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

宴會接近尾聲時,邵裕得了個機會,與代國輔相蘇忠順見了一下面。

“代國四大輔相,王豐在平城,衛雄在盛樂,君在此,長孫睿去哪了?”邵裕問道。

“長孫睿已升任羊真(三公),不再管事了。”蘇忠順說道:“接替他的是紇豆陵氏的竇勤。”

邵裕不太明白代國內部各部大們的傾向,但他知道王夫人最初的兩個支持者都失勢了。

劉路孤被檻送洛陽,斬於東市。

長孫睿被高高掛起,明升暗降。

可見代國穩定的表面下,暗流涌動得十分激烈,且時不時有暗流衝破水面,濺起一陣巨大的水花,然後慢慢歸於沉寂,而此時水下又開始醞釀新的暗流。

蘇忠順見燕王不是很清楚,於是爲他解釋了一番。

拓跋代國的體制一直在變。

就目前而言,代公是名義上的君主,因年幼,故由太夫人王氏實際掌權。

代公之下有三公——相當於曹操建立的魏公國、邵勳建立的樑公國三公。

鮮卑人稱三公爲“羊真”,但不做具體區分,目前有段繁、長孫睿二人——聽聞段繁垂垂老矣,快死了。

和中原一樣,三公地位崇高,但無實權。

王豐、蘇忠順、衛雄、竇勤四人爲輔相,分理國政。

四人之中,王豐代表陸續西遷的廣寧、代郡烏桓勢力;

蘇忠順代表早年遷過來的幽州烏桓勢力;

衛雄只是孤身上任,不過在雲中、馬邑二郡墾荒治產業,有兩座莊園,其家族仍留在代郡,而那邊已是樑土;

竇勤代表舊黨紇豆陵部,但因爲與大梁君臣接觸較多,且被暴打過一次,紇豆陵部現在比較老實,舊黨色彩沒那麼濃了,開始嘗試着在五原郡黃河沿岸的肥美土地上墾荒。

早在拓跋猗盧時代,輔相其實沒那麼大權力,因爲國家體制就是一個部落聯盟。

時間過去快三十年後的今天,形勢大不一樣了,被代公直接掌控的人口大增,主要包括被打散後編戶的諸部人口,以及雲中、馬邑二郡陸續編戶的人口,林林總總十餘萬口,相當不少了。

所以,比起拓跋猗盧時代,現在的四位輔相日子是非常好過的。

輔相之外,侍衛親軍進行了改革。

這是王氏這兩三年催得最急的事情,可能與她內心強烈的不安全感有關。

這支部隊目前員額是一萬二千,原本是各部選調精壯入侍衛親軍,有點類似大梁的府兵輪番上直京城。

現在這部分人還有,但沒那麼多了,大概只剩三分之一。

另外則是來自代國朝廷的編戶人口,以及從中原招募的府兵餘丁,整個格局突出一個雜字:有部落丁壯,有類似世兵的兵員,還有部分朝廷供養的募兵。

統領侍衛親軍的也不再是四鎮將軍,而是左右前後將軍,即左將軍莫含(漢人豪強)、右將軍王平(烏桓王氏後族)、前將軍拓跋克輔(親近宗室)、後將軍丘敦舉(輸誠外系部落首領)。

很明顯,王夫人非常注重抓軍權,千方百計讓侍衛親軍變成朝廷的軍隊,儘量免受部落掣肘。

簡而言之,四輔相、四將軍是代國朝廷核心重臣。

四鎮將軍則是外鎮大將,在朝廷和地方勢力之間搖擺不定。

涼城是裂土封國。

雲中、定襄、馬邑、五原、朔方以及新設的河西(卑移山北半部分)六郡是山前部分,山後部分則是部落聯盟轄區,以遊牧爲主。

這是一個雜糅了漢地制度和草原傳統的二元制國家,天然就有矛盾,更別說女主當國了。

邵裕也是聽蘇忠順這麼一介紹,纔有了深刻的認識。

以前只是聽過拓跋代國怎麼怎麼樣,結果有些是真的,有些則有偏差,現在更清楚了。

“王夫人也不容易啊。”聽完後,他笑了笑,道:“我看和賈南風有的一拼。”

“可不敢這麼說。”蘇忠順苦笑道:“殿下之意,太夫人已盡知。義從、落雁二軍當儘快抵達馬邑河曲渡,做好渡河的準備。朝旨冊封也要儘快下來,太夫人屬意五原郡公。”

“五原郡公不是拓跋翳槐麼?”邵裕問道。

“改封就是了。”蘇忠順臉色微變,低下頭說道。

邵裕暗自思索,也不是不可以。

蘇忠順見邵裕在思考,心下一緊,趕忙說道:“太夫人嘗有言,即便這次壓下去了,將來還有一道大坎。代公十一歲了,按草原風俗,最早十三歲就可娶妻成婚。以代公的身份,定然不可能娶小部落之女,如果與大部聯姻,形勢就會有變化。親政之後,他可名正言順掌握大權。眼下這些部大之所以支持太夫人,未必沒有等着代公親政的原因。此事誠爲可慮,太夫人或許可以向後拖一拖,但能拖到幾時呢?十四歲、十五歲?不可能再往後拖的,最晚不會超過十五歲……”

邵裕聽了,微微頷首,然後問道:“如果什翼犍死了,會怎樣?”

“代國四分五裂,羣雄逐鹿。”蘇忠順臉色一變,說道:“陛下也不想看到這副場面吧?最好的辦法還是管起來,若任其自散,時時寇邊,朝廷永無寧日矣,也會壞了陛下的大計。”

邵裕聽了,眉一挑,道:“寇邊又如何?打回去便是。”

“若有這麼簡單,陛下當初爲何不滅了拓跋鮮卑?”蘇忠順苦笑道:“一是很難做到,二是朝廷不可能常年在邊塞屯駐重兵,那樣吃不消。武周、高柳、紅城三鎮軍的供養可不是什麼小數目,三分之一靠自食其力,三分之一靠代國上供雜畜糧果,三分之一靠軍市徵稅,就這還不夠,朝廷時不時還得發點絹帛賞賜。”

“若真亂起來,軍市肯定沒了,鮮卑人也不會上供,自家屯墾的田地也不一定能完完整整收穫。況靠這三鎮兵也堵不住全部南下孔道,代國維持這麼多年,不知道爲陛下省了多少錢糧。”

“打贏胡人不難,但控制胡人才真的不容易。陛下爲了維持代國,免除後顧之憂,節省錢糧,不知道費了多少心思。”

邵裕聽了半天,覺得還是有道理的,但他有點懷疑蘇忠順的立場。

他在代國這麼多年,會不會已經不是那麼全心全意爲大梁做事了呢?人是會變的,邵裕懷疑蘇忠順有點享受在代國的地位,不太想入大梁爲官了。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而是默默記在心裡。

“其實此番前來還有一事。”邵裕清了清嗓子,說道:“這幾年慕容廆野心大熾,東攻高句麗,打得其上下盡皆膽寒,西伐宇文氏,橫掃諸部,擄掠人丁牛羊無數。也就大梁天威震懾,不敢在幽州造次罷了。但這般勃勃野心,卻不可不警惕。陛下有意令拓跋氏、宇文氏聯手,共抗慕容氏。”

“當年宇文氏屢次南下劫掠幽州。”蘇忠順咬牙切齒道:“我家就深受其害,戰死的族人都記不清多少了。這等賊子,死了正好——”

“此一時彼一時。”邵裕連忙阻止了他下面的話,說道:“宇文氏已經爲其所傷,實力大減,不復爲患。正所謂脣亡齒寒,今還是要聯起手來。不然的話,君以爲以代國現在的情形,正面對敵,可是慕容氏的對手?”

蘇忠順搖了搖頭。

內亂始終是拓跋鮮卑頭頂揮之不去的陰影,很多年了,一直襬脫不了。慕容氏若攻過來,說實話,很多部落首領寧可投靠慕容鮮卑,也不願意降順大梁,他們只是沒有選擇罷了。

不能給他們選擇的機會!

宇文鮮卑在,拓跋鮮卑就是安全的。若慕容氏盡吞宇文氏的部落、土地,則與拓跋鮮卑直接接壤,形勢就會急轉直下,這個道理他是懂的,王夫人應該也是明白的。

想到此處,蘇忠順立刻說道:“僕會極力促成此事。”

“不是極力促成,是一定要辦到。”邵裕說道:“這是天子的意思,他不想在攻伐晉國的時候,背後有人生亂。”

說到這裡,又笑道:“放心,李鎮北已至幽州。我也會領兵上陣,和慕容氏耍一耍。”

“什麼?殿下要上陣廝殺?”蘇忠順有些震驚。

“孤十六歲了,有何不可?”邵裕一聽就不高興了,道:“練了那麼多年武藝,讀了那麼多年兵書,難道就是給人看的,又或者是清談?”

他嗤笑一聲,道:“大丈夫死則死矣。怕什麼?”

蘇忠順都有些佩服這位燕王了。

有那麼一股子豪邁、勇武之氣,仿如年輕時的天子,就是不如那位狡詐——是的,在蘇忠順看來,多年前的樑帝就堪稱“狡詐”,這是被很多人忽視的一點。

勇武、慷慨、睿智,關鍵時候豁得出去,有股豪邁之氣,偏偏還隱藏着自己狠辣、狡猾的一面,不是眼前這個毛頭小子能比的。

不過,燕王才十六歲啊,誰知道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與邵裕分別之後,蘇忠順又悄悄見了下王氏,將兩人談話的內容盡皆相告。

王氏思慮良久,道:“攘外必先安內,先料理了內部再說。”

第二天,邵裕在涼城招募了數十名擅使大戟、長槊,騎術卓絕的騎士——標準之一便是能輕鬆駕馭光背戰馬。

隨後便直奔幽州,沒再多作停留。

臨行之前,將一路以來的見聞彙總成文,發往洛陽。

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942章 談心第959章 考較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十四章 偉力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172章 突發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1412章 三分第845章 制度第九章 火併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1130章 感悟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821章 哭秦庭?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159章 背刺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1409章 西苑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十五章 濯足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881章 力真第1151章 大略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100章 取捨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020章 渡河第1097章 都水監第1178章 軍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1215章 各自調整第1028章 樣板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336章 割裂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二十二章 等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64章 船海(下)第981章 家事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1179章 壓力第一百章 官身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1403章 經營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942章 談心第959章 考較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十四章 偉力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172章 突發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1412章 三分第845章 制度第九章 火併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1130章 感悟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821章 哭秦庭?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159章 背刺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1409章 西苑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十五章 濯足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881章 力真第1151章 大略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100章 取捨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020章 渡河第1097章 都水監第1178章 軍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1215章 各自調整第1028章 樣板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336章 割裂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二十二章 等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64章 船海(下)第981章 家事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1179章 壓力第一百章 官身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1403章 經營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