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壓力

平城的氣氛比較微妙。

尤其是從六月初十到十五日,當一撥撥部落酋帥陸續抵達後,這裡的形勢就更加怪異了。

十五日當天,似乎有人要給已過新興,剛進入雁門地界的邵勳來個下馬威一般,馬邑郡發生了叛亂。兩個雜胡部落相繼起兵,地方土豪措手不及,死傷慘重。

當義從軍率部趕至時,叛亂分子已經渡河西逃。再一問,早半個月前他們就把老弱婦孺及牛羊轉移走了,留在這裡的多爲精壯,燒殺搶掠一番即走,顯然蓄謀已久。

消息傳到平城後,王氏也不免有些煩亂,同時也有些慶幸。

十六日一大早,侍衛親軍萬餘衆出城操練,引得遠近之人紛紛圍觀。

紇奚牟汗在人羣中穿梭着,遠遠看了一會後,臉色陰晴不定。

“賤人!”他低聲嘟囔了一句。

侍衛親軍器械極好,步軍大概來自中原,和鎮兵一樣是府兵及其部曲子弟,大盾、長槍、步弓、環首刀齊備,進退有序。

騎軍器械也不錯,很多人左手纏着小圓盾,右手持騎槍或馬刀、鐵鐗等物事。

也有人不帶盾,直接手持沉重的長戟或馬槊。

更有人將騎槍掛起來,飛馬馳射。

各種戰術都演練了,但這不是迄奚牟汗的重點,重點是這些人的武器是真多,鐵鎧、皮甲也非常多。

很顯然,光靠平城、盛樂兩地的鐵匠鋪子是來不及打製這麼多器械的,很可能得到了樑人的幫助。

陪那個人上牀居然能有這麼多好處?

艹,迄奚牟汗都想陪樑帝睡覺了,就是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得上他這個大鬍子男人。

騎兵演練結束後,又齊齊下馬,按金鼓旗號,集結成了數個步兵陣型,開始演練攻防。

還他媽步騎兩便!賤人!

紇奚牟汗長嘆一聲,臉色陰晴不定許久,準備午後進城,看看有沒有門路--呃,更好地投靠那個賤人。

罵歸罵,不服歸不服,怎樣對部落更有利,他還是清楚的。

在城外轉了一圈後,正值侍衛親軍操練完畢,收兵回營之時,南邊突然來了大股人馬。

“普部的!”

“普骨氏哪位貴人?”

“應是普骨閭無疑了。”

“他現在姓僕固,樑帝下令改姓的。長子僕固聽和中原貴人做買賣,獲利頗豐。第二個兒子改名僕固承恩,在平城讀了幾年書,到中原當官去了。”

迄奚牟汗聽了有些驚訝,他知道普部因爲地處新平城的關係,和雁門關內接觸頻繁,買賣做得很厲害,賺了不少錢,卻不知道普骨閭這廝還有個兒子去中原當官了。

這和中原那些分仕南北的士族有什麼兩樣?

當然,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種維繫家族的好辦法。不過,這卻是以把家族置於部落之上爲前提的。

老實說,有點挑戰紇奚牟汗的傳統認知。

家族或者說氏族不該以部落爲根基,與部落同進退嗎?你這樣只爲普骨氏族打算,將其凌駕於部落之上,那麼與你盟誓的普乃、普屯、普六茹等氏族算什麼?

當年你們的祖先可是在天神面前發誓同心協力,這才結成了拓跋十姓之一的普部啊。

墮落了!墮落了!和烏桓人一樣墮落了。

不少烏桓人就是這樣亂搞,部落一點點解體,最後變成了大大小小的豪強地主。

遐想間,僕固閭的車隊已近在眼前。

好傢伙,看起來兩三千人的隊伍,馬車、牛車破百,旌旗數十面,浩浩蕩蕩,蜿蜒裡許。正中央一輛華麗無比的馬車,幾可比擬代公,除了沒有狼頭蠢外,其他一點不差。

僕固閭掀起布簾子向外看時,脖子上赫然纏着兩條粗大的金項鍊,身體肥胖無比,都不知道還能不能騎馬--怪不得坐車呢。

這廝是來覲見樑帝,同時聲援王氏的。

如此大張旗鼓,生怕沒人知道他來了,其中多少謀算,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紇奚牟汗默默離開了人羣,回到了自己暫住的營地附近。

周圍就是大片的農田,分佈於羊水兩岸。

與中原地區不一樣,這裡都是春播,沒有越冬農作物。在以往,以稱爲主,黍豆爲輔,因爲這兩種作物生長期較短,三四個月就能收穫,是放牧之餘的重要補充。

單于都護府設立八年了,代國也迎來了一些變化。

春播時粟麥變多了,穄豆變少了。

同樣的靠天收,一畝粟麥比穄豆能多出一斛以上的收入,這令耕牧並舉的部落糧食產量大增,實力愈發強盛。

羊水兩岸就多是麥田,或許是因爲灌溉方便吧。

稍遠一些的地方則以粟田爲主,聽人說此物耐旱、耐貧瘠,沒有小麥“嬌貴”,應是這個原因無疑了。

不過五月隕霜不斷,風還很大,讓這些農田損失慘重,秋天應該還能收一些,但能收多少就很難說了。

紇奚牟汗細細看着,久久不語。

即便有這樣那樣的災害,但陰山以南還是比陰山以北好,雁門關以南又比雁門關以北好,人都是嚮往好地方、好日子的,要不爲何自漢以來,一批又一批的草原部落死命內遷呢?

紇奚牟汗第一次認真思考是不是要做出什麼改變。

意辛山那地方真的不如這裡,更不如中原。

******

平城宮內,王氏一覺醒來,扭頭看向枕邊的孩子。

五月底的時候,她痛了半夜,最終把這個孩子生了下來。

這是她第五個孩子,也是和他之間的第四個孩子。

這次又是一個兒子,他應該會很高興吧?

但王氏一個人的時候,卻只想流眼淚。

她才二十七歲,就被迫爲他生了三子一女,豬都沒有這麼……

孩子生多了,美麗不復往昔,外間的物議也水漲船高,多難聽的話都有。

但這是她願意生的嗎?

她曾經對邵勳說過,她雖然殺了不少人,但她是女人,有時候會軟弱,會在確保不被外人發現的情況下流眼淚,現在就是了。

長子逼迫她,諸部貴人心思叵測,就連兄長都想着利用她爲王氏家族謀利益,所有人都想着從她身上咬一口下來。

她太難了,尤其是過去的五月。

天災人禍不斷,讓她頗有些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代國看似平靜,但她能感覺得到下面涌動的暗流。

期間唯一的安慰居然是來自那個男人。

單于都護府遣人探望了下孩子,那個人直接給她寫信,要率大軍來陰山“卻霜”。

也只有這個時候,她更深一步的認識到了一個道理:女人秉政很難的,沒有男人幫襯,根本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在牀上自怨自艾了一會後,王氏將女官和宮人喚了進來,服侍她起身穿衣。

生完孩子還不到一個月,腹部還沒完全平復下去,王氏低頭看了看,微微嘆了口氣:會

不會太難看了,讓他厭惡?

她就這樣糾結着,直到穿戴完畢後,才恍然自嘲。

案几上擺放着一份奏疏,說起來可笑,這還是單于府幫忙整理的,從前晉神龜九年(325)始,及至樑開平五年?(331),一共七年。

“神龜九年七月,行幸陰山,九月,車駕還宮。”

“神龜十年五月,行幸陰山之北,十二月,車駕還宮。”

“開平元年六月,行幸陰山,八月,大閱諸部。”

“開平二年五月,行幸陰山之北,九月,田于山中。”

……

幾乎每年都要巡幸陰山,有時候是她出面,如果她正好身懷六甲,不便出行,那就由兄長王豐相代。

神龜九年那次,她才生下力真兩個月,就巡幸陰山了,那時候真拼啊。

開平元年那次,剛生下阿六敦三個月……

每一次巡幸陰山,都有着卻霜的目的,至少是目的之一。

隕霜未必造成霜凍,但今年的隕霜太頻繁了,夜晚也出奇得冷,霜降更來得很突然,以

至於過往總結的經驗全失去了作用--“天雨新晴,北風寒切,是夜必霜”。

王氏繼續往下看着。

單于都護府的幕僚們幫她總結了最近七年卻霜的具體日期、地點以及當時前後幾天的天氣、農作物受災情況等等。

老實說,至少在大晉朝,官員僚屬們都不一定會刻意收集這些信息,但代國自八年前就開始了,是那個男人特別囑咐的,送給她的禮物。

五月隕霜不斷,四月中馬邑、五原第一批下種的稱大約損失慘重,可能要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代國和以前不一樣了,稱不但是糧食來源,其秸稈還是非常優良的飼料,牧草停止生長後經常拿鍘碎的秸稈餵養牲畜,可以說事關國計,疏忽不得。

五月初定襄、雲中一帶種下的稱應該也沒了。

五月中下旬播種的那批倒還好……

牧草方面一一

最先返青的南邊的牧場,其牧草也遭受隕霜打擊,稀疏零落。

中部牧場好一些,山後牧場返青最晚,反倒受影響最小--不過,誰敢說接下來沒有隕霜了?

而且今年多了很多大風,即便沒有隕霜,到了八月稱子陸續成熟,不怕霜凍了,但狂風也會吹落種子,影響收穫。

雁門關外就是這麼難,所以各部落才分外渴望溫暖富饒的土地。

王氏翻到最後,奏疏上有一條:樑帝停駐武鄉時下令,晉陽大倉撥發六十萬斛粟麥,車運平城。

這批糧食過來,又能收買人心了,甚至可以此爲餌,誘使各部落爲其所用。

若在往日,王氏會有些不高興,但現在卻鬆了一口氣。

把一切交給男人,彷彿卸下了千鈞重擔。

想到這裡,她又將女官喚至身前,吩咐道:“請四位輔相來宮中議事。”

女官有些驚訝,道:“可敦……”

“無妨。”王氏毫不在乎現在就見人,道:“即刻吩咐下去。另,看好什翼犍,別讓他亂跑。”

說到這裡,嘆了口氣,似乎在爲自己開脫一般說道:“不跑,還有活路,跑了,可就真沒活路了。”

第1414章 告狀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1250章 下班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275章 門路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1121章 西堂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960章 新官上任(上)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153章 試探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873章 諸路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1060章 阻遏第1433章 民情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320章 “地中海”第819章 階梯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128章 探親(下)第1236章 毒蟲第九十章 變天第959章 考較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章 縣令第1239章 進駐第1407章 一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075章 水戰(下)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1425章 河東第1227章 奇遇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1179章 壓力第1087章 商屯第1250章 下班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六十二章 餘韻第918章 辦法(上)第1056章 西中東第1189章 收官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017章 試探?第917章 上郡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十九章 都督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1379章 回汴第1441章 迫降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430章 利益第880章 述志
第1414章 告狀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1250章 下班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275章 門路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1121章 西堂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960章 新官上任(上)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153章 試探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873章 諸路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1060章 阻遏第1433章 民情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320章 “地中海”第819章 階梯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128章 探親(下)第1236章 毒蟲第九十章 變天第959章 考較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章 縣令第1239章 進駐第1407章 一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075章 水戰(下)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1425章 河東第1227章 奇遇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1179章 壓力第1087章 商屯第1250章 下班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六十二章 餘韻第918章 辦法(上)第1056章 西中東第1189章 收官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017章 試探?第917章 上郡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十九章 都督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1379章 回汴第1441章 迫降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430章 利益第880章 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