章 行路(上)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1002章 賭狗第1169章 門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1040章 貨幣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八十章 家人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831章 伏發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849章 抵定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十一章 努力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章 縣令第993章 西巡第1120章 豪族化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章 官身第1279章 摸底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893章 財政(下)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十六章 歸心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1149章 攪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849章 抵定第869章 學生們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884章 陣腳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809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1065章 習家池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1165章 震盪(上)第1216章 王與周第1420章 天淵池第1358章 破城之策第1081章 人口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852章 分化(上)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1155章 折損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372章 近鄉第853章 分化(下)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一章 行路(上)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1002章 賭狗第1169章 門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1040章 貨幣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八十章 家人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831章 伏發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849章 抵定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十一章 努力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章 縣令第993章 西巡第1120章 豪族化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章 官身第1279章 摸底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893章 財政(下)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