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

唐劍部正在等待糧草。

山路艱難,一萬五千步騎人吃馬嚼,消耗不是什麼小數目,隨身攜帶的糧草撐不了多久。更何況,他們還遵照樑公的命令,散了一部分軍糧給駐地附近的胡漢百姓,安撫人心,穩定局勢。

騾子軍越過高都北上時,唐劍留少量人馬守高都,主力已經向西深入百二十餘里,抵達了後世陽城縣所在的地方。

他沒有去管劉昭的死活,已經穿越艱險地段,進入到了相對平坦的地區,匈奴人來多少都不是問題,早晚能打回去。

他調整作戰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得到確切消息,西邊有敵人過來了,故先斬後奏,整兵向西,並派出信使,通報軍情。

上黨荒蕪,很多鄉里已經裁撤,此處山間只餘大大小小的烏桓、匈奴部落,聞大軍前來,有的就地投降——主要是烏桓人——有的則倉皇西走,逃歸匈奴。

不過,嚴格來說,這裡可能已是司州地界,蓋因西面不遠處就是司州平陽郡之濩(hù)澤縣(今陽城縣西)。

沮渠崇率少量輕騎前出,直抵濩澤縣城外,遇到了一股敵騎,沒有戀戰,直接退回。

退回來後,又派出大量遊騎,查探地形,觀察敵軍屯兵方位、後勤運輸線路。

“北邊百里外的山間有端氏縣,縣西數十里當烏嶺尾閭,故置烏嶺關。沒有聽到劉聰來此地的消息,恐有訛誤。”

“應不是訛誤。劉聰或許來此巡視過,督促守軍修繕城防,隨後又走了,去了別處。”

“濩澤遠離上黨,可也遠離平陽。河東、平陽、西河確實不缺糧,但運至此處,耗費甚大,匈奴並不寬裕,不會在此留駐大軍。”

“我亦是這麼想。匈奴主力應在烏嶺關。此爲三家分晉會盟之所,地勢相對平坦,故置關城。匈奴應是想死守烏嶺關了,濩澤、端氏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棄之,興許百姓都撤走了,只餘空城。”

“我料劉聰在北邊。烏嶺有南北二道,南道烏嶺關山勢艱險,非常難走,不便用兵。北道山勢稍緩,雖雲大嶺,實則是汾、沁間數百里縱貫山脈之山勢最低處,大道所取。自漢以來,往來皆走北道,南道行人稀少,年久失修,根本不適宜通過大軍。”

“北道直通僞漢都城,劉聰定在彼處,親自督戰,激勵士氣。”

“水路能不能運糧?”

“而今水淺,怕是不能。當年秦將王齕走南道,也是春夏之交,趁着春汛水深之際,水陸兼運,方纔支撐得起。”

唐劍默默聽着幕僚們的議論,微微頷首。

他們是讀書人,從故紙堆裡翻出來很多東西,對幷州的交通狀況相對了解。他派人實地探查後,發現與幕僚們所說有差別,但不算很大,整體還是靠譜的。

行軍打仗,地理真的太重要了。

他之前一直在河南、河北征戰,初入幷州之時,簡直驚呆了——在平原上生活了半輩子的人,見到如此破碎、艱險的地形,驚訝是正常的,一如他以前去過的弘農。

從平原作戰轉入山區作戰,以往的思路要變一變了。

他在嘗試着進行改變。

“在此築壘留兵,監視濩澤、端氏方向,大軍回高都就食。”聽完之後,唐劍做出了決定。

通過烏嶺南道西進,風險巨大,補給困難,需要從河南、河北調集二十萬以上的壯丁幫着轉運糧草,這個決定不是他能做的,只能先回去了。

說白了,如果決意通過烏嶺道西進,那麼需要做好萬全準備,從規模上來說,要有滅國之戰的資糧、人員,否則不行。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的四十多萬大軍,其實大部分是後勤保障人員罷了,真正的戰兵可能就幾萬人。

如果真是四十萬作戰人員,趙國所有壯丁健婦派過來都保障不了後勤。

地形、糧草,這兩樣對戰爭的限制太大了。

******

還真被唐劍的幕僚們說中了,劉聰此刻在北道。

更準確地說,在平陽郡襄陵縣以東。

運城盆地不缺糧,但問題是運不到東面去——實際上可以運,但損耗大,看你舍不捨得了。

這就是地形帶來的問題。

有時候從國家整體來看,糧草豐裕,但具體到某一處,可能糧食匱乏,因爲別處的糧食運過來代價太大——即便到了後世,國家依然在各地大修糧庫,原因就是調運成本太高。

劉雅在河內與邵勳激戰,平陽朝廷的支持十分有限。

精銳兵馬、糧草器械很難大批量運過去,只能淤積在本地,蓋因中間存在着連綿不絕的山脈,要出軹關(太行八陘之一)才能夠得着河內,路途損耗較大,成本極高。

本地兵,用本地資糧,在本地作戰,這就是很多時候古代戰爭的實際情況。

君主當然知道這樣可能導致地方割據,但世間事不外乎成本二字,能怎麼辦呢?

河東、平陽、馮翊之富庶,即便與河南相比,都不落下風,但你用不到河內、上黨這邊,也是白費。

劉聰不是傻子,他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花費大代價給晉陽運了二十萬斛糧後,便停了下來,開始構築烏嶺防線。

重點是北道,這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陛下。”汝陰王劉景見得劉聰車駕,立刻行禮。

劉聰下了乘輿,面色有些灰敗,只問道:“關塞如何?”

“皆已遣兵屯糧,以待邵賊。”劉景答道。

劉聰沉默不語,只看着茫茫羣山,許久之後,方纔說道:“若讓邵賊過烏嶺,則突入地勢平坦之汾水谷地,再難相制。”

“陛下且放寬心。”劉景說道:“河內、上黨殘破,邵賊兵糧不濟,難越烏嶺。”

這倒是實話。

在幷州這片山區作戰,有相對富庶的平陽、河東、馮翊三郡支援,邵勳在糧草方面處於下風,除非他從河南、河北調集幾十萬人,不計代價轉運糧草,但他現在也沒這個實力。

但劉聰還是有些沮喪。

不知不覺,讓人打到家門口了。

如果說河北的丟失是正常的,鞭長莫及的話,那麼河內、上黨的丟失就比較致命了,因爲這讓平陽丟失了外圍屏障,軹關、烏嶺關、刁黃嶺、丹朱嶺等地直接暴露在了邵勳的兵鋒之下,再無外圍緩衝地帶了。

這些險要關塞一破,邵勳便直入平坦的河谷,朝廷再無地利。

“邵賊親征,朕焉能不親征?”劉聰嘆道:“讓太子不要回來了,繼續在長安鎮撫。河東、平陽、西河這一片,朕親自料理。”

劉景亦看着連綿不絕的山嶺。

其實,邵賊過不來,他們也過不去。

太行之險,已然是雙方共有。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若朝廷出兵攻邵賊,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烏嶺、太行之險,非常困難。

這同時也意味着大漢失去了騷擾邵賊核心腹地的能力。

從今往後,大漢可能就要變成一個純粹的關西政權了,以弘農、河東、平陽、西河、晉陽等地爲外圍屏障,拱衛長安。

或許這也不錯吧。

這種地形,進攻方消耗極大,防守方消耗較小,正適合遷都後雙方的國力變化。

“追封劉雅爲齊王。”劉聰對跟在身後的侍臣們說道:“錄其一子至太子身側聽用。”

******

十月十三日,邵勳進抵高都,面對面聽取了唐劍的彙報。

“末將已遣沮渠崇率輕騎北上。”唐劍小心翼翼地說道。

“無需如此小心。”邵勳溫和地說道:“你初入上黨,便想着進取,有這份心很不錯。烏嶺南道,誰都沒去過,光看書籍載錄做不得數。今既知其險,便算了吧,看看北道能不能走。”

南道通晉城盆地的高都縣,北道通長治盆地的長子縣(今長子),前者是小道、險道、年久失修,後者同樣是險道,但維護得還不錯,畢竟是主幹道。

但走北道有個前提,得先攻佔丹朱嶺天險,進入長治盆地。

“既得上黨,復望平陽,此非得隴望蜀焉?”邵勳拍了拍唐劍的肩膀,笑道:“我不貪心。此戰目標便是與匈奴共太行之險,今已做到,餘下的都是賺的。”

“末將願提兵北上,攻泫氏、丹朱嶺。”唐劍立刻請命。

邵勳輕輕搖了搖頭,道:“我已令金正率部北上。值此之際,正需要他勇猛精進的打法。”

唐劍躬身應是。

樑公的意思很明白了,金正打法大開大合,能縮短戰鬥時間,而今最缺的就是時間。

河內、上黨殘破,糧食需要從河南運來,然後通過八十里太行陘抵達高都。

高都向北,可還有好長一段路呢,這個代價大不大?

說句難聽的,運糧成本比匈奴還高。如今不計代價轉運,真就是以國力壓人,以本傷人。

眼下已十月中旬了,看這幾年的天氣,隨時可能降下大雪,屆時幾乎無法轉運糧草,確實沒留給你多少時間。

最理想的情況,其實還是恢復上黨本地的農牧業,就地提供糧草,而這又需要展開賑災,會大量擠佔軍糧。

如何抉擇,真的挺難的。

人要吃飯,不是英雄氣一發,就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的。

“過些時日——”邵勳看着唐劍,說道:“國中會有委任令下來,你遙領河內太守,鎮高都,替我看着點。”

“明公要走?”唐劍微微有些驚訝。

“再看吧。”邵勳笑道:“有便宜就佔,沒便宜就走。”

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1309章 回家(下)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948章 入宮(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023章 抉擇第1245章 精舍(下)第831章 伏發第840章 城內城外主角養兵數量第798章 伏殺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207章 嚴防死守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814章 風起第一百八十章 “滾”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1243章 老區第十五章 幕府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1272章 露華問對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1073章 降人第907章 奔襲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1166章 震盪(下)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868章 新氣象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890章 覺醒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185章 追獵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899章 決意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830章 左中右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1168章 奔喪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諸州都督、刺史(一)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841章 主動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1006章 居延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154章 深淺
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1309章 回家(下)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948章 入宮(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023章 抉擇第1245章 精舍(下)第831章 伏發第840章 城內城外主角養兵數量第798章 伏殺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207章 嚴防死守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814章 風起第一百八十章 “滾”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1243章 老區第十五章 幕府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1272章 露華問對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1073章 降人第907章 奔襲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1166章 震盪(下)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868章 新氣象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890章 覺醒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185章 追獵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899章 決意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830章 左中右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1168章 奔喪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諸州都督、刺史(一)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841章 主動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1006章 居延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154章 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